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

2021-03-02 看理想


明天又是四月一,也是許多人懷念哥哥張國榮的日子。

昨天確認的消息,今年4月1日,《霸王別姬》與《阿飛正傳》數字修復版將在臺灣地區重映,以紀念哥哥離世的第17年。

經典是對一個時代的顛覆,也是一個時代的巔峰,經典不會輕易因時光流逝而被人遺忘。想必太多人都難以忘懷哥哥曾在《霸王別姬》裡飾演的程蝶衣,風華絕代,又悽美純粹。

戴錦華曾經評述,「程蝶衣是《霸王別姬》中的詩」。然而,「這詩行卻是為歷史暴力所寫就的。」

《霸王別姬》,正是寫就一代人面對歷史暴力時的徘徊與迷茫,最終以一個曲折的方式被標識,被記憶。

講述 | 戴錦華

來源 | 《52倍人生:戴錦華大師電影課》

《霸王別姬》,這部拍攝在1993年的影片,從某種意義上說,坐落在了當代中國史和當代中國電影史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所以它也代表了一個非常具有標誌性的時刻。 1993年,中國本土電影市場和本土電影生產的低迷已經達到了谷底,與此同時,社會的資金和社會上對於製作電影的熱度也經過醞釀和發酵,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一年之後,我們將以所謂引進十部大片的方式,在1955年之後再一次對好萊塢門開一線。隨著好萊塢的進入,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再度被激活,一個中國電影的全新時代正在到來。而《霸王別姬》在國內市場上的極度熱映,當時觀眾觀影的熱潮令人記憶猶新,某種程度上它成為了一個先聲,一個序曲。同時,這部作品也成了兩岸三地合拍,以及整個華語地區電影製作的一個開先河者。這部電影也為中國電影贏得了第一個坎城金棕櫚獎。《霸王別姬》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關口,在一代一代人的反覆觀影當中,已經被公認為一部中國電影的經典。當然我們都很清楚,這部電影能夠成為中國電影經典的一個題中之義,也是題外之意,是因為電影的主角之一,張國榮。張國榮作為華語電影中的一位天才演員和電影表演藝術家,為我們提供了一連串令人永志難忘的熒幕形象。他同時深深留在我們記憶當中的,是他悽美的,也讓人心碎的死亡。他幾乎是在熱愛他的電影觀眾和全體影人以及媒體的目擊之下,離我們而去。他在生命最好的年華,以這樣的方式,斷然果決地終止了自己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中國大陸的電影市場和整個電影製作都處於極度低迷的時候,是香港電影以種種路徑、種種公開的或縈迴的,地上的和地下的路徑,填補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空白。所以對於一代人來說,香港電影曾經是他們的記憶。 而在《霸王別姬》這部影片當中,張國榮所扮演的角色剛巧重疊了他的個人形象,本身使他成為了一份特殊的墓志銘,或者說是一座特殊的紀念碑。就電影而言,重要的也是在冷戰年代東西方彼此分割的情況下,累積已久的香港電影藝術的表達路徑與中國大陸電影,以及新時期所形成的中國電影藝術成就的一次相遇。因此這次相遇,不單純是一個導演對一個演員的選擇,而成為了兩種藝術的匯聚,它預示著一個新的華語電影時代即將開啟。關於這部電影,也關於張國榮,出於對他的無盡懷念,以及他的形象所負載的一代人的愛與怕,或者愛與痛,很多劇情已經被反覆討論,不斷咀嚼不斷分享。首先,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和當代文化、當代藝術的歷史當中有一個特殊的意義,是在於它表達了一個歷史再現的時刻。中國電影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折,是以1983年的一部電影《一個和八個》為標識,後來被稱為「第五代」的一代中國青年導演集體登場,同時意味著一場電影美學革命的發生。在世界影壇上,也意味著一次被命名為「中國新電影」或者「中國電影新浪潮」的藝術革命的發生。當然,也伴隨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的激變的發生。而在由《一個和八個》所標識的,我稱之為「第五代式的」第五代電影當中,有一個突出的造型特徵,或者說一種突出的對電影語言和電影美學的選擇,就是所謂的「時間的空間化」。空間造型這種壓倒性的力度和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過去對於線性電影敘事的追求,這也形成了後來被稱之為中國電影的「形式美學」,或者叫做「儀式美學」。但是在這樣的一種敘述當中,我們不期然地延續了五四以來中國歷史敘述的一種對立的(對應的)傳統。它始自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即用一個有年代的歷史,對應一個沒有年代的歷史。以有年代的歷史,象徵一種主流的敘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權力和謊言的敘述。而另外一個意義上,則是沒有年代的歷史敘述,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謂的「滿紙都是仁義道德」「字縫裡看出吃人二字」。這樣一個沒有年代的歷史,在第五代的電影裡被轉換成一種「空間造型形象」,一種巋然不動的、歲月流逝而不能改變的空間形象,用以象徵中國歷史,或者象徵中國歷史中暴力性的力量。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現代化歷史的開啟是以付出了割捨我們自己的歷史縱深為代價而開啟的。我們否決了此前的前現代的中國歷史,以便重新贏得世界性的歷史時間。而20世紀90年代的重要轉折,是我們經由中國的經濟改革,經由中國的經濟起飛,經由中國再度加入全球化歷史進程的過程,再度獲得了對歷史時間的主導,因而我們開始贏回中國的歷史。所以可以說,《霸王別姬》是一部展現這個被贏回的歷史的時刻。但是與其說在這部電影當中,被重新贏回的歷史已經有了一個流暢的表述,不如說,這個時候我們仍然處在艱難發聲,而敘述仍有欠流暢的這樣一個狀態當中。所以我也曾經用「歷史的景片」來形容《霸王別姬》當中的歷史再現。影評中三個主人公(程蝶衣、段小樓、菊仙)的故事被放置在現代中國史的發生和現代中國史的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當中。但是整個故事的主要修辭策略是,把目光集中在人物的命運,人物的悲歡離合,人物的強烈情感和這種強烈情感不斷失落,人物被賦予的價值和信念不斷被剝奪,人物一次次被驅使向背叛,這樣一個命運故事當中來延展。影片中有一個片段,日軍軍隊縱馬在暗夜駛進北京城,那時候是程蝶衣一贈佩劍,向段小樓表明心跡的時刻;解放大軍進城的時候兩人再度相逢,是二贈佩劍的時刻。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當時也遇到了張公公,蝶衣、小樓一左一右地坐在張公公兩旁,在一個正面的、低角度的機位當中形成了一個三人中景,外面是大軍進城時候的腳步聲、人馬聲和口號聲。此時的環境聲和畫面的對應形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表達——那是一個歷史轉折的時刻,那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時刻。而在那個時刻,此前的歷史都被壓縮成了一個扁平的空間。來自清廷的張公公,也是第一個對蝶衣使用暴力之手的角色,此時和當時的受害者,置於同一空間、同一平面,同一畫面、同一畫框之中,在這樣的一個設置之下,歷史相對來說是外在於人物的命運,或者說歷史是造成人物命運的外力,而不是人物生命的內在組成部分。這些人物置身於歷史之外,置身於歷史的暴力之外,他們是暴力的承受者,但他們卻不是任何意義上的暴力的對抗者和暴力的分享者,或者分擔者。有意思的是,這部出現在90年代初的影片,似乎某種程度上是80年代中國文化、中國電影當中,關於人物與歷史,關於個人與政治、關於情感與政治的一個回聲式的總結。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關於歷史中的暴力羈押個人,歷史中的暴力囚禁個人,歷史中的暴力以個人為人質的一種歷史表述。 這部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這部劇無論從原作到電影,它的主題都是「戲夢人生」,但有意思的是陳凱歌對於李碧華故事的一個重要改寫。他成功的把這個故事由「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故事」改寫為了「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的故事」。由於這樣的一個改寫,就形成了整個劇作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戲劇性的事件,人物生命的每一次戲劇轉折都發生在一組三角戀情之間。而在這個故事當中,陳凱歌重要的改寫,或者說陳凱歌所畫出的重音符號,是將重心放置在了段小樓身上。段小樓是最為直接,最為集中的體現這種歷史人質命運的一個主角,而兩個女人的拉扯與爭奪把段小樓一次一次地逼向命運的極致狀態,迫使他去背叛關於生命的信念,關於生命的操守。而在程蝶衣這個人物身上,也就是張國榮出神入化地演繹了的這個最為迷人的角色身上,導演所嘗試展現的是影片的另一重重要的主題,也就是影片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不斷變奏的主題——戲夢人生,也就是藝術家的生活,「不瘋魔、不成活」。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部電影是一個關於扮演的故事,一個關於身份錯認的故事,都體現在程蝶衣這個角色身上。在這個故事當中,蝶衣的戲夢人生,蝶衣的自我錯認,或者蝶衣所象徵的一種傳統前現代中國文化的至高境界,「從一而終」「自個兒成全自個兒」,這些則都表現在,影片建立在兩個基本的互文關係當中,即電影《霸王別姬》和劇目《霸王別姬》。劇目《霸王別姬》作為一個永遠不變的節拍器,不斷地出現在影片的不同段落當中,而每一次劇目《霸王別姬》出現的時候,似乎都會遭遇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而劇目自身則代表著一個不變的歷史信念或者一種個人生命的表達。影片的多個場景之中,表現蝶衣基本的性格,基本的人物註腳只有一個,就是從一而終的虞姬。直到菊仙登場,開始介入程蝶衣和段小樓兩人的關係之中,陷入了三角關係的調度。那個場景正是程蝶衣和段小樓在後臺上妝,我們看到兩個人的對切鏡頭被切換為鏡內鏡外,於是我們看到了「鏡中像」,看到了鏡中之境,我們看到的蝶衣眼中的段小樓,其實一直是鏡中之境當中漸次扮起的霸王。菊仙、蝶衣和段小樓同時在場的場景,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在戲劇改革那一場。程蝶衣不合時宜地發表自己對於京劇藝術的堅持。而段小樓在遲疑要不要對師弟,也是自己的搭檔予以支持的時候,菊仙出現在會場之中,向他丟了一把傘。而在這個時刻,及時的是段小樓住口,也及時地把他逼向了一個背叛,對友誼的背叛,對道義的背叛、對信念的背叛的時刻。當小四以裝扮完成的蝶衣出場,現場當中出現了兩個蝶衣與一個霸王,兩個人撕扯著霸王,也撕扯著段小樓,逼迫他做出選擇。 所以我說這是陳凱歌一個非常有趣的改寫,變成了一個作為歷史主體,置身於歷史漩渦之中的男人,如何在女人的撕扯之下而泥足深陷的故事。我們還可以注意到電影中另一個很重要的場景是,菊仙流產失子,病床前夫妻相對,這個場景當中兩個人的對切鏡頭借用了床頭的穿衣鏡,同樣切換成了一個鏡中像和一個境外像。換句話說,這段關係真正的存在,只存在於菊仙這樣一個所謂「風塵女子」對於一個平凡的良家婦女生活的嚮往之中。因為在整個故事當中,主要的角色要一次再一次地把菊仙只認作花滿樓的姑娘,一個賣笑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她釘回到命運的起點上去。
在影片的悲劇性的結局當中,菊仙身穿嫁衣懸梁自盡,她只能自己給自己指認,自己向自己印證自己是良家婦女,用「合法的妻」的身份來對抗歷史的暴力。所以在這場爭奪當中,三個角色都置身於外在於劇情的歷史暴力之下,而無從抵抗。但是對於我來說,《霸王別姬》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在於,陳凱歌在影片當中再現暴力,去試圖用一種電影的方式去表達歷史中的暴力的時候,似乎處在一種相當困惑,或者相當猶疑的狀態之中。 因為我們會注意到影片當中,蝶衣的藝術生涯,同時也是蝶衣的悲劇命運的起點,是不斷地被呈現在一個暴力的剝奪與暴力的改寫當中。兩個最重要的場景造成整個性別與身份錯認的開端。一個暴力的場景是來自於母親的閹割力量,切掉他那根多餘的手指,即便不需要用弗洛伊德,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暴力閹割的力量。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場合在原作中是來自關師傅,而在電影當中直接把它改寫在了段小樓身上。也就是,蝶衣一次又一次地錯念「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在此之前,暴力來自於關師傅,所以小石頭一次次勸他說,你就想你是個女的,就不會說錯了。但是,影片中當蝶衣再一次說錯的時候,段小樓拿起黃銅菸袋,幾乎搗爛了他的口腔。隨後的場景,在滿口鮮血湧流的時候,蝶衣反而婷婷嫋嫋地站起身來,行雲流水地念出:「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導演把這樣的一個性別錯認描述為一個歷史剝奪與歷史改寫的過程。但是,歷史暴力,卻在這個時刻變為一種成全的力量。在這部電影製作的年代,陳凱歌與很多他的同代人一樣,在面對歷史暴力的時候充滿了徘徊和迷惘,他們陷入一種面對歷史暴力時的無語,而在無語中又要喋喋不休地發聲的這樣一種困境。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剛好是由於它的歷史敘述,或者歷史中的個人命運,是如何被戲劇性焚毀的一種再現,使之成為了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因為,它標識著那樣一個難以再現,或者我們也並不那麼期待與它重逢相遇的一個歷史時刻。陳凱歌最終以一個曲折的方式標識,並且記憶。

*本文內容整理自看理想App節目《52倍人生——戴錦華大師電影課》,小標題由編輯所添。內容有大量刪減,收聽完整內容可移步看理想App購買收聽。文章中配圖均為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 🎬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即可進入節目頁面

商業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風華絕代張國榮,不瘋魔,不成活
    「蝶衣啊,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1993年坎城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大獎。華語電影唯一一枝金棕櫚,陳凱歌導演的巔峰之作。 相信說到這,大家也都能猜出這部電影的名字——《霸王別姬》。 最近再一次完完整整的看完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最有看點的就是哥哥那無人可以企及的表演,不瘋魔不成活。
  • 不瘋魔,不成活:記電影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有著英倫男星特有的帥氣外貌和紳士氣質,完美詮釋了身為英國移民後裔的林肯。雖然他只主演了十幾部電影,但是部部經典,人稱「千面人」、「變色龍」。他演什麼是什麼,執著於把自己變成角色人物的他,揣摩角色的方式,可以說是「不瘋魔不成活」。對於影片《林肯》,雖然歷史學家還有一大堆的反對意見,但是丹尼爾·戴·劉易斯絕對塑造出了一位美國最具影響力和象徵性的角色。
  • 不瘋魔不成活 《妖姬三國》「武神成魔」前瞻
    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英雄豪傑等能成就一番大作為者,不乏瘋魔之輩,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終成大器,完成大業,故有「不瘋魔不成活」一說。
  • 「瘋狂英語」李陽,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勵志故事
    他是「瘋狂英語」創始人,成功經歷堪稱「不瘋魔,不成活」說起「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在曾經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雖然前幾年深陷家暴醜聞,但這並不能否認其在事業上的成功,而他的成功秘訣全在於六個字,那就是「不瘋魔,不成活」。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傳奇故事。
  • 不瘋魔不成活,是《霸王別姬》程蝶衣的一生!
    ——《霸王別姬》看這部劇的時候最深刻的就是,段小樓對蝶衣說:「蝶衣,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以及「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這兩句話細看沒有什麼,但是確實蝶衣的一生。蝶衣活在自己的虞姬的世界裡。        一抬手,一回頭似乎虞姬的靈魂就已經活在骨子裡。
  • 豆瓣9.6分《霸王別姬》:讓張藝興欣賞的不瘋魔不成活的從一而終
    關師傅說,楚霸王是天下無敵的蓋世英雄,可老天卻偏偏不成全他,人縱有萬般能耐段小樓:這不小半輩子都唱過來了嗎?程蝶衣: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一輩子。他與段小樓之間的分分合合,不僅是他們的感情逐漸疏遠,還是因為他們堅持的東西不一樣了,段小樓沉湎花天酒地,就連霸王回營亮相是五步還是七步都很含糊。而程蝶衣卻自始至終將不瘋魔不成活當做職業信仰。
  • 趙偉洲——不瘋魔不成活的相聲鬼才
    死魚不張嘴了~棗餑餑揣上了~讓人捆起來了~外國茶壺還帶兩把~就算聽音頻,你也能通過趙偉洲的形容自動腦補楊少華那副可憐巴巴的樣子,這種臺詞功底就是一絕。趙偉洲除了表演天賦一流之外,他的創作也是一等一的,而且這人創作段子的時候,比舞臺上的狗神還要神,有種不瘋魔不成活的味道
  • 霸王別姬影評:不瘋魔不成活--霸王別姬
    片子的整個劇情只能記起個大體,令我最印象粗淺的便是段小樓對於程蝶衣說的一句話:「你可真是沒有瘋魔弗成活呀。」程蝶衣從小跟小樓一同長大,一同練戲唱戲,他曾經分沒有清實際以及戲曲,將實際的情緒帶到戲中,可以幫手他把腳色演活,然則當他幻術中的情感帶到生涯中時,他想著以及師兄二自我始終一同唱戲,然則段小樓對於程蝶衣只是兄弟之間的情緒,他以及菊仙結成為了伉儷,從此程蝶衣再也不以及小樓演《霸王別姬》,二小我私家的關連變患上簡樸。
  • 同性戀裡的不瘋魔不成活——《霸王別姬》
    妓女母親生下了他——一個不健全的身體,擁有六隻手指的男孩。從母親剁下那多出的一根手指時,就象徵暗示著程蝶衣的男女身份的變化。「從一而終」給他帶來的不瘋魔不成活僅僅是對京劇對戲,更多的是虞姬那份忠貞的情,自刎是他最終的告別。而這部電影裡程蝶衣的悲劇恰恰的是我們誰都怪不了。怪菊仙嗎?為救丈夫的兄弟出血流產,最後的批判裡,段小樓為自保努力撇清與菊仙的關係:她是個妓女,我根本不愛她。這一番話的響徹令曾經那個高傲幹練的女人自嘲。更有程蝶衣火上澆油舉報揭露她妓女的身份和各種劣跡。可菊仙呢?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而在一旁的那那爺(英達飾)也隨合著說:「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群學生,喊著這樣的口號遠去了。小樓帶著不屑說:「一個個都他媽的忠臣良將似的,日本人就在城外,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瞎哄!」虞姬在臺上風姿綽約地唱,看得袁四爺(葛優飾)目瞪口呆。
  • 為舞蹈而生 不瘋魔不成活
    在大家為她舉辦的慶功會上,她真誠地說,我在藝術上還小呢,戲曲真是博大精深,很多東西我還在探索中,甚至還講不出個一二三來呢。從11歲由體操轉而學習芭蕾算起,現在的希薇·紀蓮已經在舞臺上蹦蹦跳跳了30多年,然而她說,舞蹈對她來說一直是童話一樣的全新世界,她對舞蹈的激情從11歲一直保持到現在,「舞蹈給我特別的感知,我仿佛永遠在探索新事物。」  裴豔玲先生站在舞臺上「動靜皆活,無處不戲」。
  • 不瘋魔不成活,最偉大的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對這個稍微有點神經質的人物的塑造,精緻到了骨子裡,可謂「不瘋魔,不成活」。回頭看劉易斯從影的四十幾年中,他只出演了20幾部作品,不高產,但質量相當高,豆瓣評分幾乎都能達到7.5分。他對劇本相當挑剔,曾經拒絕了不少能夠讓他大紅大紫、大富大貴的角色,比如《指環王》、《超人》,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道路,稍微有些文藝,稍微有些清高,但對接下的每一個角色都不含糊,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他被時代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
  • 不瘋魔不成活!美國搏擊「瘋子」登陸崑崙決5
    原標題:不瘋魔不成活!美國搏擊「瘋子」登陸崑崙決5   [摘要]「美國瘋馬」查爾斯-本內特將令對手膽寒的「瘋子精神」發揚到了極致,並延續到了場外,甚至曾放出「柔術選手比賽不是真打,而是做愛」這樣的另類豪言,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
    這臺詞第一回出現在師傅查戲時,小豆子說三次說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被打到右手滲血去也唱不對這一齣戲。他只能反覆用「男兒郎」對戲強加給他的女性性別進行反抗,此時的他還是不後來唱虞姬的——那個她。第二次是那爺選中小豆子唱《思凡》,小豆子再一次唱錯。為了不砸了戲班的招牌惹怒師傅,小石頭為求轉機拿菸斗捅破小豆子的嘴,終於使他唱對,二人因此獲得唱堂會的機會。
  • 「不瘋魔不成活」――這就是藝術?這是程蝶衣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老江湖」李成儒饒有深意地說:我們這行不輕易換人,為什麼啊? 李夢說:我覺得我的性格有缺陷。本來到這這兒就算了,看看李夢紅著眼圈說的那幾句似是而非的話,謙虛主動地自我批評了幾句,觀眾大概會覺得這真是個樂觀、大氣、倔強、有藝術追求的女演員……可萬萬沒想到,實心眼的張頌文老師「找補」了個小故事,把李夢送上了「不歸路」!
  • 張國榮丨不瘋魔不成活
    我們不只是在這一天才思念你春天很美好,可惜你不在1956年,張國榮出生於香港一個富商家庭,家裡兄弟姐妹共有十人,他是家中最小的一個。父母忙於生意,又與其他哥哥姐姐年紀相差太大,所以他的童年三孤獨的。童年時期的孤獨感所產生的抑鬱後來也影響了他一生。
  • 不瘋魔不成活,繼續寵愛張國榮!
    《霸王別姬》裡的陳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男裝、女裝、化妝、不化妝、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英雄本色2》裡的宋子傑:兄弟情義,手足情義,不拋棄不放棄豪哥(眼淚):警官,我不做大哥好久了!」《風月》裡的忠良:以強烈的自尊來掩飾強烈的自卑的一個男人。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小樓言辭婉拒,那爺見風使眼,袁四爺留下「那麼日後踏雪訪梅,再談不遲。」江湖老道,似乎預示著另一場戲的開演! 人生如戲,在另一個舞臺上,正在上演著另一出人生大戲。青樓女子菊仙(鞏莉飾)被一群尋歡作樂的人逼著要嘴對嘴地餵酒喝。菊仙大喊「你們再逼,我就從這跳下去!」小樓站在樓下,面帶微笑示意。果然,菊仙跳了下來,被小樓結結實實地接住了。
  • 《JOKER》:不瘋魔,也成活
    在DC電影中小丑的身份是一個超級大反派,裝扮出格,舉止怪異;在這部衍生劇中,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小丑,同時也演繹出了小丑背後的故事。亞瑟性格孤僻,不善於與人交流,每天做著無聊的工作,有時還會被人欺負。可是亞瑟總是不放在心上,因為他有自己的夢想,他渴望成為一位脫口秀表演者,他想靠自己的才華與幽默帶給大家歡笑,而不是用小丑的假面來供人取笑。他經常會去聽別人講脫口秀,觀察別人如何引出包袱,什麼舉動會引起觀眾的鼓掌。回家後刻苦練習,向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的前進。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個處女座,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一、心中有戲,目中無人:對藝術的瘋魔與執著程蝶衣是被單親媽媽賣進「魔鬼訓練營」當練習生的,又在梨園行暴躁關老師的包裝調教下,一步步成為旦角兒的。雖然當時是梨園娛樂事業的鼎盛時期,但作為下九流的戲子要想成為流量明星,也需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苦練。
  • 請叫我六星成就達人——不瘋魔不成活
    今天採訪的一位玩家是2012區組的不瘋魔不成活。這是一位刷成就的大佬!!!為了方便觀看,接下來就以第一人稱來描述。道友們好,我是來自2012區組的玩家----不瘋魔不成活。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五行隊玩家。放一張隊伍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