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與酒好像天生就有著不解之緣,縱觀古代的文人豪士,幾乎沒有不愛酒的。灑脫、浪漫、高雅,再加酒之佐助,更添其神遊八垓,文思泉湧,妙筆生花。提到愛酒的文人,那一定少不了柳永,他的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小馥就要來講一講柳永與酒有關的那些詞作和故事。
柳永,北宋婉約詞派大家。他灑脫不羈,喜歡市井的煙火氣,醉心於楚館秦樓,風流快活。他填詞的同時能把自己養活,是一位以稿費過活的文人。出生書香世家的柳永,父親、哥哥都是進士,受到他們的影響,柳永從小就勤奮讀書。柳永的一生有酒也有故事,他寄情於酒,把所有的思緒都寫在詞裡。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悽涼的秋景作為襯託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當一個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不是那麼美好的,這一點相信大家應該有所體會。柳永官場的不如意,使得他所見之處無不悽涼。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不只是寫他酒醒後的心境,也是寫他飄泊江湖的感受。「柳」、「留」諧音,寫難留的離情;曉風悽冷,寫別後的寒心;殘月破碎,寫此後難圓之意。這幾句景語,將離人悽楚惆悵、孤獨憂傷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充分、真切,創造出一種特有的意境。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當時柳永漂泊異鄉,因懷念意中人而作此詞。柳永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
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悽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最後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想要痛痛快快的喝一場酒,忘掉這些憂愁,然而獨在異鄉,所愛之人也不在身邊,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意中人的思念一時間湧上心頭,這杯酒越喝越愁,逐漸沒了滋味。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柳永之所以往往懷有一種「失志」的悲哀,蓋由於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響,而曾經懷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則又因天性之稟賦而愛好浪漫的生活。當他早年落第之時,雖然還可以藉著「淺斟低唱」來加以排遣,而當他年華老去之後,則對於冶遊之事既已失去了當年的意興,於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後,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了寄託之所的悲慨。而最能傳達出他的雙重悲慨的便是這首《少年遊》小詞。
歸去的雲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裡?對於現在的柳永而言,過去的一切希望和歡樂不可再得,他以前所有的願望和期待都已經同樣落空了。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如今冶遊飲宴的興致已經衰減,過去的酒友也已經寥落無幾,現在的柳永已經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志向和意願一無所成,歲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柳永的詞作以「情」為主,而酒情與愁情自古就相依相生,所以把酒言情也就自然成為了柳永作詞的主題。酒在柳永的一生中可以說佔有著重要地位,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酒的話,後人恐怕就看不到像《雨霖鈴》這樣的千古絕唱了吧。
柳永作為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卻生活於當日之士族的家庭環境及社會傳統中,本來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而他自己由後天所養成的用世之意,與他自己先天所稟賦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衝突。
他的早年時,雖然還可以將失意之悲,借歌酒風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風流卻畢竟只是一種麻醉,而並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於是年齡老大之後,遂終於落得了志意與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場。
然而,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完美,大詞人柳永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普通人,但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看著前方,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幹了這杯金種子馥合香,願時光溫柔以待,願歲月永不蹉跎。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