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網2019Q4年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揭示中國新單身青年圖鑑
月入1萬是新單身青年收入安全感及格線
每逢光棍節,在瘋狂剁手的人裡,有一群以「光棍」自居的群體,他們維持著「孤獨卻不失體面」的生活,他們的面貌到底如何呢?對此,珍愛網發布《2019Q4年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揭示中國新單身青年圖鑑,深度解讀剖析新單身青年的生活全貌。
調查顯示,近四成新單身青年「空窗期」超3年,女性平均「空窗期」高於男性;新單身青年脫單難點:圈子小、難心動、性格內向,且年紀越大越難心動;逾六成新單身青年沒機會接觸「可發展對象」;下載婚戀社交軟體是為脫單做的最大努力;重慶成都大理是最受新單身青年歡迎的旅行之地;月入1萬元是新單身青年安全感及格線,六成新單身青年希望婚前擁有自己的房產。
新單身青年空空如也的情感狀態
1、近四成「空窗期」超3年,女性平均「空窗期」高於男性
新單身青年的婚戀情況究竟如何?在針對單身時長的調查發現,近四成(35.09%)新單身青年「空窗期」超3年,兩成(23%)「空窗期」為1-3年之間,還有一成(13.07%)為母胎solo。從性別的差異上看,女性平均「空窗期」高於男性。
2、脫單難點:圈子小、難心動、性格內向且年紀越大越難心動
「我太難了」這句話讓很多新單身青年在脫單這件事上都感同身受。調查發現,社交圈窄(61.63%)、難以心動(51.62%)、性格內向(33.55%)為脫單的主要難點,其次為工作忙、個人經濟條件不夠好、沒有人追求以及對自己長相不自信。
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越容易遭遇社交圈窄的問題,其中博士群體的社交圈窄問題尤為明顯。而在不同的代際方面,年紀越大則越難遇到心動的對象。可見,一心只想「暴富」的新單身青年,對人的心動遠沒有對錢的心動來得容易。
3、逾六成新單身青年沒機會接觸「可發展對象」
到底社交圈子小如何影響婚戀呢?調查顯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超過六成新單身青年沒有機會接觸到可發展戀愛關係的單身異性,均表示周遭的同事朋友要麼已婚已戀,要麼各方面不合適匹配,三成人表示每年能接觸到的合適異性僅3個左右。尤其在佔據大量社交時間的職場中,此現象較為常見,調查顯示,最難接觸到單身可發展異性的職業分別是公務員、程式設計師及教師;而金融分析師、銷售以及空乘則最容易接觸可發展異性。
對此珍愛網的情感老師張莎莎表示:「人際吸引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吸引法則叫近距離吸引,也就是我們更容易對我們身邊的人產生好感。若是在平時社交或職場中難有機會接觸到潛在可發展的單身對象,這無疑是會對自身的脫單產生較大阻礙和影響。」
從職業特點來看,當然是工作內容越豐富、靈活性越大、直接面對客戶的職業更容易接觸到潛在可發展的單身對象。比如金融分析師、銷售以及空乘,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都是直接面對大量客戶或服務對象,在形形色色的客戶群中,他們的基數很大,潛在發展對象的比例自然更高。相對的,像公務員、程式設計師、教師等職業每天打交道的要麼是固定的群體,要麼是電腦,他們的社交群更封閉。
不過,接觸「可發展對象」的機會並不能與是否脫單直接掛鈎。需要把握住機會,而不是覺得自己機會多就更加挑剔;而機會較少的,應積極行動起來給自己創造更多機會,脫單也不會像想像中那麼難了。
4、男青年比女青年更想戀愛,男性渴望遇見愛,女性希望被照顧
「甜甜的戀愛到底什麼時候輪到我?」調查顯示,近九成(87.91%)新單身青年渴望脫單投身到戀愛中。並且,男性(95%)比女性(80.9%)更渴望脫單。
調查顯示,遇見喜歡的人、感受愛與被愛、想要被照顧是新單身青年想要戀愛的三大原因,其次為到適婚的年齡、排解孤獨、父母催婚以及身邊的人都脫單了。相比男性,女性想要戀愛的原因更傾向於想有個人照顧自己(44.09%),男性則更多的是因為遇見喜歡的人(37.15%)而想要戀愛。
5、為脫單做的最大努力:下載婚戀社交軟體
不止是嘴上說說,對於想脫單的新單身青年,為了脫單也有做過切實的努力。調查顯示,近八成(76.8%)新單身青年表示自己為脫單努力過,其中最主要的努力表現為下載婚戀社交軟體、努力掙錢、接受相親或主動去相親、努力健身或減肥、學習戀愛技巧。
就性別差異而言,男性則更注重經濟與能力的提升,女性更注重外觀的改善。努力脫單也是新單身青年自我進步的驅動力之一。
新單身青年積極向上的體面生活
1、新單身青年積極的日常生活:看電影、運動健身、朋友聚會
單身就等於「懶宅」?這屆新單身青年完全打破對單身群體的刻板印象。調查顯示,看電影(43.73%)、運動健身(42.33%)、朋友聚會(37.14%)、旅行(32.94%)及技能提升培訓(31.18%)是新單身青年的普遍日常活動。其中,男性更喜歡朋友聚會(41%)和打遊戲(31%),而女性則更喜歡逛街(38%)和技能提升培訓(35%)。可見,新單身青年的日常生活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得多。
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日常活動越喜歡進行技能提升培訓和旅行,其中七成碩士人群的日常活動是技能提升培訓。而在收入差異方面,收入越高越熱愛運動健身。年紀不同,日常活動也有明顯的不同,95後日常最愛打遊戲,90後最愛朋友聚會,80後則最愛運動健身。
2、新單身青年需要被旅遊治癒,重慶、成都、大理最受歡迎
情感和生活或許都「太難了」,但是總有治癒生活的辦法。調查發現,六成單身青年認為旅行是生活的必要部分。對於疲於生活的新單身青年,時不時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十分治癒的。深入調查顯示,新單身青年最喜歡的旅遊城市分別為重慶、成都、大理、廈門、西安、麗江、上海、拉薩、佛山和桂林,新單身青年不僅期待在旅途過程中得到放鬆,同樣期待有段甜蜜的邂逅。而在選擇旅行同伴方面,他們更傾向和朋友一起(37.02%)或者獨自旅行(29.04%),而如果有對象的話,國內遊(60.81%)是他們的首選;其次為北歐、日韓遊。
3、近六成新單身青年熬夜成癮,凌晨1點睡成常態
在是否熬夜的調查方面,數據顯示,近六成新單身青年有熬夜習慣。普遍認為超過12點睡覺即為晚睡,他們主要睡覺時間在凌晨1點左右。從代際差異看,95後最愛熬夜,80後最養生。
熬夜成癮的新單身青年夜生活到底在做些什麼?調查顯示,煲劇/看綜藝(69.38%)、閱讀(39.24%)、聽歌(31.89%)及加班(30.41%)為新單身青年夜生活主要活動,而蹦迪、K歌、聚會的比例不到兩成,可見,相較於外出活動,單身青年的夜生活更鍾情於「自己獨處」的室內活動。
新單身青年正在崛起的單身經濟
1、新單身青年安全感及格線:月入1萬元才有安全感
脫貧和脫單,都是讓不少新單身青年困擾的問題,那他們對於自身收入要求到底是多少呢?調查顯示,逾五成單身男女認為月收入1萬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另外兩成認為月入1.5萬元才有安全感,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越認為收入越高更有安全,其中逾三成碩士群體認為月收入3萬元以上才有安全感。
2、單身經濟盛行:購物、社交、旅行、點外賣、看電影為單身主要花銷
一人食,一人租,一人旅行,這種單身「樂活」模式已經成為新單身青年的生活常態。調查顯示,相較於戀愛,購物(37.42%)、社交(30.55%)、旅行(29.43%)、點外賣(22%)、看電影(16%)是新單身青年在單身時主要增加的花銷,就性別差異而言,女性更熱衷於購物(46.10%),男性更熱衷於遊戲(10.41%)及朋友社交(38.40%)。這屆新單身青年,雖然渴望脫單,但也會好好享受單身生活,而因這群新單身青年逐漸壯大的單身經濟模式也值得關注。
3、六成新單身青年希望婚前擁有自己的房產
單身經濟的勃發,新單身青年的購買力不容小覷。調查顯示,逾五成新單身青年有自己的房產,其中三成單身男女有房有車,從男女差異看,六成單身男性有自己的房產,四成單身女性擁有自己的房產,可見,擁有自己房產的單身女性已經逐漸增多。而在暫時沒有房產的人群中,逾六成(64.34%)有買房打算。其中,近六成新單身青年希望在婚前就購買自己的房產。可見,單身買房的趨勢已日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