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吐夢的《飢餓海峽》:日本影史懸疑至高傑作,訴說人間的飢餓與失格

2021-02-21 風影電影

昭和二十二年,北海道巖內某當鋪一家三口被人殺害,店鋪遭到焚毀。

不久颱風來臨,行駛於津輕海峽的曾雲號沉沒,500多人喪生。

警方在核對海難死者身份時,發現兩具不明身份且傷痕可疑的屍體。經調查,得知二人系網走監獄的刑滿釋放人員沼田和木島,失蹤前曾與一名叫犬飼多吉的人在一起。函館警察弓坂直覺此案與犬飼有關,但犬飼猶如人間蒸發一般,此案最終不了了之。 

十年後,妓女杉戶八重和一名男青年的屍體從海中打撈上來,警察味村時雄判定二人並非自殺,男青年的主人——實業家樽見京一郎則擁有重大嫌疑。隨著調查深入,那起沉痾十年的懸案也一同浮出水面。真相震撼了所有人的心。

這次上影節有一部電影的確不容錯過,就是這部史詩級別的《飢餓海峽》,非常深沉有力的一部作品,在懸疑類型上做到了幾近完美的深度。雖然影片拷貝上出了意外(4K其實變成了2K),不過電影本身,依然令人非常震撼。

《電影旬報》曾經評出日本電影的世紀百佳,《飢餓海峽》位列日本100年來第三佳作,僅次於《七武士》和《浮雲》,足見其重磅程度。

那些大義凜然、言之鑿鑿、痴心妄想、欲說還休的出場人物們,幾乎沒有一個角色在走過場,無不是對表面上唯一一個失格者的嘲諷。看過《控方證人》的影迷肯定會不自覺地對比,等待著那個轉折,或者更進一步,等待那個轉折之後的突然的終結。

就個人而言,《飢餓海峽》的表達無疑要比控方證人要更為克制且深刻;而三個小時的長度,導演對節奏的自得控制,也令人沉浸其中。

內田吐夢是個非常會控制觀眾心理的導演,每個細節都可以找到呼應,每一個還留待解釋的物像最終都得其所歸,以及那些浮雕化的心理刻畫,劇烈顫抖的鏡頭,安靜冰冷的場景。

如果說,《飢餓海峽》伊始,內田所營造的氛圍讓觀眾進入了這個懸疑的情境,那麼後來內田所做的,就是讓觀眾隨著劇情陷入自負的規劃與猜測而刻意遠離真實,尾聲重新一步步擊碎觀眾的預想,直到最後戛然而止。

《飢餓海峽》透露出的,不僅是內田吐夢,也是大量當時日本人對待人生「哀」之命運的思考,而這思考顯得比成天做自由幻夢的民族要清醒得多。大概,人生能夠苟且已是萬幸,即便這麼說看起來像是個笑話,而失格則是對所有飢餓的輕描淡寫的最終懲罰。

命運就這樣潦草決定了人們所無法遮蔽的罪孽、全心克制的愛欲、渴望得救的求生之欲——這些所有的飢餓。在命運之下任何的任何辯解都沒有證據,任何自救的可能都已經滅失。


作為人的資格早已被命運剝奪,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世間追求證據的理性和簡單粗暴的邏輯既印刻了犬飼,也捆綁了他;而世間唯一能夠信仰的愛曾經短暫地將點燃,最終又讓他熄滅於翻覆的海潮中,在海峽中,犬飼終於重生,又或是走向了最終的長眠。

世間如此豐富的善與愛的邏輯中容不下絲毫惡與匱乏,因而飢餓所代表的中介也永遠只能是海峽波濤般的去留無意。


犬飼在那十年是否依然愛著八重呢?

顯然,他對跛腳的妻子僅僅是一種憐憫與自我救贖的動機。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犬飼心裡所牽掛的依然是八重,或者說在所有的龐雜的自我救贖的行動的間隙,他能夠尋找慰藉的回憶依然只能是八重。這樣想下去,他掐死八重的場景就愈發鮮血淋漓。

深愛卻又深深地疏離與不信任,這大概是犬飼心中對八重的最龐然的矛盾。因為善與惡的邏輯在那個時代是如此地格格不入,他深知這一點,而對所愛之人的矛盾又迫使著他將這種定則應用到了全世界唯一最愛最信任他的人之上。最後留下唯一的死亡。追捕他時因他而沒落的弓坂,反而成為最終能夠信任理解他的人,客觀上卻又促成了他最終的死亡。

這樣一類比,一切的愛與信任在作弄之下最後都指向了死亡。


命運是時代給予平凡之人的烙印,掙扎一夜、十天、一月、五年、十年,他們都已經成為了生命中無法擺脫的枷鎖。所有的飢餓最終都依然會被浪潮衝刷、填補,了無蹤跡。

過往文章

私人上影節推薦第一彈~

不僅有《母暮》《昭和64》,還有莎士比亞!

令人窒息的犯罪史詩(日劇)《昭和64》

塔氏遺作《犧牲》:文明會否咬斷自己的咽喉?

Bob Dylan傳記片《我不在那兒》:大眾喜好法西斯

相關焦點

  • 日本怪屍案,死在片場的內田吐夢
    而今,在以探案故事剖析社會人性陰暗面的日本電影中,《飢餓海峽》更是被奉為首當其衝的傑作。或許,唯一可與《飢餓海峽》相媲美的是野村芳太郎執導的《砂器》。雖同為推理名作,松本清張的《砂器》於1961年就已寫成,而水上勉創作《飢餓海峽》還晚其兩年。可惜,野村芳太郎直到1974年才後知後覺地改編出《砂器》,內田吐夢卻早其十年便一鼓作氣佔得了推理電影頭把交椅。
  • 京師丨日本電影大師內田吐夢
    內田吐夢同樣甩給我們一個久久難以忘懷的結尾。凡難以言說的就當沉默,而死亡就是沉默的最有效的方式。然而,細思極恐的是,大海的飢餓猶如人性的飢餓,自詡有容乃大,又何嘗不是萬惡的深淵?在如今剖析社會人性陰暗的日本電影當中,《飢餓海峽》無疑被奉為首當其衝的傑作。
  • 上海國際電影節第七個大招:在晚春與麥秋的飢餓海峽旁,我記得與吸血鬼驚情的四百年
    昨夜公布的首批4K修復片單沒有任何懸念,都是過去一年多來全世界較為優秀的4K修復新品,其中費裡尼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傑作《阿瑪柯德》最有看點。這部影片此前由美國的標準公司做過一次修復,上海也在2013年末做過一次義大利版膠片放映,但這次4K數字修復版則是2015年由博洛尼亞修復實驗室完成的,全新修復的畫質讓之前這兩版都瞬間作古。
  • 《飢餓海峽》的小說、戲劇與電影
    二世子山上,石蒜花開,鮮紅似血喲……這是日本作家水上勉的話劇《飢餓海峽》中《積丹搖籃曲》的片段,劇本完成於1972年,早在10年前的1962年,作為小說的《飢餓海峽》已經出版,並以對戰後初期日本社會真實面貌的表現引起反響,兩年多後的1965年初,小說被搬上銀幕,獲評當年日本十部佳片的第五位。
  • 個人飢餓史/傅菲
    個人飢餓史/ 傅  菲      我確信自己的前世是來自北方荒原一匹孤狼。
  • 別只關注島國愛情動作片,這10部日本推理論證電影最值得一看!
    在分享之前,戴戴先給大家小小的科普一下懸疑推理片。顧名思義,懸疑片是指因情節使人們對主要人物的命運引起關切,而造成高度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電影類型。懸疑片中常能用情節引起觀眾在看的時候一邊思考,而片尾處謎底的揭露又往往讓人意想不到,故事依據起承轉合作為收尾。日本推理電影向來以風格多變、推理嚴謹而受到歡迎。有風格壓抑、主題沉重的,也有節奏痛快顏值爆表的。
  • 日本最「好色」的女攝影家、蜷川實花導演電影《人間失格》
    太宰治,日本無賴派作家。他的一生,三件事最有名。寫下過《人間失格》,那句著名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就出自於他。沉溺於情色,私生活放蕩,一生糾纏過的女人不計其數。剛開始是養眼純愛,後來是驚悚詭異,到了結尾還有了些懸疑片的調調。如果要用三個字來形容這部電影,我認為是:美,色,情。在片中,小慄旬全身充斥著一种放浪形骸,頹廢憂鬱美。不甘做銀行家的情婦,但卻心心念念要做太宰治的情婦。當看到太宰治又出現在房門口的時候,她又驚又喜,眼淚無聲的流。但是,太宰治慣性式的撩人,不知不覺就撩撥的她無法自持。
  • 飢餓遊戲3下青春版預告 回望"大表姐"成長史
    在全球大熱的好萊塢科幻巨製「飢餓遊戲」系列,一直以來憑藉其青春化、偶像化、當代化的情節設定,備受全球眾多年輕觀眾青睞,而該系列的最終章《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下    新預告完成青春告別式 大表姐為妹而戰「姐姐力」爆發    《飢餓遊戲》系列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蘇珊·柯林斯同名暢銷小說三部曲,在原著作者的筆下,這原本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戲,主打90後為代表的青少年讀者。
  • 《飢餓的蘇丹》—攝影師成飢餓的蘇丹女孩
    照片的內容是一名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黑人小女孩,或許是因為纖細的四肢已經撐不起她的身軀,或許是因為太飢餓已經到了瀕死的狀態,這個小女孩半蹲在枯黃的大地上,把頭深深地埋進黃土裡,而身後不遠的地方,有一隻嗜血的禿鷲虎視眈眈……《飢餓的蘇丹》這是美國攝影師凱文·卡特在動亂的蘇丹拍下的照片,照片以高度寫實的手段向人們重新詮釋了動亂、貧窮與飢餓,像一根針一般刺痛了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心
  • 《飢餓海峽》重磅推出!高倉健電影17部合集!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1931年2月16日-2014年11月10日),出生於福岡縣中間町,畢業於日本東京都明治大學商學科,日本男演員。1956年憑藉首部動作電影《電光空手道》正式闖入日本電影圈。《飢餓海峽》1965日本犯罪,懸疑,劇情豆瓣評分:8.4分
  • 《飢餓遊戲》今日上映 24人混戰唯1人可存活(圖)
    中新網6月14日電 繼以燎原之勢引爆歐美影市之後,年度好萊塢「現象級大作」《飢餓遊戲》今日以2D、2D IMAX制式正式登陸內地大銀幕。該片改編自蘇珊·柯林斯的同名暢銷小說,匯集了生死競技、真人秀、青春、科幻、愛情等元素。為使國內觀眾更加順暢融入「遊戲盛宴」,影片發行方再曝一支正反派人物特輯,全面揭秘這場殘酷淘汰戰中「權貴」「幕僚」以及十二區「貢品」等關鍵角色。
  • 影評 《飢餓遊戲》的重點並不在「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剛上映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拿它和《大逃殺》相比,但《大逃殺》是一部比較純粹的動作驚悚片,它主要是滿足觀眾追求暴力、血腥的感官刺激,玩的都是心跳,而《飢餓遊戲》更像《楚門的世界》或《黑鏡》,可以說它的武戲,只是為了以後的文戲作鋪墊
  • 《飢餓遊戲2》曝花絮 主創贊影片勞倫斯獲表白
    2:星火燎原》(以下簡稱《飢餓遊戲2》)以1.61億美元的首周末成績無懸念登頂上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並一舉成為北美影史首周末票房最高的2D電影。,並一舉成為北美影史首周末票房最高的2D電影。「大」而「深」震驚皮塔   深情表白要和凱妮絲拯救世界從目前的口碑來看,輿論界普遍認為全面升級的《飢餓遊戲2》兼具「廣度」和「深度」,不僅「大」而且「深」,而這也正是《飢餓遊戲2》主創們的看法。
  • 詹妮弗·勞倫斯-飢餓遊戲
    電影講述了北美洲在一場大戰中被摧毀,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是新的家園也有新的政策,在管轄區下的12個區必須選出一男一女共24名選手參加「飢餓遊戲」,在「飢餓遊戲」中不僅要在遊戲中與各種野獸對抗,而且必須要殺死其他選手,最後一名生存下來的可以獲得巨額獎金  。
  • 《飢餓遊戲2》勞倫斯驚豔 五主角曝華麗定妝照
    兩人不得不重新參加飢餓遊戲,並且凱特尼斯必死無疑。             獅門公司2012年出品的《飢餓遊戲》打破多項票房紀錄,躋身影史最賣座的商業片之一。《飢餓遊戲》也力助獅門公司首次躋身好萊塢製片廠勢力榜第六位。
  • 全球頭條精選 《飢餓遊戲3》稱霸感恩節;貝嫂設計慈善T恤
    但是今年的感恩節檔的票房市場卻沒有去年同期在《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和《冰雪奇緣》兩部大片帶動下那麼火爆。《飢餓遊戲3:嘲笑鳥》完勝兩部新片,周末再收5688萬美元,稱霸感恩節周末票房榜,也成為歷代第五高的感恩節周末票房,僅次於《飢餓遊戲2》《冰雪奇緣》《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玩具總動員2》。——Variety
  • 《飢餓遊戲3》首日預售1.3億成「年度之王」
    《飢餓遊戲3》北美海報(1 /4張)《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票房常盛不衰。據美國媒體報導,將於本月21日在美國上映的《飢餓遊戲3:嘲笑鳥》(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的首日預售票房已超過1.3億美元,堪稱本年度首日預售「票房之最」,也勢必成為本年度北美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據悉,該片有望引進中國內地。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初看人間失格的時候,是那種很喪的感覺,人間失格又稱喪失為人的資格,初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點震驚,為什麼會取這麼喪的標題?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書?又是為什麼這樣的書會被奉為經典之作?除了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的社會環境也很重要,時代是一座山,落在人們身上是一粒灰,這也表明了每個人都逃不掉時代在人身上刻下的深深印記,人間失格的作者是以自己為原型,那時候的日本社會動蕩不安,長兄制度讓排行第6的他也失去很多關注,最後在寫完人間失格之後,39歲投水自殺也展示了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動蕩,社會人的異化和人們心中的犬儒主義。
  • 《飢餓遊戲2》芬尼克受追捧 「基情秘聞」大曝光
    山姆·克拉弗林追女有術    由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領銜主演的《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以下簡稱《飢餓遊戲2》)上映後,票房連傳捷報、屢破紀錄,影片剛一上映就成為北美影史上首周末票房最高的「對於廣大外貌協會成員來說,《飢餓遊戲2》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讓飢餓的觀眾們嘗到了山姆·克拉弗林這枚美好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