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雲卸任 華中科技大學新任校長李元元有啥不一樣?

2021-01-10 荊楚網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1日訊(記者楊佳峰 朱建華)記者11月1日下午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吉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2014年起擔任華中科大校長,今年63歲的丁烈雲院士卸任。

  2003年,45歲的李元元出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2011年升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15年的時間裡,他先後從華南到東北再到華中,李元元的任職經歷在全國大學校長中並不多見。

  與之前華中科大校長多在華科大求學或工作過不同,李元元之前的履歷與華科大並無交集。不過,李元元曾任校長的華南理工大學,簡稱一直是「華工」,而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的華中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的簡稱,也一直是「華工」。

  1952年院系調整後,國家組建了八大工學院,其中教育部直屬的有四所重點工學院,分別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

  今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第四次黨代會召開,提出的奮鬥目標是2021年初步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部分學科進入世界一流;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10月30日,U.S.News 2019全球最好大學排名正式發布,華中科技大學全球排名260位,同比上升22位,列內地高校第9位。U. S.News全球最好大學排名於2014年10月28日首次發布,迄今已發布5屆。與五年前相比,華科大在這一榜單上的全球排名提升了數十個名次。

  據報導,無論是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還是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一直都很重視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吉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能為吉林省提供的新增產值達到一千億元左右。」

  華中科技大學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在60歲時接任華科大校長的李元元,如何推動華科大的建設與發展,成為師生的期待。

   李元元簡歷>>>

  李元元,1958年10月出生,廣東梅縣人。本科畢業於湖南大學鑄造專業,碩士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鑄造專業,後在職讀了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的博士。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201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長期從事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和機械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製備成形理論與技術研究、材料-工藝-裝備-產品一體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1999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華科大之前歷任校長有何特點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華中科技大學自2000年組建以來,先後擔任校長的有周濟、樊明武、李培根、丁烈雲。他們之前都曾在華中科技大學求學或工作過。

  周濟碩士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留校工作後曾任華科大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副校長;樊明武畢業於華中工學院電機製造專業;李培根碩士就讀於華中工學院,後曾任華科大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副校長;丁烈雲曾任武漢城建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華科大副校長。

  原華中理工大學的前身是華中工學院。1988年1月,華中工學院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的首任院長是查謙;朱九思自1953年到1984年,先後任華中工學院副院長、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等職;黃樹槐1984年12月至1993年1月擔任華中工學院院長、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1993年1月至1997年6月擔任華中理工大學校長。

  華科大曆任校長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多出自機械學院,具體如黃樹槐、楊叔子、周濟、李培根。

  不過,近年來「雙一流」名校校長異地提拔或交流任職的情況也較為普遍。具體如,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曾任中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湖南大學校長段獻忠都曾任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華科大領導班子今年已有多人調整

  2017年底,邵新宇接替路鋼擔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邵新宇,1968年出生,江蘇靖江人。2006年1月當選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委員;2008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2011年5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3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今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黨政班子成員已有多人調整,涉及6人,具體如下:

  6月20日,教育部黨組發文:謝正學任中共華中科技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書記;

  同一天,教育部發文:任命張新亮、解孝林為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9月4日,教育部發文:任命湛毅青為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免去其華中科技大學總會計師職務;

  10月9日,教育部黨組發文:馬小潔同志任中共華中科技大學委員會常務副書記;

  同一天,教育部發文,免去駱清銘的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職務。駱清銘已調任海南大學校長。

    李元元是「最具親和力的大學校長」

  在中國教育在線2012年推送的《最讓中國人難忘的大學校長》的盤點中,李元元被列為「最具親和力的大學校長」。

  2010年6月,時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的李元元與畢業生圍坐一圈,在濃濃的咖啡香裡,暢談畢業生對未來的憧憬和擔憂。

  這次「校長有約」,共有16名畢業生與校長面對面。他們是從800多名報名同學中抽籤選出的,校長與學生的「咖啡約會」就在校內的一間水果吧質樸地進行。

  李元元對即將走上社會的學生們說:「當年我們上山下鄉的時候,就是當農民,什麼農活都幹過,哪裡敢想還有機會上大學呀!」

  他建議大學畢業生不要太急功近利,畢業後首先得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找到生活的立足點,也不要在乎剛畢業時的起薪是高是低,而要看發展空間。

  校長的話語,猶如一股暖流溫暖著畢業生的心。如此說話實打實的校長,被學生們認為很親民。

    拼一流實際是拼人才 吉大出現人才回流

  2011年9月,李元元從華南理工大學升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人才是第一資源,拼一流,實際也是拼人才。」2017年全國兩會,李元元帶去了《關於規範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建議》。

  李元元認為,人才流動是正常的。從世界來看,哪個地方是經濟發展中心,往往也是教育的中心、科技的中心,人才也會相應地匯聚。不過,李元元也承認,在西部和東北地區,確實存在高校人才流失的情況。

  在他看來,高校人才的不合理流動,會導致人才發展的「負和博弈」,即此消彼長、此消彼不長。但是,從國家層面和高校長遠發展來看,高校人才流動必須合理有序,這需要政府、市場以及人才自身三個層面的有效聯動。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2015年開始,吉林大學已經出現人才回流,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回流。

  2016年一年,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長江學者在內,吉林大學新增近50人次的國家級人才,這是前面3-4年的總和。

    積極推動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轉化

  無論是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還是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一直都很重視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問題。

  中國新聞網曾刊文介紹: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十個地級市建立了十所成果轉化機構,在從「廣東製造」到「廣東創造」的轉型浪潮中,打造大科技平臺體系,助推地方經濟蓄勁發力。

  對於華南理工大學的定位,李元元表示,提高科研創新能力,要懂得「落地」,要加大對地方服務的力度。

  「我們省要建立一個科技創新的特區,是一個政策特區、人才特區、機構的特區和企業的特區,希望科技創新成果,尤其是首創的成果能夠在吉林省轉換,真正地為吉林省的經濟發展做貢獻。」2011年就任吉林大學校長後,李元元也一直在推動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問題。

  據吉林《新文化報》報導,李元元初到吉林大學時,對一件事兒覺得有點兒不適應。以前,他在華南理工大學做校長時,企業家、老總都在他辦公室外面排隊等著見面,希望他把手中的科研項目或者科研成果推薦給他們。

  但是,來到吉林大學,卻沒有企業的人來找他。「吉林大學是這樣一所資源豐富的大學,怎麼會沒有人來找呢?」他當時確實覺得很費解。

  「要實現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最根本的是創新。」「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吉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能為吉林省提供的新增產值達到一千億元左右。」

  2016年,李元元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東北的大部分企業欠缺創新能力,東北必須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來實現經濟發展中創新的引領作用。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元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吉大的科研成果每年應用在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的新增產值超過100億元,除了傳統的支柱產業,新興的醫藥產業、生產服務業等,絕大部分新的增長點都有吉林大學的貢獻。

  李元元在吉林大學時,具體是如何推動成果轉化的呢?李元元介紹,根據國家和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優惠的具有激勵作用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促進教師和科技人員把科技成果優先在吉林省轉化落地,規定凡是在吉林省轉化的成果,收益部分不低於70%歸於技術發明人和課題組,根據成果特點做到上不封頂。

  他稱,「這個激勵政策在全國都是很先進的」。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院士:構建一流大學治理體系,華中大這樣行動!
    11月20日至22日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鄭州舉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應邀參加開幕式並在大會主論壇上作「構建一流大學治理體系,
  •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任海南大學校長(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海口9月15日綜合報導 據《海南日報》消息,9月14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海口會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一行。經省委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駱清銘,任海南大學校長(試用期一年),黨委常委、副書記。
  • 華中科技大學舉辦開學典禮 一起來聽「開學第一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9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暨抗疫精神宣講報告會在光谷體育館舉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第一臨床學院院長胡豫,以親身經歷與切身感悟,為新一屆華中大學學子深情講述開學第一課。 張定宇是華中科技大學1981級校友,此次重回母校,他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 王忠林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李元元座談
    長江日報訊(記者華智超)9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與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元元等院士專家座談。王忠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嘉賓表示歡迎,感謝大家多年來為武漢發展所作的貢獻。
  • 28個科研團隊一起上,華中科技大學研發一批「抗疫神器」
    3月2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學校發揮自身優勢,注重科研攻關與臨床、防控實踐相結合,一批批專家學者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在科學防控、應急研發、專家解讀中獻智獻策。媒體採訪會現場5000萬資金用於疫情科研,按需所用上不封頂中國工程院院士、華科校長李元元介紹,該校緊緊抓住前方醫院和後方校園兩個戰場,全力以赴收治病人,發揮抗疫中流砥柱作用;全力抓好校園防控,建設牢固的抗疫後方;全力加強科研攻關,寫好祖國大地上的論文。
  • 華中科大畢業典禮 萬餘畢業生「雲中同歌」
    6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數百名畢業生代表與線上一萬多名畢業生一同見證屬於自己的畢業時刻。長江日報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王瀟瀟 薛珂)「迎著夢想的方向,凝聚決心和力量……」6月21日上午8時30分,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上,《光榮與夢想》《我的祖國》等歌曲響徹光谷體育館,14502名畢業生在以「雲中同歌,今生同行」為主題的歌曲串燒中迎來了線上線下互動畢業典禮。「梧桐新綠君歸來,歷盡千帆仍少年。」
  • 華中科大校長寄語:為夢想奮力前行
    6月18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2016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光谷體育館舉行。丁烈雲校長希望畢業生們為夢想努力時,銘記自己的責任、抓住創新的機遇、腳踏實地的奮鬥。但我們又是不平凡的,因為我們集結在夢想的旗幟下。有夢想的人很幸福,為夢想努力的人更幸福。同學們,希望你們為夢想努力時,銘記自己的責任。責任是一種能力,又遠勝於能力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責任無處不在,存在於每一個角色。我們要盡到對自己的責任,努力奮鬥,不負刻苦求學,不負青春夢想要盡到對家庭的責任,懂得感恩,守護親情要盡到對國家的責任,胸懷天下,造福社會。
  • 華中大畢業典禮太燃了
    原創 捨不得你的 華中科技大學緊握最初的夢想奔跑在青春路上雲中同歌,今生同行今天,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因疫情影響這次的畢業典禮有點不一樣6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畢業生們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共聚「雲端典禮」,共享榮耀時刻。畢業典禮現場視頻「青春執筆寫芳華,奮鬥為硯譜新篇,信仰著墨書擔當,世界為紙繪前程。」畢業視頻《揚帆逐夢》中,一幀幀畫面、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叮囑、一段段誓言,定格了華中大學子成長路上的拼搏與收穫。
  • 在英雄的大學 做有靈魂的卓越華中大人
    9月23日上午,在華中科技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暨抗疫精神宣講報告會上,校長李元元院士叮囑來自全國各地的7000餘名本科新生,希望大家以英雄和楷模為榜樣,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胸懷祖國,心繫人民,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努力做有靈魂的卓越華中大人,用奮鬥去踐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約定,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國家
  • 華中科技大學新生寄語:對生命個體尊重和關懷,成為大寫的人!
    9月3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舉行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校長李元元院士開講,他寄語廣大新生:對每位學生而言,不僅要在知識、技術層面達到一流水準,還要保持對人類命運前途的關注和思索,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擔當和責任,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關懷,成為大寫的人。
  • 華中科技大學怎麼樣
    我是華中科技大學2003級(2003年入學)「應用物理學」和2007級「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專業的學生。2009年碩士畢業。距今9個年頭了,很多的經歷還是歷歷在目。如今在蘇州的華中大校友會也認識了很多校友,還是熟悉的感覺,還是曾今的味道。華中大畢業的學生,身上的特質還是很鮮明的。
  • 華中大運動會超酷畫面來襲!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活力四射的 華中科技大學
  • 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新任校長 Linda Kristjanson 率團訪問中國
    2011年5月,Linda Kristjanson 新任斯威本科技大學校長,成為澳洲大學中為數不多的女校長之一。今年10月12日到18日,Linda Kristjanson 校長以及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校長 Jeffrey Smart 率團訪問中國,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共同慶祝斯威本科技大學在過往10年取得的傑出成就。
  • 奮進中的華中科技大學:2019華科獲得了這多榮譽,為你驕傲!
    說到2019年的華中科技大學,你會想到什麼?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2019年,奮進中的華中科技大學,有多優秀!2019年1月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 我校並列第七1月23日,上海軟科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發布,我校排名並列第七。
  • 什麼人都可以媚俗,但大學校長不能
    ——戴建業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校長,別在畢業典禮上發嗲文 | 戴建業來源 | 《假如有人欺騙了我》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本文寫於2011年,李培根院士已於2014年卸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編者注)在2010年大學生畢業典禮上因大量使用網絡
  • 戴建業:什麼人都可以媚俗,但大學校長不能!
    校長,別在畢業典禮上發嗲 作者:戴建業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本文寫於2011年,李培根院士已於2014年卸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編者注)在2010年大學生畢業典禮上因大量使用網絡「潮語」一炮走紅後,很多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都紛紛效尤,一時間,「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讓子彈飛」、「童鞋們
  • 今天,華中大屬你們最靚!
    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朝氣蓬勃的 華中科技大學
  • 事跡材料之八十:華中科技大學輔導員汪峰(組圖)
    明德厚學、求是創新——華中科技大學輔導員汪峰事跡材料  一、個人簡介  汪峰,男,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8月生,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學工組組長。2002年7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擔任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碩士、博士班(580人)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