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原白楊
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立國之根本。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從娃娃抓起。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端正的品格和良好素養,往往從孩童時期培養形成。我們不僅要啟發孩子智慧,學習知識技能,更要讓孩子樹立人性善良,孝敬長輩,仁義禮智等正確觀念,為孩子以後讀書做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縱觀當前社會孩子教育,有喜有憂,喜憂參半。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物質生活條件逐步優厚,加之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特別多,許多家長對孩子倍加寵愛,致使很多孩子德、智、體、美教育不夠全面,生活能力差,心裡只有自己,不懂彼此尊重、人格不健全等弊病,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背道而馳,應該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重視。
我的小女兒在田鎮小學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學校開家長會,孩子的語文老師是班主任,也是學校教導主任。他根據自己教育經驗體會,感慨地說:「嬌生慣養的孩子沒有愛!」他還說雖然不能以一概全,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確實被寵慣壞了。該培養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長大包大攬,從小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參與任何體力勞動,以至於有些孩子老大不小,連自己的髒鞋、臭襪子、內衣褲都不會洗涮,更不知道世道的艱難,生活的甘苦,更不用說為人處世之道了。
前幾年高青警方處理一案列,有一李姓十五歲女孩,竟然嫌飯菜差,和母親吵架打罵母親,傷心欲絕的母親離家出走。李某讀初中家庭條件不好,母親為了讓她上學方便,在學校附近租房陪她讀書。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母親做的飯菜總是很簡單,久而久之李某滿口怨言,經常跟母親說自己的同學吃大餐穿名牌,自己憑什麼就這樣過苦日子,從開口罵母親逐步發展到動手打母親,還揚言拿刀子殺死母親。好在案發後經過民警批評教育, 李某悔過將母親勸回家。百善孝為先,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有出息,怎麼能立於天地之間呢?
孔子說:「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個人應該先學會做人做事,其次是學習知識,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和意義。立人先立德,只有品學兼優,德才兼備,方可大展宏圖,擔當大任。前幾年從別人口中聽到一個真實小故事,有一夫婦百般溺愛孩子,一手包辦孩子一切事情,在他們眼中讓孩子勞動是低人一等,孩子唯一的任務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只有考上好大學才會有出路有大成,還好孩子不負所望,在父母的誘導下,因聰明從小養成學習好習慣,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高考升大學、考研一帆風順,但是孩子卻因生活能力低下,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料理,最後被其導師婉言勸退學。一個人小事情做不好,自己都不能承載,怎麼才能做大事呢?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作為父母要嚴以律己,把握好教育方向,幫助孩子扣好人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你看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厚德載物。」沒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即使將來創業順風順水,半路也容易出漏子。你看那些紛紛落馬的貪官汙吏不是最好的例子嗎? 「古之欲明德於天下,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所以,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一環,作為家長應該慎之又慎,向聖人先賢學習為孩子樹立標杆。「曾子殺豬」引導孩子誠實守信;嶽母刺字,「教精忠報國」培養孩子愛國主義精神;孟母三移其鄰,「子不學,斷機杼」告誡孩子遠離喧囂,學以致靜,持之以恆,學無所成絕不偃旗息鼓! 「子不教,父之過。」所以,當前中國,不缺大師,而是缺大師父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者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的重任。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生命,做出巨大貢獻,無上光榮,值得社會尊重。前段時間,記者在聊城一中考場外,抓拍到感動人心的一幕,一名高考生考試結束從考場跑出來,向班主任老師行跪拜之禮。他對記者說:沒有更好的方式表達他對班主任林靜老師的感謝。原來,該考生是聊城三中高三住校生,性格孤僻,回家很少,林老師不僅在學業上對其關心,且在生活上對其熱心關懷,給予孩子媽媽一樣的溫暖,展示出一個教師良好的道德風範,贏得無數網友嘖嘖稱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衷心感謝天下老師辛勤耕耘付出。但願祖國的教育事業越來越好,更加興旺繁榮。
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教育成敗關係祖國未來和希望,毛主席說:「你們青年人潮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梁啓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總之,孩子教育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抓起。有鯤鵬之志,有鯤鵬之力,才能扶搖九天之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孩子才會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之棟梁。「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顯身手,中國娃你們準備好了嗎?!(2020年7月15日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