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多情

2021-02-19 當代作家

"瀟湘雨,君山青,湘女多情醉古今。"講述的是"三皇五帝"時湘女娥皇、女英千裡尋追舜帝,到君山後,聞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淚成血,落在竹子,竹子便成為了斑竹的感人愛情故事。

毛主席於1961年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七律.答友人》一詩:「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表達了對二妃的同情和讚美。


"孟姜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誰人聽。"秦朝時期,湘女孟姜女千裡尋夫到長城,得知丈夫萬喜良累餓死在修長城之中。孟姜女手拍著長城,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哭得秋風悲號,海水揚波;哭得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哭得長城倒塌了一大截。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這是屈原在《九歌•湘君》中的詩句。描寫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種臨風企盼,因久候不見湘君依約聚會而產生怨慕神傷的感情。

走出遠古歷史,我們把歷史的鏡頭拉近,拉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把焦距定在新疆。

五十年代初,八千湘女,帶著建設邊疆的美好願望,懷著神聖的青春夢想,離別親朋契友,風塵僕僕地奔新疆。一路上,湘女們歷經千辛萬苦,在進疆路上,她們遭遇了汽車翻車事故;經歷了土匪伺機搶糧、搶人事件。經過數個月的艱苦跋涉,湘女們終於到達了駐疆部隊的營地。到達駐疆部隊後,她們又經歷了更加嚴峻的挑戰,住地窩子,吃玉米餅和烤土豆,忍受好幾個月無法洗澡的煎熬……


真情綻放,大愛無疆。湘女們在火熱的軍墾生活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責無旁貸地扛起了歷史重任,在蒼茫的大漠戈壁上,用自己的青春和信念完成了從湘女到軍墾戰士的蛻變! 

一位白髮蒼蒼的女兵在採訪時說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以外的悽涼荒蕪使它千百年來一直是遙遠異鄉的代名詞。但我們這些女兵並不害怕這些,我們最害怕的就是面臨婚姻問題。但我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我們以小我的犧牲換來了一個新的新疆。」

湘女多情。她們用那顆赤心,那份真情演繹她們炫麗的人生。

一位作者在《八千湘女上天山》文中寫道:「湖南女兵們是新疆屯墾戍邊大軍中特殊的一部分。她們自來到這裡,就開始在這蒼茫的大荒原上,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演繹著她們的理想與追求,光榮與夢想。她們做了男人們所作的一切,有許多人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如果說唯有愛能戰勝一切,唯有愛能挽留時光,那麼,犧牲了愛的她們的生存不知要比別人付出多少倍的艱難和困惑。但她們以人類、以妻子和母親的堅韌戰勝了那一切。


這的確讓我的內心深感震撼。我知道,在這塊遙遠的國土上,沒有誰作出的犧牲比這些女兵更多。

她們不愧是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她們孕育的不僅僅是後代,她們孕育的是更廣闊意義上的東西:愛、寬容、大義和堅韌的精神。"

走進當代,李谷一、廖莎、宋祖英、張也、瞿穎、湘女、湯燦、陳思思、雷佳、李湘、劉一禎、王麗達、李雨兒、阿朵、香香、米亮、晏菲、易秒英、陳莉莉、諶榮、徐靜蕾、劉若英等等將湘女多情更直接,更細膩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焦點

  • 湘女多情,其實紅色湘女更多情!告訴你一個鮮為人知的楊開慧…
    你一定聽過湘女多情的說法,但為什麼惟獨「湘女多情」,而不是諸如「鄂女」「粵女」 「贛女」也多情呢?
  • 湘女多情照片出來了,有你的嗎?
    視頻:湘女多情常德拍攝花絮
  • 湘女多情,一往而深
    「斑竹戀,湘女情,點點滴滴入洞庭,洞庭自古流到今,不及湘女一片情」湘妹子至剛又至柔,憨厚又細膩,難怪都說「湘女多情」。
  • 湘女多情:讓你了解不一樣的湖南女人
    湖南的青山綠水終日伴隨著湘女的成長,靈秀之氣是必然種植於生命之中的。她們大多有紅椒一般的火辣性格,苗條俊美,加上聰慧,勤快大方,加上多情,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湘女多情自古而然? 很多人不知道湘女多情是怎麼來的,或者認為是空穴來風,或者覺得是湖南人坐井觀天,在自己誇自己,或者認為會不會是因為電視裡面那幾個湖南籍的歌唱明星製造的煙幕彈。
  • 李益的這首詩,寫湘女的多情,短短四句很有民歌風味
    湘女多情,自古皆然,湘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湘女在水邊望著不停歇的江水,盼望家人,思念悠長,情深意切,江水在湘女的感染下愈發地柔和越發情誼綿綿。今天給大家分享李益的一首《鷓鴣詞》,感受湘女的相思情懷。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 《湘女蕭蕭》《良家婦女》觀後感
    微博上看文學素材,機緣巧合瀏覽了一個視頻,其標題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命運」,內容剪輯了《良家婦女》《湘女蕭蕭》兩部電影,閒暇之餘便饒有興趣一一細品,兩部影視作品均是控訴封建罪惡婚姻的優秀電影,影片透視生活升移到透視歷史,對古老的故事做了超越時空的開掘,從而概括了數千年來華夏女子悲慘的命運。
  • 張璇:一脈相承的「湘女精神」 | 人物
    同樣是一名地道的「湘女」,張璇用歷史來解讀、用自身人生經歷和理想去詮釋向警予追求理想、忠於信仰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 在張璇看來,跨越大半個世紀,一代又一代湖湘女性身上有著一脈相承的「湘女精神」。對於張璇和劇目創作者來說,排演這齣戲,是向向警予等一代革命者致敬、緬懷曾經戰鬥在這片土地上的革命先烈。
  • 湘女多情:黃湘麗
  • 「最美湘女」吸毒死亡,背後有諸多未竟之問
    「最美湘女」吸毒死亡,背後有諸多未竟之問此外,在祁東縣委縣政府2016年3月舉辦的「尋找最美」活動頒獎晚會上,施某君與另外9人被評為「最美湘女」。據說,被稱為「最美湘女」的該女官員畢業于衡陽藝術學校,肚皮舞跳得很好,還在某舞蹈班兼職任教,可見其各方面素質和美貌程度。
  • 縣婦聯開展「關愛小湘女」公益活動
    為更好地關心和愛護留守女童,保護女童權益,日前,縣婦聯聯合縣愛心志願者協會來到辰陽鎮桐灣溪村開展「關愛小湘女」公益活動。
  • ...遺囑把房子留給親生女,繼女氣炸:我媽跟他一起買的…(「湘女e家...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湘女e家新媒體聯盟微信公眾號影響力2020年11月榜單吧本榜單按照市級、區縣級分級排行總共囊括了本省128個婦聯政務微信公眾號湘女e家新媒體聯盟微信公眾號影響力11月榜單出爐,榜單時間:11月01日——11月30日。
  • 湖南省婦聯在辰溪調研,姜欣對300多名「小湘女」說了這些暖心話…
    湖南省婦聯在辰溪調研,姜欣對300多名「小湘女」說了這些暖心話… 2020-10-16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祁東39歲女副館長疑非正常死亡,曾獲評「最美湘女」
    施某某在指導舞蹈編排圖片來自微信號編排過眾多文藝節目,曾獲評「最美湘女」在祁東縣文化館的領導分工一欄裡「最美湘女」評選名單2016年3月3日晚,由祁東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尋找最美」活動頒獎晚會上,施某某被評為「最美湘女」稱號,成為10位「最美湘女」獲得者之一。
  • 《湘女蕭蕭》:是什麼造成了封建社會女性反抗無果的悲劇命運?
    文:宿夜花電影《湘女蕭蕭》作為第四代導演謝飛的代表作,對傳統女性命運的揭露、對封建陋習糟粕摧殘人性的鞭撻,是具有很強的批判性的。相較《湘女蕭蕭》,謝飛導演更廣為人知的作品是——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本命年》(姜文主演)、獲金熊獎的《香魂女》(斯琴高娃陳寶國主演)。
  • 電影《湘女蕭蕭》背後封建倫理對女性的壓迫
    《湘女蕭蕭》是謝飛、烏蘭執導的劇情片,由娜仁花主演,於1986年在中國大陸上映,1988年3月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沈從文的短篇小說《蕭蕭》,講述少女蕭蕭嫁給比自己小好幾歲的丈夫後,與婆家的青年長工相戀,最終因封建禮教壓迫而釀成愛情悲劇的故事。以下為劇情簡介:民國初年,湘西邊遠小山村楊家坳,迎來了一頂花轎。花轎裡走出12歲的小姑娘蕭蕭。
  • 湘女蕭蕭:12歲做新娘,新郎僅3歲,無奈只能和大公雞拜堂
    湘女蕭蕭:12歲做新娘,新郎僅3歲,無奈只能和大公雞拜堂在上個世紀初,在湘西的偏遠山村裡,一直流行著娶「童養媳」的習俗。蕭蕭就是眾多「童養媳」中的一員。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來……這是電影《湘女蕭蕭》,該片上映於1988年,講述了湘西農村一代又一代「童養媳」的故事。蕭蕭是「童養媳」,而她同樣為自己的兒子找了「童養媳」。看這架勢,蕭蕭的婆婆很大程度也是這樣過來的。中國農村女性悲苦命運的輪迴 ,一家三代,都在重複著同樣的命運。但「童養媳」的身份,註定她們必將孤苦一生。
  •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悔多情.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一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後悔以前的多情。
  • 《湘女蕭蕭》封建社會女性反抗無果的悲劇命運
    故事來自於1986年拍攝的電影《湘女蕭蕭》,改編自沈從文的小說《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