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助人為樂:郭子民

2021-01-07 華龍網

  一、人物簡介

  郭子民,男,1969年5月生,小學教師,家住城口縣葛城街道商業街11號。

  二、事跡概述

  他是一名小學教師。2015年9月,他跟隨精準扶貧工作組到城口縣修齊鎮貧困村走訪貧困戶,同年10月,他以個人名義組建了城口縣愛心助學群,召集愛心人士專門資助貧困戶家中的學生完成學業。迄今為止,該愛心助學團隊已吸納愛心人士90餘人,除城口本地人外,還有來自天津、蘇州、成都、萬州、開縣、璧山、重慶等地的愛心人士。一年來,郭子民帶領愛心助學團隊的成員分別走訪了城口修齊、明中、巴山、坪壩、河魚、龍田等6個鄉鎮的20多個貧困村,開展愛心助學志願服務活動100餘次,走村入戶收集了100多名貧困學生的詳細資料,已經兌現了對20個貧困學生每月生活費的持續資助,累計預資助資金100餘萬元。

  三、詳細內容

  貧困山區愛心助學團隊的帶頭人

  郭子民是城口縣實驗小學一名普通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凡遇家庭貧困的學生,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並積極呼籲社會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加入愛心助學活動。2015年9月,城口縣精準扶貧攻堅工作全面展開後,郭子民跟隨精準扶貧工作組深入到城口縣修齊鎮貧困村,入戶走訪貧困戶,大山深處貧困戶家中的生活狀況令人心酸,他深受觸動。郭子民決定力所能及的為貧困戶做點事情,尤其是家中有在讀學生的貧困戶,以此為助推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組建愛心助學團隊,他做助學帶頭人

  2015年10月1日,正值國慶長假第一天,郭子民再無心思外出度假,他呆在家裡,先是以個人名義組建了一個愛心助學QQ群——城口縣愛心助學群,將身邊認識的、曾與他一起參加過愛心助學活動的同事、朋友加入該群。隨即,郭子民通過網絡、朋友交談等方式,廣泛召集縣內外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加入到他們的愛心助學團隊,專門資助貧困孩子,讓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截止目前,城口縣愛心助學團隊已吸納志願者隊員90餘人,隊員除城口本地人外,還有來自天津、蘇州、成都、萬州、開縣、璧山、重慶等地的愛心人士,郭子民帶領該團隊的成員分別走訪了城口修齊、明中、巴山、坪壩、河魚、龍田等6個鄉鎮的20多個貧困村,開展愛心助學志願服務活動100餘次,走村入戶收集了100多名貧困學生的詳細資料,已經兌現了對20個貧困學生每月生活費的持續資助,累計預資助資金100餘萬元。

  一年以來,郭子民用心「經營」這城口縣愛心助學團隊,負責好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聯繫助學志願者同被資助學生直接溝通、交流,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為每一個接受資助的貧困學生做了檔案記錄,以便持續關注。在這期間,城口縣愛心助學團隊湧現出無數先進、感人的事跡,而這些默默奉獻愛心參與愛心助學的人士大多來自各行各業最平凡的崗位,甚至是離鄉背井的打工者。

  積極參與愛心助學,隊員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在蘇州打工的城口女孩劉婭,在天津打工的城口美女黃俊,來自成都的教師萬藝,來自璧山的老師殷燕和王琴,來自開縣的老師柳曼江,來自重慶主城區的城口人王智英,都加入到郭子民的愛心助學團隊,每次有助學活動,他們都會從千裡之外給素未謀面的孩子送來溫暖。城口縣龍田小學的教師更是組團參與助學,奉獻愛心,該小學的教師謝紅、羅英、張春毅、宋佳林、陳子慶都加入了愛心助學團隊,從郭子民收集的100多名貧困學生中選擇了自己的資助對象,熱心參與各種資助及關愛活動。廟壩小學教師劉漢秀和李白燕二人不僅常年資助貧困孩子,還主動承擔了愛心助學團隊的協調聯繫和資助資金管理工作。郭子民及實驗小學的冉孟德、向以平、陳南蔭、張瑾(現居重慶)等教師,都各自資助了1名或多名貧困學生。還有新華書店職工劉娟組建的「豆豆」團隊、移動公司職工雷尚輝團隊,都加入了愛心助學群,積極走訪、關愛貧困學生,主動承擔團隊一些複雜、繁瑣的工作。其中,參與愛心助學的羅鷺,她自身還是在讀的大學生。

  愛心助學團隊中,永緣地產的職工程長菊獨自資助了修齊中學貧困學生王冬梅,合力資助了坪壩鎮的貧困學生胥遠鵬,她不僅每個月給每位貧困學生500元的生活費,還多次前往王冬梅和奶奶居住的出租屋,送去書籍、牛奶、棉被和過年的禮物,並帶孩子遠赴萬州,探望在監獄服刑的父親。隊員劉萬惠老師獨自資助了貧困學生胥春雷,資助過程中,她不讓隊員為她照相,也不讓媒體對她的事跡進行宣傳,她說:「獻愛心是自己內心的事」。坪壩鎮前進村村長助理劉坤旭,雖處在創業的起步階段,也毅然資助了兩名貧困孩子,而且每次去收集資料或者看望孩子時他都積極出車出力。

  最讓人感動的是冉孟德和向以平兩位老師,他們的資助對象十分特殊,10歲小女孩蘭世紐的媽媽在她不滿兩歲的時候出車禍去世,爸爸是外地人,從此杳無音訊,小女孩從小便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而小女孩的媽媽又是外婆收養的。現在,小女孩生活的家庭裡,外公、外婆、舅舅、姨媽沒有一個和她有血緣關係,小女孩過著孤獨無助的日子。冉孟德和向以平老師考慮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將蘭世紐從修齊村小轉到實驗小學就讀,孩子吃住都在自己家中。冉孟德和向以平只是兩位普通的教師,他們頂住經濟上的壓力,花費大量的精力,長年累月的照顧著非親非故的蘭世紐,只為讓小世紐擁有一份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愛,享受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童年,讓她好好完成學業,將來長大之後改變自己的命運,做一個有用之才。

  助人為樂精神薪火相傳,平凡之中顯大愛

  2015年底,郭子民聯繫了西南政法大學的學生張嘉穎、李琪和他們的蒲公英團隊加入城口愛心助學團隊。西政的同學們用自己周末的休息時間,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募捐,同學們兩天時間籌集到現金8000多元,並不遠千裡親自將現金送到城口縣巴山鎮聯盟村的貧困學生家中。5個大城市裡的大學生翻山越嶺走泥濘小路,摔得一身泥,才到達貧困學生家中,他們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令人感動,更讓受助者內心溫暖。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參與郭子民的愛心助學活動,他們收集貧困戶資料,走訪關愛貧困學生,為貧困孩子一次性捐助等等。城口縣音樂製作人吳小豪、城口中學教師周健、城口石油公司職工唐頻、孝廉小學教師蹇其寧、明中鄉木瓜村扶貧第一書記伍東風、巴山二小謝勁松等,都多次參與愛心助學活動,捐錢捐書。日前,社會愛心人士張文學邱光蘭、譚娟、王世濤等也在積極聯繫郭子民,預資助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他們對貧困學生的愛心支助不只是停留在金錢上,還利用節假日多次返回到所資助的貧困學生家庭,給他們送去書籍、衣服、零食等,細信與孩子溝通,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也有把孩子接回自己家中過假期的,在對貧困孩子物質和心理幫助的同時,也積極引導孩子的衛生生活習慣,提高貧困家庭文明健康水平。

  城口愛心助學團隊的志願者們大多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最平凡的崗位,他們均有著不圖名利的樸素情懷,自發、自願地參與了一場場持久的愛心助學志願服務活動。這是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傳統美德在平凡群眾中的集中體現,是助為人樂精神的薪火相傳,他們的善行義舉盡顯了人間的大愛無疆!

  郭子民說:「有孩子就有未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們從孩子著手,讓貧困孩子通過好好學習來改變命運,改變家庭貧困現狀,長大後帶動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這項工作,傳承這份愛!」

相關焦點

  • 重慶城口:鄉愁記憶之城口人忘不了的「幹洋芋果兒」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都深深刻畫在回憶裡。在城口縣有種美食叫「幹洋芋燉果兒燉臘排骨湯」,被曬乾的「洋芋果兒」混著湯汁咬上一口,軟糯可口。那是城口人最懷念的家鄉的味道。生態城口。蘇思 攝夏季,是城口新洋芋出來的季節,也是曬「洋芋果」的好時節。每到這個時刻家裡人就會召集鄰裡們一起在地壩裡幫忙曬洋芋。
  • 區縣文旅精品薈城口篇|巴山原鄉 生態城口
    修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城口土城老街,至今已有200年歷史。青石板,承載著城口的頑強;木簷,眺望著城口的飛揚;老城牆,浸滿了城口的厚重。這座古老的城,生活著一代代執著耕耘的城口人。近年來,城口縣按照「精緻土城、醇厚老街」的形象定位,以「塑盆景之城頂上明珠,造巴渝山地寬街窄巷」為目標,依託土城老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俗文化特色,構建起城口縣城新的文化中心和旅遊地標,目前正積極推進土城老街4A級景區建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 淺談城口老臘肉及其營銷策略
    城口老臘肉採用天然農作物作為飼料,用傳統養豬法飼養生豬,沿襲具有500多年歷史的民間加工秘方,用純天然中藥材及多種香料樹枝燻烤數月精製而成,產品外觀桔紅或黑黃色,肉質精良、香味純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城口縣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態土特產之一。每到臘月,人們以家庭為單位,家家戶戶都殺豬炕肉過年,因此稱為臘肉。在中國「川湘粵皖」四大臘肉派系中,「城口老臘肉」屬於地道的「川派」。
  • 城口高鐵站建成什麼樣?請您出謀劃策...
    渝西高鐵(城口段)即將開工標誌著城口跨進「高鐵時代」城口人的高鐵夢照進現實!目前渝西高鐵城口站已進入概念設計階段為了進一步彰顯城口車站的形象定位打造具有城口特色的高鐵站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高鐵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
  • 剛脫貧摘帽的城口,終於盼來了高鐵
    對於絕大多數重慶人,城口是一個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那裡有知名的臘肉和山地雞,陌生是因為這個地方在重慶地圖的最右上角,那裡沒有高速、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像一個藏在大巴山深處的神秘之地。在城口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講述城口的偏遠。
  • 重慶城口:老臘肉 黃亮亮 新品上市邀客嘗
    城口老臘肉,選用重慶市城口縣生態有機飼養的土豬宰殺,添加上適量食鹽、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幾十種中藥材進行醃製,醃製2-3天後,晾在竹竿上風乾,然後精選青岡樹、九把香等多種中藥材和香料樹枝、硬雜樹,燃起嫋嫋青煙慢慢燻烤45天左右製作而成。
  • 城口終於定了!渝西高鐵今年有望全線開工!
    2035年,城口與周邊相鄰的8個區縣市中至少6個實現高速公路連接,4個實現鐵路聯通先來看看渝西高鐵的相關情況吧渝西高鐵的相關項目目前渝西高鐵途經城口方案落地預計2020年城口境內全線開工建設線路走向:重慶主城—涪陵—豐都—
  • 【問答】城口如何解「人才之渴」?如何靠林增收?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創業孵化基地3個、農民田間學校17所、農業科技示範基地17個、培育脫貧致富帶頭人342人、新型職業農民3100餘人,帶動2441戶貧困戶致富,為鄉村培養和留下一批愛農村、懂技術、會經營的優秀本土人才。③推動專家人才深耕基層。
  • 陶然居集團在城口縣建立「鄉村振興城口老臘肉產業基地」
    2020年12月,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陶然居集團在城口縣治平鄉新紅村正式建立了「鄉村振興城口老臘肉產業基地」。陶然居集團在城口縣建立「鄉村振興城口該基地依託城口返鄉創業大學生黃永福創辦的澤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旨在通過產業幫扶的形式,帶動當地農戶致富增收,激活發展動力。
  • 闞吉林接受人民網專訪:打好「生態牌」 城口在全域生態旅遊上做文章
    闞吉林透露,目前城口已經與相關科研單位一起規劃了10個農業產品的生產鏈條。闞吉林說:為積極推進生態資源價值化,讓城口的山、林和優質的空氣實現價值,他們引進西南大學專家團隊,在城口嵐天鄉開展生態資源價值試點,把生態資源價值作為股權進行開發,讓生態資源能夠變成價值、成為股權,讓農民有穩定的收入。
  • 田波的返鄉創業路——甘州:出城口煥然一新 城鄉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 劉楓 張曉飛 肖雪峰近日,沿著張肅公路出城口,記者來到甘州區新墩鎮雙塔民俗街區,寬敞筆直的張肅公路上車來車往,錯落有致的綠化帶景觀鳥語花香,煥然一新的民俗街區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美得讓人窒息……眼下,甘州區出城口改造成效日漸凸顯,為城市發展、旅遊經濟和城鄉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 城口開啟「深秋模式」 彩葉觀賞正當時
    人民網重慶電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年的秋景似乎來得比以往更早,在經歷了一場秋雨之後,不知不覺已為大巴山山林披上一層濃墨重彩,醞釀出濃濃的秋意。城口彩葉美景。金清兵攝重慶市城口縣的大巴山脈是生物基因寶庫,樹種繁多,並且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是典型的山地垂直氣候。到了深秋,大自然的神筆在山巒疊翠的山上,描繪了壯麗巴山磅礴的彩葉。
  • 城口老臘肉厲害了!央視免費幫它打廣告
    為確保「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在重慶落地生根,市委宣傳部會同市農委、市扶貧辦在14個貧困區縣推選產品基礎上,召開專題評審會議,最終確定6個貧困區縣的特色農產品報送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經過全國農產品播出整體安排,最終選定開縣春橙(產品名稱)、城口臘肉、巫山脆李、酉陽青花椒,4個貧困區縣的特色農產品作為2018年的免費宣傳產品,製作完成的扶貧公益廣告擬在CCTV/1/2/3/4/7/8/9/13八個頻道、每天20次,根據不同特色產品的上市季節免費播出。
  • 樂助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中華慈善新聞網--人民網
    樂助慈善基金會成立儀式暨新聞發布會10月13日在蘇州舉行,由樂助慈善基金會聯合蘇州市志願者總會共同發起的「蘇州良知公益基金」也於當天正式設立。 樂助慈善基金會的前身「樂助慈善會」是於2008年1月由英格瑪人力資源集團董事長莊志發起創立的。「樂助慈善會」從最初的企業慈善公益部門,到民非性質的「蘇州樂助公益互助中心」,直至今年6月14日經蘇州民政局正式獲批成為慈善基金會。8年時間,「樂助慈善會」一直秉持「慈善公益,教育互助」的宗旨與理念,開展和支持各類關懷弱勢群體的公益項目和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與好評。
  • 重慶市地震局派工作組檢查城口北屏基準站建設施工情況
    {"title":"重慶市地震局派工作組檢查城口北屏基準站建設施工情況",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chengkouxian/chengkouxianxinwen/2020-05-11/2387692.html", "image":"", "smalltext
  • 【鄉賢故事】公交車駕駛員王琴林——助人為樂成常態 真情服務暖人心
    【鄉賢故事】公交車駕駛員王琴林——助人為樂成常態 真情服務暖人心 2020-12-04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城口 | 【最美書香家庭】故事展播:沐浴書香 雅慧成長
    重慶城口 | 【最美書香家庭】故事展播:沐浴書香 雅慧成長 2020-07-13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城口供電員工駐紮深山裡照亮扶貧路
    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扶貧幹部黨員湯遠剛了解貧困戶生活需求。毛洪羽 攝牟丹陽 攝    「家裡的人身體還好嗎?地裡的莊稼怎麼樣?豬長勢如何?」3月14日,在城口縣高楠鎮黃河村,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駐村扶貧幹部湯遠剛抱著一疊宣傳冊、拿著一個黑色的小本,挨家挨戶對貧困戶種植、養殖情況進行現場摸排和疫情防控宣傳。
  • 城口法院召開「七一」表彰會 晉松院長講授專題黨課
    為慶祝建黨99周年,7月7日上午,城口法院召開「七一」表彰會,對近年來湧現出的先進黨支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裁判文書承辦人
  • 樂助慈善基金會成立 設立解決「扶老人糾紛」專項基金
    10月13日, 樂助慈善基金會在蘇州正式宣布成立。由樂助慈善基金會聯合蘇州市志願者總會共同發起的「蘇州良知公益基金」也於當天正式設立。 樂助慈善基金會的前身「樂助慈善會」是於2008年1月由英格瑪人力資源集團董事長莊志發起創立。「樂助慈善會」從最初的企業慈善公益部門,到民非性質的「蘇州樂助公益互助中心」,直至今年6月14日經蘇州民政局正式獲批成為慈善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