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喝最濃的酒,交最真的心,請不要叫我浪子

2021-01-18 青於墨

過盡千帆,痴心不改,這才是柳三變。

柳永,原名三變,家中第七子。父親和兄長几乎都進士及第、隨後當上國家公務員,妥妥的鐵飯碗之家。

柳老爺因為六子皆入仕,很被鄉裡推崇。可以說,在鄉裡鄉親眼中,柳老爺的六個兒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重視儒學傳統的仕宦之家,怎麼就出了三變這棵「歪苗」了呢?

講道理,三變從小也是聽話的乖孩子。因為宋代士子的出路比唐代廣闊,社會待遇也更豐厚,考中進士就可以直接做官,不用再參加亂七八糟的面試,科考政策也比唐代寬鬆了不少。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能寫進文學史的宋代文學家,幾乎都是進士出身。

當然,三變也是。只是過程比較曲折。

二十二歲在故鄉結婚,正如在《鬥百花》中如是說: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

二十九歲過鄉試,估計期間也不是很順利。過了鄉試的三變,就要去京都應試了。

他以一首《鵲橋仙》記錄了與妻子分別的心情。

屆徵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這是《樂章集》中僅有的全篇都在寫離別的一首詞,三變在這裡說「易分難聚」,倒成了一句讖語——此次別離,再無相聚。

接著說考試的事兒。

據相關史料記載:北宋天僖三年(1019),宋王朝開科取士,錄取進士140人,諸科154人。三變去參加了,陪跑了。仁宗天聖二年(1024)開科,錄取進士200人,諸科354人。三變也參加了,再次陪跑。

之所以把這些數據摳出來,是為了表示宋代的科考確實比唐代寬鬆挺多了,杜大師當年考試才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防不住有人作妖。

宋初開科取士還沒有定製,到了仁宗時,才大舉利用科考選拔人才,後來確定三年一次開科取士。

按理說三變剛好趕上好政策。

言歸正傳,屢試不中,三變流落京華。

三變對於考試的事情是很自信的,沒想到連開兩局都出師不利。

好氣。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找春風十裡(「春風十裡」這裡用它的指代義,你懂得。)的姐姐們玩去,順便給姐姐們填些詞。

其中就有一首《鶴沖天》,裡面有兩句是這樣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不知是三變太火,還是京華文化圈太小,反正這兩句詞傳到皇帝耳中了。

三年後,仁宗天聖五年,再次舉行考試,三變去了。事不過三,三變這次考上了。

然而,仁宗卻不樂意了。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差點就得到穩定工作的三變,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時的三變,很年輕,對正統那一套很叛逆,乾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無業游民三變在京都開始了浪漫的生活:把酒聽歌,量金買笑。

時間久了,這種日子是維持不住的。三變在外浪,可比不上太白,太白家裡有錢且讓他揮霍。(詳情見李白篇)

三變就不行了。畢竟,父親、兄長做的官都不是很大。況且,士大夫對於三變的所作所為很牴觸,就算不反對,至少也不會支持。

家裡沒有經濟上的支持,三變自有辦法——靠才華吃飯。

這些文化圈都是相通的,三變很快找到教坊,成了一名歌詞作者。

教坊是掌管朝廷俗樂的機構,朝廷有需要的時候,教坊藝人要去表演。

宋仁宗還令教坊為新曲譜詞,以備演唱。所以教坊樂工得到民間流行的新調,就去找三變譜詞——那可是專門奉旨填詞的柳三變。

至今我們可以看到流傳下來的《樂章集》中有不少歌頌朝廷、粉飾太平的作品。通過譜詞,三變得到報酬,以便繼續花天酒地的日子。

除了為宮廷作詞,三變更喜歡給民間歌妓作詞。

三變成了網紅,不僅如此,凡他評點過的姐姐也會成為網紅,身價迅速飆升十倍。姐姐們也很喜歡三變,還會時不時地給三變發紅包。

三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浪子」。

其實,這些姐姐的日子過得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光鮮,她們有尋常女子沒有的權利,比如,能和長得好看的小哥哥一起玩耍。但是,擁有「特權」的代價是一生不得自由。

歌妓與犯罪籍沒入官的奴婢等一些人一樣屬於「賤民」,且人身自由受法律約束。他們要想得到自由,需要主人鬆口以及一層一層的官員審批,大多數人是沒有這樣的「幸運」的。

歌妓比奴婢穿得華麗些,卻沒有高貴到哪裡去。

過得不錯的,在於少數;重歸自由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變與姐姐們接觸多了,便逐漸理解了她們。不把她們當「商品」,也不把她們視為「賤民」,開始尊重她們,並為她們填新詞。因此得到姐姐們的友誼,甚至愛情。

其實,這失意文人,和歌妓又有什麼兩樣呢?誰又能瞧不上誰呢?

正如被無數人激賞的那首《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他沒有用代言的方式,讓相思離別的苦悶從女子口中說出,直接就從男子立場抒發心緒。

已過不惑之年的三變,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決定漫遊江南。與歌妓姐姐分別,三變心中難過。

有人說這是《樂章集》壓卷之作,當然,這是後人給他的評價。

在當時公然以「才子身份」作「豔曲」,其實很不受主流文化圈的接受。

他的這股叛逆,也是導致他後半生不得志的重要原因。

也許他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意識要叛逆到底,他只是真性情而已。

憑著這股真性情,他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有獨到的感受。

六年漫遊江南,並沒有找到改變命運的契機,卻在作詞水平上又上一層樓。直接成了一線詞作者。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他不知道,這一時期,一出手,就寫下了千古名篇。比如《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本是歌頌昇平之作,卻讓無數後人來到西湖深感「眼前有景道不得」。

過盡千帆,依然絲毫沒有諂媚語,這就是柳三變。

又比如《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這是王國維給三變點了個贊。

三變覺得還是得走科考的老路。

北宋明道二年,三變返回京都,再次參加科考。這次他終於中了,此時年四十七,可謂「及第已老」。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逐漸老去的三變試著與世界和好,然而世界裡的一套潛規則他是鬧不明白的。

三變按照考試成績被授予睦洲團練使推官,開始兢兢業業做個好官,一改以往的懶散,勤於職守。加上三變本來的聰慧,一個月以後,知州呂蔚要破格舉薦他。

不料卻被人說成呂蔚濫用私人關係,三變險些進黑名冊。

再後來,不小心寫了首詞犯了仁宗的忌諱,三變升職的願望眼看著要跌入谷底。

他去求助宰相晏殊,卻被譏笑曾寫過俗詞俚句。

這下徹底把三變踹入懸崖。出身不好,想升官是很難的。

這些履歷足夠入統治集團的黑名冊了。三變為了自己的前程,改名為「永」。

給自己一個祝福。

改名後的柳永,後來仕至屯田員外郎。

滄海桑田,柳永想不到自己也會變,變成了一個正襟危坐的老幹部。

這不是他大半生苦苦追求的嗎?可是為什麼還有幾絲不開心?

也罷,人生怎麼會沒有遺憾呢?看開了就不會不開心了。

索性,這把老骨頭也不去爭取什麼了。

歲晚光陰都幾許?這巧宦不須多取。共君把酒聽杜宇,解再三勸人歸去。

然而在民間,關於柳永和歌妓的傳說卻是在他當官之後越來越多,甚至成了小說和戲劇的一個重要題材。比如元雜劇作家關漢卿就是柳永的忠實粉絲。

這是民間文人對柳永價值的肯定,也是借柳永的故事表達對正統的反叛。

在民間文人心中,柳永是個很酷的「浪子」,似乎永遠那麼年輕,永遠那麼狂。他們懷念的是說這樣話的柳永:

閻羅大伯曾教來,道人生、但不須煩惱。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廝好。若限滿、鬼使來追,待倩個、掩通著到。

而真實的柳永,他喝著最濃的酒,和歌妓姐姐交著最真的心,卻也遭受著最凌厲的白眼。

正是這樣的真實,才讓後世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著他的傳說。

柳永資料有各種版本,作者僅採用行文需要的版本

相關焦點

  • 鬱鈞劍:君子之交濃於酒,陪我喝醉的才是真朋友
    縱橫歌壇幾十年,鬱鈞劍走南闖北,朋友遍天下,他常常以酒會友,從酒桌子上結識了許多豪傑之士,常言道:「酒肉朋友朝朝有,無錢無勢親不親」。在人們眼中「酒肉朋友」是不可靠的,人們認為朋友不能交酒肉的,要交過心的,而鬱鈞劍對此卻有著自己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連酒肉都不能一起過的朋友,你難道還要指望他能和你過心嗎?那顯然太過於理想化了。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言外之意即是說柳永的詞作「太俗」,而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對柳永的固有印象。長期以來,柳永被視為浪蕩才子,他的詞作也多被看作低俗之作而遭到嘲諷輕視。清人劉熙載就曾評價柳永:「餘謂此等只可名迷戀花酒之人,不足以稱詞人,詞人當有雅量高致者也。」但事實上,在風流品性之外,很少有人看到柳永儒雅情懷的一面。他面對仕途坎坷的苦楚,遠離家鄉、羈旅飄蕩的心酸,和他詞中蘊藏著的對女子的平等與尊重。
  • 白衣卿相柳永:最多情的詞人,最無奈的詞人
    他自然成為正經文人眼中不待見的歪才,但人家柳大才子心性灑脫,懶得去計較,你說你的我寫我的,礙不著。他還偏就歪出了新高度,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讓多少正經文人傻了眼,嘆息著難以企及。年少的柳永滿腹經綸,自是才高八鬥,露出了輕狂之意。也曾豪氣幹雲,一腔熱血志向遠大。心向著父親兄長看齊,希望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做個國家的棟梁之材。
  • 不要再喝梅與桔仔酵素濃漿啦!我是認真的!!!
    別忘了點擊↑↑↑箭頭上方的藍字「倬品社匯」,可以快速加關注哦!有一種酵素叫「梅與桔仔酵素濃漿」,它來自馬來西亞,功效據說很V5,竟然味道也很好!!!但是有個小秘密,我要告訴那些正在喝跟即將要喝的親們:千萬不要再喝梅與桔仔酵素濃漿了!!!為什麼呢?請往下看: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這首詞是柳永落第後的牢騷之作,他在柳詞系列中並非上乘之作,但他卻以坦白率真的語言,表達了科舉失意後內心的悲憤,「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歷來為世人傳誦,正是因為他起到了失意後鎮痛和安慰之藥劑作用。屢試不第後的柳永並未就此沉淪,長期混跡於秦樓楚館的柳永,憑藉著他的創作才華,在京都娛樂圈已是風生水起,傳每作詞調,必與歌妓反覆吟之,然後推出。
  • 柳永三年任滿歸來,卻撞到戀人又接新客,寫下一生最傷心的一首詞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被任命為餘杭縣令,上任途中路過杭州,照例光顧勾欄之地,結識了江南名妓謝玉英,由此開啟了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戀情。謝玉英不但美貌傾城,而且才華出眾,熱愛詩詞,尤善書法,她仰慕當世才子柳永已久,書房中有一冊《柳七新詞》,全都是她用蠅頭小楷親筆抄錄的。
  • 史上最重口的酒!喝下去也許就成烈士了...
    我還是把它們寫給你們看了,不過在這些文章下邊我總能看見粉絲說到一個食物,又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那就是——韓國屎酒!艾瑪,光聽這名字就是一陣酸爽,感覺已經有強烈的氣味要讓我後退幾米了~如果喝了,這絕對可以帶你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 那年獨自旅行我喝了一路酒,沒有酒的旅行,好像真的缺點什麼
    我心開始煩躁,酒喝不下去了。我喊住賣花的孩子,他怔怔問:「先生買花嗎?」我掏出身上的零錢,一共7元。我說「這5元是給你的,花我不要,你該回家了。這兩元給那個要飯的老爺爺。」他怯怯接過我的錢,然後走向對面乞討者,將那兩元錢丟在乞討盆裡,快速地跑掉了。後來我真的沒有看見他再從我面前走過,而乞討的老者似乎沒有明白怎麼回事,也怔了一會兒。
  • 劇評《新邊城浪子》:柴碧雲版翠濃是我的最愛!
    前言:本文輝哥寫作於2017年7月18日,時值《新邊城浪子》播出一周年之際,故本文有獻禮致敬的意義!原標題為《輝哥談柴碧雲版翠濃》。雪濃的經歷從某些方面看極其相似,他們都被逼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她們都渴望擺脫束縛重獲自由,他們能夠理解彼此,這就是他們相愛的基石。每當傅紅雪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翠濃無一例外如天使般降臨在他的身旁,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每當看到這一幕,我都非常羨慕傅紅雪。
  • 寫下」喝最烈的酒「這句話的男人,已經離開我們33年了……
    古龍本名叫熊耀華,父親是熊飛,也曾寫過武俠小說,筆名「東方客」,解放戰爭爆發之後,熊飛跟隨國民黨到了臺灣,當了臺北市市長秘書,但不久後便有了婚外情,和情人私奔。古龍和他媽一家五口人立刻陷入絕望。彼時剛剛高二的古龍氣憤地四處尋找,找到他爸爸後,吵了一架,古龍說:你不要這個家,我也不要了。後來,古龍成名了,別人問他的父親是誰?
  • 柳永最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堪稱世間最動人的情話!
    叫什麼名字?」楊不悔道:「我姓楊,名叫不悔。」紀曉芙用生命向楊逍表白:「與你同行,無怨無悔。」楊逍被紀曉芙的不悔震動。君不見,當楊逍得知紀曉芙死訊時仰天長嘯,良久方絕,不禁淚如雨下。這個從來卓絕不群,不喜形於色的男子,為愛人的深情厚意而淚如雨下。是啊,那個女子,為了他,孤獨的生下孩子,孤獨地忍受著他人的排擠,最後,寧可赴死,也不願加害於他。
  • 最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醉人的不是酒,而是情
    如果喝酒喝哭了,不是喝多了,而是委屈了,如果喝醉想誰了,那可能是真的想了,最苦的不是藥,而是沒人疼,最美的不是容貌,而是心靈,最傷心的不是忘記,而是忘不了,最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醉人的不是酒,而是情。
  • 柳永: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想上前問個究竟,不料掃地僧已經朝我走來:「施主請留步!」「師傅何事喚我?」「汝可知我是誰?」「您莫非就是金庸筆下的掃地僧?」「施主果然犯痴,想那掃地僧只是查某杜撰,汝卻當真。」我點頭稱是,儘管這些年修行不斷,終於克服了貪、嗔,但可能由於未得明師指點,至今痴毒未盡,一直無法去除心中之無明有愛。
  • 柳永寫給妻子最感人的一首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足見深情
    柳永的愛情詞無人能及,我是極為欣賞他的一片深情,無論是對於外面的女子,還是家中的妻子,那都是用心在愛。清朝文人王國維就給以了柳永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是北宋最偉大的詞人,正是由於他的存在,使得宋詞提升到了另一個檔次,完全達到了唐詩的水平;這一點即使是驕傲的蘇軾都不得不承認,柳永的才華要高過他。據說蘇軾時常問身邊的人朋友,自己和柳永誰更有才華?可見在蘇軾的心目中柳永是難得的才子,不過很可惜兩人一直沒有見面。
  • 紅酒、白酒、啤酒,哪種酒最傷肝?每天喝多少酒,是肝臟的極限?!
    紅酒、白酒、啤酒,哪種酒最傷肝?每天喝多少酒,是肝臟的極限?! 酒文化在中國可以說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在多種場合都能見到酒的身影。很多人甚至一日三餐都需要喝點酒,才能吃下去飯,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聚會上,酒更是不能缺少的。
  • 柳永唯一動了真情的風塵知己,為她寫下這首誓言詞,承諾將來娶她
    柳永為蟲蟲寫下過許多詞作,比如誇她舞姿絕美、言談溫潤的詞句「香檀敲緩玉纖遲,畫鼓聲喧蓮步緊」,再比如他曾發誓如果科舉成功,要好好憐愛她,與她不再分離,「但願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以初相識……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由此可見,柳永對蟲蟲與別個女子不同,或許是柳永科舉失敗後,蟲蟲給了他無限安慰和柔情,所以柳永才會這樣看重與蟲蟲的感情。
  • 有一種酒在詩詞中,叫做我想你了
    酒文化,中華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以酒留下光輝一頁酒是一種快意,酒是一杯相思,酒是一盞孤獨,酒是一壺蒼涼。喝下的不僅僅是酒,是心頭一絲想念,是眉間的一縷輕愁,是風雨中的一點傷痛,是月夜一種孤獨,是流年一些遺憾,是歲月的一抹蒼涼。
  • 小馥講故事之柳永「今宵酒醒何處」
    文人與酒好像天生就有著不解之緣,縱觀古代的文人豪士,幾乎沒有不愛酒的。灑脫、浪漫、高雅,再加酒之佐助,更添其神遊八垓,文思泉湧,妙筆生花。提到愛酒的文人,那一定少不了柳永,他的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今天,小馥就要來講一講柳永與酒有關的那些詞作和故事。
  • 柳永《雨霖鈴》翻譯及賞析
    這酒喝得真是無滋味,在這京都門外餞別的帳篷。不顧我留戀著眼前的人呀,船夫敲著木蘭木做的船幫在催促啟程。多情人自古最傷心的莫過離別,又怎能忍受離別在這冷落的清秋時節! 今日拂曉,我將在何處酒醒?這一別就要一年光景,無人共賞的良辰美景怎會再激起我的詩情,即便有萬種柔情蜜意,又向誰傾訴?又有誰傾聽?!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在他生前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據《避暑錄話》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對於柳永詞的藝術造詣,歷來被人稱道。
  • 今年Whisky L最值得喝一口的酒,就在這裡了!
    Usquaebach奧威泉15年混合麥芽威士忌喝酒指南:什麼時候去都可以喝得到酒商:卡慕遠流參考價格:請在現場找一個叫Clark的人打聽一下 一開始並沒有想要喝這款酒,因為不是很起眼,但喝了之後覺得,這款就是可以買回家放在家裡做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