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三):進口片引進的知識

2020-08-12 魔力大道Magevard

前兩期給大家講了終端發行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復工特刊】「解密」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一)「解密」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二) ,在我們眾多發行的影片中不乏一些國外的影片,我們通常稱其為「進口片」,「引進片」、「分帳大片」、「批片」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一部「進口片」引進國內要經過什麼樣的流程最終登上國內大銀幕。


進口片主要分為「分帳大片」和「批片」兩種,國內有資質做外國片引進的公司只有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進出口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影進出口」),有資質發行的電影公司有兩家即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家引進,兩家發行」。


中影和華夏對進口片的評估有一定的標準,通過看片,票房達到指定的標準線才會考慮引進發行,報中影進出口進行再次看片後最終確定引進指標,同時也會考慮國家電影主管部門對於國產片票房比例要高於50%的調控,也就是說進口片的票房比例大於國產片時,進口片的引進就要暫停,反之就可以放寬政策予以上映,這也就是所謂的「先保比例,再保票房」。


上面提到了,國內有「進口片」發行資質的公司只有中影和華夏,那麼除此之外大量民營或者國營電影企業就不可以購買進口片進行發行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相反,我們在影院中看到的進口片,尤其是批片(也叫「買斷片」)大多都是普通電影公司主導向境外公司購買的,我們把實際出資購買進口片的公司稱為「協推方」。實際上,對於進口片而言,只有中影和華夏可以稱自己為「發行方」,其他公司哪怕是真金白銀購買影片的公司也只能稱自己為「協推方」,這也就是我們在進口片的海報上只會看到中影、華夏或者兩家公司聯合發行的字樣,如果有一天你在進口片的海報上看到「漂洋過海買辣條公司「發行,那不是政策顛覆了就是海報印錯了。


進口片的主要流程和支出費用


協推方首先要與發行方籤訂發行合同,合同籤訂後,發行公司協助中影進出口主導影片的送審工作。協推方要準備好所購買影片的版權鏈文件,眾所周知,一部影片從項目孵化階段開始就會或多或少的進行融資的動作,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影片的投資成分就會發生變化,就像一家公司有若干個股東一樣,是否同意將影片交由「協推方」負責中國大陸的發行需要所有影片出資人或者公司出具授權同意的文件,我們通常稱呼這些文件為「版權鏈」文件。



一部影片無論是進口片還是國產片都需要有清晰的版權鏈文件。收集好完整清晰的版權鏈文件及相關要求的文件,連同「發行方」(還記得嗎?只能是中影和華夏)需要「協推方」填寫的《報審表》、《合作意向書》等(因為不同時期政策可能會有調整,其他所需文件名目可以向「中影」「華夏」或者「中影進出口」具體諮詢)由中影進出口進行報送國家電影局的相關手續。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協推方」不可以擅自刪減影片內容,要等到電影局給出內容審查意見後,嚴格按照內容審查意見對影片進行調整和刪減後再報送。


當然在送審的整個過程中,可能會經歷一些曲折,電影主管部門可能會要求影片內容的刪減和調整,或者會給出其他修改意見等等,因為每部影片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所以在這裡就不具體贅述,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即可。修改好的影片加好龍標和字幕後作為上映最終版再送到電影主管部門進行二次審核,影片通過審核後會通知發行方,發行方會與協推方進行檔期的商議,擬定檔期後再要報電影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確認,批准後方可確定具體上映日期。


通過內容審查的影片就可以著手進行引進的工作,引進工作由中影進出口主導分別與境外公司籤訂外貿協議(引進片必須有一家境外公司進行合作),與境內公司籤訂內貿協議。


進口片在引進過程中

涉及到的費用支出以及成本


1、與發行方籤訂發行合作協議之後,預付給中影進出口30萬,這筆費用用於向境外公司購買影片,通常為2萬美金,粗算折合人民幣大約14萬,美元的匯率不同,折合人民幣的金額也同(這種購買只是形式上的購買,不代表影片的成本只有2萬美金),剩餘的費用用於影片的譯製和送審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其他費用;支付硬碟製作押金(具體金額向發行方諮詢)


2、中影進出口公司會針對非港澳臺的進口片收取總票房的1.5%作為服務費;港澳臺影片也算進口片需要引進,中影進出口會收取總票房的2.5%作為服務費。


3、中影和華夏作為發行公司會收取一定的發行代理費,具體的費用以中影為例,需要先行支付一定的發行保證金,然後按照票房梯次按一定比例收取,具體的發行代理費我在這裡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這個要根據影片的預估票房體量和票房表現具體與發行方進行代理費上的洽談。


4、票房結算費用,目前大多數片方將影片的結算交由中影或者華夏來做,這部分的結算費用通常為淨票房的1%,當然票房體量大的影片(比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等等)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結算費優惠政策,具體的也需要與中影或者華夏進行洽談。


進口片引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1、在向外方購買影片時,儘量與外方達成協議,要求影片可以在境內合版,也就是說一旦在電影審查過程中,電影主管部門提出影片的修改刪減意見,我們完全可以在境內找後期製作公司完成,而不必再與外方公司進行溝通,免去了很多溝通成本和因語言上的障礙所產生的溝通困擾。


2、提供送審的影片最好選用無密鑰的DCP,這種素材畫面和聲音更優質,容易提高審片的通過率,同時最好提供無水印版本的影片素材,如果必須帶水印只能放在邊角,不能影響畫面和遮蓋字幕。


3、關於影片的檔期,上面有提到,檔期是發行方和協推方共同商議擬定,由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檔期一旦經過電影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隨意更改,除非有天大的理由和不可抗力。所以,進口片的檔期選擇在提報時一定要仔細考量,做好發行的數據分析和預判,因為它不像國產片一樣可以隨意提檔,延期或者撤檔。


4、關於進口片的國內上映宣傳,有關影片的一切宣傳物料包括海報、預告片、製作花絮,新聞通稿等等都要報送中影進出口進行審核,審核通過方可發布。


以上就是進口片引進的大致流程和注意事項,希望能為一些準備做進口片引進工作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影院復工特刊」「解密」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一)
    關於電影發行的工作,很多行業外的小夥伴並不熟悉,很多行業內的小夥伴也只是單純的認為「電影發行」無非就是去搞一搞與市場終端(影院)的關係,爭取到公司下達的排片指標就萬事大吉。「電影發行」工作的全部,其實………………NO~NO~NO~,小編在這裡要告訴各位小夥伴,你們所認為的「電影發行」僅僅是最後那臨門一腳,一部影片的上映,是需要宣傳和發行合力做很多前置性工作的,這部分工作動輒幾個月,甚至影片上映前半年就開始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電影發行」工作中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
  • 觀點|說說發行方式的變遷
    01 說說發行方式的變遷(上)日前,管虎導演的《八佰》開始點映,令疫情之後許久沒進電影院的觀眾不禁想要一探究竟。同時,《八佰》在部分影院實行買斷發行的方式,引起爭議。二、地區版權賣斷——分帳發行之前的進口片發行計劃經濟時期,中影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進口影片的引進譯製和發行。《望鄉》《生死戀》《佐羅》等是那一時期的代表作。
  • 《星際特工》領銜四部進口片集體上映,暑期檔能否「強勢收官」?
    在上屆奧斯卡中收穫頗豐的《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如既往的保持其「高冷」形象,在內地也將首次嘗試藝術院線發行,這也就決定了這部電影引進內地將走「高端」路線,不參與主流競爭。 基美影業和迪士尼尋求「翻盤」,進口片首試「藝術發行」?
  • 盜版資源正在殺死進口片
    (文章內容只討論院線新片範疇,經典重映電影不在討論範圍內) 一直以來,不少業內人士持有一種觀點,認為「國內去影院的觀眾和看資源的群體不太重合」。因此一部電影釋出了高清資源雖有影響,但沒那麼致命。對於進口片來說,僅僅引進的窗口期問題就完全能夠讓高清盜版資源四處橫行。 一般情況下,一部好萊塢大片在上映三個月後便會發行藍光碟,那時候就會有高清盜版資源釋出。這三個月也成為好萊塢院線電影的窗口期。
  • 多部進口片扎堆來襲,超英大片《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先打頭陣
    11月2號至3號,兩天之內,就有《野性的呼喚》《熱氣球飛行家》《海獸之子》《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等多部進口片在國內官宣定檔,《瘋狂原始人2:新紀元》網傳將同步北美定檔11月27日、皮克斯動畫《心靈奇旅》也官宣確定引進。
  • 沒引進《小丑》,感覺錯過了十個億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票房超過7億美元的電影中有兩部國產片,也就是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冠亞軍《戰狼2》(8.7億美元)《哪吒》(7.01億美元),《流浪地球》的全球票房經過四捨五入後約等於7億美元。      中國電影市場引進進口片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 7個月引進13部,為什麼日本動畫電影越來越多了?
    國內每年都會引進70部左右的好萊塢影片,這個數量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持平到現在。之所以今年會增加動畫電影的引入,完全是因為好萊塢影片在國內的票房出現下降造成的。 2017年的時候,國內市場全年引進片的票房成績是258.07億,其中好萊塢六大(分帳片)貢獻了192.9億。然而到了2018年卻下降到了230.79億,其中好萊塢六大貢獻了175.2億。
  • 沒有進口片的中國票房,經得住考驗嗎?
    相比總統更換所帶來的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外交衝突,反而是新冠疫情對好萊塢大片引進造成的傷害更大一點。 影院哀聲載道,渴求大片定檔。 缺少了進口片的中國電影,經得住考驗嗎? 為什麼今年11月如此之冷?我們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就是11月檔期本身因為歷史原因,就相對偏弱。
  • 聽說北郊又要開4家IMAX影院,這是要氣死南郊的小夥伴嗎? 聚寶盆
    或許5飯們還不知道西安現有的imax影院大多數都集中在北郊而最新消息說今年還要再開4家新的IMAX影院……這是要氣死南邊的小夥伴嘛!• 開業時間:2011年7月• 面積:256平米• 銀幕尺寸:12米(高)*21.33米(寬)• IMAX座位:291個地址:自強東路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東側
  • 《八佰》票房破3億 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的發行方式引爭議
    從7月20日影院重新開業算起,到現在已復工滿一個月了。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經過長達五天的點映後,《八佰》今日(8月21日)起正式上映。記者截稿時,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影片實時票房已突破3億元。
  • 這10部電影宣布公益救影院,不包括《復聯1、2》
    第一批上映片單也出爐了,不少細心的小夥伴發現,除了上映檔期,片單列表裡還單獨列出了每一部電影的分帳方式。在10部國產電影中,除了新片《第一次的別離》採用正常分帳模式,其餘9部國產老片包括《中國合伙人》《流浪地球》《狼圖騰》《戰狼2》《十二生肖》《北京愛情故事》《美人魚》《捉妖記》《風聲》,全部都備註了公益放映不分帳。
  • 進口片中文配音版回暖 情懷使然OR經典傳承?
    《功夫熊貓3》中文配音版預告片前不久才下線的《瘋狂動物城》和《奇幻森林》的配音版也在眾多觀影小夥伴的朋友圈裡收到不少點讚。而眼下,由張國立、徐帆回歸配音的《海底總動員2》已經在收穫孩子們的笑聲了(2003年,二人配音的《海底總動員》廣受好評)。
  • 進口片9月「混戰」,誰能打開中國票倉大門?
    相對而言,進口片陣容可看性就高得多。諾蘭新片《信條》與木村拓哉、長澤雅美主演的《假面飯店》定檔9月4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與日本真人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定檔9月11日,下旬則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鄰裡美好的一天》和《死無對證》(義大利版《看不見的客人》)。
  • 一大波進口片扎堆定檔,但這不是完成200億KPI的最好方式
    兩天之內,包括《野性的呼喚》《熱氣球飛行家》《海獸之子》《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多部新片官宣定檔,《瘋狂原始人2:新紀元》網傳同步北美定檔11月27日、皮克斯動畫《心靈奇旅》也官宣確定引進。 但是進口片扎堆定檔,帶來的一定就是繁華嗎?
  • 專訪探娛發行合伙人邪讓多傑:全棧遊戲工程師的修煉日常
    我接觸過許多優秀的遊戲製作人,其中不少都是既做過研發工作,又做過發行工作,我認為只有兩方面都接觸過的遊戲人,知識領域才較為完整,這也是我離開研發崗位,來到發行的原因。 Q:現在的工作日常是怎樣的呢?平時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呢?
  • 年終盤點|電影:發行變革新嘗試 2021年優質內容成王牌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琰 鄧浩)訊,半年停擺、賀歲片首登視頻網站、電影出品方制定發行「保底條款」……疫情影響之下的電影行業,各種新狀況層出不窮。截至12月19日,2020年電影票房成績單183億元,同比大幅降低已在預期中。但《八佰》票房突破30億元,高毅資產參與萬達電影定增,預示行業的至暗時刻似乎已經過去。
  • 《信條》《花木蘭》等進口片9月混戰,誰能打開中國票倉的大門?
    諾蘭新片《信條》與木村拓哉、長澤雅美主演的《假面飯店》定檔9月4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與日本真人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定檔9月11日,下半旬則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鄰裡美好的一天》和《死無對證》(義大利版《看不見的客人》)。
  • 年終盤點|電影:發行變革新嘗試 2021年優質內容成王牌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琰 鄧浩)訊,半年停擺、賀歲片首登視頻網站、電影出品方制定發行「保底條款」……疫情影響之下的電影行業,各種新狀況層出不窮。截至12月19日,2020年電影票房成績單183億元,同比大幅降低已在預期中。
  • 2019電影票房:國產片中小影片很艱難 進口片繼續走低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2019國產片爆款太爆,進口片繼續走低 2019年紀錄節點2月5日大年初一當天,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為14.3億元,同比增長12月15日,2019年累計票房超過了2018年總票房(609億)創下新紀錄。
  • 山東影院復工率已達到90.1% 電影總票房近6000萬元
    央廣網濟南8月22日消息(記者桂園)從7月20日起影院重新開業,到現在已復工滿一個月。統計顯示,山東影院的復工率排在全國第五,復工率達到90.1%;山東省電影總票房近6000萬元,票房數位居全國第六。據山東省電影發行放映集團相關人員介紹,影院復工前三周,山東各影院的復工率均居全國第一,直到第四周,才被其他省份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