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百科:揚琴的製作方法

2021-02-20 揚琴課堂

  一、揚琴的製作方法

  揚琴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富有表現力。揚琴有著悠久的歷史,製作者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揚琴在構造、形制、音色等方面逐步得到發展,先後製造出各種類型的改良揚琴,目前常用的揚琴是北京402揚琴。

  揚琴木質體的作用和製作方法

  揚琴的共嗚箱是由外框、前後復板、弦軸板、弦釘板、面板、底板、音梁組成的。音是通過琴竹擊打琴弦產生振動,並通過琴碼、音梁將其振動傳送到琴身上,使面板和琴身的內腔空氣隨之振動而產生共嗚,共嗚箱的作用就是擴大音量,豐富音色。

  1.外框的製作

  外框是共嗚箱的一個主要結構部,它直接關係到揚琴的壽命和音色。它不但要受到一千公斤以上的拉力,而且還要受到一百多公斤的壓力。因此在製作中,不但需要適當的木材,而且必須要有科學的製作方法。它的工藝大致經過材料選擇、木材幹燥、備料、繪製樣板、開榫頭,以及製作音梁和音孔等過程。

  以上兩道工序完工後,先檢驗前後復板的弧度是否正確,水平弧度是否一樣,前後復板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如果弧度過平、過大,會直接影響音色,或給演奏帶耒困難。兩面不在一條水平線上,琴身會出現不平正,四隻角的角度會出現較大的誤差,水平斜度不一樣,開榫頭時會增加麻煩,甚至全部報廢。在製作榫頭時,規格尺寸誤差為正、負0.5mm,需要非常精確、細緻。外框合攏時更要細心,榫頭過大,琴框不牢固;榫頭過小容易折斷,甚至前後復板迸裂,前功盡棄。

  2.音梁和面板

  音梁是振動的傳導體,並支撐面板,它直接影響音色的好壞,一般用白松或紅木松製成。安裝時,音粱與面板結合要緊密,位置和音孔的大小也要適當。較多應用的是孔音式音梁,它是在一根木料中開若干個園孔製成。為了使琴身承受一定壓力,製作中每一根音梁應有3—5mm弧度,孔與孔之間均等(見圖四)。

  面板是揚琴最主要的發音體,對音色的好壞和音量的大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木料用乾燥的泡桐、白松均可,但以泡桐為佳。為了使各音區和潤及音色完美,面板要刨得有厚有薄,基本成扇面狀。拼合時,板與板之問膠水要塗得均勻適中,並且與音梁結含緊密。

  3.山口、琴碼與滑音板

  山口必須堅固耐壓,上面最好嵌入一根細金屬,也可完全用金屬棍嵌入滑音板上(滑音板邊上開槽)。

  琴碼。木質要求和型制有各種各樣。由於琴身二邊有弧度,因此決定了每一條碼條的高度不一致。製作時,先劃線、刨光、畫圓弧,用鋼絲踞把它一個一個拉出來,再用木銼、木沙皮作細加工。碼條完成後,上面嵌上牛角或者牛骨,頂端最好嵌上一條細金屬棍,使發音更為明亮。

  滑音板。可選用乾燥的悒木、楓木、柞木等製作,要求成品型制美觀,表面光澤,及安裝時有一定的斜度。

  4.弦軸和弦釘板

  製作弦釘板和弦軸板可用杷木、楓木、柞木為料,它們的釘子排位比較複雜,樂器廠一股用樣板來劃線開孔。業餘製作中,可用直角尺和斜角尺的推理方法來劃出標準尺寸和釘子的位置(見圖九),排位時應合理勻稱。為了避免釘子鬆動,增加它的拉力,我們在開孔時,應該有一定的斜度,琴弦與釘子夾角為銳角,並且孔應小於釘子,餘量要適當,過大容易跑音,過小不易把音調正。

  二、揚琴各部件說明

  1.滾軸。可用手推著在滾軸板上前後滾動,向前側音高,向後側音低,形狀、尺寸。

  2.變音槽。安裝在滑音板上,在轉調時用來快速改變音所在位置。它是由銅片折成u形的槽道,滾軸在槽內可來回移動,槽底嵌有一條軌道。但是現在演奏揚琴基本上已不動滾軸,與鋼琴一樣全部升、降音都固定。

  3.弦釘。在揚琴的左邊,是套弦用的。

  4.弦軸。是在揚琴的右邊。

  5.校手。是用來調節音的高低。

  6.琴架。以摺疊式比較普遍,其優點是便於攜帶,使用穩固。

  7.琴竹。演奏時用以擊弦撥弦,通常用質地厚實、彈性較好、中間無節、紋理順直的竹子製成。

  製作揚琴是複雜、細緻的工作,但是只要按照正確的製作方法,選材優良,製作精細,各部位配合適當,業餘愛好者完全可以製成一架好揚琴。剛製成的新揚琴有時音色上會不太完美,但經過不斷的演奏和修正,使琴的各部位配合協調,日久音質會逐漸改善和完美。

相關焦點

  • 民樂分中心 | 揚琴體驗課等你來!
    民樂分中心 | 揚琴體驗課等你來!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也是中國民樂樂器之王。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鮮明,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經常充當「鋼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 【揚琴公社】瑤琴天韻— 揚琴重奏音樂會成功舉辦!
    世界揚琴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揚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亞洲揚琴協會副會長,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江蘇省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南京揚琴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揚琴、古琴教學、演奏與研究。曾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曾多次在中國民族器樂大賽中獲得優秀成績。
  • 你聽說過揚琴嗎?她!是敲揚琴的閃光少女!
    問題2 : 小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揚琴並學習的呢?和揚琴結下不解之緣是從七歲那年偶然開始的。小時候媽媽覺得我太鬧騰,像個男孩子,所以就想讓我學習某種樂器修身養性,但那個時候我更喜歡琵琶一些,可她認為學琵琶的人太多了,然後就帶我去琴行諮詢老師學習哪一類樂器的人最少。當時,老師就指著揚琴說:「這個今天剛到貨的,全市都沒人學!」
  • 華音專訪 | 三籟 現代國風樂團:當代年輕人的民樂傳播新「姿勢」
    三籟根據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中盧冠廷先生所作的經典主題曲《一生所愛》改編,以琵琶、二胡、尺八、揚琴、鋼琴五件樂器重新演繹,結合記憶中的意象畫面,樂景交融。許多網友看後評論到:原來民樂也可以如此帶感。
  • 《閃光少女》熱血逆襲,民樂西樂大作戰,歡樂無限
    徐璐扮演的陳驚是學揚琴的,彭昱暢是打擊樂大唐鼓的。故事開始於陳驚喜歡上學長,學長是學習西洋樂器——鋼琴,陳驚表白失敗後打算讓學長明白揚琴是什麼的一系列故事。因此陳驚要去組團參加比賽,這樣就能證明自己也不差。於是,其他學民樂的同學在「威逼利誘」(利誘)之下,也加入了她的團隊,並取名為二點五次元。在一次學校開會中,民樂和西洋樂又起衝突,並下了挑戰書,在領導來視察之時比一把。
  • 【揚琴圈】震撼的32分鐘|張朝《第一揚琴協奏曲》,揚琴:王玉珏,指揮:彭家鵬,協奏:蘇州民族管弦樂團
    相信這是一部讓揚琴人充滿期待和自信的作品,希望能夠鼓舞民樂演奏者走向世界的舞臺,堅信中國音樂會有更加燦爛的明天。張朝著名作曲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碩士研究生班。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達迪艾力·熱菲,揚琴玩出新高度(5個人玩一臺琴)
    2016年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和新疆藝術學院共同舉辦的新疆之春音樂會   2017年12月12日 順利完成了個人揚琴課程匯報音樂會的演出。2002年9月考入了喀什藝術學校揚琴表演專業。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揚琴表演專業,師從新疆揚琴學會會長吳軍教授、名譽會長阿不都熱合曼•阿尤甫教授及青年教師維力老師。2009年10月在第二屆全疆器樂大賽當中獲得了「一等獎」。2012年4月在成都參加「文化藝術院校獎--- 第四屆全國器樂大賽」獲得了「金獎」。
  • 《2020年助力抗疫–Together公益演出》民樂專場精彩回顧
    揚琴獨奏《節日的天山》由樂團老師表演,一曲揚琴名曲,熟悉的旋律,優美的琴聲將觀眾帶入美麗的天山風景,重現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慶場景。▼ 管子獨奏 《曲江怨》 表演者:李惠明(紅楓樺樂團老師)本場民樂表演還有幾位紅楓華樂團嗩吶和揚琴的獎學金項目的學生。他們是嗩吶獨奏《向陽花》和揚琴二重奏《喜洋洋》。
  • 【揚琴圈】第二屆中國揚琴網/揚琴圈全國揚琴展演評選金獎選手專訪 | 專業本科A2組金獎—— 劉思瑤
    劉思瑤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揚琴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4歲在少年宮學習揚琴,10歲開始跟隨徐州揚琴學會會長沈劍老師學習。2013年考入瀋陽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劉寒力教授、白靜老師,學習期間曾得到中央音樂學院黃河教授、樸文琳老師、劉音璇老師、王玉珏老師、張學生老師、桂習禮老師的悉心指導。
  • 《閃光少女》民樂與西洋樂「爭吵」,古琴表示:為什麼不帶上我?
    文/小沙彌《閃光少女》這部劇中,最精彩的莫過於中西鬥琴的那一個片段,由古箏起手的《廣陵散》VS 豎琴接招的《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展開序幕,之後揚琴對鋼琴,二胡對提琴,長笛對竹笛陸續展開,兩邊樂器都是呼應的,一人一句,音色相仿,樂句接近,所以算是見招拆招,不相上下,大戰十幾回合
  • 【揚琴圈】精選揚琴文論研讀——繼承・借鑑・創新——鄭寶恆教授的大揚琴藝術
    承前是指繼承了傳統小揚琴的民族特色和藝術個性,啟後是指大揚琴的音列規律(橫五、大直、小拐)、活動山口和腳踏止音器這三項改革成果,為後來的多種改革揚琴所採用:如1959年北京民族樂器廠研製的變音揚琴和1971年研製的401型快速轉調揚琴:1970年廣州民族樂器廠研製的紅旗十二平均律揚琴:1981年上海民族樂器廠研製的敦牌81型揚琴等。
  • 第十屆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觀察
    這首曲子是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彈撥類樂器揚琴組半決賽的備選曲目,10月24日,南京賽場,和很多選手一樣,浙江音樂學院的揚琴教師徐藝芳也在半決賽時選擇演奏《林衝夜奔》,另外兩首曲目,她演奏的是《昭君怨》和《舞風》。「我比較喜歡律動感和風格性很強的作品,這三首基本都屬於這類:《林衝夜奔》很大氣,《昭君怨》是廣東音樂的代表性曲目,《舞風》是新疆音樂的風格。」下場後,她對記者說。
  • 揚琴演奏家赴美國大學示範講座 展現中國古典樂器無窮魅力
    4月18日,貝爾德演奏大廳內迴蕩起揚琴的嫋嫋餘音。Helen Yee遠渡重洋,來到布法羅大學做示範講座,詳細講解了中國古典樂器-揚琴悠久的歷史淵源;並現場演奏揚琴,為聽眾們呈現了一場精妙絕倫的音樂盛宴。4月20日,她還與布法羅大學小提琴家Leanne Darling一起演奏了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讓現場聽眾感受到揚琴的異域風琴以及演奏風格的多樣性。
  • 祝賀 | 民樂專場音樂會首秀成功
    圖片 | 民樂團編輯 | 宣策部廣工民樂團創團至今已走過三年的風風雨雨,此次音樂會是民樂團自成立以來首次面向全校的匯報演出,首秀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同學們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幕後同學的默默付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首曲子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民樂專場音樂會。
  • 箏琴和鳴:學民樂的孩子,活潑可愛又落落大方
    為什麼玩吉他的他,會喜歡上民樂呢?  「民族樂器合奏起來發出的樂音,是我們骨子裡能與之共振的,宮商角徵羽這五音,實在是太美了。孩子們從小接觸民樂,傳統文化和藝術的思想就會沉澱在他們的心中,將來,希望他們也能帶著我們的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切磋融合。」治平說。  治平帶著「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想法,開始尋覓好箏、好樂器。
  • 以現代審美玩民樂
    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的「亮相」給人耳目一新的先鋒氣息,二胡、竹笛、揚琴、琵琶、中阮、古箏等民族樂器在演奏家們的手中變化多端,拍擊、人聲等的加入也豐富了旋律的層次和舞臺的畫面感。除卻民樂經典、新銳原創,從富有海派地域文化特色的《上海老歌》《江南》,到久石讓音樂改編的《那年夏天》,以及由西方古典音樂改編的《查爾達什舞曲》,民族樂器幾乎無所不能。
  • 那些活動中的「條條框框」——民樂專業
    民樂綜合拉弦類: 二胡、板胡、京胡、馬頭琴等彈撥類:古箏、古琴、揚琴、阮、琵琶、柳琴等吹管類:笛、簫、笙、葫蘆絲、嗩吶等打擊樂:梆子、木魚、大鼓、套鼓、大鑼等獨奏、合奏等幼兒組:6歲及以下 (2014年及以後出生)兒童A組:7-8歲(2012-2013年出生)
  • 南藝學生課間視頻爆紅,用民樂把火影忍者玩出了新高度
    NUA |閎約深美 不息變動 有溫度的文化藝術平臺|最近,一段火影忍者民樂版在美拍裡火的不要不要的
  • 帶你了解揚琴
    揚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逐漸擴及到閩、浙、江淮和中原地區,加入到為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書多以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廣西文場、貴州文琴、四川揚琴和雲南揚琴等。在粵劇、潮劇、漢劇、閩劇、越劇和滬劇等地方戲曲音樂中,也都用揚琴作為伴奏樂器。
  • 小粒音樂角:取民樂之所長,加西洋之精髓
    小粒從小學開始學習民族樂器,最先接觸的樂器是葫蘆絲,第一個認識的樂器是古箏,正在學習的揚琴。我常常都被朋友說是另類,聽得歌曲怎麼跟老爺爺一樣都喜歡聽粵劇,廣東音樂、民樂以及一些地方音樂。其實我也聽流行音樂,只是比較少,因為自己接觸比較多的音樂是民族音樂,主要是被樂曲的旋律,演奏樂曲樂器的音色吸引了,它跟流行音樂不一樣,它恬靜,不像一些流行一樣那麼的燥。它對於我來說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