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遭《1917》吊打,搞不懂國人在狂歡什麼?

2020-09-05 霍泱泱

國產電影《八佰》點映時,口碑炸裂,被網友戲稱最有可能拯救疫情後蕭條電影行業的電影,果不其然,《八佰》做到了,它傲人的成績讓人嘆為觀止!

當《八佰》站上頂點時,質疑聲也隨之而來,突如其來的負面信息似狂風暴雨降臨,還好頂住了。

不過,說實在的這些負面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是真實存在的。

雖電影有影帝級別的人參演,但所呈現出來效果比預期要低了點,這可能歸功於期待值太高,造成了心理落差,不是他們演的不好,而是觀眾希望他們的表演超出他們應有的水平。

同為戰爭題材電影的《1917》毫無疑問被比較了。

然而,《八佰》毫無意外落敗了。

這真不是崇洋媚外,這是事實。

電影除了有有演技的人在,還有劇本、導演、場景等等。

有演技的人代表不了一切,決定一切的是有演技的人、劇本、場景。

電影《1917》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單說這一點就能碾壓《八佰》。

這種戰爭題材,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最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再好的演技也彌補不了的差距。

還有一個劇本問題,《八佰》出現的人物有部分重疊,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身上的某個特質是重疊的,影響整個觀感。

再一個是關於場景的,《八佰》極個別的地方,場景切換並不太好,就是在過渡時,讓人有不舒服的情況。

最後一點是關於小鮮肉和老鮮肉演技的,觀影下來真得有點尬!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戰爭片,為何《1917》在國內不是《八佰》的對手呢?
    最近要說國內討論度和話題最多的電影是哪一部,想必我說是《八佰》,沒幾個人會懷疑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段時間,其實除了一部《八佰》,還有一部電影,而且和《八佰》一樣是一部戰爭片,這部電影便是《1917》,可大家也可以看出來的,不管是票房收入還是話題度方面,《1917》似乎都不是《八佰》的對手啊!
  • 同樣是戰爭片,為何《1917》在國內不是《八佰》的對手呢?
    最近要說國內討論度和話題最多的電影是哪一部,想必我說是《八佰》,沒幾個人會懷疑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段時間,其實除了一部《八佰》,還有一部電影,而且和《八佰》一樣是一部戰爭片,這部電影便是《1917》,可大家也可以看出來的,不管是票房收入還是話題度方面,《1917》似乎都不是《八佰》的對手啊!這不是我瞎說的,從電影票房就可以看出來的,1917的票房累計只有6806萬,首日佔到了6分之一啊!
  • 八佰這個電影讓人搞不懂
    大晴天看八佰這個電影,劇情有點搞不懂。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的專場終於來了,雖然遲到了,但是終會來的,讓大家久等了。小編準備這篇文章準備了許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大家看完能產生共鳴。如果還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你,碰巧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你能去看,因為它值得。
  • 《1917》與《八佰》:數字背後的血肉與人性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薩姆·門德斯導演的《1917》尚在公映期,管虎導演的《八佰》也登陸院線,兩部戰爭片,成為影院重開的「救市之作」,影迷與觀眾,也均給予了熱情的關注與支持。兩部電影的片名都別具匠心,《1917》的故事發生於一戰期間,《八佰》發生於二戰期間,劇情也與數字有緊密關聯,《1917》講的是兩名士兵要將信送到前線救下1600名將士的性命,《八佰》講的是史稱「八百壯士」(實則400餘人)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在畫面呈現與場面刻畫上,兩部電影異曲同工,都使用了最新的電影攝影理念與技術。
  • 《八佰》VS《1917》,人物塑造上國產電影還差得遠
    本文作者:李嘯天《1917》,因為疫情,隔了半年才在國內得以上映,去電影院裡看,依舊很震撼,各種好,幾乎找不到什麼毛病。《八佰》,因為國情,隔了一年半後才終於上映,電影院裡看,也很震撼,但總感覺如鯁在喉,不得味。
  • 《八佰》VS《1917》,人物塑造上國產片子還差得遠
    《1917》,因為疫情,隔了半年才在國內得以上映,去片子院裡看,依舊很轟動,各類好,簡直找不到什麼弊病。《1917》收穫了最佳照相(羅傑·迪金斯大神的第二個奧斯卡)、最佳視效、最佳混音三項大獎,名至實歸。《八佰》的視效、音效、配樂都是國際一流水準,無可爭議,在國內絕壁是頂流水準。
  • 1917比八佰好在哪裡
    在電影院復工後,《1917》和《八佰》同為戰爭類型的作品難免會被拿來比較,在這裡我更推薦大家去看1917。以下內容無劇透,請放心觀看。同樣是在描述戰爭,相比於其他歷史題材的電影,《1917》摒棄了用宏偉的大戰面等視覺衝擊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它把觀眾從觀眾席上拉下來一同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
  • 《八佰》真的不如那些被吹上天的外國電影嗎?
    都是近期上映的戰爭題材,《八佰》7.7分。《1917》8.5分。《喬喬的異想世界》8.4分。差了這麼多!》跟《喬喬的異想世界》比《八佰》好看這麼多嗎?怎麼沒人去說《1917》真實不真實?一個人就穿越了德軍整個防線,這不是抗德神劇,這是什麼。怎麼沒人去說《喬喬的異想世界》劇情割裂不割裂啊。
  • 同為戰爭片,好萊塢《1917》為何被國產的《八佰》碾壓成渣?
    但隨著《1917》上映半月有餘、《八佰》超前點映了3-4天,兩部不同國度同為戰爭題材的電影,卻被中國觀眾用腳投票,票房差距已經達到了令人驚詫的程度。一向驕傲自信的好萊塢傻眼了?WHAT??怎麼會這樣?!
  • 同樣長發演軍人,為何魏晨《八佰》翻紅,鹿晗卻遭群嘲
    都是長頭髮,為何魏晨靠《八佰》翻紅,鹿晗卻遭群嘲電影《八佰》自開機以來就備受關注,畢竟是「十年磨一劍」的電影,PS:這是電影,不只是商業作品。在這一點上《1917》與《八佰》有些相似《1917》為了更好的還原戰爭場面,在反覆模擬光線的運動軌跡後,用八輛吊車定點投放燃燒彈。
  • 《1917》能讓我進影院二刷,但《八佰》不能
    ▼經歷了一年的風波,《八佰》終於上映了,並且扛起了暑期國產電影票房的大旗,給大傷元氣的電影院回血不少。許多觀眾是將《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院線電影來看的,或許最近逢人就問:「您看《八佰》了嗎?」《1917》切口極小,由兩個士兵變為一個士兵,我們自始至終都緊跟著送信的士兵穿越戰場。且開場男主靠在樹旁,與結尾男主走向那棵「生命之樹」,靠坐在樹下,形成一個完美閉環,留下餘韻。《八佰》雖然是極其複雜的大群戲,但一開始我們是跟著端午的視角切入的,但端午到中間就死掉。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公映版) / 160分鐘(上影節)又名: 八百啟示錄 / 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 / The Eight Hundred    故事描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八百壯士    正視歷史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一個創造歷史的人,《八佰》做到了。他描寫真實的恐懼和膽怯,也展示不遮掩的困惑和私心,他歌頌赤誠和熱血,也讚嘆無畏和決絕。
  • 談談《1917》《八佰》,舊秩序在崩盤,20世紀的大國興衰
    9月3日談談《1917》《八佰》,舊秩序在崩盤,20世紀的大國興衰今天是2020年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紀念日。《1917》與《八佰》在技術、技術上都是可以的,大多數觀眾在電影院裡是可以共情的。但是,《八佰》《敦刻爾克》《集結號》《無問西東》《至暗時刻》《羅曼蒂克消亡史》等表現20世紀中葉的電影,都有同樣的問題,編劇都是精緻的歷史精算師、剪輯師、裱糊匠,只部分選擇的呈現大歷史的局部中的局部的特寫。
  • 《八佰》:「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這是電影《八佰》中第一個讓我落淚的情節和臺詞。電影《八佰》不同於別的戰爭片視角,片中固然有著英雄般的史詩豐功偉績,但如果一來就按照這樣的傳統模板拍攝,反而會給觀眾一種審美疲勞的感覺。《八佰》的優勢在於,影片開頭是以逃兵視角為主題展開切入的。
  • 滿眼熱淚看完《八佰》,幸運的國人總是被一群勇敢的人保護著
    昨日深夜,看了期待很久的《八佰》,總體來說,管虎導演的這部作品實屬上乘,是我觀影史上,最為逼真的一次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性,上一次是在看《1917》,《八佰》的震撼感更為強烈。以當時情形,就如謝團長所說,升旗並不能改變什麼,甚至會激怒敵人,加速戰士的死亡。但是升旗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象徵著戰士頑強抵抗的決心,象徵著戰士喚醒國人鬥爭意志的期盼。這四百個壯士的確無法改變戰局,但是他們身後這四萬萬同胞卻可以碾碎任何侵略者。凝聚精神,喚醒國人意志,這是這四百壯士所要做到唯一事情。
  • 《八佰》再也不是八佰,而是十四萬萬
    抗戰題材的大製作電影,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國人面前了。《八佰》的全國上映,點燃了中國民眾潛藏在血脈裡的深深愛國思潮,再一次將人們的記憶拉入那個戰火紛飛、強敵環伺、舉族有亡國滅種之險的時候。作為主旋律電影,《八佰》把幾代中國人歷來裹藏胸間的一腔憤懣之氣、一股豪氣、萬千志氣強烈地激發出來。因恨寇敵殘虐我國人而憤,因恨蔣之當局無能而懣。為國人捨生取義、堅決不做亡國奴前僕後繼浴血奮戰、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 從「戰狼」到「八佰」,一場知識分子與普通國人情感撕裂!
    《戰狼2》《八佰》等一些主旋律宣揚愛國主義的電影正是因為挑戰了這種文化洗腦才被買辦「精英」們指責為極端民族主義加以批判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電影只要被貼上「愛國」、「愛黨」標籤,就被國內知識分子視為「主旋律電影」,票房一般都不怎麼好;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主旋律電影是我們國家特有的電影類型?
  • 電影《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8月24日晚,我到電影院觀看了《八佰》,讓人情不自禁,我作為一個男人,都不止一次地落淚,無奈,悲壯,慘烈,壓抑,難受!捆滿手榴彈縱身一躍的英雄戰士陳樹生,湖北利川人,犧牲時年僅21歲!臨行遺言「捨身取義,兒所願也!」緊接著跳牆的「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鬥」,還有那一句響徹全場的「娘,兒不孝了」,觀者無不動容,為之震撼!
  • 抗戰片《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2020年8月14日,該片開啟全國部分影城超前點映,首日票房破千萬。在疫情的影響下,戰爭題材的影片《八佰》還能有如此高的票房不是奇蹟,而是這部影片打動了眾多國人的內心。蘇州河就好比是一條分界線,河的兩邊是兩個極端,對比可以帶給人震撼,可這不是一種戲劇化的表現,而是真實的歷史,真是&34;二、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有國才有家,國與家永不能分離,管虎導演的《八佰》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史詩級戰爭片,這部站在英雄角度詮釋的影片並沒有從技巧上去升華主題,而是從一個個小人物的蛻變上來講述戰爭帶來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