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馥講故事之柳永「今宵酒醒何處」

2021-02-08 金種子馥合香

文人與酒好像天生就有著不解之緣,縱觀古代的文人豪士,幾乎沒有不愛酒的。灑脫、浪漫、高雅,再加酒之佐助,更添其神遊八垓,文思泉湧,妙筆生花。提到愛酒的文人,那一定少不了柳永,他的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小馥就要來講一講柳永與酒有關的那些詞作和故事。



柳永,北宋婉約詞派大家。他灑脫不羈,喜歡市井的煙火氣,醉心於楚館秦樓,風流快活。他填詞的同時能把自己養活,是一位以稿費過活的文人。出生書香世家的柳永,父親、哥哥都是進士,受到他們的影響,柳永從小就勤奮讀書。柳永的一生有酒也有故事,他寄情於酒,把所有的思緒都寫在詞裡。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悽涼的秋景作為襯託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當一個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不是那麼美好的,這一點相信大家應該有所體會。柳永官場的不如意,使得他所見之處無不悽涼。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不只是寫他酒醒後的心境,也是寫他飄泊江湖的感受。「柳」、「留」諧音,寫難留的離情;曉風悽冷,寫別後的寒心;殘月破碎,寫此後難圓之意。這幾句景語,將離人悽楚惆悵、孤獨憂傷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充分、真切,創造出一種特有的意境。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當時柳永漂泊異鄉,因懷念意中人而作此詞。柳永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


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悽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最後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想要痛痛快快的喝一場酒,忘掉這些憂愁,然而獨在異鄉,所愛之人也不在身邊,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意中人的思念一時間湧上心頭,這杯酒越喝越愁,逐漸沒了滋味。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柳永之所以往往懷有一種「失志」的悲哀,蓋由於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響,而曾經懷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則又因天性之稟賦而愛好浪漫的生活。當他早年落第之時,雖然還可以藉著「淺斟低唱」來加以排遣,而當他年華老去之後,則對於冶遊之事既已失去了當年的意興,於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後,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了寄託之所的悲慨。而最能傳達出他的雙重悲慨的便是這首《少年遊》小詞。


歸去的雲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裡?對於現在的柳永而言,過去的一切希望和歡樂不可再得,他以前所有的願望和期待都已經同樣落空了。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如今冶遊飲宴的興致已經衰減,過去的酒友也已經寥落無幾,現在的柳永已經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志向和意願一無所成,歲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柳永的詞作以「情」為主,而酒情與愁情自古就相依相生,所以把酒言情也就自然成為了柳永作詞的主題。酒在柳永的一生中可以說佔有著重要地位,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酒的話,後人恐怕就看不到像《雨霖鈴》這樣的千古絕唱了吧。



柳永作為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卻生活於當日之士族的家庭環境及社會傳統中,本來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而他自己由後天所養成的用世之意,與他自己先天所稟賦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衝突。


他的早年時,雖然還可以將失意之悲,借歌酒風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風流卻畢竟只是一種麻醉,而並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於是年齡老大之後,遂終於落得了志意與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場。



然而,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完美,大詞人柳永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普通人,但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看著前方,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幹了這杯金種子馥合香,願時光溫柔以待,願歲月永不蹉跎。


下一期的小馥講故事,要講的是一位南宋抗金名將與酒的故事,大家猜到他是誰了嗎?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周傳雄《今宵酒醒何處》首發 9月北京開唱
    8月25日,周傳雄2016全新單曲《今宵酒醒何處》正式上線。  這首《今宵酒醒何處》由作詞人陳信榮與周傳雄共同創作,周傳雄表明:「創作剛開始是由北宋詞人柳永詞的《雨霖鈴》中闡述的離愁作為引子,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在一個下雨的夜,旅人獨自不停尋找著,尋的是生活中遺失的感覺、失落的重要物件、或是曾讓他留戀的某個臉孔……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只知道旅人始終沒有找到……」新曲使用了當下流行的「電子音色」混搭「傳統樂器」,有「弦樂」與「電子
  • 燕歸來:今宵酒醒何處 | 就讀這篇
    許多人的回答應該是,喝點小酒,唱唱歌吧。而在北宋時候,這樣的情懷是很繁榮的。「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因為北宋時有一個填詞高手——柳永!人們唱他的詞,譜他的曲,在街頭巷陌,市井青樓,就像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傳唱開來。而我最喜歡的是他的《鶴沖天》,但這首詞很少被書本選用,因為他不符合我們所謂正統思想裡的人生理想。
  • 每日一歌《今宵酒醒何處》- 周傳雄
    《歌詞》今宵酒醒何處 - 周傳雄
  • 【原創】今宵酒醒何處
    只是,這樣的環境,使你也總會想起那個故事: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那麼,造成今天如此這般的環境,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無一例外都有責任,都該承擔今天的這個結果,無從逃遁,因為,我們都要為自己的沉默付出代價。 早晨,一絲光線照進屋內,角落的一盆文竹瞬間有了光彩,讓心情也更加敞亮。
  • 【人間美詞】今宵酒醒何處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雨霖鈴》一個人會寫字並不一定就是書法家,同理,一個人會寫詩並不意味著就是詩人。會寫字是成為書法家的必要條件,但還不充分。一個人不僅要會寫字,還要寫得有特色,能體現性情,乃至性靈,才可稱得上是書法家。詩人也一樣。
  • [音樂榜推薦]周傳雄《今宵酒醒何處》
  • 品讀 | 柳永《雨霖鈴》
    名著名篇 | 音樂歌舞 | 影視戲劇 | 繪畫藝術《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譯文秋蟬的叫聲悽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裡煙波渺茫,傍晚的雲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
  • 名篇名誦 | 呂中詠誦柳永《雨霖鈴》
    男人與女人相識相處,自然有各種故事,柳三變的故事就很多。詞人的離別之痛,不僅來自柔情蜜意,繾綣相守的割斷,更因為靈魂上遠離和隔絕,千種風情,而無人說。傷情離別,自古皆然,可萬不該在這冷落清秋的時節,這叫人怎能忍受?第二句照應首句,「清秋」對應「寒蟬」,襯託出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意義翻新,不入俗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千古傳誦名句。「酒醒」遙接上片「帳飲」,可見當時雖然情「無緒」,卻依然借酒澆愁,還是沉醉了。
  • 原來電影《無名之輩》插曲這都勻方言歌曲,是出自柳永的這首詞作
    都沒注意到原來這首歌是在以另一種方式闡釋演奏柳永那首經典詞作《雨霖鈴》,曾經背過這首詞作,似乎也還沒完全忘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萬千風情,更與何人說!古人很厲害,靠著詩詞文賦便能烘託出他們的想要表達的情緒,營造出他們想要的意境。
  •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
    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寫「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他就是宋代的柳永。柳永長期跟這些歌伎來往,有了豐富的底層生活,所以他的婉約詞寫得相當細膩,絲絲入扣,直抵人心。今天要分享的是他一首經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全詞如下: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柳永:北宋時期的天王巨星,市井紅塵中的靈魂歌手
    如果你穿越到了大宋,想要去KTV點歌,那麼你會發現,時下的天王巨星其實是柳永,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三教九流都會唱兩句柳詞。對於這一幕,有人這樣概括: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沒錯,柳永就是這樣一位流行音樂大師。但成為歌手之前,小柳哥也曾努力過,也曾考過公務員,希望能完成每一位文人都想完成的任務與夢想,致君堯舜上。
  • 無名之輩中插曲和一首宋詞是孿生關係?
    近期熱門的國產高質量影片[無名之輩]有首插曲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插曲在影片中出現在胡廣生答應馬嘉旗把煤氣打開,臨走時給馬嘉旗戴上耳機時播放的音樂。這首歌是民謠歌手堯十三作詞曲並演唱的一首貴州織金縣民謠歌曲:《瞎子》,而這首歌的歌詞竟然是根據北宋詞人柳永的《雨霖鈴》改編的。當時領募小編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只是覺得這首歌在影片中很應景,不想它的歌詞這麼有講究。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這首歌的歌詞是否這麼「得勁兒」?
  • 白衣卿相柳永:最多情的詞人,最無奈的詞人
    年少的柳永滿腹經綸,自是才高八鬥,露出了輕狂之意。也曾豪氣幹雲,一腔熱血志向遠大。心向著父親兄長看齊,希望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業,做個國家的棟梁之材。然而,天不遂人願啊!意氣風發的柳永第一次春闈,就落榜了。他氣呀,怎麼我就落榜了,不應該呀!
  • 詩詞丨10首經典詩詞,帶你讀懂「白衣卿相」柳永的風月人生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隱娘說:這是柳永的名作,記錄了柳永和戀人分離時的情景,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痴男怨女。那一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說盡多少離別戀人的哀傷。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自以為熟讀經史、胸懷青雲之志的青年柳永「自負才調高華」,認為考個進士,中個狀元乃唾手可得之事。他在《長壽樂》詞中寫道:「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這句詞大意是說近距離面對天子龍顏,自己一定能夠得進士第一,狀元及第。可命運偏偏捉弄人,這個一向以宋玉自比的風流才子不幸落榜,青雲之夢破碎。考場失意的柳永終日沉迷於風月場中、秦樓楚館。
  • 柳永《雨霖鈴》翻譯及賞析
    呀!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在他生前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據《避暑錄話》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對於柳永詞的藝術造詣,歷來被人稱道。如劉熙載《藝概》說「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於敘事,有過前人。」《四庫全書題要》稱」詞自晚唐、五代以來,以清切婉麗為宗,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白居易。
  • 風流才子柳永的50首唯美詩詞,寫盡離別情的纏綿悱惻,驚豔了千年
    人物簡介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
  • 我竟然從周杰倫《說好不哭》裡面聽到了柳永《雨霖鈴》的餘韻
    一千年前,二次考仕的柳永失利,唱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種文學體裁內部也有雅俗之別。俗文學與雅文學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然而其待遇和發展軌跡卻大不相同。且看在宋朝同樣是作詞,也有雅詞和俗詞之別,寫俗詞的作者同樣不受待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柳永了。柳永這一生大多數的歲月都屬於「野生文人」,再加上行為浪漫,生活作風也不登大雅之堂,被「正統文人」給了不少白眼。
  • 柳永:喝最濃的酒,交最真的心,請不要叫我浪子
    柳永,原名三變,家中第七子。父親和兄長几乎都進士及第、隨後當上國家公務員,妥妥的鐵飯碗之家。柳老爺因為六子皆入仕,很被鄉裡推崇。可以說,在鄉裡鄉親眼中,柳老爺的六個兒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重視儒學傳統的仕宦之家,怎麼就出了三變這棵「歪苗」了呢?講道理,三變從小也是聽話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