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擂鼓甕金錘」的李元霸劇照
擂鼓甕金錘號稱單錘四百斤,雙錘八百斤,這是評書中常見的誇張筆法,在文藝作品中,一流猛將的兵器沒個幾百斤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擂鼓甕金錘
但是藝術源於生活,擂鼓甕金錘的原型短柄雙錘其實是有一定實戰價值的。▲短柄雙錘實物圖
我們瞧短柄雙錘的實物圖,雖然不像擂鼓甕金錘大得那麼嚇人,但是錘頭確實比長柄戰錘大得多。前端沉重就是短柄雙錘的優勢,也確實適合大力士使用,用時硬砸實架,其用法有涮、拽、掛、砸、架、雲、蓋等。由於錘柄短,為了抵消長兵器的優勢,就要重視格擋,雙錘配合使用來彌補長度劣勢,有時還能夾住敵人的兵器。我們看古典演義,經常有將領被使大錘的猛將震得虎口開裂,這也不是假話。碩大的錘頭一震下去,哐啷鐺鐺地本身威力就驚人,如果另一個錘子再來補一下,確實讓人難以承受。不論戰場群戰,只說單打獨鬥的話,大力士用雙錘是能發揮自己力量優勢的。哪怕是戰場上,雙錘一樣有其效果。《宋史》載:「(嶽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這記載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嶽雲的武器(懷疑不是簡單的錘子,而是錘槍一類的武器)極重是毋庸置疑的。古人說「錘槊之勇不可敵」,史料原文也說嶽雲的錘子是攻城所用,而城頭適合短兵亂戰,守城的敵兵往往又是輕甲,砸上去錘子破甲效果驚人,一掃一大片,配合無敵的怪力,確實所向披靡。《清史稿·列傳八十三》:世傳鍾琪長身赬面,隆準而駢脅。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指麾嚴肅不可犯。後來清朝冒充嶽飛後代的大將嶽鍾琪,在《清史稿》裡也記載使一百多斤的一雙銅錘。但考慮到嶽鍾琪不像嶽雲那樣有多次臨陣武勇表現,這記載怕是吹牛成分居多。當然,真能將巨型雙錘舞得虎虎生風的頂級大力士,終究是古來少有。對於尋常大力士來說,短柄巨錘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殺。用匕首刺人,對上高手很多時候沒法得逞。荊軻刺秦王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嬴政身法確實不錯。但是如果是大鐵錘的話,只要擊中了,哪怕對方戴著頭盔,也難免頭骨破碎而死。比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力士朱亥就把不相信虎符的晉鄙用四十斤的大錘一錘砸死。比起長久地操控大錘,刺殺這種一錘子買賣操作難度要低不少,只要別失手就行了。後來秦始皇巡遊博浪沙,張良讓大力士扔出號稱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巨錘投擲,可惜砸中的是副車,不然秦始皇怕也要涼了。▲動漫《秦時明月》中的力士「大鐵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azaz7391,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選馬匹體質還要分溼潤、乾燥?
特洛伊戰爭只是一場成年禮?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