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口供電員工駐紮深山裡照亮扶貧路

2020-12-24 新華網重慶頻道

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扶貧幹部黨員湯遠剛了解貧困戶生活需求。毛洪羽 攝

高楠鎮黃河村含有供電員工的圖畫。牟丹陽 攝

    「家裡的人身體還好嗎?地裡的莊稼怎麼樣?豬長勢如何?」3月14日,在城口縣高楠鎮黃河村,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駐村扶貧幹部湯遠剛抱著一疊宣傳冊、拿著一個黑色的小本,挨家挨戶對貧困戶種植、養殖情況進行現場摸排和疫情防控宣傳。

    助推扶貧產業復工復產達「雙贏」

    「要不是供電公司給我安了這個變壓器,我這個廠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搞起來。」高楠鎮兄和鑫食用菌生產基地的老闆陳雲山說。此前,由於電機被燒壞,又沒有更換的器材,生產基地只有停工。

    湯遠剛了解到扶貧產業的實際困難,主動到企業實地走訪,將了解的用電情況與供電公司進行了匯報。為保證企業復工復產,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當即決定為基地免費安裝變壓器,為企業解決復工問題。

    「還記得他們是冒著雨雪來安裝的,我看著他們在雪中搬上搬下的,非常感動!」陳雲山想起那天的畫面,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變壓器安好了,生產基地可以正常運轉了,陳雲山在高興之餘,也踐行了自己的一個承諾:「當時安裝變壓器的『交換條件』,就是要優先解決建檔貧困戶的用工問題。」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目前,陳雲山的基地產值已達600萬,解決貧困戶就業17人,勞務工資至少能發放70萬,這其中就有電力扶貧為貧困戶爭取到的收益。

    跟進貧困戶實際需求解難題

    「批下來了?太好了!」湯遠剛匆匆鎖上宿舍門,趕往貧困戶羅建成家中,羅家老母親塗大芝的髖關節手術申請批下來了,他想要快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太太。

    這件事情,湯遠剛已經跟進了很長時間。「當初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時,看到74歲的塗婆婆蹲在大門口,那種長期受病痛折磨的無助,實在看得我心裡難受,就琢磨著有什麼辦法能幫她。」湯遠剛主動聯繫一起駐村的城口縣醫院扶貧幹部,共同解決老太太的手術問題。

    手術的事情終於敲定,湯遠剛把在外打工的羅建成叫了回來,一同把塗婆婆送到縣醫院做檢查。「我本來擔心的是年紀大了做手術會不會有風險,甚至還想到了術後護理會有很多困難,但是我萬萬沒想到,由於肌肉萎縮手術竟然壓根就沒法做!」面對不能做手術的消息,為此事奔走了好幾個月的湯遠剛難掩心中的遺憾。

    湯遠剛今年58歲,本已退居二線,可以安享清閒,輕輕鬆鬆等待退休,可前年10月,駐村扶貧的任務一下達,這個老黨員二話不說,捲起鋪蓋就上了黃河村。他常說:「我就是農村出來的,能體會農民的難跟苦。」湯遠剛一進村就把26戶幫扶貧困戶家裡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時時家訪、處處留心,貧戶的困難自己能解決的立刻處理,自己不能解決的想方設法找相關部門、單位協助解決。

    解鎖電力扶貧新途徑

    「每次我都要求清障的必須清理到8米,少半米都不行!」51歲的塵肺病人冉孟付獨自居住在村旁的半坡上,堅決的語調裡有對自己的新身份——群眾護線員的認同以及對工作機會的珍惜。

    考慮到貧困戶及矽肺病人的特殊性,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創新設置了農村配網運維公益性崗位——群眾護線員,主要負責為黃河村的電力線路樹障清理,在為貧困戶提供其力所能及的工作之外,也為深山之中的線路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在得知公司為貧困戶設置了公益性崗位後,湯遠剛趕緊聯繫村裡的貧困戶,鼓勵他們報名參加培訓考試。「公司會經常培訓,不怕學不懂,我就是學電的,你們不懂的問我,我也可以教。」在高楠鎮,像冉孟付這樣的群眾護線員共有6名,湯遠剛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對貧困戶進行電力培訓,幫助他們學到技術,順利成為一名群眾護線員。

    在各方努力下,現在黃河村的貧困戶基本脫貧。(牟丹陽)

相關焦點

  • 國網益陽供電公司:照亮山鄉百姓致富路
    「發展旅遊關鍵靠打通兩條路,公路和電路。」雲臺山村支書仇小球說。電網的「強筋壯骨」給走生態旅遊路線的雲臺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國網益陽供電公司加快對雲臺山農網升級改造,共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7.9千米,對該村的電網改造投資達344.18萬元,綜合電壓合格率提升至99.73%、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84%。
  • 【問答】城口如何解「人才之渴」?如何靠林增收?
    這6名同志的事跡非常感人,也激勵了城口廣大幹部群眾的鬥志。重慶日報:剛剛闞書記提到幹部專家進農家扶人才,人才是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往往也是弱勢,請闞書記詳細介紹一下近年來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 城口老臘肉厲害了!央視免費幫它打廣告
    4月1日,重慶首批精準扶貧項目產品廣告將在央視上線,與全國觀眾見面。為確保「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在重慶落地生根,市委宣傳部會同市農委、市扶貧辦在14個貧困區縣推選產品基礎上,召開專題評審會議,最終確定6個貧困區縣的特色農產品報送中央電視臺。
  • [城口]助人為樂:郭子民
    2015年9月,他跟隨精準扶貧工作組到城口縣修齊鎮貧困村走訪貧困戶,同年10月,他以個人名義組建了城口縣愛心助學群,召集愛心人士專門資助貧困戶家中的學生完成學業。迄今為止,該愛心助學團隊已吸納愛心人士90餘人,除城口本地人外,還有來自天津、蘇州、成都、萬州、開縣、璧山、重慶等地的愛心人士。
  • 剛脫貧摘帽的城口,終於盼來了高鐵
    對於絕大多數重慶人,城口是一個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那裡有知名的臘肉和山地雞,陌生是因為這個地方在重慶地圖的最右上角,那裡沒有高速、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像一個藏在大巴山深處的神秘之地。在城口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講述城口的偏遠。
  • 奶奶撥打熱線電話,表揚兩名供電員工
    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幫她拆了電錶。 第二天一早,吳奶奶來營業廳取拆表回執單。供電員工莫絢淇告訴她銷戶後電錶裡還有18.38元電費,可以選擇結轉至其他戶號或退至銀行帳戶裡。這下吳奶奶可發愁了,她的新房子還未入住,沒有電錶戶號,她也不記得家中的銀行卡卡號。
  • 重慶師大研支團:如璀璨星光照亮孩子的心靈
    你見過大山裡的夜空嗎?當夜幕拉了下來,像是潑了濃墨似的,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每當深夜,村子裡沒有城市那般明亮的燈光。  「城口的夜很黑,但是晚上的星星很美。」研支團的到來如夜空中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孩子們的心。
  • 宋友鵬:用初心照亮扶貧路,以使命打贏脫貧戰
    宋友鵬:用初心照亮扶貧路,以使命打贏脫貧戰 2020-05-28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凌晨1點,供電員工在變電站地上睡著了……
    12月16日凌晨1點,供電員工在變電站冰冷的地上坐著就睡著了。「變電站投運在即,咱們下班駐紮在現場,參與到信息傳動的工作中去。」為了確保青海海東市民和縣110千伏曙光變電站順利投運,做好典表核對、上傳工作,青海海東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值調度員趙首明提議道。12月14日,在結束了白天的工作後,趙首明從下午5點開始和同事祁彬彬開展信息上傳作業,直到凌晨1點作業依舊繼續著。他們在處理問題的間隙,得空靠著牆睡著了。「連軸轉,身體吃不消,就讓他們眯一會兒。」
  • 淺談城口老臘肉及其營銷策略
    殺豬時,大夥從豬圏裡把肥豬拉出來,按在板凳上,由屠工用刀放血,下面一個鹽水盆接著,放血完畢,屠工用尖刀在豬後腳趾部,將皮膚切透一小口,再用鐵杖從切口捅入,沿著腹部、兩側腹壁、胸部一直到頸部皮下,來回地捅蕩,稱為「打梃棍」;打完梃棍,將豬抬起,放入盛著開水的扁形木篁桶裡,左右翻滾泡爪,稱為「燙豬」;燙到「刀兒匠」認為要得時,用兩根扁擔,把豬體擔在木篁桶上,再由「刀兒匠」從後腳皮膚切口往裡吹氣
  • 區縣文旅精品薈城口篇|巴山原鄉 生態城口
    城口,地處渝川陝接合部、大巴山腹地、重慶最北端,因「踞三省之門戶名『城』,扼四方之咽喉稱『口』」而得其名。城口,紅色歷史厚重,生態氣候良好,自然風光秀美,民俗風情多彩,是人人嚮往的「心靈牧場·養生天堂」。城口,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慶革命老區中,獨享「三個第一」和「一個唯一」的鮮明特徵。
  • 重慶城口 | 【最美書香家庭】故事展播:沐浴書香 雅慧成長
    重慶城口 | 【最美書香家庭】故事展播:沐浴書香 雅慧成長 2020-07-13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師範大學:「燭光」照巴山 「跨越」譜新篇
    一直以來,重慶師範大學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高校教育特色,與重慶市城口縣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施「燭光·跨越」行動計劃,共同建立第一所附屬中學--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城口實驗中學(以下簡稱「重師城口附中」),紮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臨海供電:叔叔照亮大家,我來照亮叔叔
    臨海供電:叔叔照亮大家,我來照亮叔叔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4
  • 供電員工撿到17000元現金!
    供電員工撿到17000元現金! 2月16日晚,河南焦作溫縣供電公司員工牛衛光作為黨員志願者在東林召村村口執勤巡查時,撿到一個裝有17000元現金的紅色塑膠袋。塑膠袋裡還夾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飼料款」字樣。他推斷是村裡養殖戶丟失的,趕緊打電話逐一詢問。
  • 重慶城口:鄉愁記憶之城口人忘不了的「幹洋芋果兒」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都深深刻畫在回憶裡。在城口縣有種美食叫「幹洋芋燉果兒燉臘排骨湯」,被曬乾的「洋芋果兒」混著湯汁咬上一口,軟糯可口。那是城口人最懷念的家鄉的味道。生態城口。蘇思 攝夏季,是城口新洋芋出來的季節,也是曬「洋芋果」的好時節。每到這個時刻家裡人就會召集鄰裡們一起在地壩裡幫忙曬洋芋。
  • 扶貧歌詞丨唐盛明:深山有遠親
    陳敏捷/攝深山有遠親(扶貧歌詞 外一首)作者丨唐盛明路彎彎,谷深深,山寨迎來扶貧人,跟咱百姓同吃住,把脈貧困串家門,謀求發展作規劃,落實項目爭資金,敢叫山鄉變模樣,紮實苦幹幾多春。誰說窮居鬧市無人問,深山扶貧結遠親!
  • 大愛之心照亮扶貧之道
    大愛之心照亮扶貧之道——湖北美爾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扶貧紀實  「目前,公司現有90名殘疾員工、12名精準扶貧對象。  聾啞員工小馮用紙和筆表達了他的心聲:「我以前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在旮旯裡撿破爛、在工地上做小工,風吹雨淋,還遭人嫌棄。到這裡後,每個月穩定收入2000多元,管吃管住還有『五險』,我原本是家裡的負擔,現在幫父母挑起了擔子,頭一回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 決戰城開路 再戰巫雲開 重慶高速集團 發揮兜底作用 助力「兩群...
    3年來,重慶高速集團通過平臺「撬動」和「兜底」,承擔了全市大部分高速公路建設任務,成功助推大內、渝遂擴能、奉建、渝武擴能、銅安、江瀘北線、渝湘複線(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陽、武隆至道真)、永川至璧山、永川至江津、梁平至開江、巫雲開等13個項目開工建設。 3年來,重慶高速集團勇於履行社會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積極投身精準扶貧,促進鄉村振興。
  • 134位「名譽村主任」鑄就扶貧協作「金名片」
    路燈照亮村民脫貧致富路「冬天,天黑得早,村裡的路黑燈瞎火的,生產、生活很不方便。」利川市建南鎮白石溪村村民任朝廷向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副總裁、利川市建南鎮白石溪村「名譽村主任」王堅積反映。4月14日,白石溪村道路旁,路燈安裝完畢,村民可以迎著光亮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