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見的一定是真的嗎?親,不一定哦

2020-12-24 澎湃新聞

人們總說眼見為實,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看到帥氣逼人的我。但這扇窗戶真的可靠嗎?

不信你看下面這個畢導,這是真實的畢導還是只是由無數張畢導照片拼成的畢導

答案呼之欲出,眼見不一定為實。但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今天就由我這個視覺大師來給大家講一講「眼見為虛理論」!

快看視頻!或者看以下無WiFi精華版

一、眼見為什麼不為實?

眼見不為實,本質上是一種視錯覺。就像手機在震,我能反殺,她喜歡我是人生三大錯覺一樣,看東西時,你的大腦也在偷偷欺騙你。

造成這種現象主要依靠兩大機制。一個是生理上的視覺暫留原理。

1825年,英國的一名內科醫生John Ayrton Paris發明了一個叫做幻盤(Thaumatrop)的玩意兒。一面是籠,一面是鳥,旋轉後卻看到了並不存在的籠中鳥的畫面。

這種現象就是視覺暫留。因為從視錐細胞感光,到信號轉換、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大腦裡生成的圖像是略微滯後的。

大腦比眼睛反應慢半拍,讓我們產生了籠中鳥錯覺。但光靠視覺暫留並不能解釋視覺上的運動。這就要說到眼見為虛理論的第二個機制,心理上的似動現象。

1912年,德國心理學家馬克斯·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做了個簡單的實驗:以一定頻率閃爍的多張靜止圖片,這個頻率可以快,也可以慢

圖片本身並沒有運動,但你的大腦告訴你,它在做圓周運動。這種心理錯覺就是似動現象。就像剛才你看畢導的小人書,你也知道這只是好多張靜態圖片,但你還是自動腦補出了一個畢導在你面前生龍活虎。

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但這也並沒有壞處。比如電影就是利用這兩大機制,讓我們感受到連貫的運動效果,僅僅是一連串膠片的切換,就給我們帶來一個奇妙的光影世界。

二、幀數越高越好嗎?

電影就是一本高速翻頁的畢導小人書。當今電影通常都是24幀播放,也就是每秒由24幅圖片拼成。但是去年李安搞了個創新,拍了一部120幀的電影。

120幀的電影有多清楚?你能看到一閃而過的敵人,此刻仿佛你就是端著狙擊槍的殺手!而你在24幀電影中只能兩眼抓瞎

高的幀率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細節,也能增加觀影的沉浸感和真實感。驚險刺激的動作片用高幀率拍,看起來就爽翻天。

不過電影幀數越高,就意味著更高的技術和更多的成本。像畫面舒緩的愛情片,普通的24幀就夠了。因此電影不一定幀數越高越好,合適的才最好。

但遊戲的幀數卻是越高越好。電影24幀能讓你看的舒舒服服,但遊戲24幀卻很卡。同樣是24幀,兩者的視覺體驗卻完全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兩者圖像生成的原理不同。

比如同樣是我魔性的舞姿,電影的每一幀都有動態捕捉,我很容易就high到模糊了。而遊戲則是由顯卡計算生成畫面,每兩幀之間丟失了大量的位置信息,舞姿就不夠連貫了

尤其是當你玩FPS或者MOBA等需要秀操作的遊戲時,這麼一卡一卡的容易讓人瞬間化身祖安人。

要想不卡,最直觀的辦法就是提高畫面幀率。幀率越高,遊戲畫面就會越流暢。但提高幀率是要硬體能力的。而硬體能力的上限取決於你的錢包厚度

好在遊戲從不會歧視窮人。絕大多數遊戲會照顧貧窮玩家的遊戲體驗。他們會借鑑電影成像方法,通過加入動態模糊特效,讓畫面變得更加連貫。

比如我當年在家用破電腦玩極品飛車9的時候雖然只有30多幀,但開著動態模糊玩絲毫不覺得卡

隧道糊到飛起!

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三、手機也有幀率嗎?

不過我仔細一想,因為疫情我好久沒去電影院了,現在遊戲也都是手遊的天下了,歸根到底我賴以生存的設備還是手機啊!那手機有沒有幀率之說呢?

幀率的概念對應到手機屏幕上就是屏幕刷新率。目前絕大數手機的刷新率是 60Hz,也有能做到90Hz。屏幕刷新率越高,屏幕滑動時的拖影和滯感就越少。

今年甚至還有手機屏幕做到了120Hz的刷新率,你逛個淘寶都行雲流水,打個遊戲都走位風騷。不但能提升玩競技遊戲時的流暢度,也能實現觸覺和視覺的雙重極致體驗。

不過,現在大部分手機視頻就只有24或30幀。所以哪怕你擁有了一個120Hz屏幕刷新率的手機,打開視頻也像專門為李安電影配備的120幀Cinity影院去看PPT,直接傻在原地。

幀數不夠時什麼來湊?對,動態模糊!MEMC是一種視頻處理技術,全稱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即運動預測和運動補償,原理和動態模糊類似

在每兩幀畫面中多補充了幾幀,觀感更為流暢

上周剛剛發布的全新一加OnePlus 8 Pro就搭載了一款超高幀瞳孔屏,擁有120Hz超高刷新率,以及 MEMC 視頻動態補幀技術。

一通計算猛如虎,智能生成過渡幀,將原本24幀或30幀的片源提升至60幀甚至120幀,從而避免出現低幀電影的運動畫面中的殘影、拖尾等問題,達到更加清晰流暢的播放效果。

總的來說,一加 OnePlus 8 Pro不僅屏幕可以每秒刷新120幀,內容也幫你加到了120幀,這塊雙120分的屏幕就像做飯,廚具頂級,廚藝一流,食材卻跟不上,它就幫你把食材都升級了一遍,就問你良心不良心。

一加 8 系列上周一開售非常火爆,一加8 Pro更是首日就被清空。今天二次開售,心動的朋友可以直接感受一加如何讓你眼見為實

戳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現在買還享受6期分期免息

結語

技術的進步總是伴隨著阻礙,對於IMAX 3D,當年阿凡達出來的時候,全國也只有幾塊IMAX幕布。對於高幀率的電影,李安就是改變規則的革命者。

對於手機屏幕,一加是創造需求的先驅者。工程師們對顯示高刷新率和內容高幀率的追求,拓寬了人們在移動端體驗的邊界,也推動著行業的進步。

也許今天你還在思考高刷新率是不是有必要,未來你的眼睛早已習慣了120幀下的世界。我們不必一味讚揚120幀的新技術,也不必死守著過去的傳統。

眼見不一定為實,錯覺和科技在這裡交匯,真實地拓寬了我們的邊界。

標題:《親眼看見的一定是真的嗎?親,不一定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有句常用俗語,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是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說苑·政理》)」意思是說,耳朵聽到的不如親眼看到的,親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調查到的,自己調查到的不如親手操作的。劉向在這裡講的是為官之道的。那麼,眼見就一定為實嗎?其實也不盡然。比劉向更早的孔子,就曾說過,「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
  • 爆笑,我親眼看見男友挎著別的女人進入酒店……
    因為,他從小到大就跟妹妹最親。昨天,我跟閨蜜逛街,親眼看見他挎著別的女人,正要走進一家酒店。閨蜜用手戳了戳我,「那個不是你男朋友嗎?」我當時瞠目結舌,不知道該怎麼辦,閨蜜卻走過來,「你們倆騙誰?哪有兄妹跑到酒店開房的?」男朋友站起來,苦澀地說:「誰說我們是開房,二姨家表弟結婚啊!在三樓擺婚宴呢!」果然,三樓伸出了很多腦袋看熱鬧,衝動是魔鬼啊!男友現在非要分手,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見就一定為實嗎?
    眼睛看到的就一定真實嗎?原以為年齡越來越大,萬物好像會更清晰,事實是越來越模稜兩可。發現眼睛也會騙人,蒙蔽事實真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話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字面的含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的才算是真實的。所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 他一定要你看見.
    「因緣」的確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奇妙的東西,它把可能和不可能相互粘合,把時間與空間緊緊相連,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用最難以想像的方式聯通在一起。齊柏林導演的故事,我們這本畫冊的故事,就是從因緣說起。後來,《看見臺灣》畫冊出版之後,我親赴臺北見到了齊爸爸,聽著一口濃鬱的河南方言,以至於他的孫女和我說聽不太懂爺爺說話,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齊導演的敘述。當初在編輯畫冊的時候,正文的第一篇目的是讓大陸讀者了解作者的齊柏林自傳,我起的名字就叫做「與飛艇之父同名」。
  • 齊柏林|他一定要你《看見臺灣》
    齊柏林導演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提到:他居然和飛艇之父、德國人菲迪南德·馮·齊柏林同名,而他的父親來自河南安陽,完全不知道飛艇為何物以及飛艇之父的名字,就給兒子起了這樣一個名字,這是怎樣的巧合。後來,《看見臺灣》畫冊出版之後,我親赴臺北見到了齊爸爸,聽著一口濃鬱的河南方言,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齊導演的敘述。
  • 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我看到了,所以說,我敢肯定這是真的。難道真的是這樣嗎?你看到的真相未必是真相。01今天被一個同事給逗樂了,事情是這樣的:早上刷微博,看到了一則關於家暴的新聞,就想著,以家暴為話題,寫篇文章。家暴這個話題,著實不缺話題,不缺關注度,隨便一搜,就出來一大片,正看的入神,突然耳邊響起這樣的話,「咦,你還看這樣的東西」,「你怎麼看這樣的東西」,「怎麼就不看點美好的東西」。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同事過來,打算問點東西,剛好看到我在刷家暴熱點。
  • 一定要看哦,不看後悔
    最近小遊看後臺不少小夥伴們的在找資源,但是回復的關鍵字都不正確或者輸成錯別字。
  • 一定有什麼事我不知道的
    真的有人是這麼活著的。我不理解的生活確實存在。它不是因為我的不理解而被否定的存在。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發生沒有答案可尋。一定有你不能理解的事,一定有你不能理解且找不到答案的事。往往我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覺,只有我們看到的才是真的,只有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才是合理的。蛋糕是個好例子。
  •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詩30;徒9:1-6;啟5:11-14;約21:1-19。上帝給我們的異象一定是清晰明了,給我們指明正確方向,只要是從上帝來的異象,我們就當聽命順服。大馬士革的這一個大異象,改變了掃羅的一生,也改變了掃羅的侍奉,可以說給掃羅的一生帶來了一個翻轉。上帝對掃羅的呼召和託付,正是透過這一個從天上來的大異象,來直接揀選掃羅,使用掃羅。這是上帝的智慧,上帝願意憐憫誰,就憐憫誰。
  • 清華鹹豬手事件: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你聽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碎片化時代,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就是真相。不管遇到人或事,不要妄加評判,先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等待更多的真相。01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而我們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
  • 人類真的是"地球人"嗎 不一定
    一、我們真的是「地球人」嗎?我們是這顆星球上的後來者。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我們參與的時間不過只有短短一瞬。如果將整個地球歷史縮短到一天的24個小時,那麼人類直到這一天晚上的23點58分才粉墨登場。對於地球生命的歷史,我們還知之甚少。
  • 世界上最可怕的樹,號稱吃人無數,有人親眼看見吞下一頭羊
    世界上最可怕的樹,號稱吃人無數,有人親眼看見吞下一頭羊在森林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而不同的樹木有著不一樣的特性,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棵非常恐怖的樹,世界上最可怕的樹,號稱吃人無數,有人親眼看見吞下一隻羊,那這是真的嗎?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這樣美的臺灣,你一定要看見
    這樣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人,卻在《看見臺灣》第二部剛剛開機時隕落天際。2017年6月8日,齊柏林舉行記者會,宣布《看見臺灣Ⅱ》航拍紀錄片開鏡。有一次,拍完玉山主峰正要離開,直升機突然間遇到了強大不穩的氣流,副駕駛幾乎無法控制飛機的飛行姿態,正駕駛連忙接手飛行,那一瞬間,直升機幾乎以垂直的角度向上飛行。我腦子一片空白,還來不及念阿彌陀佛,本能地尖叫大喊,那幾秒之間,我真的相信飛機就要失控了,我大概就……我還記得當時飛行員緊急處置的語調,還有額頭上米粒大的冷汗。
  • 幽默笑話:你小子不要挑戰她,就這個位置我親眼看見她撂到好幾個
    於是在美德少年的投票現場,全校人都看見我的自拍。2高中的時候,新談一個女朋友。某天下午下課,我們正在學校的個角落裡,抱在一-起。突然,她一個抱摔,把我撂倒在地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老師輕輕的把我拉起來,憐憫的說: ' 你小子還真不要挑戰她,就在這個位置,我親眼看見她撂到好幾個了!」
  • 陳數老公摟親表妹合照惹爭議:成年男人,對親妹都應該要保持一定距離
    如果是我,我是不接受的,別說表妹,就是親妹,都不能接受,成年男女就算是親生兄妹也要注意一定的距離感,別說是親表妹這樣摟著還親吻頭部,我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會跟除了女朋友或是老婆以外的女人這樣親密合照嗎?
  • 金鐘鉉走了,但是金鐘鉉的狗還在,想必一定很想你吧
    你一定也想哥哥了吧?今天的他又會以什麼方式給你慶生呢?你會不會也時常想,那個每天要索取bobo的那個狂魔,那個給你抱抱,實力寵你的溫柔的哥哥去哪裡了呢?都好久沒看見他了。對吧?露啊,你要乖,在新環境要快樂成長,哥哥只是去了一個安逸的國度,沒有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他沒有不要你哦,他還是一直有關注你哦,所以一定要聽話等他回來我們都等他回來因為喜歡鍾鉉所以每天堅持原創來寫鍾鉉搜集了很多網站和資料但是看家你很多評論好像都在說我責怪鍾鉉,如果你們不喜歡我可以就此打住不要再寫了因為每次寫鍾鉉都是一種那樣的心情,想和你們分享,但是很多人好像是不理解的樣子如果你們不喜歡可以留言我明天就不要寫了
  • 微小說:若不親眼看見他,確認他還活著,我心裡不踏實
    蘇黎看著車裡的易雲天,撫摸著他的臉龐,「你放心,我一定帶你回去,只要回到那,你就有救了。」好像易雲天能聽見似的,手指輕微的動了一下。由於蘇黎的體力透支得越來越厲害,路上走走停停,三天的路程走成了七天。七天後,他們終於來到了藥王谷的山腳下。蘇黎啟動了進谷的開關,便暈倒了,手裡緊緊握住易雲天的手,生怕有人趁機將他帶走了。
  • 看見老婆給我留的小紙條:一定要加油哦!旁邊還畫了個愛心!當時我就...
    今天早上要去杭州見個客戶順便進點貨,一打開車門就看見老婆給我留的小紙條:一定要加油哦!旁邊還畫了個愛心!當時我就感動了,心裡就默默的發誓到:老婆,我一定會努力賺錢讓你過上好日子的。15分鐘後在高速公路上因為沒油被拖車拖到了服務區!
  • 白百合成功洗白:你以前所親眼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白百合成功洗白:你以前所親眼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白百合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之前她和羽凡的事情,可是讓很多人都吃驚。當時新聞一出來,大家都一致覺得白百合出軌,她就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可是直到羽凡發聲,我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就離婚了,一直在出軌的那個人不是羽凡,而是白百合。那時候鋪天蓋地的真相,原來只是一個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真相。
  • 「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
    「我爸把他認為不需要的東西都看做垃圾。我媽買個淨水器他罵,買空氣淨化器他罵,諸如此類,跟這種人一起生活,真的好心累。」原來,不止一個家庭,在忍受三觀不合的痛苦,每天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相互折磨。因為老公不同意,她打了兩次官司。一個親戚問她:「你為什麼堅決要離婚?」她說:「為了幸福。」親戚恍然大悟:「你一定是找好下家了吧。」她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