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創個人公眾號
0-3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教你像美國媽媽一樣輕鬆帶娃
▲
養娃的你,對「terrible two」(糟糕的兩歲),簡稱T2,應該有所耳聞吧。
指的是小娃長到兩歲多的時候,突然某一天開始就不可理喻了起來,整天發脾氣,萬事不合作,動不動鬼吼鬼叫,難搞得要命。
以前橙子寫過關於怎樣處理兩歲寶寶的問題,大家可以回復公眾號「兩歲」查看《恐怖的兩歲,你準備好了嗎?》,不過因為最近果果小朋友進入了t2狀態,我重新體會了家有小怪獸的酸爽感覺,這些日子,我在與果果鬥智鬥勇的實踐過程中,又有了一些感悟,所以今天再寫一些,算作前一篇的續集和實踐版本吧。
兩歲娃從天使到小怪獸
一言不合就變身
果果小盆友一直都很天使,嬰兒的時候就能吃能睡,適應環境,不太愛哭,會走會跑了之後,也一直是軟萌系的,你逗她,她就咯咯笑,你沒時間理她,她自己玩紙片也挺開心,餓了就去翻冰箱,困了自己抱著小毯子就去房間睡了,乖得像個奇蹟。
我一直以為,一定是老天看我被她哥哥折磨得太慘了,所以派下這個小天使來拯救我的。
我高興滴太早了……
木想到這妹子到了兩歲半,剛把話說得利索點兒,就突然開啟了hard模式,我滴個老天,整天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生氣,他哥哥當年生氣只不過是狂哭而已(已經很受不了了有木有),小姐生氣了不但狂哭尖叫,還打人咬人摔東西……整個一頭小怪獸!
當然,她也不是時刻都是小怪獸,不發飆的時候依然很軟萌,但是一言不合就變身,經常她那邊嚎得都快斷氣了,我還搞不懂她為了什麼而嚎。
經歷了無數次的鬥爭之後,我終於逐漸摸清了小姐的「爆點」:
不可以「命令」她,譬如,去穿衣服,去洗澡,那麼答案肯定是「不」。
不可以隨便用「她的東西」,譬如看到她的冰激凌掉了,幫她舔一口,都要大鬧一番,更別提拿她正在玩的東西了。
不可以改變「她的規矩」:譬如,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把下列東西都擺在床邊:一個娃娃,一個變形直升飛機和一個舊手機,哪怕有一個找不到了也不行。
沒有她的允許,不可以替她做事,譬如不能替她選衣服,譬如她要關門,你卻替她關上了,那就捅婁子了。
相信很多兩歲的孩子都有相似的表現吧。各種不合作,每做一件事都要鬥爭,簡直心力交瘁。
與兩歲小怪獸愉快相處的4大法則
你可以認為這孩子是「自私的小氣鬼」、「毛病多」、「好心當做驢肝肺」還有「無理取鬧不懂事」。
但是當你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長架子,去仔細的揣摩孩子的要求,你會發現,他們要的無非就是兩個字——「尊重」,尊重她的物權,她的習慣,她的想法,她的公平。
她吼著叫著,哭著鬧著,其實只是想表達這件事——「請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只不過她的方式比較激烈,目的也很幼稚,而且會過於敏感以至於矯枉過正。但是他們對於「尊重」的訴求,是真實的。
搞明白了這件事,其實這樣的小怪獸也不難對付。
重點是面子,其實把面子給足了,熊孩子不太在乎裡子的。
具體來說:
果果正在拿著的吃著的東西,其他人統統都不可以動,一碰就大哭,看起來是很小氣,其實她非常喜歡分享,如果你問她,果果我可不可以吃一口你的餅乾,她會很高興的把餅乾塞到你嘴邊。她只是很討厭別人不問她就動手,讓她感覺被侵犯。
孩子會格外在意一些特定的事情,譬如果果就特別在意她的吃的是不是被搶,門是不是她關,衣服鞋子是不是她挑。如果你和孩子總是因為同一件事情爆發戰爭,你就要有記性一點,記得每遇到這件事都要問一下孩子意見,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當然,你可以在問的過程中,可以下點小圈套,譬如,不要問,寶寶我們穿衣服好嗎?而是問,你是要穿紅色的還是藍色的衣服呢?
如果你在我家,你可能會聽見我整天的請示小姐的意見:
「你要穿哪雙鞋子呢?」
「是你先洗澡,還是哥哥先洗澡呢?」
「車門你要關嗎?」
「爸爸講故事還是媽媽講故事?」
她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已經被自己掌控了,小事情也就不太在意了。
我們經常說,對孩子要堅持原則,這固然不錯,但是,只要不是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的那種原則,也不必太「較真」了,稍稍做一些無關緊要的讓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重視,就可以將一場戰爭消弭於無形。
譬如果果有一天非要喝果汁,而她那天已經喝過了,按理說不可以再喝,如果我堅持不讓,她會大哭大鬧很久。
在我拒絕了她兩次,她開始跺腳發飆的時候,我說:「我知道你很想喝果汁,可是今天你已經喝過了,多喝對牙齒不好,但是既然你這麼想喝,那隻喝『一點點』好不好?」
果果就立即收住淚,急忙點頭。
於是我倒了一點點果汁給她,還是摻了許多水的。結果果果喝了也沒意見,因為她自己也知道喝太多是不對的,但是她的意見又得到了尊重,就滿足了。
很多事情都可以讓步處理,譬如她也要和哥哥一樣上學,講道理阻止不成,我就允許她「進去繞一圈就出來」,她就接受了。
注意,別一開始就讓步,拒絕一段時間,實在不行了,再做一個很小的讓步,孩子就滿意了。
兩歲的小朋友,有一種共同的傾向,叫做「泛靈化」,也就是說,她會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靈魂有感覺的,有的時候,當爹媽的說話不好使,你讓她最喜歡的小兔子說話,就好使了。
用「泛靈化」的特點,可以讓孩子變合作許多。
收玩具,我會說:「讓玩具回家咯,要不然他們會哭哦!」
穿衣服,我會說:「衣服上的小貓很想趴在你身上哦,你穿上它會開心啊!」
甚至上廁所,我也會說:「你肚子裡的尿尿覺得好擠哦,它們想出來耶!」
腦洞大開吧,萬物皆有靈哈!
「地毯會討厭自己很髒」
「檯燈會覺得開時間太久會很累」
「外套被穿上會開心」
「垃圾筒是垃圾的家,要幫它回家」
和小孩子相處要有童心哦!
當然,總會有些時候,要和果果「死磕」,當她非要去做危險的事情,或者傷害他人的事情,譬如去摸電門,或者打哥哥(我家小妞就是這麼彪悍),那麼必須要立即阻止她。
她一定會大發脾氣,哭鬧得很厲害,這個時候不能讓步,講什麼道理她也聽不進去,就只好在旁邊陪她哭,當然要離稍微遠一點,省著她打人洩憤。
看她哭了一陣了,我就會伸出雙手說,來,哭累了吧,媽媽抱抱。
面對這個絕好的臺階,小妞通常就識時務的就坡下驢,畢竟哭鬧也是蠻累的。
擁抱有一種治癒的力量,不用幾分鐘,小妞就大雨轉晴,笑著跑開去玩了。
對於一個犯錯誤或者無理取鬧的孩子,你可以阻止他的錯誤行為,可以不答應他的要求,但卻不能不搭理孩子,任由他在情緒的海洋中溺斃。
一定撫慰孩子的情緒,用一個堅實的擁抱,告訴孩子,雖然你做了錯事,但是媽媽永遠愛你。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我們還要教會孩子,在有情緒的情況下如何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的訴求和感覺,而不是一味哭鬧,讓大人來猜,當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時候,哭鬧的程度就會大幅下降,但這不是一時一刻能教會的,需要為人父母長久的耐心。
「糟糕的兩歲」是人生第一個青春期,雖然雞飛狗跳,但是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過完,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更加成熟懂事,更像一個大孩子,而不是小baby。
願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愛心和耐心,和孩子更加愉快的相處。
作者|橙子
教育碩士,旅居北美
曾經是學理科的女文青
現在是愛碼字的全職媽媽
6歲大寶毛頭難養難搞
3歲二寶果果天使乖乖
ID:mykids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