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好網民」大慶醫生創作網文「直播」手術 利用網絡傳播醫者仁心

2020-12-22 東北網

現實生活中

大慶市龍南醫院介入科醫生薑睿

奮戰在抗疫一線

在網絡世界中

他化名「真熊初墨」

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

創作了網絡都市小說《手術直播間》

用網文的形式「直播」手術

構建醫者和讀者所期

構築向上向暖的力量

作品的真實性讓網友感嘆道:「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醫者仁心,了解了醫生的無奈,我也想成為主角這樣的醫生。」更引發了網友對抗疫醫生們的關注,「書中看到了醫生的工作環境和日常生活,要為白衣天使加油。」

一起了解寫作背後的故事

醫生「本色出演」寫醫療文

《手術直播間》從上架到完成,520天,更新629萬字,日均更新字數超過萬字,長期高居閱文總暢銷榜前列,累積獲得475.77萬總推薦、8863周推薦,影視版權已售出……而網名「真熊初墨」也憑藉此作品拿下2019年度網絡文學「十二天王」中的「2019都市最強新人王」稱號。

「一位醫生的第一部網文作品。連續半年位列閱文總月票榜前十,都市品類前三。長期高居閱文總暢銷榜前列,憑藉現實中的專業與經驗造就都市最強新人。影視版權已售出,真熊初墨一書成名!」「2019都市最強新人王」推薦詞中如是寫道,「真熊初墨」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醫生,憑藉現實中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醫學經驗,「本色出演」寫網文,作品一經上架,長期高居閱文總暢銷榜前列,影視版權業已成功售出,這在新人作者中實屬罕見。

70後的姜睿,在網絡文學圈算大齡作者,也是網文的第一批讀者。

「這麼多年,我寫過的東西得有1000萬字了。」姜睿告訴記者,寫故事是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業餘愛好,大學期間就寫了10萬字,給《科幻世界》投過三次稿,但都被退回來,2011年起,他開始動筆寫玄幻小說,嘗試在多個網絡平臺發文,也都石沉大海了。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即便被退稿,姜睿依然堅持寫作,筆耕不輟。終於,在2018年迎來了轉機。

「我在網上看到醫療文有一種新的模式,叫『系統流醫療文』,再加上那時候我在看美國電視醫療劇《豪斯醫生》,便嘗試著寫自己駕輕就熟的醫療主題,看會不會有人喜歡。」姜醫生坦言,最開始他也預感到《手術直播間》能火,但是沒想到能這麼火,「除了月票第一,能拿到的成績也基本都拿到了。去年9月份,這本書的影視版權賣給了巢響國際。」

構建醫生夢寐以求的世界

《手術直播間》講述的是主角鄭仁被「系統」附身後,進入了「升級打怪」的過程,從最基礎的闌尾切除手術開始,不到一年,就可以成功完成宮內介入手術、心臟連體嬰分離手術、二次換瓣手術、子彈栓塞等高難度手術,從一個小小的住院總醫生迅速成長為頂級名醫的故事。

「真實的世界往往很殘酷,醫生們面臨的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演習,每一次診斷、手術,都要負起責任。而我的小說,構建了一個廣大醫生們夢寐以求的世界。」姜醫生介紹說,書中的「系統」,像是住在鄭仁身體裡的AI人工智慧醫生,它可以給與鄭仁30分鐘巔峰體驗,幫助他完成完美手術。

不僅如此,「系統」還賦予鄭仁一雙透視眼,讓他只消看病人一眼,就能準確診斷出病因,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妙手回春,救人無數。即使手術失敗,也不會有醫患糾紛,只需要通過3D列印模擬仿真人再次練習就可以。

醫者仁心為小說注入暖流

當醫學與文學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事實上,在姜睿之前,雖然網絡文學中也有關於醫療題材的小說,但幾乎都是全職作者的創作,像他這樣「本色出演」的少之又少。

「案例,是這本書最大的賣點。」姜睿坦言,最初走的是玄幻路線,讀者們慢慢就看膩了,這讓他不得不變換思路,開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同學、醫療學術會上分享的案例,參考《新英格蘭》《柳葉刀》等醫學雜誌上的文章,引入病例討論,寫醫生與疾病鬥智鬥勇的過程。

姜睿說,書中有一個因外傷導致心臟驟停的患者,就是他2003年在胸外科工作的時候,遇到的真實案例,「患者被送到醫院時還有心跳,就在衣服一撕一剪之間,心跳已經沒了。我就直接用手術刀把胸腔剖開,捏著心臟做手術……」

引入案例,不得不涉及大量的專業名詞和操作手段。然而,《手術直播間》並沒有因此與讀者拉開距離,反而備受熱捧。就像一位讀者寫的那樣:「《手術直播間》的作者本來就是一名醫生,書中穿插的病例都有現實依據,手術過程的描繪更能讓讀者產生強烈的代入感,這種閱讀體驗很難得。」

在姜睿看來,《手術直播間》之所以受讀者青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角鄭仁的醫者仁心,像一股溫泉源源不斷地將熱流注入到冰冷的網文中,讓這本書充滿了人性的光輝,撥響了百萬粉絲情感共鳴的琴弦。

除了醫學案例化用之外,書裡的一些角色也有原型,比如姜睿的同學劉旭之——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呼吸科醫生。疫情期間,劉醫生還曾赴武漢協和醫院支援。雖然書中沒有提到他馳援武漢一事,僅以普通大夫的角色出現在一個故事中,但當粉絲知道劉醫生的真實身份和事跡之後,紛紛為他點讚。

網文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2018年10月26日到2020年3月28日,歷經520天,《手術直播間》完本。在寫『全書終』的那刻,我的書桌前也和鄭老闆、小石頭的時間同步——午後,陽光大好。」在完本感言中,姜醫生寫道。

書中,已是癌症晚期的男孩小石頭,做完手術後,與鄭仁撞拳。小石頭最後好沒好?姜醫生為讀者留下一個懸念,也是留下一個希望,似午後的陽光,暖暖的。

「希望醫患關係能永遠如此和諧、融洽,醫生和患者是站在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敵人』始終都是疾病,這是這本書的主旨,也是真正想要表達的感情。」作為從業20年的高年資醫生,姜醫生見過太多讓人感傷的故事,深知醫生的無奈與無力——人,不可能一直活著。因此,將書的主題鎖定在人類和疾病的鬥爭上,而故事的結尾,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比如,抗震救災情節中,鄭仁在飛往災區的飛機上寫下遺書,看哭了很多讀者,而在凱旋前,醫護人員合影,身後院牆上是紅底白字的條幅,上面寫著「偉大的中國人民戰無不勝」,讓無數讀者內心充滿力量;ICU收治的一個先心病女孩,家人籤字放棄搶救,故事以拔管時女孩用牙咬著氣管插管的場景結束,這樣的結尾給人以生的希望,也彌補著現實中無法挽回的遺憾。

姜睿表示,接下來他還會在網上再開一本新書,題材依舊和醫療有關,全書大約500萬字。「變的是時間、是生活,不變的是對治病救人信仰的堅持,和『寧可架上藥生塵,但願世間人無恙』的期望。」姜睿說。

相關焦點

  • 「龍江好網民」「網紅」主播文輝傳遞大慶好聲音!創作的歌曲《最美...
    撐起我心底的一抹亮光希望在前方驅散所有的陰霾你笑的樣子就是最美的晴朗《最美的晴朗》,是一首原創公益歌曲,發布一周全網播放量超50萬次,瞬間成大慶「網紅」歌曲。歌曲作曲兼演唱——文輝,是大慶廣播電視臺《我為歌狂》的主持人,《在幸福的城市裡》《大溼地裡飛出歡樂的歌》都是他的佳作,其粉絲遍布全國各地,是名副其實的大慶「網紅」。 大慶「網紅」助陣「好網民」5月16日,一條名為《最美的晴朗》MV,出現在「同心戰疫向光而行爭做大慶好網民」活動徵集的短視頻中。經記者核實,參賽者正是大慶廣播電視臺的聲音「大咖」——文輝。
  • 火遍網文界的《手術直播間》:東北醫生日更 1 萬字的苦心力作
    在他之前,雖然網絡文學中也有關於醫療題材的小說,但幾乎都是全職作者的創作,像姜醫生這樣「本色出演」的非常稀缺。70 後的姜醫生是國內最早一批網絡文學愛好者。2011 年起,他開始動筆寫玄幻小說。整整一千萬字,他的作品無人問津,石沉大海。2018 年末,他開始轉型,嘗試自己駕輕就熟的醫療領域。這次終於一鳴驚人,作品爆紅,屢獲好評。
  • 傳播正能量!2020十佳「龍江好網民」李叢志的故事
    前不久,在由省網信辦推出的網聚正能量、共築同心圓2020「龍江好網民」評選中,阿志被評為十佳「龍江好網民」。採寫阿志,不是因為他有著轟轟烈烈吸引人眼球的經歷,恰恰是因為他的尋常生活、尋常故事。阿志13歲學成後,就開始受邀在省內的各個劇場演出——明水、安達、龍江……奔波各地。阿志太小了,上個車走個路都很難,演出環境又非常艱苦。李學傑說:「2013年,殘聯的領導說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小孩,二人轉唱得非常好。我打聽到這孩子的家在肇州,到了肇州又聽說他去哈爾濱演出了,我就跑到哈爾濱找他。
  • 醫者仁心——記監獄醫生張建平
    醫者仁心——記監獄醫生張建平 2020-10-15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碣石好網民在行動】張士豐:醫者仁心,大愛無垠
    「想做好一臺手術,主刀醫生知識面必須要豐富,而且膽大心細,術前必須有充分的準備,術中不能有一絲馬虎,術後得及時觀察病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張士豐說,自己還會將手術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整理記錄下來,從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 醫者仁心!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醫者仁心!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國醫生」。正因為呼應了當下人們對醫生群體的關切,近日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等6家大型三甲醫院,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
  • 紀錄片《中國醫生》意外走紅 醫者仁心獲觀眾點讚
    當年《因為是醫生》採取真人秀的方式,更多關注青年醫生的生活,這次做《中國醫生》則是直接用了她個人偏好的紀實方式,儘量少地渲染和鋪墊,以相對平和的基調去反映中國醫生的真實生活狀態。《中國醫生》播出後,第二集《成長》裡博士畢業三年還在住院醫「升級」的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科醫生徐曄,因為高顏值被網友捧為「男神」成了「網紅」,不少觀眾甚至是因為徐曄才開始「入坑」。
  • 「致敬」杏林春暖,醫者仁心,懷念骨科泰鬥盧世璧!
    「白手起家」造出人工關節,他為無數患者帶來新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國內骨科水平十分落後,骨關節壞死不僅困擾著廣大患者,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當時,西方國家已經研製出了用人工關節代替壞死關節的技術,但卻對中國實行了技術封鎖。
  • 紀錄片《中國醫生》引關注:感受醫者仁心的溫度
    紀錄片《中國醫生》引關注:感受醫者仁心的溫度 時間:2020.04.1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凡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尼瑪澤仁  張 林紀錄片《中國醫生》劇照在這種背景下,紀錄片《中國醫生》在網絡上的持續熱播,具有特別的意義。作品不僅是向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白衣天使」致敬,還在醫患之間連接起相互理解、信任的情感紐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共鳴。紀錄片《中國醫生》採取跟拍、採訪的方式,近距離描摹了真實感人的中國醫生群像。
  • 以慈悲心譜濟世芳華 騰訊大渝網第八屆醫者仁心頒獎義診盛典
    騰訊大渝網第八屆醫者仁心頒獎暨義診盛典導讀:他們是奮戰在救死扶傷、臨床一線的醫者!手握柳葉刀,眼神堅定,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12月22日下午13時,騰訊大渝網第八屆醫者仁心頒獎盛典暨大型重慶名醫名護義診在重慶龍湖時代天街隆重舉行,來自重慶各大知名醫院的嘉賓以及數百名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盛典,騰訊新聞APP全網直播現場盛況,近35萬網友在線同步觀看。
  • 醫者仁心黃紅燕醫生 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伴你同行
    醫者仁心黃紅燕醫生 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伴你同行 時間: 2020-11-12 10:5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說到外科醫生,總會使人聯想到手術臺、手術刀、手術鉗等閃著幽光的冰冷的手術器具,內心總不免對外科醫生充滿畏懼。
  • 【黨史小故事】援藏醫生趙炬:魂歸雪域 醫者仁心
    【黨史小故事】援藏醫生趙炬:魂歸雪域 醫者仁心 2020-12-2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2020-08-19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傳播網絡正能量 首屆「湖湘好網民」獲獎名單現場...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周湘,湖南省委網信辦副主任屈貴全,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分別為公共新風獎、道德新風獎、行業新風獎獲獎者頒獎。  湖南省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年度湖湘好網民新風大典評選活動由湖南省委網信辦指導,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主辦。自2020年6月8日啟動以來,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守護醫者仁心:在戰時,也在平時
    前方,白衣戰士英勇奮戰;後方,關愛醫者暖流湧動。 這幾天河北日報有很多這樣的報導:河北省規定今年的職稱申報和聘用工作,將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實行政策傾斜;全省155家旅遊景區、滑雪場向全國醫務人員免費開放一年;石家莊市減免赴湖北醫療援助人員本採暖季供暖費…… 一位醫生在轉發相關新聞時感慨:好久沒有這種被「寵」著的感覺了。
  • 電視劇《醫者仁心》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醫者仁心》《醫者仁心》簡介編 劇:徐萌導 演:傅東育總製片人:唐莉莎 徐萌領銜主演:尤勇 謝君豪(中國香港) 陳瑾 潘虹 謝鋼▲《醫者仁心》劇情簡介:《醫者仁心》講述一家公立三甲醫院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的故事。
  • 盤點最受關注醫療劇 《醫者仁心》馬睿直指人心
    盤點最受關注醫療劇 《醫者仁心》馬睿直指人心   醫院以及醫生,是我們普通人最需要也最覺得神秘的地方和人,所以醫護題材的電視劇才會大受歡迎。《醫者仁心》中的馬睿  《醫者仁心》悲情的護士長劉敏   儘管近些年來好戲不斷,但內地熒幕上很少出現精彩的醫療劇,劇本的設置及演員的功力都影響著此類型劇的好看度。
  • 電影《信念一生》讓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醫者仁心
    影片以西安交大一附院原骨科主任殷培璞為原型,描寫一位醫務工作者利用業餘時間常年紮根山區(陝西北五縣)進行地方病防治,為大骨節病人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跡,成功的詮釋了一位城市醫生心繫貧困山區,為愛堅持,信念一生的醫者仁心。
  • 醫者仁心!煙臺公布衛生健康十大新聞人物(群體)
    山東「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獲獎者杜霞  山東「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獲獎者——鄒勇、黃留業、杜霞、劉靖華和龍口市援藏醫療隊>  11月6日,由省衛生健康委、大眾報業集團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敬佑生命·榮耀醫者」2019公益活動評選揭曉,全省102名「榮耀醫者」獲獎,煙臺市組織推薦參選的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鄒勇榮獲中華醫藥貢獻獎,龍口市援藏醫療隊榮獲金牌團隊獎,煙臺毓璜頂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黃留業榮獲專科精英獎(消化內科),招遠市大秦家衛生院院長杜霞和龍口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劉靖華榮獲基層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