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0年11月13日陳淑樺發行的專輯《一生守候》。
由於個人原因,這篇文章到現在才發表。《一生守候》是陳淑樺的第29張專輯,由小蟲、王治平、羅大佑的音樂工廠製作。繼上一張專輯《跟你說聽你說》大賣後,大眾對陳淑樺充滿了期待。而時隔一年後的這張《一生守候》也沒讓期待的人們失望。專輯中不再出現李宗盛的名字,但小蟲的《情關》、羅大佑的《滾滾紅塵》、張朵朵的《一生守候》和王泰成的《紅樓夢》依舊打造出一個完美的陳淑樺。
專輯《一生守候》,小蟲、王治平、音樂工廠製作(上圖)
專輯內頁(上圖,以下圖片均由許哥提供)
《情關》,小蟲作詞、作曲、製作,塗惠源編曲,孫建平、陳麗莉、小蟲、黃韻玲、吳志華、黃卓穎、陳秀珠和聲,臺視電視劇《末代兒女情》主題曲。小蟲也翻唱過,收錄在小蟲的專輯《與世無爭》裡。小蟲和陳淑樺的合作也比較多,早在1988年,小蟲就為陳淑樺創作了《明天,還愛我嗎?》《生命中的低階》,後來還為陳淑樺製作了專輯《生生世世》。《情關》帶著90年代音樂鮮明的時代感,這種時代感中飽含著陳淑樺的深情,柔情似水,真有數千年長亭古道送別的悽涼感,時至今日,絲毫聽不到快餐氣息,所謂經典就是如此。《情關》在電視劇《雙響炮》中頻頻響起,這部劇讓我們看到有富士山的日本,秋風落葉,櫻花雪山,真美。《情關》波瀾壯闊而又悱惻纏綿,陳淑樺滿腔俠義訴說著末世兒女的感情,成為了電影主題曲最佳的演繹者。小蟲曾經這麼評價過陳淑樺「我在錄音室做她的唱片的時候,她是完全是不用修飾的,你就是一放,你就算是沒有放任何的echo reverb(回聲混響),它就是這麼好聽的。」專輯小蟲還創作了《東方的朋友》,小蟲作詞、作曲、製作,黃韻玲編曲,孫建平、陳麗莉、陳秀珠、羅添洲、羅紘武、小蟲、沈光遠、阿B(無法確認是不是鍾鎮濤)和聲。專輯裡還有小蟲作曲的純音樂《東方月》,塗惠源編曲,李正帆山葉WX-7吹管演奏,孫建平、陳麗莉、陳秀珠、羅添洲和聲。
歌詞《情關》(上圖)
歌詞《東方的朋友》(上圖)
純音樂《東方月》(上圖)
第一主打歌《一生守候》,武雄作詞,張朵朵作曲,Neil Boisen(倪柏聖)、巴拉圭吉他大師Roberto Zayas編曲,王治平製作,Neil Boisen(倪柏聖)鍵盤演奏,Roberto Zayas尼龍吉他演奏。這首歌雖然充滿著憂傷、憂鬱的氣氛,哀怨的尼龍吉他貫穿始終,但陳淑樺用心演繹,一曲終了卻讓聽眾感受到了溫馨與希望的存在。後來王治平的女兒王若琳也翻唱過,收錄在王若琳的專輯《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裡,她在錄製時曾嘗試過多種編曲版本,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一把空心吉他,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呈現那份純粹執著的心境。多年後王若琳版本的《一生守候》成了電影《大上海》的插曲,葉知秋(袁泉飾)一轉頭,看見成大器(周潤髮飾),王若琳一聲「等待著你」響起,唱得人淚快掉下來。陳淑樺的《一生守候》是心尖上唯美堅定的執念,而王若琳的《一生守候》則是塵埃中磕磕絆絆的日常,無論怎麼表達,都是一種愛的永恆。
歌詞《一生守候》(上圖)
第三主打歌《不要隨便說Bye Bye》,張小雯作詞、作曲、和聲,Donald Ashley編曲、鼓、打擊樂器編排,王治平製作,袁卓繁鍵盤演奏,Jim Knettle吉他演奏,Stephen Hogg貝斯演奏。張小雯也翻唱過,收錄在張小雯的專輯《創作專輯II――生活就是……》裡。這首歌是臺灣女音樂人張小雯寫的,先來介紹一下張小雯。張小雯以演唱民歌為主,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民歌比賽的張小雯,她與民歌的關聯就是民歌餐廳,駐唱7年才轉到一般的Pub演唱,對民歌的散播有不少的功勞,但民歌也給她不少的回饋。陳淑樺還有一首歌叫《你變了沒有》、周華健的《迎接你》《請聽我談情說愛》、黃品源的《留下來陪你生活》、張信哲的《等待與你相見》、趙傳的《忘不了的事忘不了的人》、王傑的《重新戀愛的季節》就是出自張小雯之手。退出娛樂圈後,張小雯在1997年還出版了一本《我的番茄主義》的書,有意思的是,你現在京東上還可以買到一本《低卡醬料理20元搞定》的烹飪書,也是張小雯寫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據說去番茄主義餐廳,如果運氣不錯的話,還會聽到張小雯唱歌,這可是一個相當大的誘惑。現在張小雯現在在新北市的中央五街開了一家叫番茄主義的餐廳,這家餐廳已經開了20多年了,「南方二重唱」中的小南方林明樺曾經在這裡舉辦過畫展。在每個夜深人靜的晚間聽到每一首歌曲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即使這首歌曲我有著不同的感觸,突然覺得歌曲太神奇了,我會在歌曲當中體會到喜怒哀樂的各種感覺,陳淑樺的《不要隨便說Bye Bye》總會給人一種傷感的感覺,喜歡陳淑樺的嗓音和唱歌時的那個表情和感覺。
歌詞《不要隨便說Bye Bye》(上圖)
《秋日的午後》,
姚若龍作詞,
Neil Boisen(
倪柏聖)作曲,
黃韻玲編曲,
王治平製作,
羅希原聲吉他演奏,
張小雯和聲。秋分午後,在溫暖的陽光下,特別適合聽這首歌,秋天也是情緒最飽滿的季節,思念與夢想交織。
歌詞《秋日的午後》(上圖)
《緊緊擁抱朋友》,武雄作詞,史萬達(王治平)作曲製作,Donald Ashley編曲、鼓、打擊樂器編排,袁卓繁鍵盤演奏,Jim Knettle吉他演奏,Stephen Hogg貝斯演奏,張小雯、羅紘武和聲。你們或許很奇怪,為什麼我要把「史萬達」這個名字後面打上括號?而且括號裡的名字怎麼會是王治平?沒錯,史萬達是王治平的筆名,至於為什麼叫「史萬達」,王治平的說法是,為年輕人寫歌,想用個有創意的名字。杜德偉的《攔截你的心》、L.A.Boyz的《Baby Come to Me》、王心凌的《Honey》都是王治平以史萬達這個名字創作的(據說王心凌的《Honey》是王治平抄襲韓國女歌手李貞賢的《Summer Dance》)。說《緊緊擁抱朋友》是一首舞曲更合適,對聲音的要求大開大合,在聲音的版圖上一直保持著向縱深拓展的企圖,很難想像的一首作品。
歌詞《緊緊擁抱朋友》(上圖)
第二主打歌《滾滾紅塵》,羅大佑作詞作曲,花比傲編曲、樂器演奏,羅大佑的音樂工廠製作,電影《滾滾紅塵》主題曲,羅大佑和陳淑樺合唱過,收錄在合輯《音樂工廠影視主題曲演奏系列 追夢》裡。粵語版是袁鳳瑛的《滾滾紅塵》,林夕作詞,收錄在袁鳳瑛的專輯《若是你能聽見》裡。《滾滾紅塵》是一首傳世經典,陳淑樺在這部電影的同名主題曲中表現出來的悲壯哀豔,讓人不免惻隱,她那一把柔美而悽婉的嗓音,猶如一株揮發幽香的寂寞百合。羅大佑一貫的率性中透著柔情,回應著一往情深的陳淑樺,也配合著暗暗起伏的旋律。餘音繚繞的耳語迴蕩,仿佛要把這段生死戀永遠留在人間。羅大佑的悲壯,陳淑樺分毫不差地演繹到極致。羅大佑創作的角度是顧全大局、高瞻遠矚,站在俯瞰芸芸眾生的角度,以悲天憫人的旋律來唱盡世間情懷。若干年之後,當我們重溫這部影片時,這首主題曲還是穿透了滾滾紅塵,滯留在我們的耳畔心間。
歌詞《滾滾紅塵》(上圖)
《紅樓夢》,王泰成作詞作曲,塗惠源編曲,小蟲製作。這首歌早在1982年陳淑樺就演唱了,當時的陳淑樺才24歲,籤約的是海山唱片,收錄在陳淑樺的專輯《夕陽伴我歸》裡,陳志遠編曲,鍾光榮製作。《紅樓夢》創作者王泰成當年只是個高二學生,因為上地理課無趣才寫了這首歌,後來他把這首歌投到了張小燕的《綜藝100》,被陳淑樺唱紅,小小少年強說愁的創作竟然成了經典作品,要是放在今天,王泰成瞬間就能紅成像毛不易這樣的吧?「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回憶往事上心頭,今晨醒來夢已空,留下滿懷紅樓夢。」如今陳淑樺還是單身一人,親人和好友都間接的表明陳淑樺已經患抑鬱症十幾年,她這一生沒有風光到成為傳奇,然而現在為人傳唱的幾首歌,首首都是經典。當年的那一批人,林青霞遁入空門,王祖賢也是容顏不再,李宗盛唱著「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生活不像電影,生活比電影難得多,儘管如此,還是希望有一天陳淑樺能和昔日的夥伴一起,發表新作品,站在舞臺上唱歌,帶給我們一次驚喜。
歌詞《紅樓夢》(上圖)
《春去春又回》,娃娃(陳玉貞)作詞,張翰群作曲,李正帆編曲,王治平製作。這首歌輕快而從容,也是一首可聽性較強的曲目。
歌詞《春去春又回》(上圖)
專輯《一生守候》無形中成為了一張影視歌曲集錦,可見陳淑樺在當時娛樂圈人氣之旺。雖然有人評價這張唱片缺乏貫穿全局的主題,而且選歌、發行等環節均有些倉促,但專輯《一生守候》的銷量依然非常穩定,而且其中也湧現出了許多流傳甚廣的經典曲目。
感謝許哥所提供的照片。好了,就講到這裡吧,關於這篇文章,如果我講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遺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講。歡迎大家來關注「阿豪音樂坊」公眾號,阿豪會在這裡向你們講述關於港臺歌曲和藝人的故事,帶你們走進港臺音樂的海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