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濤是全國人民喜愛的軍旅歌唱家,她從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起,成為我父親姚士英在綏遠省軍區文工團演員隊時的戰友。
前不久在微信網絡上流傳著一些帖子,什麼馬玉濤患了老年痴呆症,馬玉濤是尹相傑的母親,尹相傑是因為吸毒被判刑的歌唱演員。劉和剛跪在馬玉濤病床前唱拉著媽媽的手,替尹相傑送她最後一程、歌唱家馬玉濤去世云云,所有這些帖子全是謠傳。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官網、馬玉濤的女兒、以及戰友文工團歌唱演員劉和剛本人,均在網上進行了闢謠。今天一平懷著崇敬的心情,在《一平的視界》公眾號上刊發此文,緬懷先輩們一生的戰鬥友誼,紀念年逾八旬健在的馬玉濤阿姨和天堂裡的父親之間當年戰友情懷。
(綏遠省軍區文工團演員隊的父親姚士英)
我的父親1945年參加革命,是八路軍晉綏五分區政治部宣傳隊隊員,後來在綏遠省軍區文工團工作,時任演員隊隊長。1950年部隊駐紮包頭,文工團來了一位新參軍的小演員,分配到演員隊,她就是14歲的馬玉濤。1936年2月馬玉濤出生於山西寶德。由於當時的歷史原因和部隊的特殊環境,文工團對每個戰士的要求是「一專三會八能」。她熱愛部隊,從來都是領導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自從來到文工團後,馬玉濤也是什麼都學、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她能唱能跳,也跟著跑過龍套,演過「劉胡蘭」,也演過「小二黑結婚」。她為戰士表演打楊琴,也曾為文工團管理過道具、服裝。為了演出《白毛女》,她一趟趟跑到附近村子裡去借服裝,因為戰士們愛聽戲,她也曾為他們演唱過河北梆子《大登殿》。小小年紀的馬玉濤,曾經被派往騎兵部隊為騎兵戰士養馬,她除了把幾匹戰馬管理餵養得井井有條外,她還要擔任戰士們的文化教員,教他們識字和唱歌。這一段在騎兵部隊緊張而又艱苦的養馬生活,馬玉濤始終沒有忘記,也成了她和「馬」最早結下的不解情緣。
(三排左六是父親姚士英四排左五是馬玉濤)
在父親珍藏的綏遠省軍區文工團1950年的全體照片上,記錄了他們當年艱苦的部隊生活狀況。1952年,綏遠省軍區文工團接到一項光榮的任務,抽調人員赴朝鮮前線,慰問英勇奮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前線將士。我父親、馬玉濤和戰友們都積極報名。在山西老家的母親,接到父親即將赴朝的書信後沒有幾天,突然又收到軍區文工團的來信,說讓我母親立即啟程前往文工團駐地包頭。母親把6歲的我託付給姥姥後馬上動身,乘馬車到大同,改乘火車到了包頭。父親的戰友們把母親接到文工團後母親才知道,原來父親得了急性傷寒,正在住院治療。朝鮮沒有去成這件事,成了父親終身的遺憾。1953年轉業到綏遠省文化系統工作的父親,率領剛剛組建的「綏遠省前進實驗劇團」部分人員,參加「赴朝慰問團華北六分團文工團」奔赴朝鮮慰問,終於彌補了心中的缺憾,只不過此時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結束。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當年軍區文工團許多演員年齡非常小,有的甚至是孩子。難怪大家稱呼我父親二哥,母親到隊伍看望父親,大家親切的叫她二嫂。直到多年後大家對我父母的稱呼一如既往。我曾經問母親,老戰友們這樣稱呼的原因何在?原來,當年文工團演出小二黑結婚,我父親是二黑的扮演者,大家習慣了,二哥二嫂叫了一輩子。
(戰友呼市聚會左五馬玉濤左七家父姚士英)
馬玉濤一來呼市,總要吃二嫂搓的莜麵,父親每次北京出差,也總要給她帶點家鄉的莜麵。馬玉濤和戰友們赴朝鮮前線演出回國後,調往華北軍區文工團任獨唱演員,於1955年調往北京軍區文工團任獨唱演員。195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直工作戰鬥在戰友文工團直至離休。
(長徵組歌中領唱的馬玉濤)
五十年代後期馬玉濤經過不斷的努力,演唱水平達到爐火純青。回憶當年自己專業聲樂的學習,馬玉濤的總結是:刻苦努力、堅持不懈。她說,自己沒有進過專業科班院校,當時是邊演出邊向教授學習,所以就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除了每天都要站在鋼琴前反覆練習發聲外,她還從收腹、挺胸開始每天練習唱歌的姿勢。長時間的刻苦練習,她唱歌的姿勢無可挑剔,連走路和坐著的姿勢都是收腹挺胸抬頭一副軍人姿態。
馬玉濤演唱音色寬厚、明亮、圓潤,剛健。從她的歌聲中,你可以感覺到她從戰火的硝煙中走來。這也是她作為一位軍旅歌唱家,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的重要原因。在五十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她始終保持了她那具有獨創性的發聲、吐字和音色特點,形成了她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氣質。她演唱的歌曲曾在全軍、全國及國際樂壇多次獲一等獎和金獎。馬玉濤是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將軍銜 ,是中國目前演藝界軍銜最高的。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友歌舞團藝術指導、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獨唱演員、合唱隊教導員、歌舞團副團長、聲樂藝術指導、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音協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戰友文工團的這些年,馬玉濤除了參加本團的政黨演出外,還經常到前線。邊防。救災第一線參加各種慰問演出,還參加「五個一工程「,文化下鄉「心連心藝術團「系列演出。作為著名歌唱家。她曾出訪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法國。波蘭、前蘇聯、保加利亞。奧在利、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馬玉濤經常收到各界的邀請,參加獨唱演出。她的代表作《馬兒啊你慢點走》和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老房東查鋪》、《看見你們格外親》、《桂花開放幸福來》、《祖國處處有親人》、《美麗的花兒高山上開》、《放馬山歌》、《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蟠龍山高頂著天》、《沁園春.雪》等,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
馬玉濤說,我就是一個普通唱歌人,我沒有進過藝術院校,我不是「海參燕窩」,是老百姓喜歡的「窩頭鹹菜」。我有我的「上帝」只要有人請我,我就會去唱。還是舞臺上一身整潔的綠軍裝,一副腰杆挺直,精幹瀟灑的軍人姿態。「駿馬」猶酣的歌聲,唱出了「駿馬」不息的藝術生命。幾十年來,馬玉濤和她的歌聲一直沒有離開過舞臺。
(右一家父姚士英右四馬玉濤)
馬玉濤多次回到呼和浩特,看望當年綏遠省軍區文工團的老戰友們,回憶當年的戰鬥歲月和友誼,共敘幾十年的戰友情懷。
姚一平 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