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生慣養的孩子沒有愛!」從一句話談當前社會孩子教育

2021-01-18 心語漫談

文/北原白楊

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立國之根本。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從娃娃抓起。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端正的品格和良好素養,往往從孩童時期培養形成。我們不僅要啟發孩子智慧,學習知識技能,更要讓孩子樹立人性善良,孝敬長輩,仁義禮智等正確觀念,為孩子以後讀書做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縱觀當前社會孩子教育,有喜有憂,喜憂參半。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物質生活條件逐步優厚,加之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特別多,許多家長對孩子倍加寵愛,致使很多孩子德、智、體、美教育不夠全面,生活能力差,心裡只有自己,不懂彼此尊重、人格不健全等弊病,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背道而馳,應該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重視。

我的小女兒在田鎮小學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學校開家長會,孩子的語文老師是班主任,也是學校教導主任。他根據自己教育經驗體會,感慨地說:「嬌生慣養的孩子沒有愛!」他還說雖然不能以一概全,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確實被寵慣壞了。該培養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長大包大攬,從小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參與任何體力勞動,以至於有些孩子老大不小,連自己的髒鞋、臭襪子、內衣褲都不會洗涮,更不知道世道的艱難,生活的甘苦,更不用說為人處世之道了。

前幾年高青警方處理一案列,有一李姓十五歲女孩,竟然嫌飯菜差,和母親吵架打罵母親,傷心欲絕的母親離家出走。李某讀初中家庭條件不好,母親為了讓她上學方便,在學校附近租房陪她讀書。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母親做的飯菜總是很簡單,久而久之李某滿口怨言,經常跟母親說自己的同學吃大餐穿名牌,自己憑什麼就這樣過苦日子,從開口罵母親逐步發展到動手打母親,還揚言拿刀子殺死母親。好在案發後經過民警批評教育, 李某悔過將母親勸回家。百善孝為先,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有出息,怎麼能立於天地之間呢?

孔子說:「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個人應該先學會做人做事,其次是學習知識,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和意義。立人先立德,只有品學兼優,德才兼備,方可大展宏圖,擔當大任。前幾年從別人口中聽到一個真實小故事,有一夫婦百般溺愛孩子,一手包辦孩子一切事情,在他們眼中讓孩子勞動是低人一等,孩子唯一的任務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只有考上好大學才會有出路有大成,還好孩子不負所望,在父母的誘導下,因聰明從小養成學習好習慣,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高考升大學、考研一帆風順,但是孩子卻因生活能力低下,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料理,最後被其導師婉言勸退學。一個人小事情做不好,自己都不能承載,怎麼才能做大事呢?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作為父母要嚴以律己,把握好教育方向,幫助孩子扣好人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你看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厚德載物。」沒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即使將來創業順風順水,半路也容易出漏子。你看那些紛紛落馬的貪官汙吏不是最好的例子嗎? 「古之欲明德於天下,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所以,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一環,作為家長應該慎之又慎,向聖人先賢學習為孩子樹立標杆。「曾子殺豬」引導孩子誠實守信;嶽母刺字,「教精忠報國」培養孩子愛國主義精神;孟母三移其鄰,「子不學,斷機杼」告誡孩子遠離喧囂,學以致靜,持之以恆,學無所成絕不偃旗息鼓! 「子不教,父之過。」所以,當前中國,不缺大師,而是缺大師父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者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的重任。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生命,做出巨大貢獻,無上光榮,值得社會尊重。前段時間,記者在聊城一中考場外,抓拍到感動人心的一幕,一名高考生考試結束從考場跑出來,向班主任老師行跪拜之禮。他對記者說:沒有更好的方式表達他對班主任林靜老師的感謝。原來,該考生是聊城三中高三住校生,性格孤僻,回家很少,林老師不僅在學業上對其關心,且在生活上對其熱心關懷,給予孩子媽媽一樣的溫暖,展示出一個教師良好的道德風範,贏得無數網友嘖嘖稱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衷心感謝天下老師辛勤耕耘付出。但願祖國的教育事業越來越好,更加興旺繁榮。

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教育成敗關係祖國未來和希望,毛主席說:「你們青年人潮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梁啓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總之,孩子教育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抓起。有鯤鵬之志,有鯤鵬之力,才能扶搖九天之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孩子才會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之棟梁。「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顯身手,中國娃你們準備好了嗎?!(2020年7月15日原創)

相關焦點

  • 被打罵的孩子和被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鄰居有個奶奶,只要孩子一哭,馬上就會變著花樣哄孩子,時間一長,孩子竟然能夠以哭來威脅大人了。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呈現出這兩種的方式,一種是打罵,另一種則是嬌生慣養。殊不知,打罵孩子和嬌生慣養孩子都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這兩種方式雖然表現不同,但卻實質上這兩種教育都會對孩子產生危害。那麼,這兩種教育方式下的孩子會是什麼的呢?
  • 嬌生慣養的孩子更有可能遭遇不幸!
    記得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嬌生慣養的孩子更有可能遭遇不幸!大家還記得幾年前李天一那個事情嗎?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的歌唱家李雙江,老來得子,對兒子李天一十分溺愛。年僅15歲的李天一是有名的小霸王,他開著百萬豪車無證駕駛,撞了人,還怒將一對夫婦爆頭,鮮血直流。生性頑劣的李天一,被送進收容所教養一年後,他的父母也沒有對他嚴加管束,而是一再縱容姑息。
  • 當今社會,嬌生慣養只會讓孩子變得更糟糕
    讓人恐懼的是,孩子的父母親還一直這樣縱容他們亂花錢,其實這種嬌生慣養長久下去,最終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雖然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但是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去養孩子,只會讓他變得更加糟糕。就我個人而言,我身邊有窮人與富人這兩種典型的嬌生慣養的例子:富人家的嬌生慣養我有個同學的親戚,家裡面特別有錢,要什么爸媽都會給他買什麼,不會因為貴而放棄自己想要的。到現在已經是大學生了,一個月要花幾千塊,而且是無節制的,襪子不洗,穿一次就扔了,內褲也是。
  • 嬌生慣養,不是逆子就是兇器—孩子悲劇的人生或是你一手造成
    或許你會覺得你沒有嬌生慣養,你對孩子教育嚴格,但這裡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這裡說的是社會現象之一。案例1:以前計劃生育嚴格,許多父母想盡辦法,要多生幾個孩子,在我看來,不是不能,而是要對孩子將來負責,曾有這麼一個家庭,已先後有了四個孩子,兩個女孩,兩個男孩,但這對夫妻還是想再生一個。
  • 孩子嬌生慣養不是富養,爸爸媽媽認識本質,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富養與嬌生慣養,不是差兩個字,這可差之千裡。富養,是對孩子的教育上的富足,教孩子與人為善,知書達理,尊重他人,見多識廣,明辨是非,有氣質有才華,不被外界虛榮繁華所誘惑。但是很多人曲解了富養的方法,對孩子是嬌生慣養。富養與嬌生慣養主要的差別在於慣養。
  • 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聽專家和你分析分析
    導讀: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就應該從小打出來,這樣的孩子才懂規矩;而有的家長別說打罵了,恨不得掏心掏肺的把自己擁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淺談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
  • 不要把孩子嬌生慣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貴公子!
    講述這個案例就是想告訴各位媽媽,不要把孩子嬌生慣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貴公子。一方面咱家沒有背景,咱自己不是李剛,以後孩子不能直立肯定會在社會吃更多的苦頭。另一方面慣子如殺子,你真的只會害了孩子!我去採訪小王時,小王哭得泣不成聲。
  • 《紅樓夢》: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
    對於被誇的孩子,顯然是給了人家面子,而對於自己家的孩子來說,卻是一種謙虛。哪怕大家地位並不對等,但是說出來的話也是要非常禮貌、客套的。因為這是一種禮數,是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十分講究的「謙虛」和「禮貌」。不然直接出言不遜,顯然不只是給對方沒臉,對於自己家來說,也顯得十分沒有家教,十分盛氣凌人。
  • 嬌生慣養的孩子,光憑懲罰是沒用的
    如果你是一個很愛孩子的人,或者你比較勤快,又或者家有老人、保姆幫著料理生活,家庭看起來安逸溫馨,你會發現,孩子會變得有一些嬌生慣養。
  • 父母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說一說發生在孩子身邊的小故事。早上去送孩子上學的時候,看到了孩子班上的某一個同學,整整12月份,他沒有來上過一天學,據說是因為到外面去旅遊了,然後回家再隔離14天的樣子。其實我是很不贊同這樣的行為發生,雖然目前大寶的年紀,他是讀大班,可在這個階段也需要學習一定的知識,且在日常沒有很特別的情況下,我是不會讓孩子缺席上課的。
  • 嬌生慣養的孩子 更有可能遭遇不幸
    她往往會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偶像。 她本來是為了不讓孩子感覺到自身的嬌弱,卻把孩子養得越來越嬌弱。她希望孩子免受自然法則的危害,使之遠離各種各樣的痛苦體驗,但她並未意識到,由於她想讓孩子少受一些微不足道的折磨,孩子的未來將因此埋下各種各樣的災禍與危機。
  • 孩子嬌生慣養怎麼辦?
    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對家長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對她的行為有所制約,每位老師要照顧那麼多孩子,不可能每個孩子的每件事情都要由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許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來做。缺少了依靠,孩子只能自己動手。
  • 慣子如殺子,別讓你的嬌生慣養害了孩子!
    嚴師出高徒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懂,那麼作為一個家長,孩子最親密的人,最大的依靠。更應該是嚴格的!小編作為一個90後,在十八九歲就明白了下一代人的競爭該是多麼激烈。有些孩子在八九十,就精通舞蹈/鋼琴/英語等等,非常的優秀。再回想我們八九歲在做什麼?可能還在玩過家家。
  • 走進胡可和沙溢的豪宅,孩子從來不嬌生慣養,兩個兒子都睡雙層床
    走進胡可和沙溢的豪宅,孩子從來不嬌生慣養並沒有!胡可和沙溢的家利用清新的北歐風格設計,看起來簡潔又實用,地面是白色的大理石搭配黑色方框設計,層次感分明,再加上牆面上的大部分石膏線設計,整個客廳顯得很有質感!
  • 該怎麼教育你,我親愛的孩子?
    ——讀《特別狠心特別愛》有感該怎麼教育你,親愛的孩子?猶太媽媽沙拉《特別狠心特別愛》,闡釋出一種理性的母愛。「超量」的愛,會培養出嬌生慣養的孩子,會培養出大批任性、抗挫能力差、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該怎麼教育你,親愛的孩子?沙拉在她的《特別狠心特別愛》一書中給出了很好的解答。沙拉是位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後裔,作為一位單親母親,獨自撫養三個未成年孩子。
  • 幼兒園是孩子的江湖,孩子的社會,有些問題老師無能為力!
    你家孩子嬌生慣養,在家可以上房揭瓦打爹罵娘,卻讓老師教他溫良恭儉讓。即使老師變成神化作仙,教養又豈有速成之說?6你在家裡搓麻打牌不管不教,卻讓老師教他天天向上。你家真熱鬧啊,每日高朋滿座搓麻打牌,孩子有樣學樣。但家庭環境大過天,問世間,哪個孩子可以出淤泥而不染?7你與孩子做了今世冤家,卻讓老師幫你化幹戈為玉帛。
  • 隔代親沒有讓孩子親近老人,為何會養育出自私自利的孩子?
    歸根到底是抵抗力下降,我覺得為了孩子,我太累了。在我的親媽眼裡,我反正沒有孩子重要,平時把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孫子,其他人全部要吃剩菜。1.沒有原則的隔代親,孩子越來越嬌生慣養。隔代親並沒有讓孩子親近她,相反孩子最會對奶奶發脾氣,動不動就指揮奶奶幹這幹那的。
  • 講個故事給你聽,看看嬌生慣養的孩子是如何製造悲劇的……
    #作妖的孩子#在一個足浴店,聽到足療技師講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聽後頗有感觸。特別是對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以及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定有深刻的警示性。技師姓名不詳,但是卻有碩士肄業學歷,學的是電子商務。被父母溺愛的孩子,以後肯定會吃虧。家長捨不得管教孩子,那就只能靠社會和災難來敲打孩子了。每當看到有被父母寵溺的孩子在生活中作妖,我就會想到十年後或者二十年後,這個孩子會有怎樣的未來,是否會有殘酷的現實來降伏此等妖魔。
  • 《反溺愛》:寵壞孩子,從迴避和孩子談錢開始
    但看到肖戰粉絲被要求每人至少要買105張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數字專輯的新聞時,依然忍不住咋舌:是什麼讓這些孩子面對自己喜歡的偶像,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又是什麼驅動著孩子們在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的情況下,花費大價錢去購買他們根本就用不到的東西呢?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曾經和孩子討論過「理智追星」這個問題嗎?有一句話說的好,「理財就是理生活」。
  • 馬伊琍談孩子教育引網友點讚,再優秀的孩子,都不能忽略素質教育
    馬伊琍對此提出,這樣的孩子即使拿太多的獎項也是沒用的,因為比才能更重要的是個人素質。家長在讓孩子學習各項技能之前,真正應該讓孩子學會的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因為很多家長的忽視,現在很多的小孩子都沒有教育、沒有素質。一、為什麼許多孩子沒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