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再尋光,推獨立音樂人專輯

2021-01-18 新京報

邱比專輯《正正》。

西樓專輯《動情祭》。

程璧專輯《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鄒施如EP《差一點晴朗》。

何小河EP《花非花》。

昨日,阿里音樂宣布與網易雲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消息一出,立即在音樂業內人士與聽眾之間激起了討論。一方面,阿里音樂將滾石、S.M.、BMG等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同時,網易雲音樂將天娛、愛貝克思(avex)、豐華、華研國際等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阿里音樂。在合作實施之後,阿里音樂的平臺曲庫數量預計超過1800萬。

與此同時,阿里音樂旗下的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宣布,第二季「尋光計劃」音樂人首張個人專輯系列,也將於本月底前後正式推出。在這些音樂人身上,不僅能夠讓樂迷看到2018年中國獨立音樂引領者的潮流趨勢,也蘊藏著原創音樂領域不可忽視、溫暖強大的耀眼力量。那麼,從海納國內外曲庫版權,到持續發掘與扶植獨立音樂人,阿里音樂正在下一盤怎樣的棋?為此,新京報專訪蝦米音樂相關負責人,以及獨立音樂人西樓、石進,深入了解了阿里音樂及蝦米音樂在曲庫版權,及獨立音樂方面的全盤布局。

新動作

版權互授,曲庫達1800萬

此前,阿里音樂通過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開展版權互授,已經獲得了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杰威爾音樂、LOEN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曲庫數量達到百萬級以上。此次阿里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版權合作的達成,意味著用戶在阿里音樂旗下蝦米音樂除了可以繼續使用田馥甄、林宥嘉、SHE等華研國際的藝人歌曲版權外,還可以暢聽張惠妹、張雨生、華晨宇、張杰、濱崎步等藝人的音樂。

目前,該平臺全曲庫數量已經超過1800萬,穩居市場前列。

早在2017年9月,阿里音樂CEO、阿里大文娛秘書長張宇就明確表示,阿里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廣積糧,不築牆」:與業內達成合作,是阿里在音樂版權上多層次布局的基礎;同時,音樂行業發展已至中流擊水,重構音樂行業基礎設施、推動產業升級和行業健康發展成了阿里音樂更長遠的目標。「秉承阿里文娛『富養女兒』的實業心態,阿里音樂將一如既往繼續堅持在音樂版權方面長期、全面布局,加大獲取優質版權作品的投入力度,推動全球音樂市場的繁榮發展。」張宇說。

重原創

持續四年,挖掘獨立音樂人

「未來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趨勢是,第一,用戶的音樂消費正在升級,用戶從後臺聽歌播放向前臺多樣化場景消費遷移;第二,原創音樂持續發力,低門檻、輕製作、快宣發逐步成為行業趨勢,」負責人告訴新京報,如今,蝦米音樂不僅在版權方面持續投入,獨立音樂也依然是其深耕的主要發力點之一。

從2014年起,蝦米音樂率先嗅到「獨立音樂人」這塊市場,推出「尋光計劃」,通過網友+評審團的形式網絡票選獨立音樂人,選出了西樓、程璧、鯨魚馬戲團、金玟岐、邱比等好聲音。西樓已經入駐蝦米4年,在最近播出的歌唱節目中,華晨宇就翻唱了他的原創歌曲《孩子》。西樓說,蝦米才是他從作曲人到唱作人的轉折點,「通過和尋光計劃團隊的接觸,感受到了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和對尋光計劃的良好願景。在這裡能直接了解聽友們的反饋,我感受到了很多的愛。」

獨立音樂人石進和蝦米音樂合作近8年。2010年,他創作《夜的鋼琴曲5》,不僅被選為馮小剛電影《非誠勿擾2》插曲,更在蝦米音樂平臺創下了1.9億的試聽量。石進坦言,「2014年,我的第一場演奏會就是通過蝦米眾籌舉辦的。」

新成果

推出尋光計劃第二季專輯

如今,蝦米音樂已經聚集了超過3萬的優質音樂人,以及40萬獨立音樂作品。2017年,蝦米音樂啟動了第二季「尋光計劃」,吸引了超過250萬用戶參與投票,入選了1473首作品,通過來自55位業界音樂「大蝦」的全程把關,以及36組國內外專業評委的甄選,最終產生了十組專業與人氣雙高,遍布搖滾、電音、流行、民謠等領域的獨立音樂人:SHAWEE、方拾貳、鄒施如、GALI、KWORLD、WAV、何小河、未來星、阿圖什衝浪男孩、SARAH。

這群80後、90後獨立音樂人中,有古典音樂出身、參加過歐洲大牌音樂節的名校音樂碩士,還有參與了鹿晗的專輯REMIX的專業音樂製作人。據蝦米音樂的數據統計顯示,平臺為這批音樂人提供的一系列支持、推廣,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以SHAWEE為例,參加第二季「尋光計劃」後,這位獨立音樂人的歌曲試聽量和粉絲數增幅,分別達到了1900%和1030%;科班出身的音樂人何小河,單曲《夜裡》則實現從0到195萬+的試聽量。據悉,這十組「未曝光少年」的首張個人專輯,將在本月底前後正式推出,並定於初春四月首次落地亮相。

【未來方向】

讓智能推薦更懂用戶

2013年7月,蝦米「音樂人平臺」正式上線,允許獨立音樂人和獨立唱片公司在其上對正版音樂下載「自主定價」,推動音樂人獲得100%的收益。2014年,蝦米音樂嘗試由淘寶「B端」商家為音樂人提供的內容支付版權合作費用,引導音樂產業的正向循環,從而鼓勵更多的音樂人投身創作。

提及未來發展,蝦米音樂負責人說「2018年,我們將繼續秉持『廣積糧,不築牆』的態度,進一步夯實音樂的基礎內容建設,持續擴大曲庫數量並做好精細化運營,讓版權方和音樂人更有價值。通過技術升級,讓智能推薦『更懂你』,讓用戶個性化、多元化的聽歌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建立系統、廣闊、活躍的優質內容生態,探索達人體系和動態社區,引領音樂消費趨勢;繼續保持和阿里生態的有效聯動,拓展商業化線上線下場景,探索『新音樂產業』的無限可能。」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 蝦米音樂供圖

相關焦點

  • 挖掘有價值音樂人的尋光第二季,讓大眾再次「聽·見不同」
    蝦米用戶小馬愛搖滾在鄒施如新專歌曲下評論道。 鄒施如是尋光計劃第二季選出來的10位獨立音樂人之一,在4月19日這天,尋光計劃第二季進入了發片季,鄒施如的專輯《不提》是首發批次中的一張,專輯上線2天歌曲就有了近900的評論,並衝進了新歌排行榜第一名,不少蝦米用戶都因為尋光計劃發現了喜愛的新聲音。
  • 蝦米音樂人 x 微博音樂人 2014年度獨立音樂頒獎【躥紅大揭秘】
    以剛剛過去的2014年為例,神曲《我的滑板鞋》紅遍街頭巷尾,張曼玉變身歌手登上草莓音樂節,《中國好歌曲》讓一大批音樂人從幕後走到臺前……本周,微博音樂人和蝦米音樂人聯合發布了《2014音樂人盤點》,從網際網路平臺的數據和運營層面,對這些熱點事件進行了回顧和解讀。而好妹妹樂隊和霍尊,則通過樂迷的人氣票選,分別獲得最受歡迎音樂人和最受歡迎新人。
  • 愛奇藝中國有嘻哈在左,蝦米尋光計劃在右,中國的說唱音樂爆發倒計時已開始!
    中國有嘻哈》超級網綜,另外一邊是深耕音樂內容的蝦米尋光計劃第二季(本季主打HipHop音樂和電音)。在相同的時間,蝦米音樂也開啟了尋光計劃第二季行動,相比中國有嘻哈的刷屏現象,尋光只是在圈子裡掀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波瀾。
  • 為什麼我們如此懷念蝦米音樂?
    未來,將是騰訊系音樂軟體和阿里系音樂軟體兩分天下的格局。但對於許多蝦米音樂人來說,這個軟體根本無法替代:那麼,版權和用戶數都不佔優勢的蝦米音樂,到底憑藉什麼徵服了音樂人的心?懂音樂在國內,很少有音樂軟體能夠像蝦米音樂一樣,對曲目進行如此細緻和專業的分類。
  • 華晨宇西樓蝦米再聚首
    前不久,華晨宇就翻唱了一首和他自己氣質十分符合的一首歌,而這首歌的原唱西樓則是蝦米第一季「尋光計劃」挖掘出來的原創音樂人。《孩子》便是收錄在西樓在「尋光計劃」扶持下推出的專輯《動情祭》裡的歌曲。對此華晨宇還特別發了微博感謝西樓,西樓也予以了回應。這並非是兩人的第一次碰撞。華晨宇第一張專輯裡的《煙火裡的塵埃》這首歌的作曲者就是西樓。不僅如此,西樓還參與了這首歌的編曲、吉他和和聲。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畢竟「一超」格局下(都算不上「多強」),再耗下去也是枉然。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儘管播放器業務關停,音樂人業務仍將繼續。蝦米官方表示,未來業務重點將轉向B端的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太陽照常升起,故事仍將繼續。而我們仍將反覆追問,數位音樂時代要往哪裡去?一切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或是正在變好或變壞。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在推薦曲目的功能上,蝦米不順從爆款潮流,總是根據用戶喜好推薦一些冷門獨立音樂。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他曾在蝦米找到很多冷門爵士樂及小眾音樂資源,無論是蝦米的算法推送邏輯,還是對音樂專輯歸檔整理的專業程度,都是其他音樂平臺缺乏的。
  • 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死了
    謝謝蝦米讓五月天陪伴了一半人生。」——啊土阿豆土豆「宇宙那麼大,可為什麼我找不到比你更好的音樂網站和app呢?」——西湖邊的蝦仔你最最最可愛回顧過往,蝦米音樂生前也曾輝煌過,甚至一度能與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兩位巨頭扳手腕,而這也離不開它對音樂的專業與執著。
  • 華晨宇翻唱《孩子》火了 原唱西樓感謝蝦米「尋光」
    兩個音樂人的惺惺相惜,讓這首歌迅速「火」了起來,截至發稿前,《孩子》在蝦米音樂榜單上排名第二,播放和下載量超過數十倍。西樓與華晨宇相識四年多,在圈內小有名氣。這位年輕的獨立音樂人為華晨宇、林宥嘉、SHE、劉力揚等歌手都寫過歌。《煙火裡的塵埃》、《請說》、《再別康橋》、《旅途》、《花又開好了》皆出自他手。
  • 從付費聽歌到「蝦米之死」 本土音樂人:僅靠版稅很難維持生存
    這段時間,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本土音樂人,他們的身份從前搖滾樂手到音樂廠牌主理人,從樂隊主唱再到樂隊經紀人,他們不僅聊到了「蝦米之死」會給音樂圈帶來的影響,亦涉及了音樂人通過平臺拿到的版稅收入等話題。很多樂迷都特別好奇,在付費音樂平臺上花錢聽歌,這些錢到底有多少會落入音樂人的口袋?他們給出的答案聽上去有些憂傷,就像蝦米黯然落幕那樣。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他曾在蝦米找到很多冷門爵士樂及小眾音樂資源,無論是蝦米的算法推送邏輯,還是對音樂專輯歸檔整理的專業程度,都是其他音樂平臺缺乏的。  「最有價值的是,蝦米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尋光計劃』,當時對中國獨立原創音樂人的扶持是相當有前瞻性的。」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而在此之前,網易雲大打情懷牌的那段時間,我的一個同事不屑地指出,蝦米才是真正的情懷:通過尋光計劃等方式扶持了一大波小眾音樂人。對此我表示贊同,我喜歡的燕池、方拾貳、程璧、何小河等音樂人也都是當年在尋光計劃裡發現的。
  • 衝破音樂鄙視鏈?獨立音樂人的美麗與哀愁
    「聽老人唱老歌」,可見新人資源多麼匱乏,這也恰恰說明這些年由唱片轉向網際網路,音樂產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娛樂品類。好在獨立音樂人開始展露頭腳,從前期創作到演唱製作再到後期運營,都是自己來做,幾乎是100%的自主性,也讓音樂性更加純粹。
  • 一個獨立女歌手的走紅軌跡
    因為說到程璧的時候大談樂童,而沒有提到蝦米,蝦米一位員工在朋友圈裡氣急敗壞了。新仔深刻反思了一下,確實委屈蝦米君了,而且還委屈了兩次,上次總結音樂人案例也只提了樂童,沒提蝦米。於是,該蝦米員工可能覺得,「我辛辛苦苦為獨立音樂人做了那麼多事,卻沒有得到承認,我容易嗎?」新仔也不容易啊,一個人寫稿、翻譯,更新網站、微博、微信、今日頭條。
  •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 蝦米音樂停服轉向音樂人步伐
    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蝦米音樂播放器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官方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 @灣灣獨立音樂速報 的獨立音樂十年之選
    然而僅僅十年過去,華語音樂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隨著數字科技、網絡平臺、唱片廠牌、演出市場、青年創作、主流媒體等快速變革,頂級流量歌手走入歷史,取而代之是獨立音樂從地下走向大眾,形成前所未見鮮花盛開的場景。2010s年代的變化,除了音樂人,最清楚的莫過於一直在參與並書寫歷史的編輯們。
  • 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蝦米有5億多張原創歌單,每張歌單都有資深樂迷寫的優質推薦語,每張專輯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在推薦曲目的功能上,蝦米不順從爆款潮流,總是根據用戶喜好推薦一些冷門獨立音樂。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
  • 蝦米音樂用霧霾顆粒做了一張黑膠唱片,你敢聽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蝦米音樂從今天開始對特別企劃「尋光計劃」的推出進行倒計時,並在預告片中邀請了多位蝦米原創音樂人參演,還演示了用霧霾顆粒製作黑膠唱片的過程,通過這些方式來號召大家關注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
  • 「蝦米之後,別再動情了」
    那一年,蝦米宣布上線「音樂人平臺」,允許獨立音樂人和獨立唱片公司在平臺上對正版音樂下載「自主定價」,且上線的頭兩年,音樂人將獲得全部下載收益,平臺不收取任何分成。於是,作為國內首個對原創音樂人進行扶持的平臺,蝦米成了國內第一批獨立音樂人的誕生地與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