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回家過年了嗎?| 賈樟柯賀歲短片《有家小店叫童年》

2021-02-28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SHVFS

賈樟柯導演的賀歲短片《有家小鎮叫童年》1月21日上線了,短片取材自快手上的真實故事,講述了「打工潮」下關於留守故鄉的故事。

21年前,故事主人公餘晶的爸媽經營了學校旁邊的一家小店,一家人吃住都在小店,這是餘晶的家,也是餘晶和小夥伴們的樂園。

小鎮上的人流行去南方打工,留下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餘晶的爸媽本想去南方發展換來更好的生活,卻最終被餘晶和她的小夥伴們留了下來,一家人守著小店,過著平凡卻溫馨的生活。

留在故鄉,對大部分年輕人而言是一件很難的事。故鄉哪裡留得住「須知少時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的我們呢,但故鄉又是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某種情結,是我們人生軌跡的坐標原點。

所以我們無數次離開故鄉,又無數次踏上那條回家的路。

今年,很多人都回不去家了,滯留在自己長期生活的、卻又無比陌生的城市。

這樣一座城市是需要我們證明的,我們要想盡辦法落戶,讓自己留在這裡;我們需要辦理居住證,才可以保障我們基本的生活便利;我們得習慣一種陌生的口音,來抹平我們異鄉人的印記。

而回鄉不用,你的骨相、你的鄉音、你的生活方式、你的飲食習慣,都表現著這片土地帶給你的烙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故鄉似乎是父母的另一種形態,是那個永遠為我們託底的人,包容我們的一切委屈,也承受我們的萬千次逃離。

所以,故鄉是創作者永恆的母題:它是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縣,是馬克·吐溫的密西西比河,是莫言的高密鄉,是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

2020和2021,是春運歷史上最特別的兩年。2020是走不了,2021是回不去。

1月28日,2021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沒有人潮,沒有各式各樣的行李,車站與機場都寥落得不像此刻。

民航資源網數據顯示,春運首日,中國民航計劃飛行較2020年春運第一天減少46.7%,預計運送旅客較2020年春運第一天減少71.2%。

統計顯示,截至1月28日12:00,全國已取消客運航班7638架次,佔比51.93%

鐵路出行也同樣如此。春運首日,我國鐵路發送旅客同比下降66%,僅上海一個火車站就停運列車149次。

與以往避免催婚、買不到票、需要加班的就地過年不同,南方都市報數據顯示,今年「因疫情影響」的就地過年理由佔比高達60.9%

政策的不斷調整、區域內疫情的變化、兩地的風險狀況、公司的安排、返鄉返城途中的安全與否.每一次波動都影響著我們是否能踏上那條回家的路。

受影響的不止是我們,還有整個家庭的盼望。從前我們回家了又總不想呆在家裡,家長裡短的事,真惹人煩,仿佛我們平日裡刻意維持的體面與光鮮都不存在。

但家就是我們的底色,你未必喜歡,但它就是存在。

但回不去家了卻又總想著這些,那些我們逃避與厭惡的家長裡短、走親訪友,那些溫馨的客套話湊到一起,這才叫過年嘛。我們中國人,就是要歡聚一堂的。一起包餃子,備年夜飯,一起祭祖,看越來越難看的春晚,一起給老人拜年,給小孩兒塞紅包。啊,我們都從領紅包的人變成給紅包的人了。

一定也會有家人問問你的近況,過得好嗎,戀愛了嗎,隔壁張叔的兒子都要結婚啦。三姑六嬸的,好煩。可是他們只是離你的生活太遙遠了,你小的時候他們還可以抱你一抱,現在呢,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愛你了。

還要去一去祖上的舊墳。新的一年,要繼續保佑我們呀。當然,你們在那邊要先過得好才行。

過年,這樣一件我們從前想盡辦法逃避的事,此時卻使千萬人共情。「xx市的新政策怎麼樣,上海回去需要隔離嗎」,「年後從xx市回北京要做核酸檢測嗎」,無數個這樣的問題出現在社交頁面,我們在疫情下,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老鄉情」。

各地也都推出了就地過年福利,留住人們返鄉的腳步。是呀,城市多麼好,又自由,又便利。可城市不是故鄉呀。我們頻頻落空,又頻頻期待,近鄉情更怯,家還是要回。

這是紀錄片《歸途列車》中的一段對白,也是春運最真實的寫照。

1954年,那是中國最早有數據可查的一次的春運。這一年,鐵道部提出春節的前後一個月為春運。那還是一個沒有北漂滬漂打工人的時代,客流量僅為2300萬人次,其中學生與探親人員佔了大多數。

1979年,與改革開放的春風一起到來的還有春運人數的爆發式增長,70年代末的1億人次,80年代的5億,90年代的10億,00年代的20億,10年代的30億

這樣龐大的人流量,在春節前後的幾周裡往返於城鄉之間,成為人類社會中的大遷徙

十年前,買火車票還需要在火車站連夜排長隊,甚至需要加價購買黃牛票。那樣一張不過方寸大小的車票,就成為我們鄉愁的實體。

車程漫長,擁擠、嘈雜、異味,不亞於杜米埃的《三等車廂》,也不亞於徐崢的「人在囧途系列」

2008年,大雪,更放大了春運的艱難。十幾萬返鄉乘客滯留在廣州火車站,冷雨裡,遙望著回家的路。高速公路上,每一輛車都拖著重重的防滑鏈,像一支行軍目的不一的隊伍,共同跋涉過一段風雪。

擁堵的公路上,看到熟悉的車牌前綴,鄉音就恍若在耳畔。人一生要經歷多少次回家的路呢,我們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除了故鄉,你在任何城市都是旅居一段。

一個人心中的家,並不僅僅是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而是長年累月在這間房子裡度過的生活。

儘管這房子低矮陳舊,清貧如洗,但堆滿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黃金般珍貴的生活情節,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擁共享,別人是無法看到的。

走進這間房子,你就會馬上意識到:到家了。即使離鄉多年,再次轉世回來,你也不會忘記回這個家的路。」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中這樣寫。故鄉是一個人的羞澀處,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隱秘。

「我把故鄉隱藏在身後,單槍匹馬去闖蕩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走動,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會留下腳印。」

中國人似乎都懷有一些故土情結,離開家叫背井離鄉,回到家叫衣錦還鄉。好像我們的所有成就,都只是在向故鄉證明,我們的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2019年5月,幾十位作家來到山西汾陽的一個小村莊,在這裡談論鄉村與城市,文學與現實。賈樟柯導演的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以此為序曲,交響樂般地以18個章節講述出1949年以來的中國往事。

影片預告中,作為受訪者的賈平凹說了這麼一句話:故鄉,又稱血地。

是的,我們對於故土的一切太過熟悉,相同的血脈,相同的口音,相同的習慣,我們就是故鄉這棵大樹上結出的果子,就是它用血淚養出的孩子。而我們對於故土的一切又太過陌生,家門口的,總是容易被遺忘。

所以故鄉總讓我們重返時用觀察者的視角重新審視它曾發生的、正在發生的一切,成為我們永恆的創作母題。

它是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縣,是馬克·吐溫的密西西比河,是莫言的高密鄉,是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

賈樟柯說:「多年之後我想,我之所以到現在還熱愛所有的遠行,一定跟故鄉曾經的封閉有關。而所有遠行,最終都能幫助自己理解故鄉。的確,只有離開故鄉才能獲得故鄉。」

在他的電影裡,總能聽到一口汾陽話,遠離那些現代化特徵,彰顯著一種與這個主流時代格格不入的土腥氣,保留著故鄉未被現代經濟同化的原始面貌。他無比自信,因為他對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甚至不僅是他自己的故鄉汾陽,還有屬於這一代中國人的集體故鄉。表現三峽工程大興之下不得不脫離故土尋找新的生存希望的《三峽好人》,戰爭政治起伏動蕩之下不得不背井離鄉的《海上傳奇》,追憶經濟體制轉型之下集體記憶的《二十四城記》

那些陳舊的廢土、遠離當下的空間地標,就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支點,撬動時代的頑疾。

學校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延長路149號

上海大學第一教學樓

招生電話:

021-56331320/021-56331055

學院官網:

http://www.shvfs.cn 

http://shvfs.shu.edu.cn

相關焦點

  • 見物如面 | 車企的賀歲短片,你pick誰?
    在就地過年提倡下,春運的盛況不再,坐在空蕩蕩的火車裡,我知道今年的春節註定與旅遊、聚餐等休閒消費無緣,想來也只有「看電影」這種方便快樂的事能夠滿足你我。闊別一年的2021春節檔電影強勢回歸,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一票難求,尤其是讓觀眾等了一年的《唐人街探案3》和口碑火爆的《你好,李煥英》,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春節檔的電影票價上漲了不少。
  • 今年春節你回家了嗎?來看看充滿春節情的微電影!
    今年的疫情打斷了人們的回鄉路,同時也加深了人們的春節思鄉情春節時期,品牌的微電影你方唱罷我登場,魚龍混雜,好不熱鬧,而為了引起人們的共鳴,品牌需要好好洞察目標消費者的「春節痛點」,要捨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創作、打磨腳本,沉下心來琢磨如何將品牌理念融進故事裡面奧利奧基於精準而細膩的中國消費者洞察,圍繞中國傳統的「團圓」
  • 賈樟柯賀歲短片《一個桶》謎底揭曉!竟然不是網友想的那樣,看了還好氣人……
    自從21日,春運第一天,蘋果發布了今年賀歲廣告的預告——是賈樟柯執導、iPhone XS拍攝的《一個桶》,相信很多人就和小西一樣,翹首以盼,想知道這個桶裡到底裝了什麼?此前發布的海報就在1月25日(昨天),完整的《一個桶》視頻發布,小西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都猜錯了。
  • 跟蘋果合作的《一個桶》,可以說是賈樟柯的春節Vlog拍攝指南了
    去年說《三分鐘》拍攝方法學不來的同學們,今年可以動手學學《一個桶》了。去年春運啟動的那天,蘋果放出了與導演陳可辛合作的春運主題的春節賀歲影片《三分鐘》。全片使用 iPhone X 拍攝,講述了一位火車乘務員母親,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在列車停站的三分鐘內與兒子團聚的故事。
  • 新的一年,賈樟柯拍了部送給父親的賀歲片
    這部叫做《有家小店叫童年》的短片,是賈樟柯導演與快手合作,根據快手用戶「有家小店叫童年」的真實經歷,改編拍攝的新作。賈樟柯以往電影中的父親,往往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們是喪失話語權的一家之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故缺席、逐漸喪失血緣維繫的陌生人。年輕的時候,賈樟柯對父親的情感也許是複雜的。中學時期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熱愛文學和詩歌,數學成績卻一塌糊塗。高考是他父親的心病。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你,過年,回家嗎?家裡有牽掛的孩子,有期盼的老人,必須回家啊!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摩託車大軍回家過年》的紀錄片:記錄片裡,記者採訪了一對90後夫妻:「為啥要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啊?」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
  • 《一個桶》- 來自賈樟柯的 iPhone XS
    去年,蘋果邀請陳可辛拍攝了一個名為《三分鐘》的新春賀歲短片,這個短片除了是蘋果第一次涉獵「春運」題材之外,全程使用 iPhone
  • 文安首部賀歲 微電影將開拍
    連日來,文安縣影視家協會即將拍攝賀歲微電影《叫幸福回家》的消息被眾多網友轉發。目前,演員已經招募完畢,正在定妝階段,預計12月5日舉行開機儀式。「2020年春節突發疫情,很多人沒能在家好好過年。我們想通過這部作品繼續傳遞愛、傳遞正能量,讓人們在春節期間能夠感受到新年的味道。」文安縣影視家協會會長、該片導演李凱介紹說,這是文安縣影視家協會成立以來籌拍的首部微電影。
  • 這個關於「家」的視頻引爆蘇州人淚點!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到春節了今年要回家嗎?或者在等著誰回家呢?這些問題被反覆絮叨只因為過年了,該回家了最近,有這麼一段關於「家」的視頻,刷爆了蘇州人的朋友圈。05    孩子回來,這個家就團圓了,完整了張先生 62歲 退休 蘇州人在老一輩眼裡,過年就應該回家,一大家子熱熱鬧鬧湊上一桌,吃吃飯,說說話,看看春晚。但小一輩總有各種各樣的事,出門旅遊,忙工作,回配偶家過年,諸如此類,誤了回家。
  • 2020年即將過去,今年大家有錢回家過年嗎?
    那麼重點來了,在家家戶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習俗裡,大家今年能撐起腰板回家過年嗎?今天看到一片熱議文章,一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在一個麵館,只點了一份面和一瓶二鍋頭,接到家裡打的電話,讓打點錢回去置辦年貨。他哽咽了,說一會打幾百塊回家,然後春節的時候就不回去了,留守工地還能掙點錢。人生實苦,唯有前行。
  • 蘋果發布春節賀歲片:你在怕什麼呢?
    ——我怕,孩子長大了這個家留不住她我怕總有一天,我們會不在她身邊她越是天不怕地不怕我就越怕——你看……我們每年呢,放這些煙火真的是為了趕走那些怪物嗎?還是為了照亮山那邊,那些我們想去的地方?Apple 蘋果正式發布的 2021 春節賀歲電影,主題叫《阿年》。這是一個從中國的傳說「年獸」身上,找到靈感來創作的故事。表面上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徘徊在現實世界與奇幻世界的小女孩成長過程。內裡更像是一個講給成年人的童話。
  • 今年過年回家嗎?如果還沒想好,看看這10張圖片
    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想好今年要回家了嗎?如果還沒想好,看看這10張圖片再決定。1、刷到一個催淚的短片。男子帶著妻子和女兒行駛在回家的路上,途中下起了大雪,又恰逢前面發生了事故,車輛堵在了路上。妻子再沒了耐心,和男子爭吵了起來,紅著眼說道:「我不去了,我要帶孩子回家。」男子:「咱們不就是回家嘛。」妻子:「是陪你回家,不是回我們自己的家。我早都說了,接你爸媽來北京過年,你非不肯,現在回你家有條好好的路嗎?」
  • 看到百事可樂的廣告,就知道快要過年了!
    每到年底,想家的躁動讓大家的神經都變得格外脆弱,而各大品牌卻偏偏大打親情牌,將「回家」、「團圓」、「分離」幾大催淚元素輪番轟炸,上演一出出虐心大戲,直逼淚點。今年是百事可樂「把樂帶回家」這一IP成立的第八年,從2012年開始,每年的年關,都會推出一部賀歲微電影,微電影的主題大多也都圍繞家庭開展,2019年的賀歲大片,一改往年溫情搞笑的風格,呈現未來感十足的賀歲巨製《摘星者》:短片不僅有鄧超、楊洋、周冬雨、張一山、劉昊然、翟天臨等實力明星共同出演,還有鄧紫棋在片尾驚喜獻聲《多遠都要在一起》,更有網友調侃
  • 「今年好好幹,明年回家過年!」
    小店雖小,人流量大的時候,也可以一次性容納50到60人。現在因為年初,小店想先開個十來天,看看具體情況再做下一步運營計劃。店裡員工還沒有都上班,所以王建利得親自上崗值班,從早上九點一直忙活到夜裡十二點,期間還要輾轉多個店鋪。採訪中,王建利接到了家中打來的視頻。視頻那端,是遠在千百裡之外的家人,孩子熱切地呼喚:「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聽到這兒,王建利的眼眶有些泛紅。
  • 賀歲短片《一個桶》謎底揭曉!網友看了想原地爆炸……
    自從21日,春運第一天,蘋果發布了今年賀歲廣告的預告——是賈樟柯執導、iPhone XS拍攝的《一個桶》,相信很多人就和周到君一樣,翹首以盼,想知道這個桶裡到底裝了什麼?不得不說,賈樟柯選擇的這個提著塑料桶的人物,是別出心裁、具有戲劇衝突性的。
  • 重溫童年 你可思念鞠萍姐姐董浩叔叔? 過年啦!帶著孩子一起看
    如果你還在為過年送孩子的禮物糾結,不如送他(她)一段相伴共度的親子時光,留下一份歡樂的童年記憶。
  • 著名音樂人潘強原創暖心歌曲《回家過年》熱乎出爐
    想著有多少人和自己一樣,背井離鄉在外面打拼,經歷過多少的艱辛,但又不能一一述說,回復家人往往是報喜不報憂。有時候,工作需要不能回家過年。有時候,買不到票不能回家過年。像去年又爆發疫情,使得千萬人有家不能回。現在,疫情稍微穩定了,又快到了團圓之季,儘管天南海北路途遠,一票難求諸多不便,人們也要排除萬難回家過年。
  • 不回家過年的真相……你敢看完嗎?
    這些天,姜保永尤青儒夫婦的超市裡總有熟人來問:「老闆,今年你們什麼時候關門?」喝完他問:「你們招人嗎?我啥都能幹,給點吃的就行。」老兩口本不缺人,看他可憐,就留下了。姜保永著在早餐店幫了一年多的忙,每日洗洗刷刷,忙前忙後,一天一位老闆看他老實勤快,手藝也不錯,希望他跟自己去城裡的飯店工作。那天姜保永對老兩口說:「你讓我走我就走,你不讓我走,我永遠不走。」老兩口本身也不富裕,覺得那老闆面善,就讓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