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八年兵 》作者:老磨
一、城市兵
小魯和我是1968年4月到39軍115師344團——步兵團、步兵營、步兵連、步兵排、步兵班當戰士,在盤錦種水稻。
陳小魯
39軍是老部隊,作風硬,能打仗。當時團裡的老連長有些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一路打過來的,營、團幹部幾乎全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們大多農民出身,吃苦耐勞。那時,這部隊看不起城市兵,嘲諷城市兵軟蛋、慫包、娘娘腔、吊兒浪蕩、牢騷怪話…… 步兵連是拼體力、拼毅力的一群,"嬌"、"驕"二氣的城市兵沒人看得起,連隊分兵,排不愛要,班更不愛要。沒在盤錦種過水稻的人,無法感知那種艱苦。螞蝗蚊蟲叮咬,水土不服全身起泡,整天泡在泥水裡的雙腿潰爛。住幹打壘地窨子,站在炕上得貓腰低頭。二界溝農場是圍海造田,鹽鹼灘上穿不住鞋,解放鞋一、二個月就漚爛。我哥來看我,臨走脫下自己的鞋留給我,他赤腳走了六、七十裡回連隊。在那裡,小魯的形象就是赤腳、光膀子、肩上扛著鍬——放水、補漏、填路、劈葦……68年底,團裡開講用會,小魯被樹為標兵榜樣,他改變了我們團官兵對城市兵的傳統看法。幹部批評人時會說:"你看看元帥的兒子……","你比比陳小魯……"
上:左起哥哥小凱、小魯和我。68年底,師裡調我去直屬隊,我不走,捨不得艱難中得到的真摯戰友情。"元帥的兒子能扛,我也能扛。"
陳小魯是城市兵的榜樣!小魯重返四十年前盤錦種稻故地。二、入伍入黨1968年初,北京正亂。有人造謠說小魯"如何如何……",總理指示我父親去了解情況。我父親派了一個參謀,穿便衣到北京八中走訪了學生、老師、持不同觀點的造反派、紅衛兵。了解情況後我父親報總理:小魯為人正派,沒有什麼亂七八糟胡作非為的事兒。總理非常敏感,知道這是有人要整陳毅元帥了。
1968年4月,總理指示我父親把小魯送到農場藏起來,還非常具體地指示不要把小魯放在有北京知青的農場,要放到部隊農場,先不要穿軍裝。我父親在京西賓館見到了瀋陽軍區司令陳錫聯,把總理指示報告了陳司令。陳司令當場拍板:沒問題。
小魯被送到盤錦農場,我也沾光一起去了,後來我和小魯算是1968年4月的兵。小魯到部隊後壓力很大。不知怎麼"不讓穿軍裝"的指示傳到了下面,成了"勞動改造"了。那時我們團都傳,陳小魯是被押送改造的,他在盤錦農場的處境很難。我們都穿軍裝,他沒有。夏天到了,沒給小魯發蚊帳,是師長趙先順知道後親自批了,才發給小魯的。
這件事兒小魯沒忘。我們老師長後來到北京時,小魯拉著我去看他。1970年春天我去找他,說我們連討論我入黨了。他說他們連也討論他了,但怕上面不批。後來連、營、團都報了小魯的入黨申請,他們都了解小魯是幹得最出色的。據說最後小魯的入黨申請是報到周總理和陳司令那兒批准的。
2017年夏,小魯和小惠在泰山腳下。
五十年後,戰友伍建幸清楚的記得,小魯是1970年3月8日入黨的。他當時還開玩笑,說這個日子好記,婦女節呀!
三、壓不垮1968年上半年,是小魯承受壓力最大的一段日子。小魯和我躺在場院稻垛上看天,看地。他給我講「胯下韓信」、「納履張良」,背嶽飛的《滿江紅》……那時小魯不能與外界聯繫,沒有通信的權利。他寫的信給我,我幫他寄出。有時,我會收到很厚的信,拆開裡面還有一個信封,是轉交小魯的。這種壓力下,小魯還常給我講笑話,教我和他一起玩「海戰棋」:每人一紙,畫座標,布艦,向對方某某座標開炮,看誰先擊沉誰。他沒被壓垮,總是歡快的。
2009年4月,戰友們重返盤錦農場。五十年了,他經歷了那麼多,一直沒被壓垮。
陳小魯,壓不垮!2009年4月,小魯與戰友們在39軍盤錦農場界碑旁。
四、講故事"小魯,你們清淤,怎麼幹?" 冬天,各連都清淤,挖渠裡的淤泥。我們地處遼河下遊,水衝帶著泥沙,淤積在渠中。各連清淤,各有高招,我問小魯怎麼幹。"我蹲在壩上講故事。" "吹吧,分段包幹,全連除了連長、指導員,誰都得幹。"我不信。小魯說,講故事是帶兵之道。他講《三國》、《水滸》,戰友們愛聽,他講個頭兒,再和大家一塊兒幹。休息時,他接著講下文。小魯講故事,全連戰士聽迷了,覺得他懂得最多。戰士之間鬧意見、有分歧,不找連幹部,拉扯著找小魯評理。小魯給他們講道理,戰友們心服口服。
2009年4月,小魯在39軍盤錦農場界碑旁。小魯給戰友們講國外見聞。
五、看電影
六十年代,部隊看電影最歡樂。
全團集合,拉歌比賽,聲嘶力竭。拼累了,嗓子啞了才開始放電影。戰友們愛去看電影,全團集合可以偷著串老鄉。
我們四連離團部最遠,看電影要走個把小時,路過七連。小魯在七連,看電影可以去找小魯玩。一次,我們走到七連地邊。有人說:「看,那就是元帥的兒子。」他們問我:「那是陳小魯嗎?」一看真是。小魯穿著大褲叉,光膀子赤腳,扛著鍬在巡田看水(給稻田補水換水)。我向班長請假,去找小魯。「小魯,怎麼不看電影?」「看電影,誰不想去?讓他們去吧。」在連隊,看電影、外出,是誰都想爭的事。輪上你值勤放哨,就認倒黴吧。我也想外出、看電影、串老鄉,我當然也爭。小魯的話讓我慚愧。那晚,我和小魯坐在水渠邊聊到電影結束。聊什麼記不得了,「讓他們去吧」,這話我記到現在。
不去爭,去讓。上:堅民、我和小魯。
下:堅民、小魯和我。
六、不當書蟲我到小魯家,進他父親的書房,落地書櫃滿滿一牆。我感嘆:"真好呀!要是我能啥事不幹,把這一牆的書讀完,得有多棒!"小魯在旁笑:"你可別成了讀書蟲。"小魯愛看書,戰友堅民說七十年代初,小魯在家休假還讀《政治經濟學》。小魯曾對我說:"你談戀愛、結婚,一定要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我復員到工廠,讀了這書。我極力想找國家的起源和我未來家庭間的關係,我失敗了。有一點沒輸光,我讀書了。
下:小魯在39軍軍史館留言簿上留言。
七、什麼玩意兒我和小魯在唐王山幹部集訓隊時在一起。這個集訓隊除了我和九連文書是戰士,其他全部是排以上幹部。我和九連文書被政委找去談話,訓練隊一結束就提幹。小魯當時是七連副指導員。九連文書和小魯在二班,我在一班,睡在一個大屋裡。團軍務股長是二班副班長,九連文書說軍務股長是「餓死鬼脫生,又饞又懶」。吃飯,一班一桌。菜一上桌,軍務股長伸長筷子扒拉找肉。吃就吃吧,還裝。九連文書私下和我說,這位股長夾著肉還說:「這是什麼?姜塊吧?」「這是塊大蘿蔔喲。」嚼著肉還裝:「這是什麼玩意兒呀?」一天中午,小魯來得稍晚,站在桌旁看。別人招呼他坐下吃,小魯沒坐,仔細盯著桌面。「怎麼啦?」有人問。「什麼玩意兒都沒了。」「這麼一大盆菜飯呀。」「我是說『什麼玩意兒』都沒了。」大家哄堂大笑,我幾乎噴飯。軍務股長尷尬了,再也不裝「什麼玩意兒」了。
八、冰棍冬天,我和小魯去瀋陽,到軍區後勤部辦差。晚飯後,小魯拉我去散步,我們在太原街上走啊,走啊……冬天的瀋陽滿地冰雪。天黑了,我們凍得縮著脖子,跳著腳走。「小魯,咱們回吧,太冷了。」「再往前走走,我記得就在這,怎麼找不著了?」「你找什麼呀?」「賣冰棍的。」媽呀!我都快凍成冰棍了……那天還真找到賣冰棍的。我們跺著腳,背著風,在大街上雪地裡吃冰棍。
上:小魯和我在興國將軍園,背後是周彬伯伯的半身雕像。
九、家風陳毅元帥原來抽菸。老紅軍周彬伯伯和我講過,在新四軍開會,陳老總抽菸不用火柴。他抽完一根,用煙屁股再點另一根,不停地抽。
小魯說,有一次他父親回家,從兜裡掏出兩包煙。他媽媽問:"煙是哪來的?""飛機上的。"張茜阿姨說:"那是公家的,不能拿。"陳老總說,飛機上送的禮品他都不要,只要煙。"文革"前,中南海的男孩兒很多被送到部隊當小兵鍛練,我也去警通連當過小兵。小魯沒去過。他說,媽媽讓他利用假期多出去走走看看,開眼界,長見識。後來小魯週遊世界,是不是也是遵從媽媽的囑願。
上:我和皖湘大哥、小魯。
下:昊蘇大哥在三亞親友見面會淚流滿面。
十、著裝我們當兵時,軍裝上的領章、帽徽官兵一致,沒軍銜,都是紅領章、紅五星。士兵軍裝是胸前兩個兜,幹部軍裝四個兜。有的戰士回家探親,把士兵的兩個兜軍裝改成四個兜,炫耀。小魯提幹後一直穿兩個兜的軍裝,官拜團政治處主任,還是穿兩個兜士兵軍裝。
轉業後,他的夏季常服是短袖寬鬆襯衫,大褲衩,赤腳踩涼鞋。座下騎乘,是一輛老掉牙的破舊自行車。三亞親友見面會上,昊蘇大哥淚流滿面地說:小魯是什麼首富?他全身的行頭不到幾百塊錢。小魯著裝簡樸,隨意。他重內在,不重外表。心裡話
陳小魯(遺作)2008年11月於北京
老磨寫的《六八年兵》,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樸實的軍旅文風,直白的「丘八」語言,讓我找回了那闊別已久的記憶:那一望無邊的大鹼灘,那寒風中顫抖的野蒿草,那梁不及人高的「地窨子」,那艱苦感人的部隊生涯,那生死與共的戰友情懷……一九六八年,拜託「文化大革命」,大學關了門。為了解決學生的出路,部隊招收了大批城市兵,我和老磨也在其中。我們分在一個團,他在四連,我在七連。書中提到的小飛和我一個連,這個貪玩而鬼點子多的小兵,給連隊造成不少麻煩,也帶來不少樂趣……用當年的話說,部隊是個大熔爐。記得第一堂政治課講傳統:「咱們軍可是林彪三隻虎之一,打遼瀋,戰平津,朝鮮打敗過美國兵。」當這個軍的兵,能沒自豪感?第一堂軍事課講紀律:「當兵只要懂三個字:『到』、『是』、『動』。點你的名,就應『到』,交你幹件事,就答『是』,然後就『動』,去幹。」如此簡單明了,好記好用!還有老兵的傳、幫、帶,從列隊到內務,從操槍到使鋤,從站崗執勤到野營拉練,心貼心,手把手……移星換鬥,潛移默化中,我們變了。曬黑了臉龐,錘鍊了意志,鑄就了兵魂。在嚴格紀律,艱苦勞動,緊張生活中,與來自五湖四海、秉性各異的戰友融為一體,成為真正的軍人。老磨的書講的正是這一段脫胎換骨的真實歷程。2017年夏,小魯和戰友們。
《六八年兵》不是什麼宏篇巨著,但值得一讀。如果你是六八年兵,不妨讀讀此書,回憶崢嶸歲月,面對未竟人生。如果你是後生晚輩,更應讀讀此書,看看父兄們走過的路,理解他們的兵魂,追尋你們自己的根。
借老磨的書,寫幾句心裡話,獻給六八年兵和他們的後人。
上:部份戰友聚會。
小魯大哥,戰友們敬禮為你送行!
華山穹劍——中國軍事文化講壇主辦: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我們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