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聞人夢開始的地方——新聞編輯室

2021-02-15 覓遊新傳考研

想過個刺激版五一的朋友,《復聯4》絕對不容錯過!(聽說還有人沒看,em...就是我!)

想過個清新版五一的朋友,遊山玩水順便拍個vlog?(咳咳,還記得vlog有啥知識點?)

想過個學霸版五一的朋友,覓遊:D陪你喲(點讚覓遊1w遍~)

復聯4看完了,又不想出門看人從眾怎麼辦?那學姐給你們推薦一部幾年前曾風靡一時的老劇——《TheNewsroom》(《新聞編輯室》)。這部劇曾感染、激勵了很多有新聞理想的新聞人。即使你從沒看過這部劇,那也可能在「新聞人不能錯過的X部美劇」等排行榜中看到過這個名字。在去年備考的前、中期,學姐就重新刷了這部劇,勞逸結合的方式感覺還不錯哦~

 

一、《新聞編輯室》經典回顧


《新聞編輯室》(The Newsroom)是懷揣新聞理想主義傳媒人不可錯過的經典影視作品,該劇於2012年首播,講述了一個虛構電視臺「亞特蘭大有線新聞臺」,在主播威爾的帶領下,衝破各種阻力、報導新聞真相的故事。全劇穿插了墨西哥灣石油洩漏、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臺、茶黨崛起和國會選舉、「9·11」事件十周年、「佔領華爾街」運動、美國總統大選、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維基解密事件等無數真實事件,看得人代入感頗強。

《新聞編輯室》三季海報

第一季講述的是一群新聞工作者為了崇高的理想,丟棄過去追求收視率的錯誤做法,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努力將晚間新聞塑造成一檔高水準新聞節目的故事。

第二季講述了晚間新聞出現重大的工作失誤,致使出現嚴重假新聞,導致新聞臺遭遇了嚴重的生存危機。

第三季講述了新聞臺從危機中慢慢走出,卻又走入另一個危機,公司被人惡意收購,旗下的記者因為想要獲得國防上機密的重大新聞,卻無意觸犯美國法律。

《中國青年報》曾這樣評價這部劇:劇中對新聞理想主義的渲染,使新聞人這一鎂光燈下的職業更加受關注。比如,「從來沒有一部片子可以勵志到讓我泣不成聲,理想主義萬歲!」但是,反對派的聲音則說,「千萬不要把新聞媒體想像得太神聖,社會變革絕對不是主要靠電視演播室裡的這幫人。」

新聞編輯室是每個新聞人夢開始的地方,《新聞編輯室》也始終保留著新聞理想的防腐劑。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來說,這部劇能讓你很直觀地學習到專業相關的知識,也能從中積累許多專業名詞(複試口語可能用得上哦)。對於曾經看過這部劇的小夥伴來說,更重要的是它給你帶來了何種啟發和思考。

 

除了追劇劇,對於考研兒來說專業複習不能停,再補充一個重要的專題——中央廚房

二、不斷發展的「新聞編輯室」


1、從「新聞編輯室」到「中央廚房」

編輯室新聞生產的邏輯起點是為了讓媒體更好地生存與發展,「中央廚房」是繼「報網融合」「兩微一端」之後進一步的媒介融合戰略,也是在新時期為了挽救傳統傳媒業在技術變革衝擊下生存危局的重要設計之一。

「中央廚房」,又被稱為中心廚房,原本是指一些連鎖餐飲企業集中採購、集約化生產半成品或成品的生產場所。經「中央廚房」生產處理的半成品或成品,再配送到各個連鎖店進行二次加工或配菜組合後進行銷售。

「雲廚一站」中央廚房

落實到新聞編輯室,「中央廚房」在硬體與軟體上大概指稱這樣一種運作模式:採集同一個內容素材進入全媒體資料庫,媒體內各類傳播渠道、子媒體根據需要對這些素材進行二次加工,生產出各種形態的新聞產品 ;最後,按照介質特點、傳播速度、傳播需要,通過多種媒介逐級發布、傳播。通過內容的集約化製作,實現新聞信息的多級開發,以提高傳播效果,節約傳播成本。

經濟日報中央廚房

「中央廚房」是一個代表了融媒體製作生產的機構名稱。在西方主流新聞機構,並未有此專門名稱,但是根據其功能定位、採編發的基本構架,與我國融媒體建設提倡的機構異曲同工,在軟硬體建設、人員配置、機構運行等方面都有相同要求和設置。

2017年1月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座談會上,劉奇葆強調:「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要重點突破採編發流程再造這個關鍵環節,以『中央廚房』即融媒體中心建設為龍頭,創新媒體內部組織結構,構建新型採編發網絡。」此後,中國媒體進入了「中央廚房」大發展期,從中央到各省地市媒體,甚至一些地方宣傳部門,都開始積極建設運營「中央廚房」式的採編系統。

2017年度中國傳媒「中央廚房」最具價值品牌獲獎名單

「中央廚房」運作模式剛開始被使用最多的場合是全國兩會。2015年,人民日報兩會報導推出「中央廚房」,由此實現報導流程平臺化、報導內容定製化、報導形式可視化,全景多維立體展現兩會議程、議題和風採。2017年3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進入「兩會時間」,採編人員在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廳內就能完成信息交流、採集製作、實時分發、協調調度等工作,智慧機器人「小融」也給大家當起了導覽、互動小助手。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廳

隨著「中央廚房」模式的發展與逐漸成熟,在其「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核心理念下,「中央廚房」逐漸發展出不同的形態,滿足不同的訴求、適用不同的範圍、採用不同的生產方式。

2、從「中央廚房」到「可控化新聞編輯室」

2017年被譽為「人工智慧元年」,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完善,它已經在從生產到傳播的整個行業鏈條上對新聞業產生影響,在信息收集、新聞採寫和內容分發等領域,都能夠看到人工智慧技術在新聞編輯室內發揮作用。

從《人工智慧與全球新聞編輯室的轉型》一文及2018年初發布的《牛津大學路透研究院年度數字媒體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為新聞生產做出許多了貢獻:

①新聞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人工智慧在數據收集和信息研判上的潛力得到釋放,發展「人機協作」的採寫模式,拓展編輯室的報導視野。不斷優化的人工智慧算法推薦還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定製需求

新聞生產分工改變。記者與編輯在新聞生產中有由傳統議程設置角色向人工智慧技術管理角色轉變的跡象,而技術的「助理」身份也日趨明顯。記者和編輯從繁瑣、機械的事務中解放出來,進而開展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挑戰了新聞標準,威脅到了新聞編輯室的透明度原則,改變了媒體傳統的把關人角色,使用戶易陷入信息過濾的困境中;新聞編輯室引入技術人員,也改變了傳統的「文人」式編輯室文化生態……

2018年底,路透社執行編輯RegChua(雷吉·蔡)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路透社的AI實踐,他們正在利用人工智慧工具News Tracer和Lynx Insight來嘗試打造一個「可控化的新聞編輯室」(CyberneticNewsroom),即新聞編輯室根據新聞生產需求,從新聞選題、報導質量、效果評估等多個維度來協調媒體工作者與機器在該過程的介入度,從而最大限度優化新聞內容。路透社的人工智慧新聞實踐可以很好地闡釋人與機器在新聞生產中的共處模式。

 

三、「中央廚房」考題匯總

❤2018年

1.    北京大學: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局限有什麼問題?談談你的看法。(論述,專碩)

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生產部門中央廚房運作機制的特點。(簡答,專碩)

3.    湖南大學: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定義,如何打造中央廚房,對人民日報的意義,中央廚房是不是傳統媒體轉型的必然趨勢。(論述,學碩)

4.    南京大學:中央廚房的優勢和挑戰。(論述,專碩)

5.    上海大學:結合「中央廚房」的發展和困局談一談自己的理解。(論述,專碩)

6.    天津師範大學:結合中央廚房論述網絡傳播方式和技術手段創新。(論述,學碩)

7.    廣州大學:結合相關知識解釋「 中央廚房」 的新聞生產機制和分發機制。(論述,學碩)

❤2019年

1.    復旦大學:中央廚房取得的成效和問題。(論述,學碩)

2.    南開大學:中央廚房全媒體平臺對傳媒資源管理的啟示。(論述,專碩)

3.    廈門大學: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積極作用。(簡答,學碩)

4.    西安交通大學:對中央廚房的認識。(簡答,學碩)

5.    浙江傳媒大學:結合材料分析中央廚房新聞生產模式。(綜合運用,專碩)

學姐在整理18、19年考研真題時發現,多所高校以簡答、論述的形式來考察答題者對「中央廚房」模式的認識及思考。「中央廚房」是媒介融合轉型過程中的一種探索模式,應該系統、辯證地看待。由於傳統媒介轉型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對轉型方式的探索依然會是學界研究的重點

1、什麼是「中央廚房」?

2、建設「中央廚房」的時代背景?

3、為什麼要發展「中央廚房」?

4、「中央廚房」的類型有哪些?

5、「中央廚房」的特點和優勢?

6、「中央廚房」存在哪些問題與弊端?

7、如何解決「中央廚房」中存在的問題與弊端?

以上幾個問題是應對「中央廚房」相關論述題的關鍵,大家可以通過往期覓遊推送過的文章進一步學習、思考。

(2018-07-20)論述題送分系列:一篇文章搞定「中央廚房」

(2018-07-27)論述送分系列:不完美的「中央廚房」

 

麥克盧漢對於「媒介是人的延伸」的預言在新的技術時代依然振聾發聵。從劇中傳統的新聞編輯室(Newsroom),到全媒體中央廚房(The Media Hub),再到可控化的新聞編輯室(Cybernetic Newsroom)的發展,新興技術不斷延展著新聞編輯室的感知力、判斷力,提升著新聞生產效率。未來,技術對全球新聞編輯室的生態轉型、新新聞理念的發展會帶來何種影響也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思考。

 

 參考資料:

[1]陳國權.中國媒體「中央廚房」發展報告[J]. 新聞記者, 2018, (01):

[2]何瑛,胡翼青.從「編輯部生產」到「中央廚房」:當代新聞生產的再思考[J].新聞記者, 2017, (08):

[3]王沛楠.人工智慧與全球新聞編輯室的轉型.中國編輯,2018, (07):

[4]傳媒志,《獨家編譯!牛津路透研究報告讓你看清2018年新聞業走勢 》

http://www.sohu.com/a/221579060_758476

[5]傳媒評論,《傳媒津津道·譯見|路透社的AI實踐:讓人和機器都發出璀璨的光》

http://www.sohu.com/a/279313771_644338

                                     

近期優質內容必讀:

他們的「巴黎」和我們的「聖母怨」

媒介與技術結合的熱門話題,彭蘭老師早已給你畫好重點

「娛樂至死」?還原一個真正的尼爾·波茲曼

思維導圖帶你輕鬆了解傳播學框架與脈絡,一篇文章搞定。

學術大佬裡的寶藏男孩鮑德裡亞,不接受反駁!

無處不「麥克盧漢」,今天我們正式認識一下麥克盧漢!

「誇誇群」火爆高校,新傳學子要怎麼看?

圖書館奇妙夜——解秘圖書館裡的傳播學,多圖警告!

什麼是「範式」?!

微信公號 : 覓遊新傳考研

新浪微博:覓遊新傳考研

喜馬拉雅FM:覓遊新傳考研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5,《新聞編輯室》在快餐時代尋找新聞的榮光
    在這個略顯特殊的假期裡,創業邦充電欄目,為大家帶來這部被許多人稱為「精神鴉片」的美劇:《新聞編輯室(Newsroom)》。這是一個盪氣迴腸的開篇,不久之後,剛剛回國的戰地記者和頂尖製片人McKenzie來到了Will的新聞編輯室,立下了一個令人咋舌的Flag:從《晚間新聞》開始,要一起「重塑新聞的尊嚴,重掌第四權(新聞監督權)」。這是2010年的4月20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爆發。
  • 紙媒寒冬加劇:百年小報《紐約每日新聞》關閉新聞編輯室
    馬努基安是紐約著名市井小報《紐約每日新聞》的實習記者,她每天的工作從下午1點開始。一般也就是在每天的那個時候,編輯潮水般的指示會湧進她的收件箱。不過,這天下午1點她在收件箱裡卻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名字以及一個奇怪的標題:關於紐約廣場4號辦公室的最新消息。郵件的內容讓馬努基安一下子呆住了:《紐約每日新聞》的母公司決定關閉報紙在哈頓下城的新聞編輯室。
  • 好劇推薦|《新聞編輯室》
    在他剛結束休假回到辦公室後,發現他的大部分部下將要另謀他就,集體被挖牆角。McAvoy的 老闆、ACN電視網新聞部部長Charlie Skinner (薩姆·沃特森Sam Waterston飾)有卓越的眼光與新聞理想,知道該如何拯救一檔新聞節目,眼光更是準得驚人。他不但沒有放棄Will,更利用他的工作能力竭力維護這檔節目中的所有人才。
  • 《新聞編輯室 第三季》新聞編輯室:疲憊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在新聞編輯室這樣的環境裡,他身上那些世俗、功利的部分最終被同化,他也站進了理想主義者的隊伍裡。瑪姬從第一集裡緊張侷促的新手長成為第三季結尾一名成熟的新聞人。她一路跌跌絆絆,卻把這條路走得比別的菜鳥都要更快更好。在這個角色身上,身為一名理想主義者又一次得到了善報:意志堅定目標明確、分得清是非曲直並且絕對堅守原則的人,如此迅速地拓展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 「高智商美劇」:新聞編輯室
    在最近一兩年美劇聲勢下降之時,上周一開始播出的《新聞編輯室》卻像一顆從天而降的炸彈,剛剛播出兩集,就已經在豆瓣網上獲得9.4的高分。很多美劇觀眾開始把它列為今夏必追美劇,一向追求高品質的HBO電視臺,在該劇剛剛播完第一集後就宣布續訂第二季,這個劇集為什麼會這麼火?
  • 【資源推薦】HBO美劇《新聞編輯室》
    劇情簡介:頻出佳劇的HBO這次將目光對準了新聞間這個話題多,故事更多的「小」地方。
  • 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美劇)
    《新聞編輯室》,這是一部在豆瓣網上評價高達9.2分的美劇,這個評分略低於《肖申克的救贖》,但已經超過了《鐵達尼號》。《新聞編輯室》(英語:The Newsroom)是一部由阿倫·索爾金原創的美國劇情類電視劇,於2012年6月24日在HBO電視臺首播。
  • 關於我跟三季《新聞編輯室》的分手
    我剛剛看完第三季《新聞編輯室》的最後一集。我覺得有必要總結一下自我的感受,以致敬這位偉大的作品。以下的感受基於看過的各位。就不在此敘述劇情了。我覺得以後的Mackenzie在新聞編輯室做的更多是跟Prui對抗。英雄落幕的感覺。 我覺得工作在新聞編輯室的人很幸福,這些同事都太可愛了。我喜歡唐跟斯隆,喜歡Margret和Jim的感情,他們都在一個很夢幻的夢裡,教化人類,一個偉大的使命,傳播給人們最正確的信息,多麼高尚。他們一個個有那麼的有才華。真的是更高級的人類了。
  • 《新聞編輯室 第三季》新聞編輯室:極佳的一系列美劇
    幽默參雜著正經新聞行業,使得整個追劇過程輕鬆又有動力。看過一片國產法律劇的評論,美國的法律劇、律政劇,和國產的同題材劇不同的,就是美國的是含有愛情故事的法律劇,而國產的是有法律專有名詞的愛情劇。說實話,在騰訊視頻連續刷完三季,但其實很多時候看著字幕,第一遍都沒有看懂各個專有名詞連接在一起時候的意思。還要倒回去再看一遍才能略微看懂。
  • 美劇《新聞編輯室》 從新聞製作透視美國政治
    我們也不會輕易畏懼,以前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遙遙領先,因為受人尊敬的偉大人物。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是要認清癥結所在:美國再也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了。」以上是《新聞編輯室》的臺詞節選。HBO電視臺自2012年6月24日首播《新聞編輯室》劇集,系《白宮風雲》的操刀人艾倫·索金的又一力作,他以虛幻的背景與非真實新聞人員,堅定地注視著現實。
  • 《新聞編輯室 第三季》All for nothing
    第一次看完新聞編輯室,是2015年。已經記不得當時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看完的,有什麼樣的心情。5年後,可能反反覆覆又重看了兩三遍,有時候隨便點開一兩集看,有時候會把整一季或者整三季從頭到尾看一遍。重看的場景和心情倒是很明確的,無非是遇到了困境,尋找一個情緒出口。
  • 《新聞編輯室 第三季》堅守和終結
    美劇Newsroom被翻譯成《新聞編輯室》,乍看像是一個情景喜劇的名字。事實上它確實是一部帶有黑色喜劇風格的系列劇集。從「唐吉訶德」這個名字在劇中出現的次數,就可見端倪。《新聞編輯室》的主角是一個晚間新聞節目,隸屬於一個叫做ACN的電視臺。他們所做的事情說出來有點像廣告語:作為一個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他們只做有含金量的新聞。不在乎收視率,不在乎投資方,誓死也要保衛自己的新聞純潔。
  • 美劇《新聞編輯室》浪漫化 美國記者稱不真實
    劇中對新聞理想主義的浪漫渲染,使新聞人這一鎂光燈下的職業更加受關注。不同的聲音開始此起彼伏,比如,"從來沒有一部片子可以勵志到讓我泣不成聲,理想主義萬歲!";又如,"千萬不要把新聞媒體想像得太神聖,社會變革絕對不是主要靠電視演播室裡的這幫人。"  《新聞編輯室》的編劇艾倫·索金,藉此劇向理想中的新聞行業致敬,劇中的故事和理念有著超脫現實的完美。
  • 自動化新聞案例集結:國際媒體新聞編輯室如何利用AI?
    新聞編輯室如何利用AI? 2. AI在哪些具體流程中已經取代了記者? 3. 新聞編輯室應該如何藉助AI提高報導質量,AI又將如何影響新聞業的未來? 《紐約時報》:語義辨識和評論區管理 路透社:數據可視化新聞 2016年起,路透社與語義辨識技術公司Graphiq進行合作, 給新聞媒體提供許多免費的數據可視化素材,題材包括娛樂、體育等內容。媒體可以通過路透社的Open Media Express平臺訪問這些數據。媒體網站嵌入的這一數據可視化服務是實時更新的。 對於新聞媒體而言,這是一個吸引用戶的創新途徑,它能使數據新聞更吸引人,更易於理解。
  • 《新聞編輯室》更新第四集 劇情被批過於浪漫化
    《新聞編輯室》劇照    東方早報訊 HBO夏季檔新劇《新聞編輯室》播出到第四集,這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3的"神作"褪去了神話的外衣。失望的原因,永遠是先期覺得可以期待,而後發現期待過高。  這部聚焦電視新聞人的劇集於6月中旬開始在HBO電視臺播出,卡司炫目——有好萊塢戲骨傑夫·丹尼爾斯,有"英國美人"艾米莉·莫蒂默,還有著名影星簡·方達重回電視熒幕,而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男主角戴夫·帕特爾在其中也是一個小配角。不過,這部劇特別之處在於,比這些明星更炫目的,是這部劇的創作者艾倫·索爾金。
  • 發現號:美劇《新聞編輯室》
    劇照2    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新聞編輯室(The Newsroom)是一部由艾倫•索金原創的美國劇情類電視劇,於2012年6月24該劇講述了一個虛構電視臺"亞特蘭大有線新聞臺"(簡稱:ACN)臺前幕後的故事,同時也描述了ACN主播威爾•麥卡沃伊及其製作團隊面對"電視臺商業需求與個人新聞操守發生衝突時"的一系列表現。
  • 疫情令美國記者線上辦公 新聞編輯室重要性更凸顯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外媒稱,忙碌的新聞編輯室一直是美國報紙的生命線。但最近幾個月,隨著疫情加深行業危機,記者被迫遠程辦公,忙碌的工作從線下轉到線上。許多記者說,新聞編輯室的消失改變了他們工作的性質,他們擔心報社甚至在疫情結束後也可能無法重建編輯室。
  • 豆瓣日曆 2020 年 11 月 8 日《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
    本劇集製作人及原創人阿倫·索爾金曾經製作過另外一部艾美獎大熱劇集《白宮風雲》,為了製作《新聞編輯室》,阿倫·索爾金與他的製作夥伴深入了解了各大新聞頻道的製作內幕。演出名單主要角色威爾·麥卡沃伊(Will McAvoy)(傑夫·丹尼爾斯 飾)——威爾是亞特蘭蒂斯有線新聞臺新聞節目《晚間新聞》的主播兼執行製作,他是一名溫和的共和黨人,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圓滑世故。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8 日《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
    本劇集製作人及原創人阿倫·索爾金曾經製作過另外一部艾美獎大熱劇集《白宮風雲》,為了製作《新聞編輯室》,阿倫·索爾金與他的製作夥伴深入了解了各大新聞頻道的製作內幕。演出名單主要角色威爾·麥卡沃伊(Will McAvoy)(傑夫·丹尼爾斯 飾)——威爾是亞特蘭蒂斯有線新聞臺新聞節目《晚間新聞》的主播兼執行製作,他是一名溫和的共和黨人,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圓滑世故。但是實際上,威爾非常內心交戰。兩種矛盾的性格讓他在每次直播之後都顯得有些痛苦。
  • 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至第三季 完結豆瓣評分9.0+
    新聞編輯室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該劇講述了一個虛構電視臺「亞特蘭蒂斯有線新聞臺」(簡稱:ACN)臺前幕後的故事。   Will McAvoy(傑夫·丹尼爾斯 Jeff Daniels 飾)是一位資深新聞節目主持人,為ACN電視網八點檔旗艦節目《晚間新聞》帶來超高收視率,但因為飛揚跋扈、剛愎自用,引發過團隊成員的不滿。在他剛結束休假回到辦公室後,發現他的大部分部下將要另謀他就,集體被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