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中常見的香料和對應的英文

2020-12-28 網易

2020-10-17 15:45:22 來源: 酒吧廚房

舉報

  
羅勒(Basil):羅勒也被稱為九層塔,廣東潮汕地區稱為金不換,安徽北部方言叫香花子,一般而言會散發出類似丁香的芳香,也有略帶薄荷味,或稍甜或帶點辣味的。義大利菜喜歡用羅勒,最有名的就是pesto, 用羅勒葉,松子,橄欖油和帕爾馬奶酪打成的調味汁。在泰國菜中也常用羅勒,但這兩種羅勒還是有點區別,泰國羅勒(Thai Basil)有點偏甜。

  

  月桂葉(Bay leaf):中國人管月桂葉叫香葉。97年我去武夷山的時候,當地人管月桂樹叫搖錢樹。一般在超市買到的都是曬乾的葉子,很少看到有新鮮的葉子賣。我個人的經驗是月桂葉很耐用,買上一瓶幹葉可以用上很長時間。燉肉時放上1片幹葉就可以了。

  

  細香蔥(Chive):實際上chive和我們常用的香蔥很像,又略有區別,chive的葉子是實心的,有點類似於大蒜葉子,但很細,也沒有香蔥特有的香味。在西餐中常由於裝飾。

  

  丁香(Clove):丁香是原產於尼西亞的一種香料,一般使用乾燥後的未開的花蕾。西餐中常用於烤豬肉製品。

  一度

  

  香菜(Coriander):嚴格來說香菜在東南亞菜用的比較多,西餐中很少會用到。印度人喜歡使用香菜籽磨成的粉作為印度咖喱的配料

  

  蒔蘿(Dill):如果說蒔蘿,大多數人可能都不認識,但如果提到蒔蘿的另一個名字——小茴香,很多人或說哦,原來是這麼回事。Dill在西餐中常會用於烹飪海鮮,小牛肉,還常作為菜餚的裝飾。其子常用作醃製的配料。

  

  茴香(Fennel):大家都知道茴香,俗稱八角大料,是中餐中主要的調味品。在西餐中主要食用茴香的球莖,可以拌色拉,也可以和土豆一起烘烤。

  

  高良姜(Galanga):也叫良姜,其形狀與生薑類似,色澤偏紅,在廣東,雲南等地有栽種,常見於印尼和馬來菜中。

  

  泰國檸檬葉(Kaffir lime leaf):泰國檸檬葉和檸檬草一樣,都是東南亞菜中不可缺少的香料,泰國檸檬葉也是酸酸的,不僅會在泰國菜中有,還常見於馬來菜,印尼菜中。

  

  檸檬草(Lemongrass):學名香茅,檸檬草用的最多的還是東南亞菜,尤其是泰國菜,越南菜中也會用到。而傳統的西餐中一般沒有。檸檬草有其特有的酸味,通常檸檬草會和青檸檬一起。

  使用

  

  薄荷(Mint): 薄荷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香料,通常薄荷使用其葉子部分,常用於薄荷燉羊肉,還有其嫩葉部分用於甜點的點綴裝飾。

  

  牛至(oregano):牛至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小葉薄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如江蘇、安徽、浙江、新疆、甘肅、河南、陝西等地都有栽種。牛至在義大利菜中用的很多,加入肉類料理中可改善腥味。

  

  歐芹(Parsley):歐芹是西餐中使用最多的,多用於菜餚的點綴裝飾。常見的歐芹有兩種,一種是葉子平的,有點像縮小版的芹菜葉子,粗看和香菜葉子沒區別。適合剁碎了和在食物裡。另一種是捲曲的,像朵小花,適合菜餚的點綴。

  

  迷迭香(Rosemary):迷迭香帶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在西餐中迷迭香是經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以及烤製品中特別經常使用。有種特別清甜帶松木香的氣味和風味,香味濃鬱,甜中帶有苦味。迷迭香粉末通常是在菜餚烹調好以後添加少量提味使用,主要用於羊肉海鮮雞鴨類。

  

  百裡香(Thyme):百裡香屬植物在中國稱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產於西北地區。尤以寧夏南部山區較為集中。在西餐烹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來加在燉肉、蛋或湯中。應該儘早加入,以使其充分釋放香氣。歐洲傳統上認為百裡香象徵勇氣,所以中世紀經常用它贈給出徵的騎士。

  

  鼠尾草(Sage):亦稱洋蘇草,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幹葉或鮮葉用作多種食物的調味品,特別是用於香腸、家禽和豬肉的填料,國內常分布於浙江,安徽南部,江蘇,江西,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生於山坡、路旁、蔭蔽草叢,水邊及林蔭下。乾燥後的鼠尾草氣味濃厚,煮湯類或味道濃烈的肉類食物時,加入少許可緩和味道,摻入沙拉中享用,更能發揮養顏美容的功效 花可拿來泡茶,散發清香味道,可消除體內油脂,幫助循環,具防腐、抗菌、止瀉的效果,含雌激素,孕婦應避免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餐常見醬料
    其實除了食用的冷熱這點不同外,Ketchup和Tomato sauce製作材料也不同。Ketchup配料中一般包括洋蔥、玉米和醋。有些配料大家應該都沒吃出來吧?Béchamel/White sauce 白醬常見指數:★★★Béchamel白醬常以White sauce之名出現在各式西餐中,是5大基本醬汁之一。
  • 掌握西餐中這個秘訣,做西餐就容易了
    但對於西餐來說,這些都不是最大的秘訣。想要做好西餐,最重要的是掌握灶臺上的瓶瓶罐罐——香料。不同的香料會賦予菜餚不同的風味或許你吃這道菜的時候感覺自己正沐浴著地中海的陽光而品嘗另一道時你已經置身於神秘的加勒比了羅勒應該西餐中出鏡率最高的香料了。
  • 西餐文化| 親子英文-西餐上菜順序
    歡迎參加「源仔英語兒歌挑戰營」,「源仔英語繪本挑戰營」,讓孩子在小學入學前,學會100首英文兒歌,讀完100本英文繪本。,那麼西餐的上菜順序是怎麼樣的呢?由於今天主要是讓大家了解西餐的上菜順序,所以使用的都是在餐廳和侍者常用對話。大家不要擔心發音不標準,「源仔英語學習群」會給大家提供每周免費的微課。微課裡面,我會給大家詳細講解今天的句型以及發音要點。[想加入學習群,請輸入 「入群」] Can I get you anything to drink? 要點什么喝的? Just water.
  • 義大利常用的香料介紹
    廢話不多說,之前給大家介紹了那麼多菜,但其中所使用的香料複雜,不少觀眾都來電錶示「臣妾不認識啊!」。 這不,大廚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義大利的香料。使用要點: 強烈建議使用新鮮羅勒,曬乾的羅勒碎味道大打折扣。 羅勒的香味衰減的很快,使用時,最好在最後一刻放入菜中。
  • 西餐常見醬料百科 每日一課
    其實除了食用的冷熱這點不同外,Ketchup和Tomato sauce製作材料也不同。Ketchup配料中一般包括洋蔥、玉米和醋。有些配料大家應該都沒吃出來吧?Béchamel/White sauce 白醬常見指數:★★★Béchamel白醬常以White sauce之名出現在各式西餐中,是義大利麵和焗菜必不可缺的醬汁,也是5大基本醬汁之一
  • 40種最常見的香料、特性,及經典香料配方,收藏!
    做菜都會使用香料,特別是在滷水、燉肉、火鍋底料中非常常見,然而,對於這些香料很多人對它們的特性卻不太了解。今天簡單的跟大家介紹32種最常見的香料,以及它們的的基本特性和8款經典配方,讓做的美食更美味。在燉魚,燉肉時加入草果味道口感會更好,在煮牛羊肉時,加入草果,牛羊肉會更加清香可口,也常用在滷水,和其他家常菜中。用量比例:500g肉類,加草果2克、50kg滷小加草果45克。
  • 茵陳蒿,一種在中西餐之中都有豐富應用的香料,了解料性巧用増香
    茵陳蒿,菊科半灌木草本植物,它全株具有十分濃鬱的香味,無論是作為香料還是香草,在東西方的世界之中,它都有著不少的用途,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這種對於我們而言相對冷門的香料吧。新鮮的茵陳蒿用於烹飪,在西廚之中要數法國使用的最多,正是因為使用頻率較多,在不少美食家們的眼中,茵陳蒿已經成為了法國料理的標誌性香料之一了。在西餐的應用之中,茵陳蒿更多的是以新鮮的形態出現,它可以搭配蔬菜,用於製作沙拉,也可以搭配橄欖油用於給乳酪調味,甚至一些家庭常用的煎蛋也會使用茵陳蒿來増香。
  • 扒一扒澳洲那些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香料
    以下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澳洲本地超市【Coles、Woolworths、Aldi、IGA】常見的一些香料,讓諸位廚友在家也能做出符合自己「米其林」水準的西餐!!!羅勒原產地為印度,經埃及傳入歐洲,後從歐洲傳到澳洲,成為現今具代表性的香料之一。在澳洲甚至被譽為「香料之王」,可見地位之重要。它最常見是在義大利菜品中,新鮮的羅勒是意式綠醬Pesto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番茄加入羅勒能夠組合成一種特有的風味,不論是做萊,熬湯還是做醬,所以羅勒經常被用在使用番茄為原料的菜餚中,比如番茄羅勒意面。也可以用於冷醬汁和沙拉,包括擺盤。
  • 山東歐米奇西餐知識百科:漲知識啦!細數西餐原料有哪些!
    一般出肉率約10千克,肉質鮮嫩,是西餐中很考究的原料。用小羊肉製作的炭烤羊肉串,鮮香佳美,常用於各種高級宴會。在西餐的盛大宴會中,還常常烤整小羊,以增添宴會的隆重氣氛。豬肉:豬肉在西餐中用量較小。常見的豬肉菜餚有炸豬排、烤豬肉等。但小奶豬在西餐中卻是作為上等原料使用的。這種小豬肉質鮮嫩,脂肪很少,以出生1個月左右,毛重7.5~10千克的最為理想,可煮,可烤。
  • 西餐中的雜草到底是什麼鬼?傻傻的分不清
    好吧,我承認,沒有接觸過西餐料理的人是很難搞清楚這些養在家裡的花花草草和餐桌的關係的。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小芝麻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一些材料,整理出這篇掃盲介紹。特別感謝胡蝶小姐以及西果廚房,這篇文章中很多內容是受到了他們的啟發,也進行了大部分引用。今天,我就告訴你牛至葉和羅勒到底是什麼鬼!小到尋常百姓家,大到米其林後廚,它們都是功不可沒的幕後英雄!
  • 【香草&香料】香料日曆:孜然
    香料品種、產地與比例的不同,能為料理帶來截然不同的味覺感受。許多人為孜然貼上了「燒烤」的標籤,似乎是一種專為「羊肉串兒」而生的香料。但其實孜然的用途非常多樣,果實含有2.5~4.5%的揮髮油,氣味芬芳讓其成為十三香、麻辣鍋甚至川味的重要成分之一。
  • 想吃逼挌的西餐嗎?那知道這些是必須的!
    大家好,最近我們介紹了好幾個餐廳與菜色給大家,特別給我的粉絲帶來了很多的餐飲商家的優惠,反響非常好,我會再接再厲做更多有意思的餐飲整合內容給大家分享。有朋友建議我們做一些食材香料方面的介紹,我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
  • 20種常見狗狗的英文名稱
    下面這些常見的狗狗英文,沒準可以在 small talk 裡用得上:常見的
  • 常見香料大全:掌握這20種香料用法,烹飪做菜更輕鬆,值得珍藏
    導語:都說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餐烹飪時除了要講究食材的挑選,油鹽醬醋等調味品的搭配,還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香料,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去除肉類的腥味和羶味,以及提鮮增香,使菜餚更加美味可口。不過香料種類繁多,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 【科普】蒔蘿、牛至、迷迭香、鼠尾草…澳洲超市貨架上的香料你看得懂嗎?
    這完全憑自己喜好和所烹調的食物有關。羅勒,算是中式、西式、泰式料理中都很常見的香料。羅勒的香氣濃烈,應該屬於愛者極愛,恨者極恨的類型。它是越南米粉的標配、也是做意面的主要調料,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是九層塔,喜歡吃三杯雞的同志們一定不會陌生。
  • 西餐食譜大全 (附加中英術語對照)
    最近做西餐, 老是翻看英文菜譜. 初看時有點不習慣, 但菜譜的英文, 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字, 慣了就好.
  • 澳洲最強西餐點餐攻略!在澳洲吃飯,帶上這一篇文章就夠了!法式意式希臘菜通通搞定!
    正規西餐包括了:湯、前菜、主菜、甜品和飲品。西餐大致可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菜系等多種風味。而澳洲常見的是按菜式: 法式、意式、希臘菜按內容:酒水、咖啡、禮儀文化這是一種生絞肉小點,常見的主材料有牛肉(boeuf)、鮪魚(thon)、鮭魚(saumon)拌以牛油果、洋蔥與其他香料,不敢吃生的恐怕就不適合了。
  • 雞尾酒中的香料運用,如何用簡單的香料做出雞尾酒的糖漿
    上周為大家介紹了基本款糖漿《糖漿及其對應的雞尾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家裡嘗試DIY一下呢?今天繼續糖漿的主題,教大家如何利用日常烹飪中容易接觸到的一些香料,去製作口味獨特的雞尾酒糖漿的教程。在一個可密封的容器中加入一小把半裂開的香草豆,或三根3英寸長的肉桂棒,也可以是12瓣丁香。在香料上倒入四盎司熱水,浸泡20分鐘。之後加入一杯白糖,攪拌至完全溶解。(你也可以嘗試在生糖、蜂蜜。)蓋上蓋子,靜置至少8小時,或過夜。在使用前把香料過濾掉就可以了。
  • 山東歐米奇西餐知識百科:西餐菜單裡你必須看懂的幾個菜式!
    而天書一般的西餐菜單則讓許多人覺得困擾,或是草草地點了不如意的食物,或是錯過了本該享受到的美食,亦或是點餐時囧態百出。即使你英文很好,整不明白西餐菜單也很正常,很多西餐廳的英文菜單上還會保留著法語或者義大利語的詞彙。但無論什麼語言,幾個基本的跟最常見菜式有關的詞彙總得知道,不然端上來的東西不能吃事小,吃壞了可事大。
  • 花香丨埃及法老王開啟的香料傳奇
    不論是大廚還是料理苦手,對香料都不會陌生,想要菜餚味覺豐富,就選用香料以及醬汁,讓食物的風味更加濃鬱。香料分為香草和辛香料。本篇先介紹香草(herbs)。意思就是,常見的形態是新鮮的植物,不是曬乾的果實、葉子、根莖,或者他們磨成的粉。形態和香菜完全不一樣,但是是比普通香菜味道更加濃鬱的香菜。有點甜味,溫和的辛辣味,味道香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