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網購都可以7天無理由退貨,為什麼在毒APP上就是不行」這可能是成都市民郭先生心中最大的疑問。
一
事情是這樣的:
成都市民郭先生在毒APP上購買了兩件衣服,其中一件到貨後,郭先生試穿後發現衣服買大了,需要調換成小一號:
在毒APP上尋找退換貨按鈕未果之後,選擇求助客服;
客服當即表示不支持無理由換貨,如果非要換貨,得付錢:
而且,不僅調換貨物要付錢,就連沒有發貨的訂單,如果要取消,也要付錢,原因是「下單時間超過30分鐘」:
按照毒APP客服的說法,顧客下單的30分鐘內是「購物冷靜期」;冷靜期內可以直接聯繫客服取消訂單,超過30分鐘後再取消訂單,平臺就會根據不同的交易環節收取不同的費用;
而不同階段需要支付的違約金也真的是「明碼標價」:
1、未發貨之前取消訂單,需支付28元違約金;
2、賣家已發貨但平臺未鑑別,需支付58元違約金;
3、平臺正在或者已經鑑別但未發貨,需支付鞋類60元,其他物品65元的插眼鑑別服務費以及打包物流服務費;
4、平臺已經發貨,鞋類需支付89元,其他物品需支付99元的查驗鑑別服務費以及打包物流服務費;
超過30分鐘取消訂單就要支付28元?您別說,還挺貴!
按照毒APP的退貨規則我們來算一筆帳,郭先生買了兩件衣服,一件已經到貨,一件尚未發貨;
如果取消訂單,需分別支付99元和28元的違約金;
這麼算下來的話,郭先生最後一件衣服不要,最後還需要支付99+28=127元的服務費;
二
一件衣服不要,平白損失100多塊;
該新聞一出,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微博評論的風向大體都是:退貨難
中間偶爾夾雜著假貨的質疑聲:
面對網友的質疑,今日凌晨1點,微博認證為毒APP 對外溝通主管的@毒APP_昭陽 在微博上的回應,側面印證了毒APP客服的說法,用戶退貨時確實需要支付一定的服務費。
鮮姐梳理了下這位對外溝通主管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
1、我們收取的不是違約金,是商品查驗等的服務成本費用;
2、我們已經盡到了提醒賣家7天無理由退貨的責任;
3、訂單因為買家原因未能完成時,買家需承擔相關服務費用;
4、這個買家沒有在我們平臺買東西;
總結就是,否認三連:退貨確實要收服務費,7天無理由退款是賣家的問題,也和毒APP無關;另外,買家可能不是真買家,但我們會持續溝通。
三
不是違約金是服務費?那一個電商平臺什麼服務費這麼貴?
到這裡,鮮姐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毒這個APP:
按照毒APP的官方介紹,目前國內領先的集正品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鑑別、互動圖片社區於一體的綜合移動網際網路平臺。
簡單來說就是,一款【鑑別+購物】電商平臺;
和其他電商平臺不同的是,在交易過程中,賣家並不會直接把東西郵寄給買家,而是先發給毒APP ,毒APP在對產品進行真假鑑別後,才會將產品發給買家,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避免買到假貨。
而上述實踐中,郭先生支付違約金中的一項,就包含平臺鑑別的服務費用(訂單完成賣家支付服務費,訂單取消買家支付服務費,毒APP真的是一點都不虧)。
但奇怪的是,在另一個APP的介紹中,毒APP是可以免費鑑別的!
那這到底是收費還是不收費?
不過既然,官方說鑑別收費,那麼咱們就權當他確實收費;既然是收費的服務,那就應該要盡到鑑別真假的責任,而事實是,作為一款鑑定產品真偽的電商APP,毒APP鑑定的準確率同樣備受質疑。
中國網曾報導,來自上海的陳先生於9月7日在毒APP上購買了一雙air jordan 1球鞋,收貨當天其認為球鞋有明顯瑕疵由此質疑毒APP出售假貨,但毒APP並不承認假貨。
隨後他向另一個鑑別平臺尋求鑑定,所得結果依然為假,隨後他又向一位業內知名球鞋玩家要求鑑定,所得結果仍為假貨。這一連串的經歷讓這位陳先生大失所望,目前其已向當地消協投訴毒APP。
當消費者認為自己購買的是假貨或者商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想要退貨時,就會遭遇和先生一樣的退貨困境。
通過毒app鑑別後購買的假貨的消費者,不止一例:
鮮姐覺得,收取「鑑別假貨」服務費沒有問題,當「鑑別」準確性都有待商榷時,這筆「鑑別」的服務費還有收費的權利麼?
結語: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所以,有法律依據的時候,咱還得按照法律規定的來。
實在不行,就明年315晚會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