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檔票房冠軍《送你一朵小紅花》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而其中最感動的一幕來自主線之外的一段插曲。
痛失愛女的父親老呂獨自坐在醫院外,收到男主角韋一航以「女兒」的名義為他點的外賣,是他一直不捨得吃的紅燒牛肉飯。
在這個關於病痛與死亡的故事中,這份盒飯傳遞出的是溫暖和希望。
演員李曉川的表演催淚,實際上他一直是演技被低估的好演員,在《烈日灼心》《除暴》等電影裡都有他精彩的演繹。
最近李曉川的另一部新片問世,他在其中同樣飾演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父親。
小縣城的老街裡,有一家小賣部。這裡是孩子們的樂園,也是女主角禹晶從小長大的家。父親母親經營著面積不大的店,掙著每筆兩三毛的利潤,過著樸素簡單的生活。
正值千禧年,鎮上的青壯年紛紛離鄉去大城市掙錢,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野蠻生長的孩子。上下學路上,爺爺奶奶領著孫兒孫女,禹晶的父親像是異類。外出務工的財富誘惑越來越大,為了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給女兒提供更好的環境,父親也開始猶豫,要不要學其他大人,到大城市找份工作。這部叫做《有家小店叫童年》的短片,是賈樟柯導演與快手合作,根據快手用戶「有家小店叫童年」的真實經歷,改編拍攝的新作。賈樟柯以往電影中的父親,往往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們是喪失話語權的一家之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故缺席、逐漸喪失血緣維繫的陌生人。年輕的時候,賈樟柯對父親的情感也許是複雜的。中學時期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熱愛文學和詩歌,數學成績卻一塌糊塗。高考是他父親的心病。當年賈樟柯父親高考考取了整個地區的第一名,但因為出身問題無緣大學。於是,他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了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決心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父親聽到後認為兒子瘋了,但在抽過一支煙、沉默片刻後,決定放手讓他試試。他連考了兩年北電文學系都以失敗告終,父親也漸漸失去耐心罵他不務正業,直到第三年,他終於接到了北電的錄取通知書。2000年,賈樟柯第二部長片《站臺》問世,影片開篇出現了一行字,「獻給我的父親」。這部電影刻畫了對他生命至關重要的80年代,也記錄下他真實的青春記憶。賈樟柯想讓父親通過這部影片了解到,在那個最瘋狂調皮的年紀,兒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經歷的是怎樣一種生活——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裡,他面對鏡頭回憶起這一段時,第一次哽咽了。賈樟柯曾在採訪中說,人生最大的失敗和創傷是沒有好好陪伴父親。而在短片《有家小店叫童年》裡,他借真實的用戶故事講述了」在一起「是家的溫暖本質。禹晶的父親在2000年曾面臨離開或留下的難題,他最終為了禹晶選擇留下。一家人齊齊整整,繼續樸素簡單的生活。長大後的禹晶去外地念了大學,工作了幾年,最後也同樣選擇回到家鄉,接手了家裡的小賣部。
她說,「父母年紀大了,我想我應該陪在他們身邊,就像當初父親做的那樣」。賈樟柯似乎格外偏愛時代的逆行者和反抗者,他鏡頭下的主角總是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浪漫與理想主義者。《有家小店叫童年》中,禹晶一家亦是如此。在追逐物慾和強調競爭的時代語境下,他們擁有難得的知足與佛系,拒絕用經濟、地位這些世俗標準來定義幸福。賈樟柯也給予這家人罕見的溫柔,收起了對現實鋒銳的批判,以及對命運無常的控訴,故事如他們的生活一樣,簡單、純粹、溫暖。影片雖然離開了他熟悉的汾陽,卻延續了一貫的故鄉情結。賈樟柯每部電影都會碰觸到人與故鄉的關係:早年的電影中,年輕人們想要出走、離開家鄉,這成為一種本能,是一腔熱血與理想對貧瘠現實的不滿與不安;後來,在外漂泊的中年人想要回來,這裡紮根著難以磨滅的情感羈絆。他的許多故事,都試圖記錄時間和空間內的巨變。但無論時代、城市如何改變,故鄉承載的意義與情感卻是不變的。2021年的小店,牆上掛著數個時鐘。這讓人想到電影《三峽好人》裡,王東明家無數停擺的手錶。手錶與時鐘,是時間的見證。而在時間勻速向前的洪流中,這家小店始終是靜止的,像是一個堅實、可靠、值得依賴的錨點。《山河故人》裡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但小店之於禹晶一家,卻是永恆的。它收容著童年、親情、小鎮古早懷舊的生活方式,以及現代都市中人與人之間幾近滅跡的溫暖與親密:孩子們自發地拉著家裡的老人或回鄉過年的父母,擁擠在小賣部裡,買著必要和不必要的東西,試圖為小店盤活一線生機。這些嘗試或許無法為禹晶一家的生活帶來本質的改善,卻像《小紅花》醫院門口那份匿名的盒飯,終歸會給人們帶來繼續生活下去的光熱與希望。《有家小店叫童年》是賈樟柯送給觀眾的「新年禮物」。經歷了艱難疲憊的一年,我們需要這樣充滿溫度的鼓勵與慰藉,開啟來年新的旅程。在快手平臺上,有這樣一群人,通過對質樸日常的記錄,對生活真摯的熱愛,為身邊人和屏幕外的觀看者提供療愈的力量。趁新一年的開始,快手推出了「溫暖電影院」IP,聯合賈樟柯、開心麻花團隊、張大鵬、快手用戶「奇妙博物館」4組創作者,以親情、友情、愛情和鄉情為主線拍攝「溫暖四部曲」,將快手平臺上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用戶。不同於前三組導演,奇妙博物館本身也是通過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走紅的素人創作者。賈樟柯執導的《有家小店叫童年》,講述了親情的溫暖。而開心麻花導演的《紙箱裡的怪獸》,則聚焦友情的信任。故事改編自快手平臺「土味偶像」3鍋兒的現實經歷,常遠飾演的影視打工人遠哥事業遭受重創,回到家鄉後在手機短視頻領域繼續著自己的電影夢。幸運的是,這個看似不靠譜的計劃得到了兩位老友的無條件支持,遠哥經歷了重重困難,也離夢想越來越近。張大鵬導演的《吃掉劉春梅》,關於一個橫跨數十年的愛情故事。女孩回鄉探訪家裡的老宅,卻無意發現了四爺的秘密,他愛上了一顆「核桃樹」。奇妙博物館拍攝的《滾動的土豆》聚焦鄉情,故事來自快手用戶「賈胖子.666」的真實故事,再現了他帶領同村的鄉親們直播賣貨致富的經歷。
親情、友情、愛情、鄉情,「溫暖電影院」通過這些情感展現出平凡生活中的溫暖與信任,這也是快手主張「擁抱每一種生活」的同時,一直所關注,並想要傳遞給每一位用戶的力量。剛剛結束的的2020年,承載著格外多的病痛、死亡、絕望與無所適從。在席捲全球的社會性事件與時代浪潮面前,每一位個體似乎前所未有的渺小、無力。世界也許沒有想像中完美,但那些生活裡日常的、篤定的事物,在這個寒冬愈發閃光。一個人的故事,給另一個人帶來溫暖;一個人的行動,給一群人帶來希望。「溫暖電影院」將散落在生活中平凡、樸素的美好提純,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給人們帶來了些許暖意。四部賀歲片傳遞著真摯誠懇的祝福,它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新年伊始,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即便安心待在家裡,也可以通過一方屏幕,體驗來自各個角落的精彩,感受不同個體的溫度。個體的力量或許是渺小的,但只要我們並肩前行,就能彼此治癒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