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養,藏在每一個細節裡

2020-12-24 經濟日報

前幾天在飯店吃飯,看到耐人尋味的一幕。

有位客人著裝光鮮、時髦,在飯店裡尤為顯眼。她和同伴高聲說笑著,旁若無人一般,對周圍人投來的不滿眼光毫無顧忌。

她走後不久,相同的座位上又來了一位客人,著裝樸素、氣質斯文。與上一位迥然不同,這位客人只是靜靜地吃東西,臨走前將桌上的杯子、盤子、飯餘垃圾都歸攏起來。

雖然飯店並沒有要求顧客自己收拾桌子,但從細節上看,兩位客人的教養高下立判。

有人說,「教養,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與人不可分割。」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和年齡、貧富無關。教養根植於人的內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優雅與高貴。

一個人的教養,往往藏在每一個細節裡,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

一位作家講過一段親身經歷。有一次他上廁所,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跑過來站在他後面大聲說:「你是不是陳老師?我要跟你照個相。」作家回憶道:「我當時非常尷尬,因為我正在方便。」

出了廁所,那位小夥早已準備好了照相機,不由分說就拍照。

生活中,有些人僅僅把「有教養」理解為乾淨的儀容、得體的穿著,殊不知,自己的教養被一些為人處事上的小細節「出賣」了。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只顧滿足自己的喜好,而是會把別人放在心上,會充分考慮並尊重身邊人的感受,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這樣的人相處,我們會感到非常舒服,也會暗暗佩服他們在細微處的體貼與周到。

對這樣一個故事印象很深刻。有人見一位盲人打著燈籠,便詢問緣由。盲人說:「我聽說天黑以後,世人都跟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我才點燈為他們照亮道路。」那人說:「原來你是為了眾人才點燈,很有善心。」盲人說:「其實我也是為自己點的燈,因為點了燈,在黑夜裡別人才能看見我,就不會撞到我。」

一盞燈,方便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做人何嘗不是如此。在細節處多下一點功夫、多一份心,並不是做無用功,而是向這世界多輸出一點暖意。

譬如,對幫助你的服務生說聲「謝謝」;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光不要遊移;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乘電梯時為後面進來的人按住開門鍵,讓其他人安全進入;坐地鐵公交時別靠在豎立的扶手上,讓別人有地方可扶……

有教養的人,眼裡有光、心裡有愛,他們心懷謙遜與善良,懂得給別人溫暖、讓自己坦然,在人生路上自然會走得更遠更穩。

古話說:「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真正的教養,絕非譁眾取寵,而是一種融在骨子裡的本能,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上,總能在不經意間讓人動容。

為人處世,在追求外表的優雅與風度時,也請不要忘記存有細節的溫度。

相關焦點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比如公交車上大喊大叫,遊樂場裡搶奪玩具,餐飲店裡敲碗打盤,大商場裡隨處亂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會令人生厭,問題根源在哪裡?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沒有傳授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孩子一定會在社會上表現出和家裡一樣的奇葩行為,越來越囂張,最終成長為一個沒教養的大人。2大寶和我聊學校裡的瑣事。
  • 你的教養,藏在舉手投足之間,體現生活細節
    一個小小的細節,不僅表達了對大師的尊敬,也表達了對文化的尊重。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教養不是什麼很高深的東西,其實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出我們的教養。
  • 這些細節,會暴露你有沒有教養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同時細節暴露了你是不是有教養。最近秦嵐很火,不論是《只怪過分美麗》中的莫向晚,還是《民初奇人傳》中的繡娘都讓人回味。秦嵐的溫婉知性和良好教養,在娛樂圈內也是有目共睹的。僅僅是這一蹲的動作,雖不經意,足以把秦嵐的教養表現無疑。1幾天前,一個二十左右的陽光男孩兒在機場等行李時的一個舉動,溫暖了很多人。這個大男孩站在行李被送到傳動帶上的那個出口處,每一個行李被送出,小男孩的手很自然地擋一下,不讓行李撞到傳送帶的護欄上。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所謂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
    有人說:「教養,就是讓別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有人說:「教養是不佔別人便宜,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有人說:「教養是體諒他人的不易。」他們說的都對,但卻不如陳丹青說的精闢:「教養就是細節。」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令人舒服的細節,而最容易暴露出來的就是教養的問題。
  • 孩子的性格裡藏著母親的情緒,母親的情緒裡藏著丈夫的教養
    孩子的性格裡藏著母親的情緒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曾說過: ''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網上曾看過一則搞笑視頻: 當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孩子跟媽媽說,媽媽媽媽,媽媽說,哎呀,我的大寶貝,你今天想吃什麼呢? 當媽媽心情不好時,孩子說媽媽媽媽,媽媽說,你一天別老媽媽的,煩死了。
  •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的耳光,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真實的教養
    ,出賣你的教養前段時間,看到網友發出的一組照片。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表現得體,而且會刻意做出一些得體的舉止,以示自己的教養。但是在有意識之下的刻意行為,並不能說明問題。一個人的真實一面,往往都藏在他不經意的行為細節裡。馮小剛曾組過一個飯局。在聚會喝酒的興頭上,馮小剛提出讓《芳華》的女演員苗苗跳支舞助興。
  •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狂扇7個耳光:不經意的細節,出賣你的教養
    水木君說:有教養的人,他們的靈魂都在閃閃發光。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無關出身、文化、財富,而是存在於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表現得體,而且會刻意做出一些得體的舉止,以示自己的教養。但是在有意識之下的刻意行為,並不能說明問題。一個人的真實一面,往往都藏在他不經意的行為裡。馮小剛曾組過一個飯局。在聚會喝酒的興頭上,馮小剛提出讓《芳華》的女演員苗苗跳支舞助興。在場的眾人都起鬨附和,只有陳道明站為她解圍: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
  • 奚夢瑤何猷君鐵憨憨喝茶,于謙目瞪口呆,搞笑背後是藏不住的教養
    奚夢瑤何猷君鐵憨憨喝茶,于謙目瞪口呆,搞笑背後是藏不住的教養第三季的《幸福三重奏》已經播出好幾期了,相信觀眾們對於這三對夫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其實從明星們相互串門,在對方家裡的表現當中,也能體現個人的素養和家教的,有些細節真的是藏不住的
  • 關曉彤節目中要求用「賈玲」造句,處處細節盡顯教養,藏都藏不住
    關曉彤算是童星發展到現在比較順利的,沒有負面消息而且為人和教養都很好,不管面對媒體還是朋友都是真摯的,因為長時間的在節目中接觸,關曉彤也有了自己要好的朋友,賈玲就是其中一個。關曉彤參加節目時,有人讓關曉彤用賈玲,洗衣液和臭豆腐造句。稱呼賈玲的時候沒有後綴,這時誰注意到關曉彤造句時使用的稱謂讓大家覺得教育真的放不出來。
  • 一個人對你是真情,還是假愛,都藏在細節裡
    都說細節見人心,一個人到底愛不愛你從細節裡就能看出來。「不簡單的人,只是把每一個簡單的事做好 」,一個人對你真情,就會把溫柔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讓你感受到滿滿的愛意,滿滿的安全感。也許有的愛情可以偽裝、可以掩飾,但絕對逃不過細節。真情就是可以做到每件事都發自內心的自然,而假愛則是迎合場合的矯飾。
  • 「你給我的愛,藏在細節裡」
    「原來你給我的愛,藏在細節裡。」「細節裡的感情,總是格外的令人感動。」康輝在《你好生活》中和另一半打電話,多年的相處,兩人的對話和狀態卻依舊如剛剛戀愛一般,令人羨慕。然而同時,我們也十分好奇,為什麼能夠在這麼多年後還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電話掛斷後,康輝說:「結束之後,我還要問問她的意見」。尼格買提回復道:「她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
  • 細節決定人品,教養好的明星路人緣更勝一籌
    綜藝的很多細節決定人品在節目裡為生病的景甜熬粥,被稱讚為17歲的新好男人。這一點太戳我了,他每時每刻都在尊重每一個人,這種事做一時不足為奇,做一世真的讓人敬佩。都說細節見人品,其實演藝圈不止這些人令我們覺得溫暖,積累大眾好感很多時候是通過一些小事開始的。
  • 婚姻的成敗,都藏在細節裡
    三毛曾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多少夫妻,結婚後,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結婚後,對於伴侶為家中做出的細微貢獻熟視無睹,覺得理所當然。失望的背後,必定藏著諸多委屈。作者馬德曾說;「真正推動愛情的,不是濃烈的愛,而是瑣碎的光陰。」
  • 伊能靜評價梅豔芳慘遭人設崩塌:你的教養,就藏在你的說話方式裡
    一個有教養的人,其實都有根植於心底的善良。不會只考慮自己感受,而是首先想到不讓別人處在尷尬的境地。 董卿正是這樣的人。 在生活中和這樣的人相處,會感到溫暖,安心。他們就像是一道光,能溫暖你最不願意被人觸及的尷尬和難堪。無聲無息的幫助你,不是為了討好你,而是他們的教養讓他們有著自然而然的真誠和發自內心的善良。
  • 回顧她和奶奶吃飯細節:教養是裝不出來的
    推薦語:其實,很多女權主義抵制傳統文化,其實這種教養和素質看了大家還是認可和喜歡的,外國人也很喜歡下文轉載自作者:嘟小廚李子柒的視頻是擺拍?回顧她和奶奶吃飯細節:教養是裝不出來的說起李子柒,大家對她也是不陌生的,雖然她是一位網紅,但卻是一股清流,她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靠著自己的雙手辛勤勞作,所以她成功了,就像網友說的活該她火,她的粉絲非常的多,在全球擁有三千萬的粉絲,可以說各國的都有,而且她是唯一一個走出中國的中國網紅,她真的是太厲害了,一個農村女孩擁有如此的名氣,讓人羨慕,讓人點讚!
  • 趙麗穎:你罵別人沒有教養的樣子真醜
    我有次開玩笑的問她:「你是不是專門準備了小本子啊?」她說沒有,她說她的這些習慣可能是跟她爸媽學的。 她們家在村裡算是大家族,親戚比較多,逢年過節,來來往往是經常的事,她媽媽就記住了家族裡每個人喜歡的菜,誰來做客就按誰的口味做飯。她爸爸呢,和朋友親戚來往也是禮節周到,從不低看誰,也從不高攀誰。
  • 原創 | 李榮浩楊丞琳結婚:所有的愛都藏在細節裡
    父親在他成名前得白血病去世,很長的時間裡他都處於負債狀態。這樣的經歷造就了他沉默又成熟的性格,而之前他從來不會在公共場合談論自己的過去,因為不想被同情,希望人們單純地聽他的歌。但楊丞琳一直鼓勵他把這些說出來,因為有了這些經歷,才有這些好歌,才有現在的他。不懂你的人,拿你的過去,取笑你。
  • 惡魔藏在細節裡…
    惡魔藏在細節裡...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 答案是: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千金難買,萬金不換。作家笛安曾說:「教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再出色的演員,也「表演」不出來教養本真的樣子,那是藏在骨子裡的內斂和真誠。
  • 愛都藏在細節裡,不愛也是
    《愛都藏在細節裡,不愛也是》 有人說,說一千遍「我愛你」,都不如一句「有我在」。 其實,當你在糾結一個人到底愛不愛你的時候,答案就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一個人,只是用嘴巴說愛你,他好像說了很多愛你的話,卻沒做幾件愛你的事。那很明顯,他不愛你。 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就算捂住了嘴巴,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