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到律師函到登上EVO舞臺,一款《小馬寶莉》同人遊戲的奮鬥史丨觸樂

2021-02-06 觸樂




《群馬亂鬥》(Them's Fightin' Herds,暫譯)看上去不像一款會在EVO主賽場出現的遊戲。《群馬亂鬥》裡的角色並非忍者、武術家、超級英雄或惡棍,而是四蹄動物;遊戲畫面色彩鮮豔,在觀感上更接近一部兒童卡通片,這樣的遊戲跟EVO——北美最高規格的格鬥遊戲比賽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事實上,《群馬亂鬥》最初是動畫劇集《小馬寶莉:友誼就是魔法》的一部同人作品,一群狂熱粉絲採用Fighter Maker 2引擎進行開發,卻遭遇了引擎和版權問題,但這支名為Mane6的團隊沒有放棄,最終在大家幫助下做出了一款完整的遊戲。


在2020年EVO Online上,《群馬亂鬥》是新加入公開賽事的4款遊戲之一。雖然它給人的感覺很像一款兒童遊戲,但Mane6總裁亞倫·斯塔維利(Aaron Stavely)說,開發團隊並不介意外界對遊戲有這種評價。


「我們不會感到沮喪。」


無論如何,若非Mane6的不懈努力,《群馬亂鬥》絕對不可能登上EVO的舞臺。


誕生


「小馬寶莉」(My Little Pony)是美國遊戲與玩具製造公司孩之寶於1983年推出的女孩玩具產品系列,2010年,孩之寶為之推出了動畫片《小馬寶莉:友情就是魔法》,這已經「小馬寶莉」推出的第四代相關主題動畫片,由勞倫·浮士德(Lauren Faust)擔任角色設計。


2011年,6個在論壇裡認識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圍繞「小馬寶莉」做一款格鬥遊戲的可能性。他們都對這個主意充滿熱情,所以一拍即合,然後選擇了Fighter Maker引擎,開始製作。


斯塔維利是在很久以後才加入Mane6的,根據他的說法,開發團隊花了大把時間設計角色和格鬥招式,一直想方設法最大限度地利用Fighter Maker的功能。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團隊發現那款引擎無法滿足需求。「他們想要做的所有事情已經超出了引擎的範圍。」


當時,這款遊戲的名稱還叫做《格鬥是魔法》(Fighting Is Magic),被報導出去以後,遊戲在新聞網站、論壇和社交媒體上吸引了許多玩家關注,還曾在EVO 2012活動期間作為獨立遊戲展出。2013年,《格鬥是魔法》甚至有機會作為一款粉絲票選遊戲登上EVO舞臺,也恰恰在此時,它被「小馬寶莉」的版權所有者孩之寶公司盯上了。


《格鬥是魔法》是一款獨特的遊戲,但來自孩之寶的訴訟風險如影隨形


「他們從來沒有打算賣這款遊戲,因為很顯然,『小馬寶莉』是受版權保護的IP。」斯塔維利說,「他們只想在網際網路上免費發布,這就夠了。」


開發者們試圖說明自己並不靠這款遊戲盈利,但有時這很難界定。2013年,當Mane6收到孩之寶發來的侵權警告時,一切似乎都結束了。對同人遊戲來說,版權是一堵躲不開的牆。不過,讓Mane6感到意外的是,就在此時,《小馬寶莉:友誼就是魔法》的創作者勞倫·浮士德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勞倫說,她對開發團隊的遭遇感到震驚,並為遊戲提供了原創的角色設計。現在,遊戲裡的角色不再跟孩之寶有瓜葛,但它們仍然是長著4條腿的動物,而且都有了勞倫精心設計的形象。


用不了小馬後,羊駝是個不錯的替代品


沒過多久,Mane6又經歷了第二次奇蹟。Mane6與《骷髏女孩》(Skullgirls)開發商Lab Zero的項目主管邁克·柴蒙特(Mike Zaimont)取得聯繫,希望能夠使用後者的Z引擎,因為Fighter Maker的功能不夠用了。


柴蒙特透露,其他開發者也曾請求使用Z引擎,但Mane6與他們不同。在許多遊戲裡,角色只會「使用花哨技能,擊打其他人」,而他認為Mane6的情況與Lab Zero製作《骷髏女孩》時有些相似,都是專注於製作一款出色的格鬥遊戲。


「只要看一眼《格鬥是魔法》,你就知道它真的富有潛力。」柴蒙特說,「他們很有想法,只不過被引擎的局限性阻礙了進度,而我們能幫他們一把。」


第二次生命


從表面上看,《群馬亂鬥》似乎很簡單,但它也在傳統2D格鬥遊戲的基礎上嘗試了一些有趣的創新。在電子遊戲中,絕大多數格鬥家都是雙足的類人角色,《群馬亂鬥》的角色卻是四蹄動物。因此,在遊戲開發期間,Mane6遇到了一系列有趣的挑戰。


「我們的碰撞體積(Hitbox)既寬又矮。」斯塔維利說,「你可以經常發動逆向踢擊,因為動物的背部可以延伸到遊戲背景裡。」解決方式是,Mane6讓角色採用四分之三的站立姿勢,既保留了高度和寬度的有趣概念,同時又不會讓角色在屏幕上顯得太寬。


除了設計角色形象和格鬥招式之外,開發團隊還遇到了另一個問題:人們的成見。雖然《群馬亂鬥》已經放棄原版《小馬寶莉》的內容,但它顯然還是一款靈感來源於《小馬寶莉》的遊戲。斯塔維利指出,這可能導致「小馬寶莉」系列的老粉絲們對遊戲有看法。「喜歡會說話的小馬會不會讓人覺得很酷,誰也說不清。」他打趣道。


作為一款格鬥遊戲,《群馬亂鬥》的質量確實經得起考驗。隨著團隊持續完善遊戲內容,許多玩家改變了先入為主的看法。當《群馬亂鬥》於2018年發布「搶先體驗」版本後,比賽開始湧現,越來越多的玩家試玩了這款遊戲。


玩家們很快發現,《群馬亂鬥》的四鍵操作設置容易理解;雖然遊戲目前只提供6位格鬥角色,但每位角色都擁有鮮明特色。例如,小牛Arizona使用套索抓斗和衝鋒攻擊,擅長近身格鬥;Paprika是一頭異想天開的羊駝,它會側身翻跟頭,朝對手扔花椰菜;而獨角獸Oleander甚至會在格鬥中施展黑魔法。


套索能玩出很多花樣


憑藉這種非正統的風格,《群馬亂鬥》在格鬥遊戲領域顯得與眾不同,但推廣這款遊戲,讓更多人了解它仍然存在困難。


Mane6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玩家前去試玩。「就算有人不想學習這款遊戲的玩法,我們也想讓他們試著玩一下,至少知道我們是認真的。」斯塔維利說,「自從遊戲發布搶先體驗版本以來,這就一直是我們的口頭禪。只要人們願意嘗試,就會發現我們很認真。」


獨角獸的魔法書裡很有多稀奇古怪的玩意


聯網的必要性


勞倫·浮士德的美術作品讓Mane6避免了侵權,柴蒙特的引擎讓他們能夠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開發遊戲。另外,Z引擎還為《群馬亂鬥》在EVO賽場首次亮相打下了基礎。


GGPO是一套開源的聯網點對點遊戲控制項,採用了回滾式網絡(Rollback Networking)。在格鬥遊戲中,回滾式網絡控制項正逐漸變得流行,被認為是比基於延遲的網絡控制項更好的一種替代方案。近幾年來,回滾式網絡控制項推動了許多格鬥遊戲(尤其是受眾較少的作品)蓬勃發展。


「你可以讓身處巴西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3名玩家一起玩,這很重要。」柴蒙特說。


某些擁有海量玩家的大型格鬥遊戲也許並不看重這些,仍然傾向於在線下進行最頂級的賽事。但斯塔維利說,像《群馬亂鬥》這樣的小眾遊戲,為玩家提供流暢的聯網體驗很有必要。


「如果《群馬亂鬥》沒有回滾式網絡控制項,那麼我們根本完成不了這款遊戲。因此,它真的是我們正在做的所有事情的基礎。如果沒有GGPO,我們不可能走到今天。」


小體量遊戲通過聯網擴大玩家群體非常重要


今年早些時候,EVO官方宣布將舉辦線上賽事EVO Online,原定的主賽項目都被降級為表演賽,同時還將為4款新加入遊戲舉辦公開賽,分別是《真人快打11》《殺手本能》《骷髏女孩》和《群馬亂鬥》……從那以後,《群馬亂鬥》的知名度激增,玩家人數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斯塔維利透露,在《群馬亂鬥》發布正式版本短短幾天後,EVO Online就與Mane6取得了聯繫。「事先我們完全不知道《群馬亂鬥》將會成為進入那份名單的4款遊戲之一,我們還以為只要擁有穩定的網絡控制項,很多遊戲都有份兒。」


隨著《群馬亂鬥》銷量激增,Mane6不得不迅速擴大團隊規模。無論如何,一款遊戲擁有更多玩家,終歸不是件壞事。


《群馬亂鬥》的未來似乎一片光明。Stephen "Sajam" Lyon等大牌格鬥遊戲主播都在為這款遊戲做直播,它已經成為EVO Online的比賽項目,並且還即將迎來第7個格鬥角色——一隻山羊。斯塔維利說,Mane6將會繼續為《群馬亂鬥》開發後續內容。


9年前,當Mane6的成員們在一次Skype會議中討論組建團隊做一款格鬥遊戲時,他們肯定沒想到最終的作品會如此受歡迎。作為一款原創遊戲,《群馬亂鬥》擁有他們所欽佩的創作者設計的角色形象,還與《真人快打》等格鬥遊戲大作並肩,登上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格鬥遊戲大賽的舞臺。


今年的EVO上就能見到《群馬亂鬥》的比賽了


未來


無論遭遇多少挫折,Mane6的開發團隊都會繼續前進。柴蒙特說,就算在《格鬥是魔法》的早期開發階段,他也注意到開發者們重視遊戲創作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想做一款畫面漂亮的遊戲。


「我支持這幫傢伙。」柴蒙特說,「他們真心希望製作一款玩家能玩10年的格鬥遊戲,因為他們花了足夠多的時間思考遊戲開發的不同部分,能夠確保無論玩家技巧達到哪個水平,都可以繼續遊玩。」


今年的EVO大賽宣布轉到線上進行,這凸顯了聯網的重要性,在未來,格鬥遊戲的開發者是否會認真地考慮採用回滾式網絡控制項?


「我希望這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斯塔維利笑著說,「畢竟,他們的遊戲都被踢出EVO,被這款『小馬寶莉』格鬥遊戲搶走了位置。」


本文編譯自:https://www.usgamer.net/articles/thems-fightin-herds-evo-online-feature

原文標題:《A Former My Little Pony Fighting Game's Journey From Cease and Desist to Evo Online》

原作者:Eric Van Allen



作者等等

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吃貨辣媽說。


歡迎在微信關注觸樂,閱讀更多高品質、有價值或有趣的遊戲相關內容。丨

相關焦點

  • 那些軌跡不同的《金庸群俠傳》同人續作們丨觸樂
    2013年,一款用Unity引擎製作的同人遊戲《金庸群俠傳X》正式面世,這款遊戲獲得了廣大《金庸群俠傳》老玩家的喜愛,遊戲採用半即時半回合制,擁有極高的自由度,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年的《金庸群俠傳》初代。獨特的時間軸、天賦體系也讓這款遊戲可玩性頗高。
  • Steam93%好評遊戲推薦:小馬寶莉同人作品,萌系畫風下的硬核格鬥
    ( ̄︶ ̄)↗《變形金剛》這個IP系列,想必廣大玩家姥爺們都非常熟悉了,不過說起出品《變形金剛》的美國公司孩之寶,其實他們還有一個動畫系列《小馬寶莉》,在美國的知名度和人氣,同變形金剛也不相上下。粉絲們對動畫的熱愛,讓他們不惜耗費大量金錢時間,自己去製作同人遊戲作品,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帶給大家的這款Steam橫版格鬥遊戲《彩虹小馬(Them's Fightin' Herds)》。
  • 你不知道的手錶遊戲進化史丨觸樂
    它同時也影響許多人的童年,蘋果公司的Tim Cook就是其中一員,他和他所在的蘋果公司推出了目前最先進的消費級智能手錶,然而智能手錶和搭載於上面的遊戲的歷史,最早卻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幾乎跟電子遊戲的歷史差不多長。
  • 獻給魔女的鎮魂歌:同人恐怖遊戲簡史丨觸樂
    你沒看錯,這樣的畫面風格竟是一款恐怖遊戲很多人或許難以想像,這樣滿是像素點的畫面,能恐怖到哪裡去呢?然而就像當年的《去月球》一樣,還真有不少玩家對《魔女之家》交口稱讚。趁著這次重製版推出,我有幸聯絡到了當年把這款遊戲帶給中國玩家的中文實況主「淚腺戰士」(holarula),並進行了一些相關知識取材,最終帶來了這篇日本同人恐怖遊戲考據,在本文的最後,我作為外行人,也向淚腺戰士提出了一些徵求內行觀點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同人恐怖遊戲的發展歷程。個人水平有限,權作記錄,年代久遠難免疏漏,還請海涵。
  • 君戲蓮葉間:7款與魚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無論是傳說的主角是伍子胥還是屈原,我們都已經見不到了,但是吃了他身體的魚卻一代代繁衍下來,並且最終成為了端午文化中一個關鍵的組件。在端午節這天,不妨讓我們來玩7款與魚有關的手遊。或許會有異於往日的獨特體會。
  • 不可思議遊戲:南京、音遊與水幻之音丨觸樂
    天國記得,遊戲最火的時候,店外足足排起了30多個人的長隊,他往往得排一晚上才能玩到一把。水幻之音順勢轉型成了同人音樂團體,以網絡合作的形式,先後製作發布了4張同人專輯,最後一張還賣到了日本。除了以「水幻之音」名義發行同人專輯、給音遊供曲,他也為掌機遊戲、國內影視劇做過配樂,不掛名參與過一款國產音遊的製作,還幫忙整理過虛擬偶像洛天依、言和的聲庫。
  • 觸樂專訪丨雷亞執行副總裁張世群:我們的下一款作品可能會是一款F2P遊戲
    它們為什麼稱這是一款3A級的作品?雷亞真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嗎?《聚爆》接下來又有什麼更新計劃?雷亞的下一步作品又會是什麼?在這篇文章中,你的一些疑惑可以得到答案。昨天下午,觸樂編輯見到了雷亞遊戲的執行副總裁張世群,《聚爆》在大陸地區的取得的成績有些令他遊戲意外,當時一起接受採訪的龍淵CEO李龍飛也表達了營收超過預期的說法,「我當時跟Jerry(張世群)商量的時候,覺得我們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才會收回成本,目前看來營收成績挺吃驚的。在採訪過程中張世群還透露,雷亞接下來的遊戲會是一款F2P遊戲,它會有什麼不一樣?
  • 所謂的好奇心:HJ和《永遠消失的幻想鄉》丨觸樂
    這款東方同人作品經過三年的開發已經頗具規模,不僅如此,遊戲獲得了索尼的認可,他們即將成為登上Play,Doujin!的第一家國內社團。2016年9月2日,索尼互動娛樂與上海愛麗絲幻樂團神主ZUN,聯合數位同人遊戲開發者,在線上影片分享網站niconico上舉行了「Play,Doujin!」新作發布會。
  • 6個被官方「和諧」的高質量同人遊戲
    在通關一款自己心愛的遊戲之後,玩家一般最期待的是什麼?沒錯,續作什麼時候出、主人公之後又發生了什麼故事等等,但大多數情況下官方不會滿足這類願望,頂多會有製作人在被採訪的時候提幾句了事。需求得不到滿足,大量的粉絲製作的同人作品就應運而生了。本文將給大家介紹6款高質量的Fan Made遊戲,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永遠不會見到這6款遊戲的面世,但不得不說,這些遊戲中所包含的各種奇思妙想肯定會對官方後續作品的開發產生一些影響,至於具體會如何?那只有天知道了。
  • 小馬寶莉:10幅精美彩虹小馬,小馬女孩同人欣賞!
    友誼的魔法最偉大,下面跟從小編一同賞識一組小馬寶莉同人作品吧。喜愛的花請重視一波。生日快樂!小馬寶莉同人漫畫,大師姐和暮光閃閃,禮衣真的很美啊,蛋糕上面還有M5小馬們,十分心愛小馬寶莉同人漫畫,小馬國女孩人物扮演,瑞瑞吸菸也這麼美
  • 《古墓麗影2》也出了一個「同人遊戲」丨觸樂夜話
    《古墓麗影2》也出了一個「同人遊戲」最近這一陣子,觸樂關注了一些同人遊戲的選題,比如前幾天的頭條《索尼克狂熱》,還有今天的頭條《永遠消失的幻想鄉》,我今天還想介紹一個「同人遊戲」,這就是由法國玩家Nicobass牽頭製作的《古墓麗影2》的重製版——《古墓麗影:西安匕首》。
  • 用愛真能發電:看不下去的同人開發者替世嘉做了《索尼克狂熱》丨觸樂
    這款徹頭徹尾的「同人遊戲」,從程序、美工到音樂,製作團隊幾乎全是「索尼克」系列的粉絲。
  • 十款帶有私人好感的遊戲丨觸樂
    這期間,我覺得最有創意的一期,還是書上老師寫的「死法最慘」的那期TOPTEN,而文筆最優美的還屬梅林粉杖的「畫面黨」的那期TOPTEN。Commander Keen,我非常喜歡的遊戲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是印象很深,我就在想,這期TOPTEN與其想一個生硬的主題, 不如就寫寫我到觸樂這兩年來接觸過印象最深、玩得最開心的10款手遊好了。
  • 小馬寶莉同人:黑化小蝶真可怕,雲寶被打到骨折,醫生還會開玩笑
    小馬寶莉:黑化的小蝶真可怕,雲寶被打到骨折,醫生還會開玩笑。小馬寶莉是一部深受漫迷喜歡的少女類動漫作品,不過這部作品的魅力是需要我們漫迷在慢慢成長中才能夠體現到的。小馬寶莉的畫風十分的明亮,看起來相當的清新有趣,這也是吸引諸多漫迷的重要原因。
  • 《偶像大師灰姑娘:星光舞臺》:我是你的偶像丨觸樂
    遊戲一上架就空降暢銷榜第四,一度衝上暢銷榜第二,現在雖然熱度稍減,但隨著遊戲內活動的展開,還有往上攀升的可能。對於國內的大部分新晉玩家來說,《星光舞臺》不過是「又一個」偶像養成音樂遊戲。但對於《偶像大師》來說,《星光舞臺》是老IP的新爆發。
  • 史匹柏、傑夫·高布倫與夢工廠的第一款電子遊戲丨觸樂
    它不是電影,與恐龍出沒的島嶼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款根據R·L·斯坦暢銷小說《雞皮疙瘩》(Goosebumps)改編的電子遊戲——高布倫在遊戲裡扮演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本文講的就是這款如今鮮為人知的遊戲的故事。
  • 20年前有人畫皮卡丘的同人被抓進了局子,如今畫庫巴姬的同人……丨觸樂
    而任天堂在證據對自己不算有利的情況下,把官司一直拖到了今天,「涉案」的勇吉拉也仍然出現在系列遊戲之中。至於對方主張的天價賠償,任天堂當然是一塊錢也沒給。又如上世紀80年代,環球影業聲稱街機遊戲《大金剛》侵權電影《金剛》,因此起訴任天堂。面對來勢洶洶的影業巨頭,任天堂毫不畏懼,不僅推翻了對方的指控,還反訴環球旗下一款「金剛」遊戲成功,將「大金剛」版權牢牢握在手中。
  • 收到律師函怎麼辦
    對於我們逾期的朋友來說,如果被催收一段時間實在是沒錢還的情況下收到了律師函應該怎麼辦呢?先說結果,無論真假,律師函的作用只是通知,你可以理解為原來是催收電話裡給你講,現在用律師函的方式給講。、印章等的話,是假律師函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 《記錄》第11期:一款非主旋律遊戲的消失丨觸樂
    有人把它解讀成對集體的犧牲貢獻,也挺好,挺正能量的。其實我只是想表達人性的一些東西,不是想描述組織怎麼怎麼樣。」範特西(化名)說。範特西24歲,清華大學某工科院系在讀博士生。去年,他創作的一款諜戰題材的遊戲《潛伏之赤途》在網上火了起來,被譽為「國產神作」,尤其是它的劇情和臺詞,備受推崇。今年9月,這款遊戲突然從網上消失了。
  • 為什麼「詹姆斯·邦德」遊戲幾乎消失了?丨觸樂
    PS5和Xbox Series X/S已經發售,但很少有人留意到,在過去整整一個世代裡,主機市場上沒有出現過一款根據「007」電影或小說改編的遊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