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閃亮的「星」!三位同濟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最閃亮的「星」!三位同濟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06-02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全國科技工作日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在京舉行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頒獎大會,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名單揭曉。同濟大學3位科學家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他們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志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蔣昌俊,附屬東方醫院災難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急診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教授王韜。

祝賀!

吳志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設計綜合方案總規劃師。他長期堅守在城市規劃工程實踐第一線,致力於推進城市規劃的理性提升。針對我國城鎮化面臨的重大挑戰和建設問題,他積極探索規劃技術的數理分析新方法,剖析城市發展內在規律,模擬推演規劃效果,科學評價規劃決策,系統優化規劃方案,不斷研發「以數明律、以流定形」的規劃方法,逐步建立了「理性規劃」的理論框架,取得了理性規劃理論與技術方法的重大成就,在一系列重大城市規劃工程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城市項目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為我國城鎮化和城市規劃的理性發展作出重大科學貢獻。以第一完成任務曾獲多項國家級、教育部、建設部、科技部和上海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內外諸多規劃設計重要獎項。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世博全國勞動模範、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城市規劃優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2016年,獲評首批規劃領域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祝賀!

蔣昌俊長期從事智能計算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是我國網絡計算與智能金融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針對我國網際網路應用發展迅速、風控技術滯後、基礎理論薄弱的嚴重局面,他從基礎理論到工程應用,開展了深入系統性的研究,創建了網絡並發系統的行為理論,提出了風險防控的行為認證與遞階控制技術,克服了網絡計算過程的高通量瓶頸和交易行為風控難題。主持建立了我國首個網際網路交易風險防控體系及系統,取得了網絡交易高辨識和強實時的重大突破,為我國在該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作出了開拓性貢獻。其成果在保險、支付、網安、貿易、電商、銀行等多個領域得到成功應用,服務於支付寶、中國工商銀行、快錢、陽光保險等企業,上海自貿試驗區和上海浦東國家電子商務綜合創新實踐區等,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省部級一等獎8 項和中國專利優秀獎1 項,以及國際獎多項。他先後入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和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被授予Brunel University London 名譽教授,入選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祝賀!

王韜生於1974年,從事創傷急救臨床工作2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包括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在內的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80餘篇論文;主編著作9部,獲國家專利11項。近5年帶領團隊獲批50餘項科研項目,含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是2017年度中國科協「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和人民網與健康時報社評選的「首屆國家名醫」。他常年從事醫學科普、應急傳播、災難醫學傳播工作,是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中國科協闢謠平臺專家。團結行業領域專家建成科技志願者團體——「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主創全國首部急救科普紀錄片《急診室故事》,探索創造了「原位、實時、在線」的醫學科普新模式。探索公益性科普事業和經營性科普產業並舉,創立「智慧醫典」大數據平臺。馳援武漢抗疫期間,他擔任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上海)副領隊,積極開展應急傳播科研攻關和應急科普創作研究。主編《新冠肺炎學生防護讀本》(中文、英文、義大利文發行)和《新冠肺炎居家防護指南》《方艙記憶》等作品。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要科技獎項,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

此次,全國共有10個團隊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28名個人獲創新爭先獎章,258位科技工作者獲創新爭先獎狀。其中,上海共有3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17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今天

讓我們一起向科技工作者們致敬!

他們

鍥而不捨、甘於奉獻的精神

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

他們

是點亮希望的燃燈人

是紮根大地的實幹家

是心懷大我的愛國者

是這個時代最閃亮的「星」

原標題:《最閃亮的「星」!三位同濟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創新爭先獎公布擬表彰對象北大華科等四校數量並列第一
    5月1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其官網公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這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技人才大獎。記者梳理發現,華中科技大學與其他3所高校並列獲表彰數量第一,其中獎章數量有兩個,位列獎章數第一。
  •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等四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文清)5月3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的決定》,隆重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 華中科技大學6人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總數並列全國高校第1!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獎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陳孝平陳孝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醫院外科學系主任。上述工作已在全國30 個省級行政區推廣應用,牽頭制定全國肝膽胰外科指南與規範10 部,極大推動了我國肝膽胰外科的進步與發展。因此,他被國內外同行稱為肝膽胰外科技術改革和創新的領導者。
  • 東陽籍科學家金黎平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讓馬鈴薯變成增加農民收入的...
    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揭曉。東陽籍科學家、中國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薯類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 【同濟•新聞】Dr.X醫生醫療器械創新大賽初賽同濟醫院分賽圓滿...
    為進一步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通產學研創新鏈條, 加速醫療器械創新成果轉化,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舉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上海)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創新挑戰賽
  • 他們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舉行。今年全國共有10個團隊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另有28人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258人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安徽省泗縣第三中學王威、省地質礦產勘查局朱恆銀、科大訊飛胡鬱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 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紅網時刻5月31日訊(通訊員 安志平)5月30日,中國科協等四部委採取網絡直播的方式組織召開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種業科學院院長楊遠柱研究員獲此殊榮,他是唯一來自種業企業獲得此屆創新爭先獎的科研人員。
  • 江寧學校讓每個孩子都成為「閃亮之星」
    「閃亮一刻」與「閃亮之星」  在傳統觀念中,獲得榮譽的往往是那些品學兼優、道德高尚、出類拔萃的孩子,但平時默默無聞、成績一般或大人眼中的「調皮鬼」們的身上,難道就沒有值得被鼓勵和挖掘出閃光點了嗎?  江寧學校堅持不以單一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成長成才,鼓勵學生尋找自身閃亮點。
  • 【紅領巾星工場】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馬承恩
    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紅領巾星工場讓最閃亮的星照亮紅領巾前進的夢大家好,我是青龍街小學一(4)中隊的孫語桐
  • 做最閃亮的同濟人 | 113周年校慶專屬頭像上線啦!
    做最閃亮的同濟人 | 113周年校慶專屬頭像上線啦!113歲的生日我親愛的同濟最好的祝福送給你!為了讓五湖四海的大家共同為母校慶生我們傾情推出同濟校慶限定版頭像邊框快來一起換屬於我們同濟人的專屬頭像吧!
  • 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落幕,同濟電車隊獲電車組總冠軍
    視頻來源:同濟大學 視頻剪輯:彭友琦(00:56) 11月14日,2020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落幕,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電車隊奪得電車組總冠軍,翼馳車隊獲油車組季軍。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 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 徐集賢、史大林、陳興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榮獲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Dr.X...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榮獲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Dr.X醫生醫療器械創新大賽決賽… 2020-09-15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閃亮之星」:普陀區江寧學校教書育人的秘訣
    「閃亮一刻」與「閃亮之星」江寧學校不以單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成長成才,鼓勵學生尋找到自身的閃亮點。在多元的評價模式,讓校園不斷湧現出一顆顆「閃亮之星」,如「跬步之星」「助人之星」「友愛之星」和「守時之星」等等,成為江寧校園最亮的星。其中的孩子不乏有成績中下等,但依然自信昂揚,開拓進取,在某一方面特質閃閃發光。
  • 小學生心中最閃亮的星是誰?有些你絕對想不到!
    開學典禮上,每個年級的少先隊員代表上臺介紹了暑假期間尋訪的「心中最閃亮的星」,向大家傳遞紅色精神,鼓勵全體少先隊員沿著紅色足跡,開啟「以紅養正 立德樹人」系列活動的新徵程。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誰?記者在《文東小學微平臺》上看到了文東小學部分少先隊員和預備少先隊員的文章,發現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周恩來、袁隆平、鍾南山、李蘭娟、楊利偉、李四光、鄧稼先、錢學森等政治領袖和科學家,還有抗疫英雄和抗洪救災的英雄。二年級二班的喬琳馨同學在這次紅領巾尋訪活動中尋訪到的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爺爺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是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
  • 新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熱播 黃子韜力薦《神武3》全新內容
    日前,《神武3》合作大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正式開播,首席弟子黃子韜在劇中飾演人氣偶像明星鄭柏旭。自上線以來,《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便憑藉著輕鬆幽默的劇情,清新亮眼的搭檔陣容收穫了無數的關注,雙平臺播放量輕鬆突破4億。作為首席弟子,黃子韜在拍戲之餘更不忘宣傳《神武3》。
  •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在漢揭曉 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
    Gallo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田志剛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等13位中外科學家憑藉其在生命醫學領域所做出的傑出成果和突出貢獻分獲「國際合作獎」、「成就獎」和「創新突破獎」。
  • 同濟交通,同濟驕傲!
    >國家建設部原部長、全國人大環資委原主任汪光燾,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鐵道部原副部長、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原校長鍾志華站在新起點,同濟交通學科將紮根祖國大地、面向世界前沿,立足同濟特色,強化戰略導向,實施智慧引領,突出綜合優勢,發展完善「大交通」學科,培養具有戰略思維的交通運輸領軍人才,推進基礎研究,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區域經濟和交通運輸重大發展戰略的能力,打造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交通創新基地,提升學科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 同濟大學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舉行
    這些標準對廣大教師思想、道德、學識、能力、作風、紀律等提出全方位的要求,是新時期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的行動指南,也賦予了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使命。;特殊時期學校眾多黨員幹部全力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堅持「五加二」「白加黑」……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同濟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更為同濟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