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你不知道的手錶遊戲進化史丨觸樂

2021-02-14 觸樂

作者丨書上

Games are eye-popping and mind blowing.

Apple Watch雖然推出才一年,但你知道嗎?手錶遊戲卻有長達40多年的歷史。來自Polygon的作者Brian Crecente用了很長的篇幅,回顧了這段近乎被人忘卻的歷史,觸樂節選了部分內容編譯如下。

浮空汽車、像《輻射4》裡噶抓一樣的機器人僕人、私人飛天背囊:這些東西都是生活在20世紀40、50、60年代的未來學家、科幻作家以及創客們異想天開的玩物。其中最著名的玩物中就有《至尊神探》漫畫中狄克崔西的手錶。

動漫《至尊神探》

自1946年首次在漫畫中引入這款有雙向廣播接收功能的手錶後,手錶就成了這位漫畫形象的標誌性符號。隨著時代的沿革,1964年,狄克崔西手上這款和警察局總部聯絡的手錶,又變成了有接收視頻功能的小電視。 在那個年代人們的心中,未來的手錶正是這種安全可靠、小巧便捷又功能強大的小工具合集。它同時也影響許多人的童年,蘋果公司的Tim Cook就是其中一員,他和他所在的蘋果公司推出了目前最先進的消費級智能手錶,然而智能手錶和搭載於上面的遊戲的歷史,最早卻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幾乎跟電子遊戲的歷史差不多長。 人們公認最早的手錶遊戲是1976年由美泰公司推出的賽車遊戲《美泰賽車》,後來,由著名手錶公司卡西歐推出的多款手錶遊戲引領了市場主流,然後是任天堂手錶遊戲展露手腳,一直到如今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評平天下。在下文粗略的時間流中,我們將用圖文的形式為你回顧手錶遊戲的進化史。

 1976:《美泰賽車》(Mattel Auto Race)

《美泰賽車》於1976年正式面世,是成了當時最流行的一款腕錶遊戲。玩家需要操控只有一個小紅點大小的賽車在三個車道中騰挪,避開其他的車輛。遊戲開始時還可以調整賽車的速度。這款遊戲設備是Rockwell International公司為美泰公司研發的,它們試圖把計算器做成一款遊戲機。

《美泰賽車》玩法演示視頻

 1977:美泰足球(Mattel Football)

嘗到甜頭的美泰公司在第二年又推出了多款腕錶遊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遊戲就是這款《美泰足球》。遊戲依舊很簡陋,玩家要控制小黃點越過對方的球員直撲球門,更像是一款避障類的遊戲。

 1977:蒙地卡羅遊戲手錶(Unitrex Monte Carlo game watch)

蒙地卡羅遊戲手錶是世界上第一款加入遊戲的電子表,除了能計時還可以玩遊戲,而且裡面的遊戲還不少,一共有三種,分別是《Jackpot》(抽獎)、《Dice》(投骰子)、《Roulette》(輪盤賭)。三款都是賭博遊戲,玩家點擊開始按鈕,手錶會直接顯示賭博的結果,如今看來它更像是一種工具而不是遊戲。

 1979:梅斯特安克老虎機手錶(Meister Anker Slot Machine Watch)

梅斯特安克是德國著名的懷表品牌,和蒙地卡羅推出的賭博手錶一樣,這款老虎機手錶也是利用手錶中內置的隨機函數來輸出遊戲結果,現在看來遊戲性不強。

 1980:任天堂Game&Watch遊戲機(Nintendo’s Game & Watch games)

受到許多玩家在火車上玩計算器遊戲的啟發,任天堂公司推出了Game&Watch遊戲機系列。由於任天堂當時用LCD屏幕來顯示遊戲,十分上等,Game&Watch遊戲機於是先後在日本以及國際市場上流行開來。G&W系列的第一款遊戲叫做《球》(Ball),玩家要控制雜技演員手臂,不讓小球掉到地上。Game&Watch遊戲機系列產品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直到1991年才停產。

 1980:卡西歐GM-10遊戲手錶(Casio GM-10 Game Watch)

在公司技術極客們的推動下,卡西歐突然對遊戲手錶產生了興致,並做出了當時看來非常不可思議的卡西歐GM系列遊戲手錶。代號中GM的含義就是Game的意思,該系列手錶又屬GM-10最具代表。該款手錶留給遊戲區域只有左上方一塊圓角矩形的面積,但遊戲設計很精巧。玩家要操控火箭,擊落前來侵略的敵機。目前,它也是市場上最具收藏價值的遊戲手錶。

 1981:Nelsonic Space Attacker

Nelsonic Industries是一家以時尚文化手錶起家的公司,在1981年它們也殺入遊戲手錶市場,並生產了一系列知名的遊戲手錶。它們的首款作品就是《Nelsonic Space Attacker》,玩家要控制炮臺擊落隨機出現的飛碟。

Nelsonic Space Attacker遊戲視頻演示


丨 1982:GCE遊戲時間(GCE Game Time)

1982年除了流行任天堂Game&Watch遊戲機上的youxi1,當時還有許多「計算器遊戲」也很受歡迎。看到機會的GCE公司於是聘請了Western Technologies公司幫他們設計遊戲手錶,但所有參與這一項目的員工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不過這完全不是問題,該公司研發的GCE Game Time一經推出,便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反響,主要原因是這塊手錶上可以一下子玩到4款小遊戲。藉助市場紅利,GCE還接連發布了GCE Sports Time和Arcade Time兩款遊戲手錶。

 1982:Nelsonic吃豆人手錶(Nelsonic Pac-Man Watch)

1982年,Nelsonic推出了它們的重磅產品——吃豆人手錶,它還分為25美元和35元兩種檔次。由於手錶太受歡迎,Nelsonic還為此推出了多種不同的款式,甚至還有一種特別款自帶物理搖杆。最後,這一系列的手錶銷量超過了50萬臺。

 1984:卡西歐電子表附《數字入侵者》遊戲(Casio Calculator Watch Digital Invader game)

由於GM系列手錶的減產,卡西歐要推出一款替代的產品來搶佔市場,於是有了卡西歐電子表。卡西歐把自家計算器上的知名遊戲《數字入侵者》搬到了電子表上。遊戲的規則非常簡單,目的就是阻止步步逼近的「數形外星人」。玩家要依次按下相應的數字,消滅出現的外星人。

《數字入侵者》遊戲

 1989:任天堂遊戲手錶(The Nintendo Game Watches)

1989年,Nelsonic和任天堂合作,從日本遊戲廠商那拿下了一系列遊戲的授權,由此推出任天堂遊戲手錶系列。第一款遊戲手錶搭載《超級馬裡奧兄弟》,之後它們又推出了帶有《超級馬裡奧兄弟2》《超級馬裡奧兄弟2》《超級馬裡奧世界》《超級馬裡奧賽車》的遊戲手錶。於此同時,雙方合作還發布了帶《俄羅斯方塊》《星際火狐》(Star Fox)《金剛》《塞爾達傳說》遊戲手錶。雖然這一系列手錶遊戲在評論界沒有得到太好的口碑,但手錶卻在市場大賣。最後,在1994年推出的《金剛》遊戲手錶,完結了這一系列。

 2003:Fossil Wrist PDA

無論怎樣講,1994年《金剛》遊戲手錶的確迎來了電子遊戲主題手錶的潮流。正當該系列手錶在世界範圍內開始流行的時候,雙方卻停止了手錶的生產。到了2003年,Fossil又拿出了一些更奇妙的產品,這款手錶自詡手腕上的「個人數字助理」。項目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籌劃,但一直進展緩慢,直到2002年一種小型觸控螢幕的誕生。 Wrist PDA擁有PDA(個人數字助理)的基礎功能,包括手寫識別(用一種特製的迷你手寫筆)、計算器、待辦事項、備忘錄、日程表等功能,當然也少不了遊戲。不過,當時只有250美元價位的Fossil Wrist PDA才有電子遊戲,其中有三款表遊分別是《空手道》(Karateka)、《Farkle》和經典文字冒險遊戲《Colossal Cave Adventure》。

 2004:微軟SPOT手錶

微軟正式進軍智能手錶是從它的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s Technology)系列手錶開始的。當時它們發明了一種技術,利用無線電波為智能家電、消費及電子產品和手錶傳輸數據。 這個當時比較前衛的技術首先被用到雅達利主機上,用來分發遊戲,微軟的SPOT手錶卻沒有支持任何遊戲。後來,人們發現利用無線電波為手錶傳輸數據很好用,包括Fossil、Suunto、Tissot、Swatch在內的手錶廠商紛紛採用了這項技術,使得用戶能夠在手錶上查看新聞、閱讀、接收郵件以及發送信息。 雖然SPOT手錶帶來了許多創新,但在商業上是款失敗的產品,與其配套的MSN Direct服務也在2012年關閉。

丨 2009:三星S9110電話手錶(Samsung S9110 Watch Phone)

2009年,三星公開了它們的第二款電話手錶——S9110,這是一款既能打電話又有個人助理功能的一體設備。它集觸控螢幕、語音識別以及音樂播放器於一身,但首發的時候還沒有小遊戲。不過推出後不久,三星在上面發布了幾款Java上的小遊戲。在此之後,三星馬上轉移了注意力的焦點,把目光放在了Gear系列智能手錶的研發上面。

 2010:索尼愛立信LiveView(Sony Ericsson LiveView)

索尼愛立信LiveView是一款手機配件,其搭載Android系統,主要是為了方便用戶查看各種來電和消息。它的外觀是一個小的OLED顯示屏以及一個腕帶,卻有著異常豐富的功能,你可以用它來播放音樂,閱讀文本和RSS訂閱,查看Facebook和Twitter上的消息,甚至還能從Google Play上下載應用。玩家不僅可以玩內置的遊戲,甚至還能通過破解在其中加入Game Boy的模擬器。2012年,索尼又推出了升級版的LiveView 2。

丨 2011:WiMM

在Pebble成功之前,Kickstarter上的另一款眾籌明星產品就是WiMM。這款智能手錶基於Android系統,並重新設計了UI,內置傳感器和藍牙。用戶在使用時,既可以切換到高功耗的彩屏模式,也能切換到低功耗的黑白屏幕。當時WiMM還想要和一些開發者合作,在設備上推出一個專屬的應用商店,推出各種定製的應用。不過這個想法並沒實現,WiMM就被Google花錢買了下來,WiMM的技術和人才都加入了Google自己的智能手錶項目中。

 2012:Pebble智能手錶

Pebble智能手錶曾為Kickstarter創造了一個歷史,一個多月的時間Pebble手錶總共眾籌到了1030萬美元的資金,打破了Kickstarter的眾籌記錄。Pebble智能手錶使用了背光式電子紙屏幕,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電池能堅持1周的時間,並能同時與iOS和Android設備配套。Pebble智能手錶同時具有三軸加速度計、光學傳感器以及藍牙功能,而且還是防水的。因為供不應求等原因,發貨時間還多次跳票。 2014年年初,Pebble商店已經有了1000多款應用,其中遊戲是用戶最喜歡的類別。2014年,該公司發布了Pebble Steel智能手錶。2015年,Pebble又發布了新款智能手錶Pebble Time,它將首次配備彩色屏幕。

 2013:Omate TrueSmart

Omate TrueSmart手錶又是一個Kickstarter上的成功案例,一個月的時間,它便籌集到了100萬美元的眾籌款。不像Pebble等智能手錶需要和智慧型手機聯動,Omate TrueSmart是一款單獨的設備。你能插入SIM,用它接收簡訊和打電話。這款Android設備還自帶麥克風、揚聲器和攝像頭。Omate TrueSmart上能運營一些定製的應用和遊戲,但遊戲的數量並不多。

 2014:Android Wear

2014年,Google在智能手錶的產業中丟下一個重磅炸彈——Google不是發布單款硬體產品,而是發布Android Wear作業系統。如今包括華碩、HTC、LG、摩託羅拉和三星在內的品牌廠商都已經推出了支持Android Wear的智能手錶。 搭載Android Wear的首波智能手錶在2015年陸續發貨,第二波手錶也在2015年的在巴薩舉行的世界移動大會上首次亮相,其中有些設備還能同時支持iOS系統。由於可以跟Android設備聯動,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錶有太多可供選擇的遊戲,比如像《Flappy Bird》《2048》都有表遊版。Android Wear是如今開發商開發手錶遊戲最穩健的平臺之一,許多Google Play的遊戲都可以移植到上邊來。

 2015:Apple Watch

2014年9月9日,蘋果公司終於揭開了傳聞已久Apple Watch的真顏,Apple Watch也在2015年4月起開始對外出貨。第一版WatchOS系統對開發者的權限做了很大的限制,導致Apple Watch很難成為一個出色的遊戲設備。 直到2015年9月,蘋果對外發布了WatchOS 2.0系統,放開了許多限制,開發者還能直接開發不依賴iPhone的獨立應用。雖然Apple Watch上如今多了許多新的表遊,但這些遊戲都沒法和iPhone上的遊戲相媲美。


 結語

回顧手錶遊戲近40年的歷史,從最早只能控制一個小紅點,到如今風格多樣的觸屏遊戲,幾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早遊戲只是手錶的一個附屬品,後來卻成了推動手錶技術發展的助推器,使得智能手錶漸漸融入主流社會為更多人所接受。

觸樂丨高品質、有價值、有趣的移動遊戲資訊

想看更多內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看起來很潮的手錶遊戲,已經 40 歲了! 領客專欄·Game On
    Apple Watch 雖然推出才一年,
  • 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完):垂暮之戰丨觸樂
    該系列專欄將以掌上角色扮演遊戲(Handheld RPG)為線索,講述它從紙筆時代一直發展到今天的數十年歷史。前文回顧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一):從西方到東方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二):太陽底下無新事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三):Game Boy的競爭者和繼任者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四):索尼大法好!
  • 君戲蓮葉間:7款與魚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 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36年成長進化史
    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36年成長進化史 2020-03-05作者:angle307來源:網絡 從1984年誕生,到2020年,36年期間,《俄羅斯方塊》收穫了無數玩家
  • 為什麼「詹姆斯·邦德」遊戲幾乎消失了?丨觸樂
    「你必須讓遊戲忠於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粉絲。每個IP都有龐大的粉絲群體,不能糊弄他們,而是要想方設法讓他們成為品牌的擁護者,主動把遊戲推薦給其他人。你希望製作一款能夠讓粉絲為你感到驕傲,並且自己也引以為豪的遊戲,質量太重要了。」布倫納說。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或許能解釋「007」版權擁有者之一EON Productions不願再將「007」的IP授權給遊戲公司使用。
  • 迪士尼遊戲三十年丨觸樂
    3月,迪士尼互動的副總裁約翰·維格諾奇(John Vignocchi)宣稱《迪士尼無限》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整個公司都是《迪士尼無限》堅強的後盾。如果看過今年迪士尼的所有作品,你就知道公司的高層確實為我們感到驕傲,並且100%地支持我們。」這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理性地(或者說迅速地)轉變在遊戲產業上的態度。在超過30年的歷史中,迪士尼的遊戲產品線發生過數次巨變。
  • 史詩進化:創辦二十五年,Epic的四條命丨觸樂
    Epic至少曾3次瀕臨絕境,但樂於改變的意願以及對虛幻引擎的長期支持,一次次拯救了他們。斯維尼說,商業敏銳度和對營收的關注推動著Epic持續轉變,但在這家公司內部,有人認為斯維尼的遠見引領著公司做出變革。「我不清楚你是否聽過這個故事,但對於Epic,蒂姆提出了1.0、2.0、3.0和4.0的概念。」Epic總裁保羅·米根(Paul Meegan)說。
  • 不可思議遊戲:南京、音遊與水幻之音丨觸樂
    樂器大部分都是物理結構,如果想體驗演奏的感覺,物理層面的觸感不可替代……我想讓玩家知道,正統的音遊是什麼樣子。」「這不只是單純增強遊戲體驗,而是為了擴展遊戲模式。我們為觸屏和按鍵寫了兩套程序,連對應的譜面也不一樣,遊戲體驗將完全不同。」——雖然受眾實際能鋪得多大,他們也不知道。Summy已經在水幻之音呆了一年多。那天和她從鴿屋出來時已經入夜,新街口華燈初上,因為人流湍急,半天打不著車。我問她,是否後悔來南京的選擇——為了這份工作,她畢竟完全脫離了她原來的朋友圈。
  • 直播一個月,單手吃雞的「左手哥」丨觸樂
    相比於CS,左手哥覺得吃雞並沒有人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遊戲中,你的精神狀態要時刻地保持高度集中,眼睛不能放過任何一根草一棵樹以及每一棟建築物,因為不知道哪裡就會藏一個玩家殺掉你。所以說,不認真,你是絕對玩不好的。」
  • 當遊戲遇到暴力:大連《Ingress》玩家衝突事件丨觸樂
    相遇後,老張「滿嘴酒氣地衝過來」,兩人爭論了幾句後,老張出拳擊中秦達。秦達報警,經民警調解,老張向秦達道歉,秦達則承諾放棄追究此事。這份經過被微信公眾號「Ingress北京」以《強烈譴責!丨突發惡意事件》為標題發布在微信上。丨 秦達觸樂記者聯繫到秦達,他對事情的描述是:「當天的事就是『碰巧』吧。」
  • 帶著愛胡亂山寨FC遊戲的深圳猛將:南晶科技丨觸樂
    無論是遊戲機還是電腦遊戲,長年以來電子海洛因的帽子被扣在頭上總是不那麼好聽,但看看電視還是可以的嘛。這電視看完了不過癮怎麼辦?別慌,南晶科技給你扮演英雄人物的機會!你是想重現一遍悽美的《泰坦尼克》還是想穿越古代上演《尋秦記》?如果他們活到現在,甚至不用擔心因為意識形態被相關部門碰瓷:敢不讓孩子玩南晶科技愛國巨作《閃閃的紅星》可以說是十分大逆不道了。
  • 在並無仙俠的世界中,他們想要做「真實」的修仙遊戲丨觸樂
    我試圖用百度搜索「修仙」,出現的與遊戲相關的結果總是伴隨有「新區10倍爆率」「高價秒回收」,用廠商常用的概念來說,這個市場看起來比較下沉,但不知道有沒有沉到底。我問沈予卿:「遊戲宣稱的特色之一是『還原真實修仙體驗』,但『真實修仙體驗』到底算是什麼?因為我們畢竟都沒修過,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沈予卿回答說:「我們說的『真實修仙體驗』,還是指的小說裡面那種修仙的感覺,儘量讓你感覺到境界不停提升的時候,你的能力像小說裡面那樣是質變的。」
  • 聊一聊幾部與遊戲相關的電影丨觸樂
    雅達利在72年就做過很多現在看起來依然很cool的事情,例如上班時間可以帶寵物、上班時間可以吸大麻、上班時間可以酗酒、上班時間可以翹班、上班時間可以罵同事、上班時間可以去印度呆上一年然後再回來上班。諾蘭·布希內爾甚至可以躺在浴室裡抽著大麻摟著女人,然後和同事們開公司會議。
  • 十款帶有私人好感的遊戲丨觸樂
    它其實是一款風格可愛的機車跑酷遊戲,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和JETPACK構思很類似,但是對我的親和力卻高得多。一開始是個孤獨的男孩開著SCOOTER在躲避殭屍的追殺,內購的話會讓你得到一個女孩坐在後座上,幫你用AK突擊步槍射擊——誰能忍心不內購呢?戴大頭盔的男孩,總讓我想到Commander Keen。一個遊戲如何可心,它的畫面、音樂你都會滿意。
  • 《坦克大戰》《封神英傑傳》……你可能玩了很多「非授權」的假遊戲丨觸樂
    FC遊戲,憑著印象畫了一張圖逢人便問,問到了另一個工作不飽和的朋友:「老陳,這遊戲你見過嗎?」帶頭的勇者是一家叫Color Dreams的公司,作品充滿了政治不正確而不允許正規渠道發售的邪典味,如明目張胆刺殺薩達姆的《Operation Secret Storm》,用恐怖畫面描述地獄之旅的《Robodemons》等。有意思的是任天堂是沒有權利像取締Tengen一樣取締他家軟體,只能威脅零售商「你賣了Color Dreams的遊戲就別想進NES遊戲的貨」。
  • 觸樂專訪丨雷亞執行副總裁張世群:我們的下一款作品可能會是一款F2P遊戲
    在採訪過程中張世群還透露,雷亞接下來的遊戲會是一款F2P遊戲,它會有什麼不一樣?以下為採訪詳情:觸樂:目前《聚爆》來自中國營收能夠佔到你們總營收的多少份額?張世群:這個我有一些小小的抱怨,觸樂的報導龍淵表示說雷亞沒有意識到這個部分(盜版現象),玩家看到這個內容蠻心疼雷亞,說我們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實際上,我們還是大概理解國內的安卓的生態,想到過破解版可能會出現。如果你們玩過我們的遊戲,應該知道我們的程式設計師火星人是黑客級別的,不可能完全沒有思考破解的問題。
  • 那些愚人節裡的故事與事故丨觸樂
    不知你是否想過,愚人節傳播了許多「虛假」的東西,而一旦這些虛假的東西被人記錄,它就成了另一種真實。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遊戲行業中那些愚人節玩笑,看看那些真實的假故事。以玩笑的標準來說,其中許多案例並不成功(甚至很尷尬),但多年之後再來回顧,當初不好笑的笑話卻不失為一個「沙雕」故事,更添幾分時間沉澱帶來的特殊「笑果」。
  • 關於吸血貴公子阿魯卡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丨觸樂
    這部作品的主角阿魯卡多(Alucard)的歷史典故和花邊新聞很多,我今天講幾個,也許這裡面有你還不知道的。多年之後,她從魔法少女成長為魔法女青年,為了尋找姐夫又闖入惡魔城,和阿魯卡多多次相遇,互相產生了微妙的感情。在《月下夜想曲》故事的最後,擊敗父親德古拉的阿魯卡多認為自己身上詛咒的血脈不應留存於世,要回到不為人知的地方繼續隱居,而在《月下夜想曲》的流程中達成一定條件便可以促成Maria追隨阿魯卡多而去的結局。後續的廣播劇也證實了兩人長期密切接觸,關係十分曖昧。
  • 你喜歡像素遊戲,你們全家都喜歡像素遊戲:十款真·像素遊戲丨觸樂
    這些像素遊戲不外乎幾種類型——要麼就是一些跳來跳去測試反應力的小遊戲,要麼就是有點放置元素、有點RPG元素的小情小調的作品。我發現這種懷舊情感單是依靠畫風借屍還魂是不行的,畢竟時過境遷。當你瞧不起新遊戲的感覺時,讓你再玩回那些十幾、二十年前的經典的殿堂級遊戲時,其實你也一樣找不到感覺了。今天不如就選10個這樣的殿堂級的真·像素手遊,來讓我們體會體會。
  • 《英靈召喚師》:TCG的愛與哀愁丨觸樂
    對於「同時行動」和「戰術位移」的設計,一位資深遊戲設計師肯定了這個玩法,但也表達了一些擔憂,他對觸樂說:「我覺得同時行動選擇這個機制跟競技有一定互斥性。」他認為,同時行動選擇的機制要求玩家對自己和對方的牌組極其了解,隨著牌組內容的擴充以及根據牌組的容量,絕對理智的玩家會越來越趨向難以得出一個最優解,然後選擇一個不互動的玩法或者不動腦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