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大的溫暖,是原本可以冷漠。
01
和大家分享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最近刷屏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
時間回到難忘的2008年。
化身北京計程車司機的葛優,在單位抽獎中拿到了一張奧運會門票。
這在當時,是莫大的幸運,花多少錢都買不來。
他原本想,在兒子生日那天送上這份大禮,讓兒子在同學們面前也威風一把。
可誰知,半道上拉的一個學生,偷走了這張珍貴的門票,只留下800元的票錢。
等到父子倆在生日會上出了糗,葛優才發現貓膩,立即駕車回去。
一個中年司機,和十幾歲大的小偷,在北京的胡同裡你追我跑。
倆人鬧得頭破血流,最後一起進了醫務室。
葛優以為,這是個不知道學好的混小子。可小偷卻說,他是從汶川來的。
千裡迢迢,為的就是親手摸一摸鳥巢的欄杆,那是他老漢(父親)安裝的。
而父親,早已喪身在那場可怕的地震中。
無論有多正當的理由,強買強賣都是不對的。孩子還是把票還給了葛優。
票回到手裡,葛優卻犯難了。一邊是離異後與自己疏遠的兒子,一邊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無論怎麼權衡,都應該以修復父子關係為先。但最終,葛優還是把票送給了汶川的孩子。
02
另一個故事,關於7月份的一條新聞。
凌晨兩點多的成都街道上,載客的司機再次看見那個男人,拖著行李、正緩慢走著。
這是今晚相遇的第3次。司機猜想,這人是不是遇上什麼難事了。
他想幫人一把。徵求乘客的同意後,司機把車停在了路邊。
「來嘛,帶你一截,我看你都走了一晚上,不要錢的。」
聽說男人還沒吃飯,司機從車裡搜羅出一根香蕉給他。
3人聊起家庭和工作,才知道這個男人是個農民工。為了給女兒掙學費,他跑去陝西打工,到了那卻發現沒活幹。
這個時候錢也花光了,只能靠救助站買的票返回成都,再一步步走回家。
聊著聊著,乘客也到站了。司機想著把好人做到底。考慮到司機要出車掙錢,乘客決定接過接力棒,自己開車送農民工回家。
路上,乘客想起自己公司裡正好缺個工人。他決定給農民工一份工作。
03
這是大千世界裡,兩個不是特別起眼的故事,卻讓我眼眶發熱。
做新媒體,這樣的新聞見得多了,為什麼我仍然會被感動到?
第一個故事中,北京司機與汶川學生互不相識,卻願意讓渡自己的利益。即便兒子因此出糗,加深對父親「不靠譜」的印象。
但葛優吃下這個啞巴虧,只希望能給失去父親的孩子一絲安慰。
第二個故事中,三個人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體諒。
司機體諒農民工的難處,讓他搭了免費的順風車;
乘客體諒司機養家不易,自己開車送農民工回家;
農民工得到幫助後,教育女兒未來要回饋社會。
他們都是彼此的陌生人。互不相識,沒有利益關係,更沒有感情羈絆。
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可以視而不見。但他們選擇了善良。
04
人在成年後,會計較每件事的得失。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選擇幫助陌生人,是一種未知的冒險,很有可能吃力不討好。但總有一些「傻子」,願意去冒險。
小時候放學回家,看到院子裡坐著一個陌生的男生,正狼吞虎咽地吃著飯。
母親說,他的錢包丟了,又聯繫不上家人。走了一天才走到這來,見院子裡有人,就進來討點水喝。
之後,母親把男生送到火車站,給他買了車票,還給他塞了50塊錢。
男生突然哭了。
他哽咽著跟母親要家裡的電話號碼,說以後一定回來還錢。
母親沒說什麼,只是叮囑男生別再把錢弄丟了。(來源 | 知乎網友李旭)
她好像有點傻。在貧窮的生活裡,把自己省下來的錢給了一個陌生人。
但她又不那麼傻。她說,將來兒子出門在外,要是遇到什麼困難,希望也會有好心人幫忙。
敢冒險的「傻子」,想從自己開始,把善意傳遞出去,溫暖整個社會。
當孤島與孤島有了聯繫,便不再孤立無援。
05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陌生人,都願意以善相待。
但就像太陽與黑暗同時存在,這個世界有壞人,就會有好人。
在高峰期擠過公交的人都知道,站在車門邊上很容易被夾。一般來說,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可司機王師傅卻因此遭到謾罵,即便道歉之後,對方還是不依不饒。為了確保一車人的安全,王師傅努力克制住自己,專心開車。
過了一會,另一位乘客遞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爺爺,您是好司機,贊!」
聽了一路汙言穢語的王師傅,終於忍不住掉下眼淚。
而更荒唐的是,事後查看監控發現,這位乘客根本沒被夾到。(來源 | @人民日報)
你看,同一天的同一輛車上,既有惡言相對的陌生人,也有好心勸慰的陌生人。
而善良的力量,足夠對抗敵意。
我們不必因為一次善良而卸下所有防備。更不必因一次敵意對社會徹底失望。
06
不可否認,這些年來確實發生了很多令人心寒的事件。
教師虐待學生、患者捅傷醫生、拐賣孩子、家暴女性,甚至無差別殺人報復社會……
我有時會忍不住想,這個世界怎麼變得這樣壞?
但新媒體的工作讓我明白,不是世界變壞,而是世界一直就是這樣。
遠至古代,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就是一個兇狠殘暴、嗜殺如命的人。
因為軍隊糧食短缺,就把大批鄉民活活砸成肉醬,日夜不停。(來源 | 《舊唐書》)
近至上世紀末,甘肅省白銀市11名年輕女性慘遭殺害,手段極其殘忍。
兇手心安理得躲藏了14年,直到年初被執行死刑。(來源 | 澎湃新聞)
反人性的暴徒,從古至今都有。只不過如今社交媒體發達,惡性事件傳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
並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那些暴虐的、血腥的新聞常常顛覆我們對人性的認知,造成巨大的衝擊。也因此更容易被關注到。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的,只有人性的陰暗面。
便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07
但其實,社會從來不缺好人好事,只是好人好事總被我們忽略。
一位老憤青跟我抱怨過,那些暖心的新聞都是假的。
如果世界上的好心人那麼多,為什麼自己活了大半輩子卻一次也沒遇上?
不是他沒遇上,只是他沒發現。
去快餐店裡吃飯,進門時,走在前面的小夥子幫他多撐了一會門;
坐地鐵的時候,穿高跟鞋的姑娘看他拎了很多重物,起身給他讓座;
離電梯還有一段距離,是保潔大叔一直按著開門鍵等他……
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陌生人的善意無處不在。
有時候,我們對善良的要求太高,對陌生人的期待太大。所以反而把開門、讓座、等電梯這些小舉動當作天經地義的事。
但別忘了,他們本可以對需要幫助的我們視而不見。
善良不僅僅是拯救一條生命,或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做了本可以不做的事,也是一種善良。
08
放低對善良的要求,你會發現,善良不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它可能是一個微笑,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母親生病住院,女孩白天上課、晚上陪護。沒有人幫忙,她事事親力親為,有時候累到連話都不想說。
家人生病已經足夠傷心,卻還要聽著個別親戚的冷言冷語。諷刺她不夠機靈,幫不上家裡什麼忙。
等到他們走後,女孩嘆了口氣,繼續照顧母親,給母親擦澡。隔壁床的陌生人看著這一幕,突然大聲地說:咳,還是女兒好啊!
「我知道他想給我打氣,一下子就哭了。」(來源 | @人活著就是為了高峰翠)
陌生人的善良,總是藏在我們所忽略的細節中。
在我們故作堅強的時候,陌生人的一句話就讓所有盔甲瓦解。
它來得猝不及防,像是黯淡的房間裡突然照進一束光,生活從此有了希望。
09
我們接受著陌生人的善意。我們也是別人的陌生人,在不經意間傳遞著善意。
上大學的時候,我經常叫外賣。
拿到外賣後跟小哥說一聲「謝謝,辛苦啦」,已經成為我的一個習慣。
但有一次,我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
「你好,我是今天給你送餐的。早上送餐的時候,客戶因為心情不好,當眾罵了我一頓,過後一句道歉都沒有。我當時就想,我沒偷沒搶,靠本事掙錢,你們為什麼不尊重我?所以你跟我說辛苦的時候,我真的很高興。就覺得,我沒有低人一等,我的職業不丟人。這條簡訊沒別的意思,只是想跟你道個謝,謝謝你的尊重!」
就像《奇葩說》中的一段對話。
柏邦尼問:「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得多少甜才能填滿啊。」
馬東說:「你錯了,心裡有很多苦的人,一絲甜就能填滿。」
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稀鬆平常的習慣,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
原來,陌生人的一點善良,可以溫暖被惡意傷透的心,融化冷漠的隔閡。
原來,做一個善良的陌生人,真的不難。
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來源:七一客戶端/國館文化
(編輯:周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