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在華語影壇的成就,絕對是首屈一指。想當年「雙周一成」就證明他的票房號召力有多大。他做導演之後創造的票房成就更是讓人讚嘆不已。有人說他這麼牛,卻沒有到好萊塢發展,這點就不如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周星馳如日中天的時候,好萊塢曾經三次邀請過周星馳主演電影,但都是因為創作理念不和,未能成為好萊塢電影中的男主角,使他也錯失了在好萊塢大放異彩。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周星馳三拒好萊塢的內幕。
1996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食神》票房口碑雙豐收,電影入選為威尼斯電影節開幕電影,福克斯想翻拍成西方版的《食神》,於是找到周星馳擔任男主角,但因為周星馳堅持如果合作西方版《食神》,裡面做菜必須是中國烹飪手法,並且電影結尾處最好吃的菜必須是「中國菜」,而且裡面要穿插「中國功夫」。福克斯思前想後未能答應周星馳提出的條件,於是周星馳與好萊塢電影的合作的機會擦肩而過。
2006年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功夫》票房大賣,好評如潮。好萊塢覺得周星馳潛力無限,於是邀請他監製並主演真人版《七龍珠》,一開始周星馳作為《七龍珠》漫畫真愛粉接到邀請後非常高興,但是周星馳看到劇本後大失所望,他於是對內容提了很多的意見和想法,但是均沒有採納,於是他憤然辭去監製和主演,後來片方找來周潤發出演該電影,為了吸引眼球增加票房號召力,他們在片尾還是標註了周星馳監製的字樣。但是正如周星馳預料,票房慘敗,口碑完敗。
2009年好萊塢索尼製作公司邀請周星馳拍攝《青蜂俠》,因為周星馳是李小龍的鐵桿粉絲。想當年李小龍就是因出演《青蜂俠》而成為好萊塢明星,他覺得能出演李小龍曾經飾演的「加藤」一角,是對偶像最完美的致敬的方式。但是周星馳看到劇本後,覺得片中有「涉嫌歧視中國人的劇本」,周星馳提出改動,並且提出如果自己主演必須把「加藤」日本人的身份換成中國人身份,片方拒絕這樣的變動,於是合作再次談崩!後來片方找來了當時人氣爆棚的周杰倫飾演「加藤」一角,但是不論是口碑和票房都未達預期。這件事也證明周星馳的改編創作能力、表演能力和票房號召力不是其他人可以媲美的,喜劇之王絕非浪得虛名。
周星馳三拒好萊塢,側面反映了周星馳的國際市場的潛力,也證明他的愛國的赤子之心。也許有人質疑星爺的電影太具華語色彩,外國人很難喜歡,但從《功夫》和《少林足球》入選當年《時代周刊》評選的世界最好的十部電影,可見其影響力。後來又傳出好萊塢邀請周星馳主演《孫悟空傳》,但直到今天也未傳出後續動作。
我想如果當初好萊塢聽從周星馳的意見,成功合作的話,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周星馳必將在好萊塢大放異彩,他的成就肯定比成龍還要高。而那些合作的電影公司也將賺的缽滿盆滿!奈何雙方文化不同,創作理念不同,就這樣擦肩而過了。對於周星馳未能與好萊塢合作成功,我覺得雖然有些遺憾,但讓我更加佩服周星馳的所作所為,他對強者寧折不彎的態度讓我想起了《亮劍》中的李雲龍,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才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喜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