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近年來,"熊孩子"這個代名詞逐漸出現於我們的視野當中,而造成這類"熊孩子"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
"別跟孩子一般見識"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句話,那麼當一個五大三粗的壯漢碰上"熊孩子"三番兩次的挑釁後是否還會選擇不跟他一般見識呢?下面跟我來看看吧。
8歲男孩多次挑釁,慘遭武力教育
最近,一段公交車上的實拍視頻在網上傳的十分火熱,只見視頻當中,一個8歲男孩上了公交車後,因為無聊便不斷挑釁一旁的男乘客,一腳踢打乘客,乘客在前幾次都抱著置之不理的態度,不和孩子太過計較。
可令男子沒想到的是,自己一味地忍讓卻讓小男孩變本加厲,甚至發出嬉笑的聲音,告訴男子:"來啊,你來打我啊。"
一旁的孩子母親則是當做沒看到一般,而旁邊的乘客卻議論紛紛,都在談論著這個母親的不是,有乘客好聲好氣的勸說孩子別這樣,可是孩子旁若無人般絲毫沒有停下動作的意思。
最後,男子終於忍無可忍了,猛地站起來將孩子推倒在地,並且用力踩了男孩幾腳,乘客見狀也是拉住男子讓男子別再施暴了,與此同時大家也紛紛選擇了報警處理此事。
其實這樣的事情,讓人看來就是男子身為成年人對一個八歲的孩子施暴實在太過偏激,但是我們在斥責男子的同時,也該想想這個孩子的做法是否太過分了,男子會出現這樣的應激行為,也是忍無可忍,被怒火衝昏了頭腦後才爆發的。
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熊孩子",這類熊孩子在家中我行我素慣了,他們不懂如何尊重他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反感。
而這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變成了人見人恨的"熊孩子",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錯的並不是孩子,也不是男子,而是家長的教育。
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不讓孩子成為熊孩子呢?
不過度溺愛孩子"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著一個"熊家長",他們對於孩子往往是無底線的溺愛,滿足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需求,所有的家庭成員都以孩子為中心。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世界都應該圍著我轉"的錯誤心理,認為自己是所有事情的主導者,變得自負傲慢。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包庇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孩子小的時候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們不知道什麼事情是對什麼神奇是錯,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而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家長應該選擇一些恰當的方式,和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孩子小的時候是聽得進去的,如果一味地打罵孩子,武力鎮壓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長們應該從小就給孩子設立家規,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要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做人的道德底線。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立規矩對於孩子來說用處不大。其實,孩子三歲過後就能夠逐漸建立自己的思想,家長從三歲開始就可以給孩子設立規矩了,如果在孩子還是幼兒階段的時候沒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家長該有的"威信",那麼在孩子長大後就很難教育孩子了。
欣媽說
孩子身上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是在所難免的,只有父母悉心教導,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有教養的人。
我是欣兒媽,家長們如果遇上育兒方面的問題,不妨在評論區發表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或者私聊我和我一起探討如何孩子的教育問題,歡迎大家幫忙轉發點讚哦,謝謝!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