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網站能讓音樂人賺錢麼?

2021-01-09 搜狐網

  作者 早報記者 李懿

  一個以支持獨立音樂為主的音樂網站的成立,是否能改變國內目前獨立音樂人以及音樂公司的困境?

  一個以支持獨立音樂為主的音樂網站的成立,是否能改變國內目前獨立音樂人以及音樂公司的困境,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至少它提供了一種可能。

  9月1日,名為Myvox的網站預計將正式上線,提供與iTunes類似的服務,並結合豆瓣等網站的成功經驗,主要以推廣搖滾、電子、民謠等非主流獨立音樂為主。值得消費者欣喜的是,幾乎不用花錢就能夠下載音樂,而消費者一旦下載某首歌曲,音樂人或音樂公司將因此獲得約八成的利潤分成。日前,該網站營運長(COO)嚴嘉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讓音樂人或者音樂公司賺錢,將能夠促進國內音樂內容的發展。不過,記者採訪的音樂人和音樂公司對此卻並沒有太樂觀,民謠音樂人周雲蓬認為,「這只是杯水車薪!」但十三月唱片公司老總盧中強則更願意樂觀地看待這一網站的誕生,「至少它讓我們看到,有渠道方願意站在內容方去思考問題,而且他們正在對市場進行細分,而只要市場細分,並且精準消費者的習慣,任何一個小眾市場,都可能有無限商機。」

  不容忽視的獨立音樂市場

  目前大量音樂下載網站在內容選擇上,更傾向於熱門的、大眾的以及流行的音樂作品。相比之下Myvox網站選擇的搖滾、電子、民謠等非主流獨立音樂之路,看上去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對此,嚴嘉慶反而認為這能夠讓Myvox在大量相對成熟的已有音樂網站中保持獨特競爭力。「首先,與大唱片公司談合作,條件會比較高,我們可能花了很多錢買到版權,但卻不一定最終能夠盈利。其次,諸如豆瓣這樣的網站以及在上海大量的獨立音樂會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小眾其實也很有市場。」對此,國內著名獨立唱片公司老總盧中強也持有相同觀點,在他看來,如果把音樂單純當作一種商品,「任何一個市場,只有進行細分,商機才會出現。其實任何一個小眾,都存在巨大商機。」 盧中強以他主辦的「民謠在路上」這一小眾民謠音樂會為例,北京、廣州以及上海等城市的演出都是爆棚,到場歌迷的熱情完全不亞於任何一個偶像藝人的專場演出。盧中強認為,「目前國內現有的藝人延伸產品,大部分都是偶像的,獨立方面做得還不夠。」

  消費者幾乎可以免費下載

  談到Myvox的收費模式,記者注意到,對消費者而言,可以通過許多途徑獲得免費下載音樂的機會。比如,Myvox網站的下載不以實際的人民幣為單位,而是以點數為單位,而這個點數,可以通過保持長時間在線獲得,也可以通過其他一些終端商品的購買獲得。以在線獲取點數的消費者為例,只需要在線1小時即可獲取1個點數,而9個點數便可下載一首單曲,90個點數便可下載一整張專輯,消費者幾乎可以說是零花費下載歌曲。對於這樣的模式,嚴嘉慶解釋是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先入為主是免費的下載。因此,我們選擇提供『免費』的服務。」當然,消費者也可以直接選擇人民幣充值,1角錢就可以充值1個點數,也就是說,依靠完全用人民幣下載,9角錢可以下載一首歌,9元錢可以下載一整張專輯。

  讓音樂人都更有錢?

  雖然消費者下載歌曲是免費的,但消費者的每次下載對於音樂人或者音樂公司而言都是利潤的產生,其中的利潤分成是,Myvox佔兩成,音樂人或音樂公司佔八成。本身也是音樂人的嚴嘉慶表示,自己更願意將Myvox網站放在與音樂人並行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說國內音樂質量不夠好,達不到國際化的水平,但距離經典就差那麼一步。這其實主要不是藝人的問題,關鍵還是在國內,這個音樂市場沒有回報。我們的做法就是,將會有一個透明的窗口,唱片公司或者音樂人可以就作品的下載量進行實時監控。」但看上去,Myvox正在做虧本生意?畢竟一定存在大量消費者單靠在線時間充值,對此嚴嘉慶表示網站將還會與大量的終端進行合作,同時也會存在廣告收入等,以彌補這部分的損失。

  對於Myvox這樣的理念,音樂人周雲蓬顯得比較消極,「這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他更願意將這樣的網站看成宣傳的一部分,而將希望寄托在打擊盜版上。而盧中強則比較樂觀,他認為,Myvox這樣關注獨立音樂網站的誕生,至少為獨立音樂的「春天」提供了一種可能。

(責任編輯:陳中)

相關焦點

  • 獨立音樂人的賺錢之道
    同樣受益的還有經營音樂節舞臺設計和調音的SAG公司,SAG聯合創始人姜北生談到,國內一半以上音樂節的舞臺都有SAG經手,他認為這極大受益於獨立音樂的發展,「我們希望獨立音樂人越來越好,他們好了我們才能發展的好。」SAG也在擴張業務,除了為獨立音樂人製作專輯,還主辦了李志趙雷等人的巡演。
  • 獨立音樂人「爭權」的前世今生
    這件事讓外界再次關注起獨立音樂人的版權問題。    這並不是一個新話題。而在音樂版權貌似越來越「值錢」的今天,獨立音樂人能得到什麼?他們的維權環境有改善嗎?維權這個事的意義又僅僅在「錢」嗎?    如今在國內獨立音樂圈裡,最有版權意識的音樂人個體,是李志,而擁有最多獨立音樂版權的公司,是摩登天空。
  • Livehouse與酒吧、在線音樂公司、獨立音樂人的關係
    Livehouse志在為中國獨立原創音樂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土壤,而酒吧則志賺錢,無論是夜店還是清吧,賺錢是他們核心述求。在經營之道上,二者也有實質差別,Livehouse經營之道更多的是圍繞為獨立音樂人們提供更舒適的表演環境,與此同時也是在為用戶提供更有共鳴的現場音樂視聽環境;而酒吧的經營之道則完全市場化的圍繞用戶需求展開,用戶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就重點提供什麼。
  • Livehouse與酒吧、在線音樂公司、獨立音樂人的關係
    Livehouse志在為中國獨立原創音樂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土壤,而酒吧則志賺錢,無論是夜店還是清吧,賺錢是他們核心述求從用戶數量來看,線下Livehouse的用戶不足百萬,網絡音樂用戶已達5.76億。從音樂作品影響力來看,明星歌手的版權仍握在幾大唱片公司手裡,這部分音樂佔據絕對的市場主導權,而Livehouse所重點扶持獨立原創音樂,還屬於小眾市場。第五(沒賺錢),自身持續虧損。
  • 獨立音樂人「乘風」,網易雲音樂「破浪」
    在她爆冷獲獎的當年,一名大二學生成立了落網,用博文的形式推薦國內外獨立音樂,此後SongTaste、鄰居的耳朵等獨立音樂網站湧現,為獨立音樂人們提供了更加活躍的舞臺。公開資料顯示,落網後臺曾擁有300萬粉絲,SongTaste的周播放單曲曾突破6000萬……當年曾有文章名為《網絡免費下載救了獨立音樂?》
  • 衝破音樂鄙視鏈?獨立音樂人的美麗與哀愁
    不管是《春風十裡》還是《理想三旬》,這些原創音樂作品不僅被專業領域接受,更是成為了聽眾喜歡的熱門單曲,獨立音樂人真正走向大眾。陳鴻宇實際上,獨立原創音樂人已成為華語樂壇近年來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業內逐漸意識到,原創音樂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緊密交織,藝術創新與商業創新的緊密結合,能夠為整個音樂產業帶來新的音樂形式、音樂人和音樂類型。
  • 音樂廠牌與流媒體究竟能為獨立音樂人帶來什麼?
    《中國傳統音樂與新生》《流媒體音樂平臺與獨立音樂人- 我們如何更好的合作?》《音樂廠牌 - 挑戰與機遇》《中國獨立音樂人 - 你將如何突破海外市場?》以各大唱片公司在 Spotify 的表現為例,通過媒體產業分析網站 MIDiA 統計的 2019 財年唱片市場份額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獨立音樂人和獨立唱片公司在 2019 年的表現優於主流玩家。這一系列利好的信息,也讓我們看到了流媒體音樂平臺與獨立音樂人之間的一個良好互動,流媒體音樂平臺也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了良好的成長和商業環境。
  • 在線音樂平臺變現很難,獨立音樂人卻迎來了春天
    3月20日,第八屆東方風雲榜「真音樂」論壇在上海廣播大廈舉辦。國內三大在線音樂平臺代表宋柯、王磊、丁博,內容生產者陳鴻宇(新晉獨立音樂人)、金承志(彩虹室內合唱團指揮),以及行業推手沈黎暉(摩登天空創始人)、郭建良(SNH48副總裁)、盧中強(十三月唱片總經理)等以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的方式共同探討了音樂產業的「創」與「投」。
  • 獨立音樂網站大敗局
    這些網站保持著獨立的文藝調性,持續輸出著高質量的內容,用戶和流量數據都曾一度令人驚嘆,甚至混跡這些網站都成了彼時具有獨特音樂品味的象徵。只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曾經看上去烏託邦式的獨立音樂網站,不是關停就是陷入了無以為繼的經營僵局,空留文青們去哀嘆、去憑弔。
  • 內容即上帝,YouTube如何幫音樂人賺錢?
    Music Insights能統計音樂人作品的關注數,該創作視頻通過Content ID系統被粉絲上傳的次數,這些數據工具將幫助音樂人了解粉絲的分布情況及行為習慣,找到在哪裡可以向粉絲推廣下一支單曲、發布下一支音樂視頻的最佳時機,以及找到下一次巡演的最佳地點。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網站幫獨立音樂人賺了2000萬
    文 | 新音樂產業觀察研究室 D2C將是今年網際網路音樂的一個熱門話題。 所謂D2C,就是Direct to Consumer,去掉中間環節,讓作品/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 另外,不久前,YouTube收購的網站BandPage,也是一個為音樂人提供D2C服務的平臺,看起來,幫助音樂人和消費者直接勾兌,成為大平臺的「共識」。 「技術公司開始認識到是時候讓音樂人和用戶直接聯繫了。」Dave Bianchi說。
  • 如何申請網易獨立音樂人
    網易雲音樂是一個大型音樂平臺,可以造就很多人的音樂夢想,下面我會為大家介紹如何加入網易雲音樂獨立音樂人。首先,我們打開電腦,在桌面上會其他地方找到瀏覽器,滑鼠雙擊打開。進入瀏覽器後,我們在搜索欄輸入網易雲音樂,按回車鍵進入。
  • 獨立音樂不「孤獨」——原創音樂人的發行新思路
    而隨著用戶對音樂類型的需求愈發多元化以及社會化營銷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小眾音樂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獨立音樂人的長尾音樂被擁上價值高地。但大部分獨立音樂人的生長曲線卻處於「亞健康」狀態。幸運的獨立音樂人將在他們的音樂生涯中經歷一次爆發性的增長,但過度同質化的社會化營銷難免會透支音樂人的音樂價值和風格特色。
  • 音樂創作之外,獨立音樂人如何學會版權保護?
    複雜模糊的版權購買合同細則、音樂人的維權困境......種種事件暴露出的歌曲著作權問題不僅超出了「吃瓜群眾」的理解範圍,也是每位獨立音樂人難以避免的坑。如今疫情又導致線下演出收入完全歸零,音樂人可太難了。
  • 《中國好歌曲》真能帶來獨立音樂的春天?
    認為自己的歌只能給這些人聽,給這些人以外的人聽了音樂就不成立了。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畫地為牢的誤區,民謠也好,搖滾也好,我們所有好的音樂,都應該有權利讓所有人聽到。」《中國好歌曲》真能帶來獨立音樂的春天?by  流忙忙
  • 蝦米音樂再尋光,推獨立音樂人專輯
    與此同時,阿里音樂旗下的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宣布,第二季「尋光計劃」音樂人首張個人專輯系列,也將於本月底前後正式推出。在這些音樂人身上,不僅能夠讓樂迷看到2018年中國獨立音樂引領者的潮流趨勢,也蘊藏著原創音樂領域不可忽視、溫暖強大的耀眼力量。那麼,從海納國內外曲庫版權,到持續發掘與扶植獨立音樂人,阿里音樂正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 那些不甘平凡,卻選擇留在郴州的獨立音樂人,能靠音樂吃飽飯嗎?
    我找到了他們,他們有的是音樂人,有的是音樂愛好者,與他們聊了聊郴州的音樂文化。問起音樂是否能滿足生活時,沐樺老師說:滿足需求肯定是沒問題,但是做音樂更重要的是能做自己,其實有口飯吃,能愉悅自己和他人,偶爾還能得到一點認可和尊重就足夠了…他也經營著一家屬於自己的琴行,一邊創作,一邊生活
  • 創作不應以流量論好壞|獨立音樂|原創音樂|音樂人
    三本目俅其廣州音樂產業調查3近年來,國內原創音樂發展可謂突飛猛進。隨著酷狗等各大平臺的崛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原創音樂「出圈」的渠道可謂越來越廣。而與爆發式增長的原創音樂數量相對應的,還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原創音樂人。
  • 音樂市場這麼紅火,但大部分音樂人無法靠音樂養活自己
    事實上,這種狀況一直都存在著:一方面音樂人的門檻越來越低,一方面音樂版權的收入日趨兩極,使得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個體之間收益差異加大。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讓音樂版權規範使用、版稅大幅提高,這種現狀是有可能改變的。而前提就是作品夠好、音樂人夠優秀、音樂平臺夠支持。
  • 47%中國獨立音樂人月收入不足2000,「做音樂不如掃大街」……
    獨立音樂製作人李星宇最近收到網易雲音樂的「音樂人生存現狀」調查,他在微博曬出了自己的收入,儘管有3000萬次的累計播放量,但最終他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的可提現收益僅724.89元。音樂人辛辛苦苦編寫錄唱的歌,還沒有同等播放量的一個抖音視頻變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