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給大家講了終端發行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復工特刊】「解密」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一)「解密」發行小夥伴的日常(二) ,在我們眾多發行的影片中不乏一些國外的影片,我們通常稱其為「進口片」,「引進片」、「分帳大片」、「批片」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一部「進口片」引進國內要經過什麼樣的流程最終登上國內大銀幕。
進口片主要分為「分帳大片」和「批片」兩種,國內有資質做外國片引進的公司只有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進出口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影進出口」),有資質發行的電影公司有兩家即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家引進,兩家發行」。
中影和華夏對進口片的評估有一定的標準,通過看片,票房達到指定的標準線才會考慮引進發行,報中影進出口進行再次看片後最終確定引進指標,同時也會考慮國家電影主管部門對於國產片票房比例要高於50%的調控,也就是說進口片的票房比例大於國產片時,進口片的引進就要暫停,反之就可以放寬政策予以上映,這也就是所謂的「先保比例,再保票房」。
上面提到了,國內有「進口片」發行資質的公司只有中影和華夏,那麼除此之外大量民營或者國營電影企業就不可以購買進口片進行發行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相反,我們在影院中看到的進口片,尤其是批片(也叫「買斷片」)大多都是普通電影公司主導向境外公司購買的,我們把實際出資購買進口片的公司稱為「協推方」。實際上,對於進口片而言,只有中影和華夏可以稱自己為「發行方」,其他公司哪怕是真金白銀購買影片的公司也只能稱自己為「協推方」,這也就是我們在進口片的海報上只會看到中影、華夏或者兩家公司聯合發行的字樣,如果有一天你在進口片的海報上看到「漂洋過海買辣條公司「發行,那不是政策顛覆了就是海報印錯了。
進口片的主要流程和支出費用
協推方首先要與發行方籤訂發行合同,合同籤訂後,發行公司協助中影進出口主導影片的送審工作。協推方要準備好所購買影片的版權鏈文件,眾所周知,一部影片從項目孵化階段開始就會或多或少的進行融資的動作,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影片的投資成分就會發生變化,就像一家公司有若干個股東一樣,是否同意將影片交由「協推方」負責中國大陸的發行需要所有影片出資人或者公司出具授權同意的文件,我們通常稱呼這些文件為「版權鏈」文件。
一部影片無論是進口片還是國產片都需要有清晰的版權鏈文件。收集好完整清晰的版權鏈文件及相關要求的文件,連同「發行方」(還記得嗎?只能是中影和華夏)需要「協推方」填寫的《報審表》、《合作意向書》等(因為不同時期政策可能會有調整,其他所需文件名目可以向「中影」「華夏」或者「中影進出口」具體諮詢)由中影進出口進行報送國家電影局的相關手續。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協推方」不可以擅自刪減影片內容,要等到電影局給出內容審查意見後,嚴格按照內容審查意見對影片進行調整和刪減後再報送。
當然在送審的整個過程中,可能會經歷一些曲折,電影主管部門可能會要求影片內容的刪減和調整,或者會給出其他修改意見等等,因為每部影片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所以在這裡就不具體贅述,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即可。修改好的影片加好龍標和字幕後作為上映最終版再送到電影主管部門進行二次審核,影片通過審核後會通知發行方,發行方會與協推方進行檔期的商議,擬定檔期後再要報電影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確認,批准後方可確定具體上映日期。
通過內容審查的影片就可以著手進行引進的工作,引進工作由中影進出口主導分別與境外公司籤訂外貿協議(引進片必須有一家境外公司進行合作),與境內公司籤訂內貿協議。
進口片在引進過程中
涉及到的費用支出以及成本
1、與發行方籤訂發行合作協議之後,預付給中影進出口30萬,這筆費用用於向境外公司購買影片,通常為2萬美金,粗算折合人民幣大約14萬,美元的匯率不同,折合人民幣的金額也同(這種購買只是形式上的購買,不代表影片的成本只有2萬美金),剩餘的費用用於影片的譯製和送審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其他費用;支付硬碟製作押金(具體金額向發行方諮詢)
2、中影進出口公司會針對非港澳臺的進口片收取總票房的1.5%作為服務費;港澳臺影片也算進口片需要引進,中影進出口會收取總票房的2.5%作為服務費。
3、中影和華夏作為發行公司會收取一定的發行代理費,具體的費用以中影為例,需要先行支付一定的發行保證金,然後按照票房梯次按一定比例收取,具體的發行代理費我在這裡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這個要根據影片的預估票房體量和票房表現具體與發行方進行代理費上的洽談。
4、票房結算費用,目前大多數片方將影片的結算交由中影或者華夏來做,這部分的結算費用通常為淨票房的1%,當然票房體量大的影片(比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等等)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結算費優惠政策,具體的也需要與中影或者華夏進行洽談。
進口片引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1、在向外方購買影片時,儘量與外方達成協議,要求影片可以在境內合版,也就是說一旦在電影審查過程中,電影主管部門提出影片的修改刪減意見,我們完全可以在境內找後期製作公司完成,而不必再與外方公司進行溝通,免去了很多溝通成本和因語言上的障礙所產生的溝通困擾。
2、提供送審的影片最好選用無密鑰的DCP,這種素材畫面和聲音更優質,容易提高審片的通過率,同時最好提供無水印版本的影片素材,如果必須帶水印只能放在邊角,不能影響畫面和遮蓋字幕。
3、關於影片的檔期,上面有提到,檔期是發行方和協推方共同商議擬定,由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檔期一旦經過電影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隨意更改,除非有天大的理由和不可抗力。所以,進口片的檔期選擇在提報時一定要仔細考量,做好發行的數據分析和預判,因為它不像國產片一樣可以隨意提檔,延期或者撤檔。
4、關於進口片的國內上映宣傳,有關影片的一切宣傳物料包括海報、預告片、製作花絮,新聞通稿等等都要報送中影進出口進行審核,審核通過方可發布。
以上就是進口片引進的大致流程和注意事項,希望能為一些準備做進口片引進工作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