打通五水共治「毛細血管」!嘉北街道治理水環境有妙招

2021-01-14 浙江在線

2020-10-29 10:45 |讀嘉

近日,記者從嘉興經開區嘉北街道採訪獲悉,今年以來,嘉北街道全面落實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投入1000萬元對58個生活小區類單元、76個工業園區類單元、66個其他類單元「三大類」的雨汙管道進行全面排查,排查各類管網長度總計682.73公裡;投入3300萬元用於生活小區雨汙管道改造和管網維修養護……作為2020年度嘉北街道的民生實事主打項目之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不僅是是改善水環境質量的關鍵舉措,也是實現小區「晴天無排水,雨天無汙水」的治本之策。

「零直排」三個字看似簡單,背後的意義卻非常重大,概括理解就是:建立長效管養機制,確保排水設施完好,實現小區徹底雨汙分流。截止目前,財富豪庭東西區、金域蘭庭、麗池莊園已基本完工、中楠穆溪左岸西區進度過半,立達匯園小區已進場施工,陽海景怡北區已完成方案設計;投入3500萬對友誼片區老舊小區EPC項目綜合改造基本完成。目前,生態環境與應急管理中心正在進行汙水零直排臺帳的整理收集工作,等待年底驗收。

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工程順利推進,嘉北街道生態環境與應急管理中心在項目復工前做足了功課和準備。在仔細審查復工申請資料並做好對接的基礎上,工作人員還要求施工方對人員健康信息進行登記,並逐一檢測體溫、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加強防疫宣傳教育,從而確保安全復工。同時,為了將疫情對工程的影響降到最低,嘉北街道生態環境與應急管理中心對復工時間、進度計劃、具體施工點位重新進行了規劃,嚴把工程質量關。

「作為一項涉及城市毛細血管的隱蔽工程,通過雨汙分流切斷汙染源,能從源頭實現治水的長效鞏固,但相較於其它立杆見影的環境提升工程,零直排因需『開膛破肚』,收效相對較為緩慢。」嘉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兩百個單位,700公裡縱橫交錯的雨汙管網改造,是一項紛繁冗雜的工程建設。

為了打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良心工程,嘉北街道專門牽頭建立了「部門聚力、社區合力、全民參與」的創建管理機制,先後十餘次召開街道層面的部署、研究和專家評審等會議,明確加快汙水前端收集、預處理、輸送系統提升改造,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又因地制宜,在體現「零直排」功能的同時注重科學美觀,讓雨汙管道設置和分流迴路涇渭分明。

施工做得好不好,轄區居民說了算。在已經完工的昌盛片區麗池莊園小區,之前汙水外排汙染小區環境的現象從此一去不復返。居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小區丁阿姨對此讚不絕口:「現在住得舒心多了,小區環境更加整潔,再也看不見以前汙水橫流的現象,周邊河道的水質也有明顯提升,大家都很滿意。」

「質量是『汙水零直排』工程的生命。」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嘉北街道相關部門將繼續嚴把質量關,全面細緻做好工程收尾工作,力爭到今年年底,全街道建成區域基本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雨汙全分流,建設成為「汙水零直排區」。在項目完工後,街道還將邀請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和兩代表一委員等集中參與驗收,做到不獲全「贊」不收兵。

(原標題《汙水零直排,打通五水共治「毛細血管」!嘉北街道治理水環境有妙招》,原作者徐夢倩、沈逸君。編輯沈燁婷)

1603939500000

相關焦點

  • 溫江區金馬街道創新水環境監管新方式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9日訊 溫江區金馬街道水系發達,有雙流岷江水廠、金強自來水廠備用取水口2個水源保護地,金馬河、楊柳河、大朗河等河流溝渠,存在監管、治理難題。為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解決監管中的「難溯源、難鑑別、難監管」等痛點,溫江區金馬街道在全區率先創新建設「5G水質智慧在線監測平臺」,實時了解水質指標變化、精準進行溯源監管。
  • 廣饒街道:多元共治 激活社區治理「一盤棋」
    今年以來,廣饒街道全力貫徹落實市縣社會治理三年行動部署,啟動以「聯動融合、多元善治」為主要內容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的「專業化、精細化、聯合化」,破解了新形勢下的社會治理難題。搭建「一個平臺」探索實施「街道一個平臺,統籌調度;社區一個中心,聯調聯動;村村都有場所,首問負責」的工作方法,搭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平臺。成立以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把矛盾糾紛調解的主戰場放在城市社區和農村管區,街道全力做好吹哨響應、縱橫銜接和統籌調度。
  • 以「德法共治」促長治久安,歷城區邁出市域社會治理新步伐
    文化與法治互融,主題沙龍讓「德法共治」春風化雨  籤約儀式結束後,歷城區第二期「市域社會治理主題沙龍」正式拉開了帷幕。與2020年11月份召開的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共商共治共享」主題沙龍活動相比,本次的沙龍主題定義為「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德法共治』」。
  • 猴橋鎮:「五水共治」助力鄉村振興
    猴橋鎮:「五水共治」助力鄉村振興 2020-10-10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濱江「五水共治」添新景
    濱江「五水共治」添新景 記者從濱江區五水辦獲悉,白馬湖西區刺稜河沿河遊步道將於今年10月底全線貫通,全長近4.1公裡。
  • 全域通過驗收 嘉興經開嘉北街道成功創建「汙水零直排區」
    2020-12-30 06:02:01 來源: 讀嘉·經開近日,由嘉興市五水辦帶隊,嘉興經開區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對嘉北街道「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進行考核驗收。專家組一行聽取了嘉北街道「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的工作匯報,翻閱相關工作檯帳後,對工業企業、生活小區、其他類等三大板塊的零直排建設工作進行現場查驗。重點對管網改造、雨汙分流、陽臺水收集、小區管網排查、沿河排水口進行驗收。
  • 五水共治,地球微笑——江幹校園助力五水共治行動(六)
    地球微笑  「小河清清大河淨,水碧山青如畫屏」五水共治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區教育局通過管網整改工程、長效管理等手段配合區「汙水零直排」創建工作,結合我區「三原色」德育,融入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教育範疇,從抓好課堂陣地,營造環境氛圍,加強宣傳引導等方面,讓更多青少年將護水愛水的意識入腦入心,並在主題活動和實踐中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位於長沙城區最東邊的芙蓉區東湖街道,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域內有社區也有村,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交錯,流動人口多,社情民情複雜。現代化治理如何在基層社區「最後一公裡」落地?近年來,東湖街道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破各領域黨組織行政隸屬壁壘,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富春街道「三盯法」打通河長制工作最後一公裡
    富陽區富春街道轄區內河道有51位河長、88個河段(其中鄉鎮級河長7人、村社級河長44人;鄉鎮級河段16個,村社級河段72個),水庫有村級、街道級湖長18人,巡19個水庫。其中河長制牽頭單位分別是北渠組織部聯繫,城區河道是財政局聯繫,南渠是住建局聯繫,春建溪是政協聯繫。各級河長自覺擔負起河湖管護的職責使命,完善河長制工作長效機制,確保街道級河(湖)長和村社級河長巡河率100%,問題處理率100%。
  • 東陽市生態環境保護暨 「五水共治」工作專項督查通告
    東陽市生態環境保護暨「五水共治」工作專項督查通告根據東陽市生態環境保護暨「五水共治」專項督查工作統一部署,即日起至9月底,東陽市將組建6個專項督查組,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暨「五水共治」工作開展專項督查。督查期間,督查組同步受理本市範圍內治水、治氣、治土、治廢等方面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舉報,歡迎廣大市民向督查組反映有關情況和問題。符合《東陽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暫行辦法》的,可參照執行給予獎勵。
  • 唐公村六旬韓大媽譜寫《「五水共治」大家唱》「七言歌」,大家一起來學唱
    《「五水共治」大家唱》。韓大媽沒讀過書,幾乎不會寫字,憑著「樂活」精神和改善生活環境的韌勁,她寫出了朗朗上口的「七言歌」,讓大家對環境治理充滿了信心。韓大媽說一句 老公記一句 花了一個多月寫出了55句歌詞 韓大媽的《「五水共治」大家唱》歌詞採用七言形式,一共55句。記者拿著歌詞,看到上面有幾處用「形聲字」標註,比如「衛生觀念要記牢」的「觀念」二字,下面用「關年」兩個字標註。
  • 「小工程」織就社區平安大網,臨淄雪宮街道社區治理有妙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徐彬為全面加強社區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雪宮街道勝辛社區全面實施小公約、小民主、小服務、小調解、小平安、小鄉賢、小名人、小家訓「八小工程」建設,構建「三治並舉、三網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達到「小事不出網格
  • 數字賦能基層治理 杭州餘杭街道智慧信訪激活社會治理「微細胞」
    日前,杭州市餘杭區餘杭街道首創「智慧信訪」系統,以數位化和大數據治理方式全面替代傳統信訪模式,爭創「減少在源頭、發現在苗頭,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社會治理新格局。針對基層信訪領域暴露出來的問題,餘杭街道堅持「數字賦能·社會治理」理念,利用自動化RPA機器人和人工智慧NLP自然語言技術,實現基層街道和村社網格一線的信訪籤收、分派、辦理、跟蹤及反饋全流程線上化、智能化;實時自動匯總信訪數據、智能預警、智能分析等,實現信訪工作數據化運行、電子化留痕存檔;並通過此信息系統,實現信訪件辦理和流轉的規範性輔助。
  • 脫貧攻堅攜手同行 嘉興經開嘉北街道結對黑水「常來常往」
    2019年11月初,嘉興經開區嘉北街道與黑水縣結對。一年來,兩地「常來常往」,加深情誼,結出碩果。十天後,「對口支援黑水縣捐贈物資啟運儀式」在嘉北街道辦事處政務大廳內舉行,122箱過冬衣物定向發往黑水,讓千裡之外的黑水人民在這個冬天暖身更暖心。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成效顯著
    12月23日,記者從白洋澱上遊水汙染防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和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針對涉水工業企業、汙水處理廠等水環境重點部位,對水洗、腸衣加工、印染、石雕、羽絨加工集中的縣區開展「解剖式」執法檢查,出動執法人員6839人次,檢查企業(點位)2643家,發現問題數242個,其中,立行立改205個、移交當地政府28個、立案處罰9個、移交公安機關1個,有力打擊震懾水環境違法行為。
  • 天長市廣陵街道:「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安徽天長市廣陵街道黨建引領,「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解決了一批影響基層社會穩定的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速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社區「自治、法治、德治」建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堅持自治為基,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村裡的『小憲法』還就管事呢!過去是『人情大似債,頭頂鍋兒賣』,一年下來人情往來真的讓人吃不消。
  • 樓社共融 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在「戰疫」中,樓宇物業與社區形成緊密的戰友關係,背靠背、手拉手,開啟了防疫物資共享、聯防聯控共戰的模式,彌補了以往互動活力不足、資源途徑缺失等短板。這種探索樓社單治相加大於雙治效益的「1+1>2」模式,極大推進了華舍街道城市現代化建設。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五水共治」最前線|發著高燒,拄著拐杖,「難兄難弟」不找到排汙口不罷休
    「五水共治」工作現場,看到陳杰拄著拐杖,一瘸一拐而來,發著高燒的胡浩與其相視一笑,這一笑間有著身為「難兄難弟」的瞭然,更有著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