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韓國網民在網絡上攻擊漫畫家old先的一組古風混搭的圖,認為作者是在抄襲韓服,並拿出一張清宮劇的劇照說中國的古裝是這樣的,指:「不要搶奪他國歷史」。
11月4日正在拍攝的古裝劇《尚食》的演員許凱,在自己的社交帳號曬出一張劇照,又遭到韓國網民的攻擊,認為這是在抄襲「韓服」。
作為《尚食》的導演,於正回應:
「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之後被朱元璋賜名朝鮮,又稱李氏朝鮮)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沒想到這番回應引來了更加沒有禮貌的無知言論:
吵架沒輸過的於正,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連發兩條回懟:
「他們連父母給的五官都可以隨意挪動,張冠李戴不已經很平常了嗎?」
「韓國以前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哪有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因為《大長今》偷了中醫,韓國偷了端午,還有各種奇葩,非得讓他們見識見識啥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這還覺得不夠直接,乾脆省了韓國網民搬運的麻煩,將一組戴帽子的明朝人物畫像發到了ins:
「韓國在明朝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服裝就是沿用明朝的!」
於正平時吵得人腦殼痛,這次倒是吵得人痛快,有網友評價於正「適合外敷,不適合內服」,不得不說非常形象。
在於正的評論區有網友跟帖助戰,貼出《宣祖實錄》卷三十七中的一段話——
李氏朝鮮國王宣祖李昖曾說:「設使以外國言之,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日本同是外國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
以此證明韓國在歷史上的附屬國地位。
其實不需要把歷史往前翻那麼久,2015年,漢城才改名為首爾,而此前這個名字已經沿用了600多年。
桔子也是很好奇,韓國網民為何會在確定無疑的歷史事實方面,錯得如此明顯且理直氣壯!
桔子覺得一方面,韓國是不喜歡自己作為屬國的這段歷史的,因此在教育方面很可能避而不講並美化本國在歷史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國,中國其實一直不熱衷於做「宇宙起源」,再加上我國的外宣比之日本的動漫、韓國的KPOP的確弱,也許中國只向韓國輸出了清宮劇,以至於在學校沒學到歷史的普通韓國網民,在電視上也從來沒有見過清朝以外的古裝劇?
於是,我在網上搜了一下在韓國播放過的中國古裝劇,發現雖然其中有《還珠格格》、《甄嬛傳》、《延禧攻略》等清宮劇,但也有大量其他朝代的電視劇,比如:《琅琊榜》、《仙劍奇俠傳三》、《陸貞傳奇》、《劍王朝》、《香蜜沉沉燼如霜》都曾經在韓國播放,髮式、服飾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與清宮劇的區別。
《琅琊榜》播出後,韓國還專門開發過「琅琊榜」主題的中國旅遊線路線——實地考察劇中經典場景,可見這部電視劇在韓國的影響力。
如果說上面這些劇集是仙俠或者歷史架空,其中的服化可能是自由發揮,那麼,背景為宋朝《清平樂》和背景為明朝的《女醫明妃傳》也曾在韓國放送。
以三國為時代背景的電影《赤壁》在韓國票房頗佳。
93版的《包青天》曾在韓國KBS電視臺整整播了三年,打破在韓國播放外國電視劇的紀錄,並且連續四周收視率第一位,展昭成了很多韓國女性的夢中情人,而這部劇集講述的是宋朝的故事。
雖然國劇的服化道問題多多,不過大致上是美化過度,不夠貼近歷史本來面目,但用來展示中國歷史的長且多樣,倒也勉強能做到。
而說到貼近歷史,韓國又何曾認真去表現歷史上的韓服,這種被日本殖民者認為傷風敗俗而禁止的韓服,桔子從來沒有在任何一部韓劇裡見過。
列寧說: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無禮指責別人,卻連自己的歷史都不了解的韓國人,可曾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