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曾為《簡愛》、《音樂之聲》、《巴黎聖母院》、《尼羅河上的慘案》、《葉塞尼亞》等經典影片配音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3月6日報導:「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也會的。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以離開我,就像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
每當看到《簡愛》的這段經典臺詞,很多老影迷耳邊都會響起一個極富磁性又內斂的女性聲音。這聲音的主人就是李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譯製片廠的配音演員李梓和邱嶽峰(為片中羅切斯特配音)憑著1970版《簡愛》的經典配音虜獲了一代中國影迷的心。
今日,在由上海電影家協會、上海電影譯製廠主辦的李梓紀念活動上,李梓的家人、生前朋友、同事和眾多影迷共同在上海影城重溫了《簡愛》。
膠片畫面歷經年代看起來已有些模糊,但當那個優雅富有磁性的女聲響起的時候,卻依然扣人心弦,有種奇妙的力量瞬間把觀眾拉進各自記憶中的某個定格。
專為「大美人」配音
李梓1952年進入上影製片廠譯製組,在她後來的30餘年配音生涯中,曾為《安娜卡列尼娜》、《紅與黑》、《英俊少年》、《葉塞尼亞》、《巴黎聖母院》、《簡愛》、《冰海沉船》、《美人計》、《音樂之聲》、《尼羅河上的慘案》、《啊,野麥嶺》、《居裡夫人》等300多部譯製影片和電視劇擔任配音主演。
李梓的配音柔美婉轉卻不矯揉做作,是影迷心中「大美人」的不二「替聲」。有觀眾甚至「聞聲而來」,想一睹這美妙嗓音主人的芳容。只有李梓的朋友們知道,她私下其實頗有些「假小子」,個性爽朗,跟她詮釋的那些著名的「柔美」人物不盡同。這種全心投入角色的專業和執著,或許也是她能在兒童、少女、年輕男孩、少婦、老嫗等各種「身份」中遊刃有餘的原因。
見證上海電影的黃金年代
身為李梓後輩的著名配音演員曹雷曾評價說,李梓配音的那個時代,譯製片為中國觀眾打開了外面的世界。「那些經典譯製片是一代人記憶中的珍存,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審美,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無法忘卻的。」
如今看國外影片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也開始選擇原聲字幕版,繞過了配音加工,似乎更原汁原味。而那個年代、那些觀眾特有的那種期待、驚喜,以及久久銘刻心頭的震撼都不會再有。當我們開始追思逝去的老電影人,帶著懷舊的心情重溫老片,一個時代已然翻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