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6人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總數並列全國高校第1!

2020-12-23 科教頭條

今天是5月30日,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舉行。華中科技大學共有6人獲得獎章和獎狀,獲獎總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一。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獎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同濟醫院 陳孝平

陳孝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醫院外科學系主任。他從事肝膽胰外科臨床工作和基礎研究40餘年,在肝癌外科治療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類,並納入教育部規劃教材5 年制《外科學》;首個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等新理論;開創了三項控制肝切除出血技術;創建膽腸吻合和胰腸吻合兩種新方法;建立新的輔助部分肝移植模型並轉化臨床,提高了輔助肝移植的成功率,部分解決了供肝來源短缺。上述工作已在全國30 個省級行政區推廣應用,牽頭制定全國肝膽胰外科指南與規範10 部,極大推動了我國肝膽胰外科的進步與發展。因此,他被國內外同行稱為肝膽胰外科技術改革和創新的領導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協和醫院 胡豫

胡豫,協和醫院院長。他建立了國內最大靜脈血栓(VTE)標本庫,系統揭示中國人VTE遺傳特點及危險因素,闡明心衰與VTE關係,首次提出中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斷積分系統,在抗擊新冠肺炎重症診療中發揮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胡豫構建起涵蓋「診斷篩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復管理」的全鏈條防治網;負責科技部重點研發應急專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因機制及精準診療研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中華血液學雜誌》等國內外頂級醫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3篇,牽頭康復期血漿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重症患者有效率達78%以上;率先指出新冠肺炎出凝血功能障礙特點及機制,提出量化積分系統指導危重症救治策略,顯著降低病死率。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獎者

華中科技大學法醫學系 劉良

劉良,主任法醫師,同濟醫學院原法醫學系主任,完成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報告。主要研究方向為法醫病理學和法醫毒理學,尤其在多種毒物的研究上卓有成就,包括雷公藤、烏頭鹼等中醫藥毒物,以及安眠藥、搖頭丸等新型毒物的基礎研究及實踐探索均有研究。在國內外法醫學領域,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80餘篇,參編教材及參考書二十餘部。先後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公安部、湖北省、校等科研項目18項,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武漢市重大科學技術成果1次,武漢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次、三等獎1次。2016年,作為司法鑑定人獲CCTV「2016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殊榮,亦是目前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司法鑑定人。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協和醫院 汪暉

汪暉,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她是4000多名同濟逆行護理天使們的引領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衝上了抗疫一線。為提高診療效率、儘快收治更多病人,她第一時間組織、培訓醫院7批1000多名重症護理專業護士,投身於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役中。她倡導科學護理,主持制定《不明原因肺炎院內防控指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護理工作手冊》,主持聯合護理專家制定發布《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整體護理專家共識》,創新設計了發熱門診咽拭子採集平臺,確保護士零感染;她沉著冷靜,用心關懷,是護理團隊不倒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她還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負責所有護理環節的建設以及護理物資的採集。在武漢市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最前線,始終有著她的身影。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協和醫院 陳莉莉

陳莉莉,同濟醫學院口腔醫學系主任、協和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湖北省「口腔頜面發育與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她圍繞「牙頜面畸形精準防治新策略」,將基礎研究與國家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緊密結合,成立「湖北省口腔頜面發育與再生重點實驗室」,建立顱頜面發育畸形預警、早期篩查、診斷、治療的綜合防治示範應用平臺。在Adv Mater、Circ Res、Adv Sci等期刊發表SCI論文40餘篇。創立「頸椎骨齡定量分期法」,該分期法被編寫入全國研究生規劃教材《口腔正畸學》;提出頜面畸形生物時辰治療理論,創建重構骨缺損部位電學微環境的高效、穩定修復畸形缺損的新方法,開創頜面畸形預防與修復新策略,發明的「CICE-下頜前移器」,被編寫入國家衛健委「十三五」規劃教材《口腔科學》。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同濟醫院 姚穎

姚穎,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迅速研判出營養支持的重要作用,主動請纓加入多學科治療團隊,不斷總結營養救治經驗,以最快時間組織制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學營養診療專家共識(試行版)》。同時帶領營養小分隊為患者開展個體化營養治療,聯合醫療隊制定《同濟光谷院區新冠肺炎臨床營養治療方案》。牽頭起草CSPEN《關於血透患者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飲食營養專家建議》,為71萬餘血透患者新冠肺炎防治的營養治療提供依據。第一時間制定一線醫護人員的飲食營養方案,多方募集營養補充劑全力做好保障。通過雲門診為近2千名患者提供專業指導,通過線上10餘場講座為5萬餘人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宣傳推廣湖北抗疫經驗。

全國創新爭先獎於2017年經黨中央批准,由中國科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設立,表彰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科普及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團隊。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周期為3年,包括為先進集體頒發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為先進個人頒發獎狀,其中貢獻突出者獲頒獎章並享受省部級表彰獎勵獲得者待遇。本屆全國創新爭先獎還專門針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設立兩個新的獎項類別,用來表彰投身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和科研、物資生產戰線,以及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科技工作者優秀代表。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 同濟醫院 法醫學系 編輯 / 郭雨辰 張雯怡

相關焦點

  • 全國創新爭先獎公布擬表彰對象北大華科等四校數量並列第一
    5月1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其官網公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這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技人才大獎。記者梳理發現,華中科技大學與其他3所高校並列獲表彰數量第一,其中獎章數量有兩個,位列獎章數第一。
  •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等四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文清)5月3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的決定》,隆重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 一份重量級高校排名新鮮出爐,華中科大強勢登榜,雄踞全國第8!
    近日,第三方機構軟科從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重大成果維度,對全國各高校進行排名,發布了重大成果排名(百強)榜單。華中科技大學在該項排名中表現突出,位居榜單第8位。在2019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華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就有7項成果獲獎,其中通用項目5項、專用項目2項,創歷史新高,並列全國高校第二。其中,"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在這個重磅排名中,華中師範大學並列全國第16位!
    作為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並列的國家級獎勵,且被用作教育部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軟科發布的"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折合分數統計",華中師範大學位列第16名,折合分數為6分,獎項折合數居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首位。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劉加平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院長、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加平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作為建築熱物理學科首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主持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在內的數十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在國內外發表高水平論文百餘篇,出版《建築物理》《綠色建築——西部踐行》等學術專著和教材8部,培育建立了我國建築學學科首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他帶領團隊紮根西部,著眼全國,積極推進了大量社會公益性示範工程的優化設計與建設工作,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西部地區人居環境質量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三位同濟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全國科技工作日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在京舉行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頒獎大會,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名單揭曉
  • 奮進中的華中科技大學:2019華科獲得了這多榮譽,為你驕傲!
    說到2019年的華中科技大學,你會想到什麼?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2019年,奮進中的華中科技大學,有多優秀!2019年1月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 我校並列第七1月23日,上海軟科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發布,我校排名並列第七。
  • 華中科技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哪個更好?看完後明白了!
    華中科技大學的辦學實力、科研水平和知名度要遠遠高於南方科技大學。據2018年校友會版本的全國理工類高校排行榜中,清華大學位居第一,華中科技大學和天津大學分別位於第二名、第三名。
  • 黑龍江大學榮獲「2020年度全國網絡搜索熱度百強本科高校「獎
    中國教育在線 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榜樣力量——2020年度教育盛典」評選獲獎名單揭曉,黑龍江大學榮獲「2020年度全國網絡搜索熱度百強本科高校「榮譽稱號。  據悉,本次評選設本科、高職、高中、中職四大類共16個獎項。
  • 他們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他們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06-03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紅網時刻5月31日訊(通訊員 安志平)5月30日,中國科協等四部委採取網絡直播的方式組織召開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種業科學院院長楊遠柱研究員獲此殊榮,他是唯一來自種業企業獲得此屆創新爭先獎的科研人員。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首捧全國「優勝杯」,3金1銀1銅!
    12月9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東北林業大學、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共同承辦的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哈爾濱落下帷幕。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遴選參賽的5項作品全部獲獎,其中金獎3項、銀獎1項、銅獎1項。金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並列第十、陝西省高校並列第一。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44個學科參評,參評率和上榜率均為100%;14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優質率為32%,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4個學科進入A+;B+及以上學科數33個,列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第5。8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 「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周期評估中得到戰略專家高度評價。
  • 湖北有15所高校衝進全國前200強,長江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在內
    01「軟科」排名(括號內為全國排名,下同)1、華中科技大學(8) 2、武漢大學(9) 3、華中農業大學(39) 4、華中師範大學(44) 5、武漢理工大學(52) 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3) 7、中國地質大學(54) 8、湖北大學(94) 9、武漢科技大學
  • 多所湖北高校明確秋季開學時間,華中農業大學新生9月10日報到
    近日,湖北省又有一批高校明確暑假時間和秋季開學時間,其中華中農業大學2020級新生9月10日報到。華中農業大學秋季開學時間根據華中農業大學2020-2021學年校歷安排,學生放假時間為7月4日—9月8日,9月9日(星期三)到校註冊。2020級新生9月10日報到。
  • 武漢科技大學學子獲2020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
    12月17日,2020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賽)組委會公布獲獎名單,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代表隊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同時,武漢科技大學榮獲「優秀組織獎」,指導教師團隊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 如此優秀: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2020年度成績單出爐,速查!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獲得的年度「成績單」長啥樣?,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已逐漸形成支持研究生參與各項創新系列賽事的組織體系、工作體系、指導體系以及保障體系,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全方位動員校內師生積極參與到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中去。
  •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2012-2018)
    2.對高校教師教學競賽進行評估分析的目的  以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資料庫的建立為標誌,我國官方高校教學狀態質量監測制度基本確立。在高等教育多元治理理念下,以第三方為主的教師教學競賽狀態監測可以作為我國高校教學質量監測的重要補充。
  • 丁烈雲卸任 華中科技大學新任校長李元元有啥不一樣?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1日訊(記者楊佳峰 朱建華)記者11月1日下午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吉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2014年起擔任華中科大校長,今年63歲的丁烈雲院士卸任。
  • 四川大學微博、微信傳播力排名全國高校第5、第6位
    12月16日-17日,教育部新聞辦在海南大學舉行的「2021教育政務新媒體年會」上發布了「高校微博微信傳播力指數「TOP20」榜單,四川大學官方媒體影響力指數排名顯著提升,「大川」微博排名全國高校第5位,「大川」微信排名全國高校第6位,官方微信10w+文章數達11篇位居全國高校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