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傳承如何用信息化?看2019教學能力比賽中餐烹飪專業梳理

2020-12-28 教學設計小師傅

關注後私信「PPT」,獲取大賽實施報告,PPT,解析文件,經典必看

關於2019教學能力比賽實施方案寫作的思考(附完整ppt獲取方式)

筆者上周完成了對護理專業的梳理,其中有參賽教師利用「非專業」的軟體工具組織 教學令人印象深刻(普通教室也能上好護理實訓課-2019教學能力比賽護理專業梳理),本周筆者對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獲獎作品進行梳理,發現了一個問題:"手藝"的傳承如何與信息化應用結合。像中餐烹飪與其他護理,汽修等專業有相似之處都是偏重實訓操作,但是又與他們有一定差異就是中餐不單單是流程性的實訓技能傳授還有經驗的傳承與練習,概括來說不僅僅是技能的傳授而是一種「手藝」的傳遞。

所以如何解決好教學過程中的更充分的信息傳遞是一個問題,除此之外就是烹飪專業環境的特殊性,尤其是中餐專業的環境的油煙霧氣對信息化設備的部署,學生實操過程的信息化終端的操作都會有一定影響。如果想要實現其常態化應用還需要更多的融合。以下三個作品都為我們一定程度提供了不同的參考範例,值得學習。

作品一:可視化更好地與教學融合

之前作品梳理講過,實訓教學一個關鍵就是解決「如何看的見」的問題,當能夠解決實訓過程看得見的問題之後,就是需要應用與專業結合。本作品已開始逐漸與教學開始結合:教師能夠自如地在自己工位看到所有學生操作,並且可以廣播展示某一個學生操作給所有學生,同時可以示範自己的操作給到全部學生。這裡的操作強調一個自如的操作,感興趣的教師可以觀看原作品,其次作品信息化設一定程度考慮了烹飪專業的特色,避免因為讓學生參與信息化教學的師生互動而無法解放雙手進行實操練習。

教師自如的操作展示:通過下圖可以看到教師能夠通過自己工位旁邊展示屏幕了解全部學生的操作情況,而且每個畫面下方還有學生的姓名,便於教師直觀實時的掌握課堂情況,除此之外教師已經比較從容的做到畫面的切換支撐與教學的應用。

此外,此處學生端觀看與課堂師生交互比較考慮專業特色,沒有採用過多的學生手持終端,而是放置桌面的屏幕保障顯示面積,方便學生觀看,其次每個小組不同角色參與課堂互動,解放學生雙手,注重課堂實際操作也是一個特點。

作品二:像杏壇講學一樣講授烹飪

為什麼叫做像杏壇講學一樣講授烹飪,因為這個作品給人一種國學講道的感覺。無論似乎作品的名稱,教學的環境,教室課件設計,課堂互動模式等等。除此之外課堂環節,分組方式都有亮點,老師們可以觀看原作品。

從以下圖片看出,無論是教學環境還是課件呈現都表現教學的主題中餐烹飪,同時也符合作品題目上善若水的的國學風格。

除此之外課堂活動設計也很有中國風國學的味道,教師會有一個儀式感比較重的加冠儀式。

作品三:傳統傳承與信息化教學的碰撞感

個人認為中餐烹飪一定程度像中醫一樣是一種經驗科學,是一種傳統手藝的傳承教學,如何讓一位位有著傳統手藝的大廚能夠在課堂中扮演好教師的角色,讓信息化的應用為教學活動助力是一個需要思考的課題,通過作品三就有這樣的碰撞感覺。

所以說如何讓信息化在中餐烹飪這樣充滿煙火氣的專業中發光發熱還需要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平衡學生實訓與參與互動的時間比重,如何保證信息化設備在油煙特殊環境的正常工作,如何讓學生實操完成雙手油膩還能便捷快速應用……,這些都是需要解決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故事丨 烹飪從業15年,他教你用飯店手藝做家常菜
    從最開始的入門學習,到後來在專業上的不斷進階,他一直在中餐領域默默打磨自己。Nan老師堅信一句話:「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一定很酷!」番茄肉醬義大利麵-點擊圖片可查看菜譜在進入社會打拼2年以後,機緣巧合下,Nan老師開始接觸西餐烹飪。因為有了中餐烹飪的知識基礎,他在西餐的實踐中也很快上手。他回憶道:「雖然對於西餐的理解還很淺顯,但想要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比較強烈。」
  • 高級教師呂新梅的信息化教學乾貨:生成式課堂教學大揭秘
    呂新梅是福建省浦城三中教研的「靈魂人物」,她教學經驗豐富,三中不少年輕老師都稱得上是她的徒弟,葉智文便是其一。去年5月,為了幫助學校更多青年教師成長,她牽頭組建了信息化創新教學工作室,叫「簡創工作室」。年輕的老師們在教學技巧的鑽研上偶爾會「犯懶」,她時不時要給他們嘮上幾句,提醒他們珍惜研修、比賽機會、積累經驗。
  •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在2020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獲佳績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成都校區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教師楊輝和鄧華蘭以及宜賓校區教學酒店廚師向士才分別在大賽中取得佳績。(楊輝參賽作品「養生粗糧龍利魚」)據了解,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由中國烹飪協會於2015年創辦,旨在促進世界範圍的中西餐文化交流,搭建中西烹飪技藝互動平臺,推進中餐在全球的傳播與發展。
  • 2020中餐烹飪世錦賽在重慶巴南舉行 18位選手現場展示烹飪絕技
    摘要:11月21日,「海天杯」2020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線下邀請賽在重慶市巴南區華熙國際文體中心開幕,活動現場,18位中餐烹飪高手以精湛的中餐烹飪技藝,表達對中餐文化的理解,為觀眾特別呈現了比賽成果。
  • 2020李錦記杯中餐烹飪技能大賽暨李錦記企業獎學金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北京2021年1月6日 /美通社/ -- 12月29日,2020「李錦記杯」中餐烹飪技能大賽暨李錦記企業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舉行,該校30名中餐烹飪專業的學生獲得李錦記企業獎學金,57名學生獲得「李錦記杯」中餐烹飪技能大賽獎項。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你的課堂今天玩「刮刮樂」了嗎?最近,這款智能白板小遊戲在一些中小學「火」了。你刮出「辣條」,我刮出「試卷」,他刮出「考題」……學生只要站在智能白板前用手指輕鬆一「刮」,被色條遮擋的內容就顯現了出來。智能白板、教學一體機、「掌控板」,這些放在十年前難以想像能出現在中小學課堂中的設備,已經為越來越多教師所熟悉。
  • 中餐專欄報名大廚-中國廚師劉飛-烹飪一勺燴生活
    國家公共食品營養學家中華烹飪之星全國十佳行政總廚高級中餐技師新華教育集團高級講師當我還是個住在農村的孩子的時候,我上學的時候家裡很窮,我父母需要很早就出去工作和種地本著好誠信和努力工作的態度,我去了一家專業烹飪學校,拜訪了名師,努力工作了20多年。如果說烹飪是綠洲草原,那麼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草,任憑風吹雨打,紮根草原,隨風搖曳,笑到時光飛逝,青春已不復存在,責任依然存在,烹飪沒有盡頭,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而發掘先人留下的改良創新財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 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師生獲得2020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金獎
    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2015年由中國烹飪協會創立,旨在加強全球中餐烹飪技藝交流,弘揚中餐工匠精神,持續提升中餐飲食文化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世界範圍的中西餐文化交流,是經世界廚師聯合會認證的唯一國際頂級中餐賽事。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表示,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已成為世界中餐業的一項重要賽事,成為全球中餐傳承文化、交流技藝、促進創新、挖掘人才、增進友誼的重要平臺。
  • 「新東方杯」第六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即將開賽,精彩直播不容錯過
    2020CHA 中國烹飪錦標賽「新東方杯」第六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甘肅賽區選拔賽將於8月5日在甘肅新東方開賽!為傳承中華餐飲文化,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充分展現甘肅新東方技工學校學子的風採和實力,8月5日,「新東方杯」第六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甘肅賽區)預選賽將在甘肅新東方開賽!屆時,大賽將由甘肅文化影視頻道在視聽甘肅、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等平臺全程直播!
  • 如何驅動信息化教學的底層建設?超星集團為教育信息化提供解決方案
    超星集團研究院院長秦波濤表示,超星集團立足於課程建設,本質是立足於教學平臺的完善,為高校提供前瞻的、易用的、高可靠的、關注教學過程的網絡教學平臺,類似於修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時,還修建了無人收費站以及通達鄉村的鄉道,直達最後一米。
  • 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第七屆「新東方杯」烹飪技能大賽盛大啟幕!
    為了傳承中華餐飲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等方面的作用,推動烹飪技藝的創新發展,8月28日上午,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舉行了第七屆「新東方杯」烹飪技能大賽開幕式!
  • 任重道遠,華裔名廚譚榮輝成為中華美食傳承協會榮譽顧問
    對此,內地一家連鎖火鍋創始人汪福酬深有感觸:「我面試過很多應聘行政總廚職位的人,他們的從業經歷都在10年以上,最高的達到了40年,但是接觸過後,我發現一個規律,他們有經驗,但是沒能力。所謂的能力,指的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是創新能力。一個事實就是,很多中餐廚師都是在『吃老本』,所以我說他們有經驗,沒能力。」
  • 鄧州職校中餐烹飪實訓室裝修及設備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7月14—15日,由中國資深烹飪大師、高級烹飪技師、國家級評委、北京華天飲食集團中式烹調講師組副組長任聯瑩等一行5人組成的驗收組,對我校中餐烹飪實訓室裝修及設備工程進行竣工驗收。鄧州職業技術學院(籌建)院長王彩霞,副院長袁基幹,基建處、護理系以及項目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設備供貨及安裝單位相關負責同志陪同驗收。
  • 一場別開生面的高端對話:手藝密碼之「變」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將美育作為基礎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普及和弘揚,在手藝上下功夫的同時要提高美學修養,才能更好地傳承創新。高校是學術共同體,是高層次的學術平臺,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互動的教學能力,為培養複合型人才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礎。其次,要形成傳幫帶的機制,通過心手相傳的方式在實踐中完成教學,形成有效的人才培養途徑。再次,要搭建一個高層次學術展示平臺,集教學研究、創作、展示為一體的一個空間,探索高校傳承技藝的新模式,獲得新的途徑。工匠精神,就是我們手藝背後的人文精神。
  • 高考志願:烹飪技術與營養專業如何選大學
    (一)、烹飪技術與營養專業主幹課程:烹飪原料學、食品衛生與安全、烹飪營養學、中國飲食保健學、烹調工藝學、麵點工藝學、中國名菜、管理學原理、餐飲管理與實務中國藥膳、烹飪美學、廚房英語等。(二)、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可從事大、中型飯店及集團餐飲部門的技術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中、高等烹飪學校或相關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 錢曉芳等:化危為機 重塑藝術專業教學模式
    5月16日,在全校師生返校第二周,學校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匯報展」,向社會匯報疫情期間的教學、創作成果,致敬抗疫英雄,同時銜接、梳理、沉澱、夯實、反思線上教學,重塑藝術專業教學模式。化危為機,創新藝術教育的在線教學深耕網絡,打造通識課程群。
  • 機器人「徒弟」傳承大廚手藝!碧桂園這家餐廳全是機器人 炒菜送菜...
    天降美食餐廳面積約2000平方米,涵蓋快餐、火鍋、中餐、小吃、甜品、飲料等不同的餐飲業態,可同時服務600餘人。千璽集團引入10位廣東名廚作為機器人導師,進行前期中餐菜品研發,將菜品製作烹飪工藝、菜餚原料、火候控制、烹製過程等數據輸入機器人電腦,進行千百次實驗。名廚們提煉出優選菜品,讓機器人「徒弟」精準記憶,穩定還原地道手藝,實現菜餚的自動烹飪。截止目前,千璽集團已完成中餐菜品烹飪工藝程序轉化超過150道、煲仔飯品種7種、不同版本的工藝30餘種。
  • 企業培訓進濟信助力教學信息化
    齊魯網11月14日訊(通訊員徐秀燕)日前,為提高教師使用一體化平臺進行教學的能力,濟南市星科公司的技術專家對濟南信息工程學校部分教師進行了一期關於數字一體化教學資源平臺的使用培訓
  • 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生命科學學院的於佳、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楊志善獲得一等獎,化學化工學院的朱倩倩、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的張恬(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施春英(團隊)、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隋毅獲得二等獎,機電工程學院的蔣榮超等8位教師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