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女頻娛樂圈文的代表作,《制霸好萊塢》最出挑之處,便是它無時無刻不在顛覆女頻娛樂圈文的主流邏輯。
這套「主流邏輯」,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套路,一是在描寫娛樂圈生態和娛樂工業生產機制時,流於簡單化、平面化;二是描寫男女愛情時,慣性延續以往言情模式。這兩個套路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女頻娛樂圈文最常見的形態。在這些作品中,本應紛繁複雜的「娛樂圈」僅僅作為背景布存在,缺乏細節層次和真實感,而主人公們就在這塊單薄骯髒的背景布的襯託之下,演繹著「深情不悔」的愛情故事。
《制霸好萊塢》對這套主流邏輯的顛覆首先體現在它的「技術流」寫法上。如果說主流女頻娛樂圈文裡的「娛樂圈」只是老舊手機拍攝出的模糊畫面,那麼在《制霸好萊塢》中,好萊塢娛樂工業體系的運作流程卻仿佛是專業攝像機錄製的高清視頻。從影片選角、試鏡、拍攝的流程,到八卦媒體的動向、再到粉絲圈生態、時尚界與影視業的合作、奧斯卡評委間的派系鬥爭、票選流程、公關博弈、電影公司的資本運作……諸多詳盡的細節、數據與面面俱到、極有分寸感的描寫將整部作品撐得血肉豐滿。作者也常不厭其煩地對文中的描寫進行注釋,哪些說法確有出處,哪些是根據現有資料的推論,哪些屬於作者原創,創作態度相比主流娛樂圈文,嚴謹得有些過分。
例如小說第157章《評委們的決定》,就詳細描寫了數位奧斯卡評委在填寫選票前權衡利弊、聽取各方遊說,最終確定票選名單的經過。筆法旁逸斜出,不僅牽涉到好萊塢猶太裔勢力的利益聯盟,不同公司派系間的博弈、人情往來,還用翔實的數據對票選形勢進行了分析。這樣細膩深入的描寫,在娛樂圈文中是極其罕見的。
圖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部影片獲獎的背後,潛藏著各方勢力的斡旋與博弈,《制霸好萊塢》將這些博弈過程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除此之外,小說的顛覆性還體現在它對「愛情神話」的漠視。女主人公珍妮從未刻意排斥過戀愛,但縱觀全文,她的「感情生活」實在乏善可陳。首任「男友」喬什是為炒作電影而假扮的協議男友;第二任男友克裡斯愛得比她多,而她只是被動地享受他的愛,幾乎沒有回應的能力;後期與薩爾維之間的感情也顯得有些潦草怪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小說的第一男主切薩雷•維傑裡。作為珍妮的經紀人、合伙人和挖掘她的伯樂,兩人是榮辱與共的合作夥伴和風雨同舟的知己好友。他們之間的對手戲分明火花四溢,卻偏偏要聯手打破言情小說男女主必須談戀愛的陳規陋習,將純潔的夥伴關係從開頭維持到結尾。他們能夠為了合理避稅而面不改色地假扮情侶假結婚,能夠將心底最深的創傷與隱秘暴露給對方,他們是彼此的唯一和世上僅有的同類。
然而,為了長久地維持這份珍貴的合作關係,兩人卻默契地把「愛情」當作一個不穩定因素徹底排除在外。又或者,在這份深摯的、已無法用友情、夥伴關係來簡單概括的情感面前,「愛情」也已經黯然失色,可有可無。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作者在描寫男女之間勢均力敵的合作關係時的遊刃有餘,和描寫戀愛關係時的無以為繼。這顯然,又是「愛情神話」的一次失效。
迪斯尼動畫《睡美人》。前來喚醒公主的王子與等待王子救贖的公主,體現了典型的「愛情神話」
在「女性向」網文中,「愛情神話」的失效最深刻地體現在宮鬥、宅鬥文裡。因為這類文的故事背景,緣自於對封建社會父權制家庭和現代職場的雙重想像。在這種性別壓迫異常深重、叢林法則主宰一切的殘酷的現實邏輯中,愛情已褪去它的魔力。男性不再被想像為救世主,總在女性山窮水盡之時從天而降,用愛情、權力和財產拯救她於水火之中。事實上,在父權制家庭和現代職場裡,愛情救不了女性,反而會成為女性個人生存和個人奮鬥的絆腳石。女性除了獨自清醒、自我拯救之外別無他法,因為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這樣的邏輯,我們在《甄嬛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小說中已經領略得很深刻。有趣的是,《制霸好萊塢》的作者御井烹香此前的創作題材,正是集中在宮鬥、宅鬥文的範圍裡。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始終關懷女性的生存困境,讚美她們的個人奮鬥,而男主人公的地位,比起戀愛對象,也更像是合作夥伴。
在作者2011年的作品《庶女生存手冊》中,女主人公就是一個在深宅大院裡掙扎求存的庶女,「生活對她來說,只是生存中必須遭受的苦難」、她與丈夫之間也談不上相愛,甚至到了小說結尾處,她仍在思考「她一直覺得她還沒有開始了解許鳳佳(男主),在過去的那段日子裡,她一直太忙碌。或許兩人依然並不太契合……」。
就這樣,過往宮鬥、宅鬥文的創作經驗被作者延續到了娛樂圈文的寫作中。這些創作經驗除了處理人情世故、「職場」鬥爭時的犀利與洞明,自然也包括了愛情觀。雖然舞臺已徹底改變,從古老封閉的中國內宮、內宅轉移到現代化的好萊塢娛樂圈,然而弔詭的是,「愛情神話」卻並未因為環境的開放、性別壓迫的減輕而復活,反而更加凸顯出無以為繼的困境。
電視劇《甄嬛傳》中後期失去愛情、登上宮廷權力頂峰的甄嬛,「愛情神話」對她來說已經失靈
現代社會和娛樂圈,作為一個較為寬鬆自由的環境,本應具備書寫愛情的可能,主流娛樂圈文的創作實踐已證明了這一點。然而作者卻精心為女主人公尋找了一個「愛無能」的理由:她生長在重男輕女的父權制家庭中,父母為了生二胎將她謊報為腦癱,她在弟弟的陰影下存活,覺得愛是施捨,不會平白無故地獲得。
這樣的身世,固然只是一個極端個人化的設定,但在作者的創作脈絡中,卻接續著過往宮鬥、宅鬥文的傳統。與此同時,這一設定,也揭示了「愛無能」背後普遍存在的深層原因,那就是性別壓迫。這也就意味著,「愛情神話」的無以為繼並不是女主角珍妮個人的無以為繼,也是這個時代和我們所有人的無以為繼。
《制霸好萊塢》對女頻娛樂圈文的顛覆,一方面是「技術流」這個在女頻娛樂圈文中算不上發達的脈絡不斷發展進化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女頻宮鬥、宅鬥文的愛情觀和「網絡女性主義」在娛樂圈文裡的挪用和延續。歸根結底,這是一部現代女性的職場奮鬥史,職場和奮鬥自不妨大書特書,愛情卻沒有那麼要緊了。
文/高寒凝
編/葉栩喬
「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成立於2015年3月31日,主要成員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和研究生,主持人為邵燕君老師。論壇宗旨是,在媒介變革之際,引渡文學傳統。2015年首度推出網絡文學年度作品榜。關注「華文好書」,請掃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