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耀最新創業動向曝光,千億美金市值會是自嗨麼?

2021-02-08 鈦媒體APP

ROM空間場景(圖源:ROM官方公眾號)

文丨鉛筆道,作者丨韓希言

這將是一個與「抖音媲美的市值千億美金的」項目。

在瑞幸「宮鬥」事件中,除了陸、郭、錢三人的恩怨是非之外,還扯出了陸正耀新創業項目的影子。多家媒體報導稱,從陸正耀處得知,其正在率舊部做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

一個佔地面積約為5平米左右智能小房間,裡面有空調、WiFi、電視、桌遊和桌椅等,通過掃碼進門、分時租賃的形式,供人們休息娛樂,猶如一個放大版的「盒子」。

在報導中陸正耀稱這是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項目,是瑞幸股價最高時120億美元市值的8倍。

但是奇怪的是,目前這一市場內除了陸正耀提到的ROM項目之外,並沒有形成規模和值得關注的玩家,融資消息更是沒有。ROM作為這個「藍海」市場中的從業者,是否吃到紅利?

鉛筆道調查發現,從ROM的網點查詢中只能找到52個房間,而且還有數臺處於未運營狀態,並且使用率並不樂觀。在2020年疫情期間,ROM開放了ROM房間的「轉讓權」,從資料來看,轉讓房間就已經達到36間。

「迷你KTV、共享化妝間、共享健身倉、共享空間,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模式。」一位踩過迷你KTV坑的加盟商表示,絕不會再碰類似的項目。

一位先後擔任過投資機構與諮詢機構合伙人的專業人士對鉛筆道介紹,包括共享空間在內,大部分項目底層模式是有問題的。

而且,從投資角度來看,規模能不能產生指數級增長,不同的量級上能不能產生裂變的效應,底層能不能形成一些共性的能力,這很重要。「如果沒有形成的話,項目的意義就沒那麼大了。」

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項目?

瑞幸內鬥「幕後黑手」的帽子,還是戴到了陸正耀頭上。

有說陸正耀不想放手欲捲土重來,也有說他得不到就要毀掉,還有可信度更高的傳聞稱其另起爐灶,希望瑞幸舊部重新加盟,操作路線與曾經瑞幸剛成立時從神州系挖人一模一樣。

事實上,在「逼宮」事件之前,就有瑞幸員工在社交網絡上爆料陸正耀已經有所行動,在2020年12月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

另據媒體報導,陸正耀表示其新創業項目和「ROM(Rest Or Meet)」類似。報導中,陸正耀表示,其共享空間項目主營商品是一個佔地面積約為5平米左右智能小房間,按照分鐘收費,既可以當作客廳(裡面有沙發、桌椅、電視、空調、無線網絡等一應俱全),還可以改造成如自習室、會議室、貴賓洽談區、茶室等場所。

陸正耀提到的ROM是誰?它在共享空間模式上的打法是什麼?

其實,共享空間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幾年前,共享單車的火爆帶動了一波共享經濟的熱潮,它也是其中之一。但遺憾的是,截至目前,共享空間的市場遠沒有形成規模,除了ROM之外,也沒有幾家值得關注的玩家,融資消息也基本沒有看到。

公開資料顯示,ROM的基礎產品是建在商場等場景的 5 平米左右密閉的金屬房間,外觀上看起來像是一個放大版的「盒子」,通過掃描二維碼、輸入門牌號,幾十秒時間就打開了「ROM」共享空間,獲得專屬本人的私人「休息室」。裡面有空調、WiFi、電視、桌遊和桌椅等等,掃碼進門、分時租賃的方式,可供人休息娛樂。

ROM空間場景(圖源:ROM官方公眾號)

通俗來講,就是用戶出門在外需要一個舒適等候、商務會談、休息、社交娛樂等即時需求時,ROM來提供一個符合場景特徵的空間環境。

據了解,截至2020年2月,ROM的盈利模式分為兩種:自營與加盟。

自營模式包括時間租賃(目前ROM的各個點位均執行32.8元/小時)、箱體廣告、快閃業務、私人定製等多種收入模式靈活組合。

加盟模式包括單體加盟、城市合夥、區域代理、私人定製。

ROM的加盟收益預測(圖片來源:ROM官方公眾號)

2018年9月,ROM創始人高競曾接受36氪採訪時透露,ROM彼時的人均使用時長約45分鐘,活躍用戶使用時長達90分鐘,最活躍的用戶在試運營的幾個月裡已經消費了超過2000 元,每天有600-800人使用ROM 。

根據高競當時提供的數據,隨機抽取的3臺設備,在2018年8月最後一周日均運作時長為 467分鐘,加上打掃的時間,單臺每天要連續運作接近9個小時。用戶覆蓋7-28歲的年輕人,尤其是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人(ROM女性用戶居多)。

而那時,ROM的主要變現方式還只有時間租賃。

另據2019年年初的一篇ROM宣傳稿件顯示,ROM在商業綜合體、學校、交通樞紐、醫院、社區等場景均有布點,已覆蓋杭州、蘇州、成都、武漢、無錫等9個地市,布設房間超過100間。

無人值守,智能設備,無需全職人工投入(同樣適合學生、白領、上班族兼職副業或投資),總部專業客服,工程師團隊實時運維。

從當時的PR稿件看來,共享空間似乎是一門很吸引人的生意。但在公共空間裡建休息娛樂的私密空間,聽起來這樣的產品就好像並非剛需,因為誰會去商場裡消費這樣一個空間場景。何以撐起陸正耀所說的千億市值?

後來項目的發展,也證實了這一點。

轉讓「成熟優質」項目?

2019年年初,ROM在通稿中表示,公司已經在全國各地鋪設超過100臺共享空間。但是據鉛筆道從ROM官方公眾號與小程序統計,目前從網點查詢中只能找到52個房間,而且還由數臺處於未運營狀態。

而且,運營數據並不樂觀。2020年1月12日17:30分的數據:杭州9個房間,兩個使用,1個維護;無錫9個房間,兩個維護,無人使用。

另外,在2020年疫情期間,ROM升級了自己的城市合伙人(加盟)計劃,推出7號計劃,開放了ROM房間的「轉讓權」,3-5萬元費用轉讓,預測8-12個月回收投入。從資料來看,轉讓房間就已經達到36間。

(資料來源:ROM官方公眾號)

按照ROM的說法,轉讓是因為需要更多的現金來增加在新城市、新場景(景區、服務區等)的樣板房間開拓。但實際上,在2020年新增房間數寥寥無幾。

此外,在2020年7月,ROM也在做共享空間之外的商業嘗試。比如「好物頻道」,推薦一些好玩、便宜、精緻、新奇的產品。

近日,陸正耀轉做共享空間的新聞爆出之後,鉛筆道向一位ROM團隊成員求證,他最近很苦惱,因為瑞幸宮鬥爆發後,很多記者找到他與團隊成員,想要挖到關於陸正耀的八卦。所以加上好友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好,我不認識陸總。」之後也再次強調:「我與陸先生沒有關係,也不認識。」

另外,關於ROM他不願意多說,只表示:「我們之前做的項目是Rom,好幾年了,受疫情影響沒有再推廣,該項目目前暫無推進計劃。」

ROM並不是唯一一個吃螃蟹的。「共享+」的概念催生了一批創業者的誕生,孟雲(化名)也是共享空間的創業者其中之一。「當時只是發現可能存在這個需求亟待解決,就創業了,並沒有驗證模式是否成立。」

他自己親身經歷過,外出時突然有工作要解決,要是有一個可以辦公或休憩的獨立私密空間最好不過。

2017年,他以創始團隊成員的身份參與創業,面向白領人群的推出一個共享空間產品。與ROM相似,空間擁有空調、獨立液晶屏、WIFI、辦公沙發等設備,為用戶提供了5平米的寧靜私密獨享空間,方便人們外出時可以在辦公與休閒的狀態中自由切換。

孟雲和團隊一致認為,他們找到了絕佳的商機。但是團隊慢慢發現,這個模式遠沒有想像的那麼性感。

問題主要還是在成本與經營方面。

孟雲團隊當初估算後認為自己的成本可控,成本收回時間短。量產後單個設備成本約1萬元,加上50%的能耗、折舊和運維成本,年化成本在1.5萬元左右。按日均5-6小時的有效使用時長,單倉日收入在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10月。

但空間倉的實際運營成本,可能要比他們說的高得多。市場營銷、運營成本、能耗和租金,層層擠壓項目的生存空間。

「我們前期規劃的很好,如共享單車一樣,前端不求牟利,利用網際網路模式爆發式擴張,但對後端的成本則嚴格控制,之後再逐漸累加功能擴SKU。」孟雲說道。

可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團隊完全沒有頭緒。項目在沒有像預期那樣得到資本助力後,上述這些計劃更是無從執行。

孟雲有問過團隊創始人,是否考慮過商業模式。可是對方跟他說,「現在還是按次計費,未來會通過精細化運營降低成本,但具體的營收方式還沒有想好。」

到後來,失去了新奇感之後,用戶對產品並沒有太多粘性,變現失敗的項目只能宣布死亡。孟雲帶著團隊回收共享倉時,有的房間裡電視都不見蹤影,牆上只留下安裝電視的空洞和垂落的電線。

孟雲和團隊的這次創業失敗了。

千億市值是自嗨?

之前的媒體報導中陸正耀表示,其新創業項目將是與抖音媲美的市值千億美金的項目。千億美金,是瑞幸股價最高時120億美元市值的8倍。甚至在傳言中的截圖顯示,「目標一年要鋪20萬臺」「讓別人出加盟費」。

一年鋪20萬間並非小數字,加盟構思也絕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一位曾加盟過迷你KTV的加盟商曾對鉛筆道表示,「加盟商們還是低價轉讓機器,早點退場的好。」有的加盟商甚至連機器都不要了,當初3萬一臺的迷你KTV,現在有人寧可100塊論斤賣給收廢品的,也不願擺在商場裡。

鉛筆道詢問他還是否會加盟共享空間時,其表示絕不會再碰類似的項目。「迷你KTV、共享化妝間、共享健身倉、共享空間,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模式。」

對於共享項目,一位投資人明確表示不會投資。「我並沒有否定共享這個模式。一個共享產品、一個業態的探索過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許多共享模式在開始也備受質疑,但後來慢慢發展起來了。有時這件事不是不可以做,而怎麼把它做得更好,可能需要企業做更多的探索。」

不看好共享空間的並非個例,一位先後擔任投資機構合伙人與諮詢機構合伙人的專業人士向鉛筆道評論陸正耀的「千億市值」賽道時,用了「自嗨」二字。

他覺得陸的說法有些盲目樂觀。他認為,共享不是新鮮事物,但大部分項目底層模式是有問題的,具體項目要算細帳,包括硬體成本、獲客成本、入場成本、使用頻率、加盟體系以及定價等等,需要精細化運營。

硬體成本會直接影響到定價問題。他解釋,在市場競爭中,中高端的產品囿於成本問題,遭遇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2018年時,ROM就表示已經實現模塊化,易拆卸和改變體積,金屬材質的折舊年限近十年,每臺設備安裝時長不超過 4 小時,配合商場的營銷活動更換一次裝修最短需要 1 小時,更換成本約幾百元,

ROM的成本並不高,所以在初期時,ROM 的收費標準為 0.5-0.6 元/分鐘。而且,在2020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加盟費甚至只有19000元。

加盟體系也是這個模式操作難點之一。這位專業人士表示,加盟方要交多少錢、完成指標多少、加盟與直營的定價如何均衡,都會是讓項目頭疼的點。

對於共享空間而言,它不是高門檻的項目,護城河在於團隊的運營能力而非技術。高競此前表示,ROM是stay而不是take away的產品,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和沉浸感才是第一位的。

沉浸式營銷也是ROM規劃的營收來源之一。所以高競介紹,團隊在設備的清潔、排風、桌椅的軟硬程度、與用戶身高的貼合度都做了考量,支持使用智能設備遠程開關空調、控制光源的控制和預定房間,並嘗試了淺度社交元素:留言本、故事接龍、留言互動。

但空間消費具有排他性。共享空間為了經營需要選擇人流量高的場所,這類場所的空間消費競爭又格外激烈。

在上述專業人士看來,共享空間更多的是一個非剛需的產品。如果把它植入到一些場景裡面,比如書店,互相導流,再拓展一些增值空間,更加具備說服力。

「另外還有一個前期投入成本、鋪設量級跟資金實力是否匹配的問題。」並非所有創業者都是陸正耀,自帶大量人力物力。

他認為,共享空間絕對不可能只靠時間租賃進行商業變現,很多共享模式的一個特點都是達到一定梁量級之後形成規模經濟。從100到1000,到1萬,再到10萬,規模能不能產生指數級增長,不同的量級上能不能產生裂變的效應,底層能不能形成一些共性的能力,這對投資人來說很重要。「如果沒有形成規模的話,我覺得意義就沒那麼大了。」

相關焦點

  • 最後的「野蠻人」陸正耀
    在瑞幸咖啡18個月「光速」上市後,一位普通人的「醒悟」感嘆,代表了很多人終於看清這場「To IPO創業」的本質。雖然財務數據中的瑞幸咖啡一直虧損,其咖啡口感也難超星巴克,但是瑞幸咖啡的市值,卻不斷攀升至今日的82億美金。而這一切,似乎都在幕後大佬陸正耀的掌控之中。
  • 手機+AIoT獲資本市場認可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原標題:手機+AIoT持續獲資本市場認可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 理想通往千億美金市值的起點
    北京時間7月30日晚,承載著李想千億美金市值夢的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正式上市,此時距他上次赴美敲鐘已經過去了6年7個月零19天。 橫向對比後會發現,特斯拉一季度的毛利率為21%,而同期蔚來的毛利率為-12%。 與此同時,理想二季度的營業支出也達到了4.36億元,環比增長44.1%,這主要是由於報告期內理想增加了營銷活動,擴大了零售、配送和服務中心網絡。 最終,理想二季度的淨虧損為7520萬元,環比一季度收窄190萬元,上半年累計淨虧損1.523億元。
  • 陸正耀再創業?瑞幸咖啡還有明天嗎?
    圖/瑞幸咖啡微博 不僅陸正耀自己飛黃騰達了,自2004年便隨陸正耀一起創業的錢治亞也憑藉著120億元的資產榮登《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第42位。 如果說,一榮俱榮是兩位合作多年的成果,那麼一損俱損便是兩位的宿命了。
  • 小米股價創新高:市值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
  • 瑞幸再上熱搜:陸正耀想回歸,SEC就會「放行」嗎?
    我已向董事會保證不幹預調查組工作,全力配合調查,我本人自任職以來,所作所為問心無愧。同時,提請董事會對此次舉報的組織者和過程動機進行調查。」對此,外界普遍猜測瑞幸咖啡的新舊勢力博弈白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一場權力爭奪戰在所難免。
  • 賈躍亭個人破產重組完成,未來打工創業重啟人生;瑞幸罷免陸正耀...
    賈躍亭個人破產重組完成,未來打工創業重啟人生;瑞幸罷免陸正耀失敗;字節跳動副總裁再吐槽騰訊:偷換概念,濫用影響力...6.瑞幸咖啡董事會:陸正耀繼續擔任董事和董事長職位瑞幸咖啡董事會今日宣布,針對罷免陸正耀職位建議的投票結果,陸正耀仍將擔任瑞幸咖啡董事和董事長,免除陸正耀職位的建議未獲得多數票通過。
  • 《紙牌屋》製作公司的千億美金市值進化史
    這家1997年成立的公司起家於DVD租賃,卻在視頻訂閱領域逆襲了根紅苗正的美國有線電視、迪士尼旗下Hulu及亞馬遜等網際網路玩家,成為市值千億的流媒體巨頭。奈飛的市值起飛史,充滿了傳奇色彩,是熬過多次失敗、歷經幾次轉型,才實現的逆襲。
  • 瑞幸騙局:陸正耀終結者?
    瑞幸只是陸正耀執掌的神州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年來,陸正耀幾乎通過相似的操作路徑——抓風口、彪悍融資、燒錢擴張、迅速IPO,打造了神州優車(838006)、神州租車(00699.HK)、瑞幸咖啡(NASDAQ:LK)三家上市公司,總市值一度近千億元。瑞幸出事,只是神州系目前面臨的困境之一。
  • 小米:千億美元市值,只是剛剛開始
    01 2020年,進擊的小米 12月24日,小米股價達32.45港元,市值達到8159.3億港元,憑藉這一市值,推動小米集團(01810.HK)成為千億美金俱樂部。2020年,小米集團漲幅201.02%,成為2020年全球最矚目的科技公司之一。
  • 「瞪眼狂奔」陸正耀:打翻倒扣的咖啡杯
    一時間引起全球資本市場譁然,其公司市值從超過100億美元直跌到只有11億美元。陸正耀及其瑞幸之前的所有光環,一夜黑化。留給人們的思考是:陸正耀(們)怎麼會這樣幹呢?是身不由己?還是故意作惡?1、由實而虛的陸式車輪有人認為,陸正耀初心並非作惡。
  • 陸正耀「鐵三角」的前世今生
    陸正耀、劉二海、黎輝組成的神州系「鐵三角」逐漸浮出水面,他們用相同的資本戲法把神州租車、瑞幸咖啡推動上市。那麼三位大佬是如何結緣,在資本市場大展宏圖的呢?本文發布於2019年4月,講述了陸正耀創業史、「鐵三角」的前世今生以及其兩個門徒、瑞幸咖啡誕生的故事。
  • 羅敏:趣店市值一天不超千億,我一天不領工資
    聲明中,羅敏說道:自2018年1月1日起,本人在趣店工作期間,不再從公司領取薪水和獎金,直到趣店集團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數據綜合自羅敏自述及網絡。縱觀履歷,不知道您是什麼感覺。給筆者的感覺是彼時那個窮小子羅敏沒給別人打過一天工,自畢業起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的路上。為什麼創業?淳樸點的想法,無非是希望自己過得好一點,家人過得好一點,改變世界什麼的一開始不會想,想了也沒用。
  • 「新美大」再融33億美金:百億市值王興或並不滿足
    文/張鈞泓據昨日網易科技率先曝光新美大已經完成33億美金融資僅僅過去了不足12個小時,今日上午,新美大就在第一時間確認完成了超33億美金融資的消息。燒多久據統計,在大眾點評和美團合併之前,大眾點評在9年的歷程中完成了8輪融資,總金額達到了13億9400萬美金;美團在創立的5年間工完成了4輪共計10億7000萬美金的融資。加上此輪共計超過33億美金的融資,可以簡單計算得知,新美大整個歷程中融資金額近58億美金,該融資金額已經超過美國上市老牌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新浪+搜狐的目前市值的總和。
  • F40|風雲資本高燃:投中一家千億美金的公司是我的目標
    「一是熟人創業,或者信任的人創業;二是頭部創業者創業,三就是信任的人推薦過來的人來創業。」這樣從整體上來講,贏的機率會大很多。 投資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不管是投資也好,創業也罷,成功與否運氣往往佔了很大的分量。
  • 氪星晚報 | 陸正耀將繼續擔任瑞幸咖啡董事長;理想汽車最早7月赴美...
    大公司 瑞幸咖啡:陸正耀將繼續擔任董事長 36氪獲悉,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因免去陸正耀職位的建議未獲得其他與會董事不少於三分之二的贊成票,因此陸正耀將繼續擔任該公司董事及董事長。
  • 從租車到咖啡,陸正耀的「大團圓」劇本為何戛然而止
    從2015年6月開始,陸正耀和相關投資者拋售了神州租車42%的股票,套現16億美元。而華平也在2015年6月1日,通過大宗交易的減持退出,收回4億美元。回顧神州租車從創立到上市的過程,陸正耀正是踐行了他的創業心得:看準風口、成立公司、巨額融資、燒錢擴張、迅速謀求IPO。日後,這套邏輯被他不斷複製。
  • 新冠疫苗有望年底上市 輝瑞市值大漲78億美金
    在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輝瑞股價漲近4%,市值一夜上漲78億美金,約合520億人民幣。  此前一天,總市值近600億的康希諾也迎來大訂單。據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官網消息,其與墨西哥衛生部籤署預購框架協議,計劃向墨西哥供應3500萬劑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為該國高暴露風險人群構築免疫屏障。
  • 基石資本張維:中國經濟水深魚大 將湧現一批千億市值民營企業
    原標題:基石資本張維:中國經濟水深魚大,將湧現一批千億市值民營企業   12月1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