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和35歲生孩子,差距到底有多大?產科醫生說出了真相

2020-12-22 騰訊網

每一個30歲還未結婚的女生,都一定會在逢年過節時被親戚念叨:

「還不找對象?」

「趁年輕趕緊生,年紀大了就不好生了!」

「年輕人要先成家,再立業,有了孩子才有打拼的動力。」

(來源:網絡)

其實,大多數女生都聽過「24~29歲是最佳生育年齡」,但一個扎心的事實是,很多人在這個年齡正是事業剛剛步入正軌的階段,如果此時選擇了「生」,往往就意味著捨棄「升」。

因為生孩子很可能會把職場女性推入邊緣化的危機。

(來源:日劇《我,到點下班》)

而且生孩子後,女性的時間將不斷被上班、家務、孩子拉扯,因為目前大部分的家務都默認由女性承擔。

(來源:《半坡上的家》)

電視劇《安家》中,需要夜裡加班的婦科醫生媽媽,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只能坐在衛生間馬桶上工作。

在這種困境下,很多女生不得不錯過「生育黃金期」,但同時,她們也會擔心,錯過了,究竟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一個明確的事實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生育力會下降,流產和胎兒畸形的概率會增加,懷孕和分娩的風險也會增加。

1. 女性自然懷孕機率隨年齡增長下降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的數據,健康的25歲女性每個月自然懷孕的機率是25%左右。也就是說,每100個當月嘗試懷孕的女性中,有25個會成功。30歲,這個機率是20%,而到了40歲,這個數字減少到5%以下[1]。

隨之下降的還有卵巢儲備功能,卵巢儲備功能指的是卵巢內存留卵泡的數量和質量。女性的卵巢儲備,在出生左右是頂峰,隨後逐漸下降,直至絕經[2]。

影響生育的還有卵子質量,如果卵子質量不佳或者有遺傳異常,那麼可能會無法受精,受精卵無法在子宮著床或導致流產。

但臨床上沒有直接的方法可以測定卵子質量,只能通過胚胎異常的百分比來推測評估卵子質量與年齡的關係。同樣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長,胚胎異常的百分比逐漸增高。

事實上每個年齡段的女性都面臨一定的流產風險(大約10%-15%),而隨著年齡增長,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也相應地增加,並在35歲後飛速上升[3]。

2. 30~34歲生孩子,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高

一項對全美2009年700多萬孕產婦的統計研究顯示:與25~29歲的女性相比,年輕女性(≤19歲)發生早產、絨毛膜羊膜炎、子宮內膜炎和輕度先兆子癇的概率增加。

而高齡孕產婦(≥35歲)發生早產、高血壓、嚴重先兆子癇、子癇前期和產後出血等孕期及分娩併發症的概率大幅增加[4]。

(數據來源: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上圖的橫軸代表了不同年齡組,縱軸是每1000人患孕產相關併發症的發病人數。可以直觀地看出:

發生併發症的概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

也就是說,年齡太小或者年齡太大,都會增加風險,而中間風險相對較低,其中25~29歲組和30~34歲組的差距其實並不太大。

但35周歲以上,孕期及分娩併發症出現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這也是為什麼醫學上將35周歲定為「高齡產婦」的標準。

除了孕期及分娩的併發症,大家最關心的還有胎兒的狀況。的確,隨著年齡的增加,胎兒發生異常的概率肯定會更高。但實際上這個絕對值,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

加拿大的一份大樣本研究數據統計顯示:不良妊娠和分娩結局的風險隨著孕產婦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發生嚴重胎兒及嬰兒不良結局的絕對風險,即便是35周歲以上的女性,這個值也相對較低(5%-7%)[5]

(數據來源:Absolute risks of obstetric outcomes risks by maternal age at first birth: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很多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的壓力下,不得不打亂自己的人生安排;也有很多人,因為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而焦慮不已,好像那些嚴重的事情都將要降臨到自己頭上。

其實什麼時候生「最佳」,並沒有一個最優解。如果從醫學角度來說,我們綜合分析上面的數據,考慮到我們自身和寶寶的健康,能夠在24~29周歲生育固然是最好。

但如果錯過了,也沒有那麼糟糕。要知道即便是健康的20多歲女性,也可能發生一些不良的結局。總的來說,在35歲之前生育,還是有極大的概率一切順利,不是說超過30歲生,就一定會有問題。

生育生育,生只是開始,養育一個孩子還需要時間、耐心、經濟和智慧各方面配合,並非只有醫學一個角度。

20歲出頭剛走進社會,還沒站穩腳跟,還不能為自己和孩子負責時就被迫選擇生育,對女孩子人生的影響程度,未必就比那百分之幾的發病率更小。

馬伊琍談平衡家庭和工作

(圖片來源:《非常道》)

對於年輕人來說,「最佳生育年齡」不應該是「年齡到了」的捆綁,而應該是雙方都做好了準備,去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來的時候。

對於女生來說,她們需要的也不是親戚「早生孩子早幸福」的勸告,而是擁有選擇生育的權利,而是伴侶也能認識到做家務和照顧孩子不是「幫忙」,也是自己的責任,而是生完孩子後,不用承擔社會的偏見,能像男人一樣在職場上公平競爭。

審稿專家:龔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https://www.reproductivefacts.org/news-and-publications/patient-fact-sheets-and-booklets/documents/fact-sheets-and-info-booklets/age-and-fertility/

[2]Wilkosz, Pawel et al. 「Female reproductive decline is determined by remaining ovarian reserve and age.」 PloS one vol. 9,10 e108343. 13 Oct. 2014, doi:10.1371/journal.pone.0108343

[3]Nybo Andersen AM, Wohlfahrt J, Christens P, Olsen J, Melbye M. Maternal age and fetal loss: population based register linkage study. BMJ.2000;320(7251):1708-1712.doi:10.1136/bmj.320.7251.1708

[4]Cavazos-Rehg PA, Krauss MJ, Spitznagel EL, Bommarito K, Madden T, Olsen MA, Subramaniam H, Peipert JF, Bierut LJ. 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Matern Child Health J. 2015 Jun;19(6):1202-11. doi: 10.1007/s10995-014-1624-7. PMID: 25366100; PMCID: PMC4418963.

[5]Schummers L, Hutcheon JA, Hacker MR, VanderWeele TJ, Williams PL, McElrath TF, Hernandez-Diaz S. Absolute risks of obstetric outcomes by maternal age at first birth: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Epidemiology. 2018 May;29(3):379-387. doi: 10.1097/EDE.0000000000000818. Erratum in: Epidemiology. 2018 Jul;29(4):e38. PMID: 29517506; PMCID: PMC5922259.

相關焦點

  •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 時間:2021-01-07 11:07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專家解析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卵子質量卵細胞是每個女人天生具有的,但自出娘胎,女性體內的卵子就會不斷受到環境的汙染和影響。
  • 25歲的卵子和35歲的卵子有哪些不一樣?
    有的人說「現在男人都好現實啊,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目的太明確了。」有男性網友直言「找對象,確實會看女性的年齡。」儘管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女性確實有最佳的生育年齡。對於女性來講,最佳生育年齡是23-30歲,女性一旦到了35歲再懷孕,就被劃為高齡孕婦了。而女性高齡懷孕會面臨更多的風險。
  • 女性多大年齡生孩子最合適?20幾歲和30歲出頭懷孕,確實有區別
    用老人的話說,20歲左右的女性就好比蘋果樹上的果子,生孩子就和瓜熟蒂落一樣容易。但是放在現代來看,20歲左右的年紀依然不是最佳的生育年齡。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大多尚未完成學業,心理年齡還沒有到達一個很成熟的階段,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所以過早的生孩子並不是一件好事。
  • 女生25歲和30歲生孩子各有什麼優缺點,答案全在這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5歲和30歲生孩子的優缺點 25歲生孩子的優點,產後恢復比較快。 25歲左右就生孩子的女性,因為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旺盛的生長期,新城代謝也很快。所以產後身體恢復的也比較快。不容易落下月子病。身材也比較容易恢復, 缺點:心理角色還無法一下子適應 25歲的女性,通常都比較不成熟,很多還都是孩子。
  • 生孩子這件事上,憑什麼35歲比不過25歲?
    很多女性到了30歲才生第一個,到生第二個都差不多35歲左右,已是臨床上定義的高齡孕產婦。高齡女性懷孕生娃就跟闖關一樣,你得冒著風險闖過一道道難關,才能到達分娩的彼岸。■ 可能面臨的風險:對產婦和胎兒均有一定的風險高齡女性(35歲及以上)與適齡女性(20-34歲)相比,患有妊娠併發症的風險更高,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高齡女性發生自然流產率更高,發生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增加,如唐氏症候群風險增加。
  • 做次CT,危害到底有多大?醫生說出真相,很多人沒想到
    那做一次CT,危害到底有多大?這邊醫生提示大家,很多都是因為不了解導致的,從而對CT檢查產生的誤解。CT檢查傷害性比較大的是電離輻射的照射,長期的電離輻射照射,會導致患者身體中的電離量增加,從而損壞身體健康,存在誘發癌症的風險。
  • 金華25歲產婦站著生孩子 自由體位分娩可蹲著生
    可是,醫生檢查後,她的情況有點糟:胎位不正,羊水也渾濁了。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醫生會建議剖腹產。「我還是想努力一把。」陣痛一次次襲來,張秀娟臉上冒出大顆大顆的汗。產科的護士長陳豔,也鼓勵她先試試。可是,第一產程她用盡了渾身力氣,孩子都出不來。因為孩子的頭位太高了。
  • 18歲時,她拜託醫生「切掉子宮」;27歲時,產科男醫生保護她成為母親
    伴隨著痛苦和堅持,時間來到了2012年。佳佳的勇敢和堅強也得到了鼓勵,一位老師說,「只要你想讀書,就幫你到底。」因為看病、輸血,經常沒辦法正常上學,佳佳就帶著學習機在治療的時候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佳佳的功課沒有落下太多,只是英語這門在會考的時候卡住了。
  • 誰才是「2020成都最火的產科醫生」?成都知名產科醫生盤點
    懷孕後,準爸準媽們開始面臨第一個難關:為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婦產醫院和產科醫生。問題來了:成都產科醫生那麼多,到底咋個選嘛?簡單點,就看醫生的人氣高不高!小編收集整理了關於成都一些婦產醫院的代表性產科醫生以及關於他們的評價,這裡面,到底誰才是「2020成都最火的產科醫生」?文末看大家的選擇!* 註:信息來自各醫院官網,評價來自網絡各論壇留言,僅供參考,不代表川醫觀察觀點。
  • 產科醫生透露實情
    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產科醫生,吃飯的時候閒聊說起這個話題,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她說最近十年,生雙胞胎的夫妻不斷增多,確實是有原因的。高齡女性備孕,種種原因引發排卵異常,一個月排出雙卵子的機率會更高最近十年,人們結婚的年齡可以說是越來越晚了,因這個原因,生孩子的時候可能不少女性都已經屬於高齡產婦。
  • 國產劇和美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然而輝煌是短暫的,內地劇,或者說國產劇在經歷短暫輝煌後迅速走向沒落,到今天雜草叢生,已經成了大型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按照汪海林的說法,大概有三個原因。1、收視率/播放量成了唯一標準。還是拿《妖女迷行》舉例子,光第一季連bgm帶插曲就有25個之多:而國產劇的配樂則只能用「可憐」來形容,相信老牌觀眾深有體會。
  • 女星36歲懷孕晨跑5公裡:運動和不運動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聽到這個新聞時,我第一反應是既吃驚又佩服,讓人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懷孕了5個多月的36歲女子。不禁疑問:孕婦真的可以做這麼激烈的運動嗎?但陳意涵說:自己跟醫生諮詢過,只要孕婦本身沒有不適症狀,又有一定運動基礎,基本上這些運動都可以做的。
  • [觀劇筆記]《產科醫生》_娛樂頻道_鳳凰網
    當霸道總裁充斥螢屏,自製神劇刷爆網絡,你也許不知道一部由佟麗婭與王耀慶主演的醫療劇《產科醫生》正默默無聞的以極高的口碑潤溼著觀眾的眼睛。據悉《產科醫生》是我國第一部通過衛生部和計生委宣傳司雙重審查的醫療劇,由佟麗婭與王耀慶主演,講述了醫術高明的海歸醫生肖程與實習醫生何晶在某醫院第一產科的工作故事。
  • 孩子正午出生和午夜出生差別大?產科醫生:不是迷信,是有根據的
    孩子正午出生和午夜出生差別大?產科醫生:不是迷信,是有根據的 用最飽滿的精神和氣力迎接孩子出生,是很多寶爸寶媽在產前最重要的事。有的家長甚至連孩子出生的時間都提前計算好了。再加上一些民間迷信思想,很多長輩認為孩子出生的時間,也關係著孩子一生的命運。
  • 《產科醫鴻鳥2》請自備紙巾,聽產科醫生講講生孩子的那些事
    但因為剛做了母親沒多久,再看劇更有代入感。那時候的剛哥,在劇中的髮型要更加放飛自我一些;那時候的星野源還沒有《逃恥》之後那麼紅遍天;那時候的松岡茉優和坂口小天使都還是實習醫生。到了第二季,非常欣慰的是,全員都在,讓人感覺既安心又踏實。依舊不變的是「一集一哭」,以及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在醫生當中,只有產科醫生能說恭喜。
  • 「婚戀市場女性25歲和35歲真的差不多嗎?」:女人的價值,從來不是年齡
    歲和35歲真的差不多嗎?在很多人眼裡,25歲沒有結婚很正常,還沒有多少戀愛的經歷,還有大把的時間去遇到所謂對的人。但是等到35歲還沒有結婚,就不一樣了。身邊的朋友會調侃:你怎麼還不結婚?家裡的長輩會催促:你都多大了還剩著?但是35歲不結婚,真的就意味著女人不值得被愛或者遇見愛情嗎?
  • 【株洲人物】你不知道的男產科醫生那些事
    這是每個男產科醫生都避不開的一個問題。以往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婦產科醫生一般都是女性,但當婦產科和男醫生的組合在一起,每每總要引起一番熱議。然而他的理由卻異常簡單,「只是單純覺得婦科手術更有挑戰性,更吸引人。」
  • 產科醫生:孕早期做好這3點,以免胎死腹中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20-150萬女性在孕期遭遇自然流產,其中[胎停]人數幾乎佔一半。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每年約有60-75萬懷孕女性造成[胎停]。
  • 潔面儀和用手洗臉,相比之下,差距到底有多大
    潔面儀和用手洗臉,相比之下,差距到底有多大!洗臉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護膚步驟,皮膚如果清潔不夠,長此以往會造成毛孔堵塞,角質層無法代謝,毛孔粗大,起痘痘、粉刺等不堪狀況。與單純的手洗相比,用洗臉刷洗臉最大的不同在於接觸材質和清洗頻率。
  • 倆同齡發小,一個20歲生孩子一個30歲生孩子,多年相見差距明顯
    小陳和麗君是同齡的髮小,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倆卻在日後的生活中有了很大的差距。小陳在高中畢業以後不顧父母的反對就選擇了出去打工,而麗君則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繼續考大學。小陳在打工後的不久後就結交了一個男朋友並在這個懵懂的20歲的年齡階段懷上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