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圖為示意圖,非標準地圖)
以文學的名義出發,觸碰靈魂的旅程。在這裡,我們追隨作家的生命足跡,在這裡我們探訪地圖上的人文奧秘。
在英國,幾乎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擁有過一兩本關於彼得兔的童話書。自從2004年這隻親切可人的兔子被介紹到中國以來,彼得兔和它的朋友們給無數兒童甚至成人帶來了歡樂,但是許多中國讀者也許還不知道它的作者就是畢翠克絲·波特(1866-1943),一位英國作家、插畫家、自然科學家,在工業革命的大煙囪正大片伸向英國的藍天時,她透過豐富的想像力,將多種動物與英國景觀、鄉村生活融合,創造了彼得兔的世界。
畢翠克絲·波特1866年7月28日出生在倫敦肯辛頓波頓花園2號。她的父母海倫·莉琪·波特和魯伯特·波特不久前剛剛繼承了他們的父輩在曼徹斯特的棉花生意中所獲取的大筆財富,波特家族一躍成為工業革命時代英國新興中產階級的典型——一邊努力掩飾自己的家族淵源,排斥其他商人和社會地位不高的階層,一邊全方位地追隨、模仿貴族階級的奢華生活方式。體面的社會職務,優雅的言談舉止,貴族化的社交環境,成了他們的全部嚮往。
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出生的畢翠克絲,不能像其他男孩一樣去上體面的公學,也很少被允許與父母一起用餐。她的教育是在一個個家庭女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的,所以從小沒有什麼來自學校的朋友。晚她六年出生的弟弟伯特倫是畢翠克絲童年時期最好的玩伴,他們熱愛大自然,嚮往鄉村生活。作為孩子,畢翠克絲和伯特倫的特權是可以養許多小動物作為寵物,在波頓花園2號奢侈卻無趣的屋簷下,他們得以長時間地密切觀察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小動物,畢翠克絲花了很多時間製作複雜的動植物草圖,最早的兩個模特便是她的寵物兔。她的第一隻兔子叫做班傑明,喜歡塗黃油的吐司。班傑明之後是彼得,因為會表演一些小節目,畢翠克絲不管做什麼都帶著它。這也許是彼得兔系列故事最早的原型。
蘇格蘭是波特一家在暑假時常去的度假地,他們在這座莊園裡度過了十一個短暫的夏天。在1871到1991年之間的每個夏天,波特一家都會來到這裡躲避倫敦夏季飛揚的塵土和隨之而來的健康隱患。在這些地方,他們可以不必遵守倫敦家中那種刻板、嚴苛的規矩,在莊園的農地、樹林之中自由地探索與玩耍。正是這種每年一度的度假時光使畢翠克絲得以釋放被壓抑的能量,點亮了愛幻想的少女之心。在1882年父親告知他們無法續租達爾蓋斯的壞消息時,畢翠克絲還哭著在日記中寫道:「對那個家的回憶是我僅存的一點童年了。」
失去達爾蓋斯的畢翠克絲,將在位於英國北部湖區,也是英國浪漫主義湖畔詩人的搖籃中,尋找生活新的平衡點。1882年夏天,16歲的畢翠克絲隨家人搬到了坎布裡亞郡的弗雷城堡,這座城堡坐落在美麗的湖區北側,擁有好幾英裡的湖岸線。在高高的城堡上,湖區美麗的風光可以盡收眼底。
畢翠克絲內心湧動著一種心情,想把這無盡的湖光和雀躍的小動物的故事都告訴自己的朋友,於是她在與青年時期最後一位家庭教師安妮·摩爾的家庭通信中,找到了極大的快樂。也就是在給這些孩子寫信的過程中,她寫了一些故事,並繪上靈動的插圖,讓這些故事散發出神奇的魅力。1893年9月,畢翠克絲在度假時,給正在生病的摩爾長子諾埃爾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告訴了他一個關於「四隻小兔子」的故事。安妮·摩爾建議畢翠克絲將這封信中的故事改編成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書並出版。於是畢翠克絲借回了自己的信,重新複製了一份,並取了一個新的名字——《比得兔和麥奎格先生花園的故事》,寄給了六家出版社。然而,不幸的是,六家全部寄回了退稿信。
「1893年9月4日
親愛的諾亞:
我不知道該給你寫點什麼,所以就給你講一講四隻小兔子的故事吧,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小福、小毛、小白和彼得。
……」
但是畢翠克絲沒有放棄。1901年,她用自己的錢印刷了250冊《比得兔的故事》並很快銷售一空。1902年10月,沃恩公司籤下了畢翠克絲並重新出版了《比得兔的故事》,獲得了超出所有人預料的巨大成功。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本小書印刷了28000冊,並很快銷售一空。此後,畢翠克絲每年都在沃恩公司出版一兩本故事書。
1905年,已經39歲的畢翠克絲拿出自己的稿費收入買下了位於湖區的丘頂農場,計劃和自己的未婚夫諾曼在此共度餘生,可是在他們訂婚後不久,諾曼就因為白血病去世了。因此,在最初的幾年裡,她也沒有住在那裡,而是待在湖區東岸的布羅德裡。每天從這個房子出發,穿過湖面,然後走一英裡半的路程走到農場去打點事務。也許是繼承了父母善於經商的基因,畢翠克絲很擅長管理自己的財富,使其增值,她不僅自己設計並製作了第一隻彼得兔玩偶,還為它申請了專利保護,同時,她也在湖區購買了許多土地當做投資。也是在投資過程中,他與為她打理土地交易的律師威廉產生了情愫。1912年,他們在倫敦成婚後,便一起搬到了他們心愛的城堡農場,在她的一生中,畢翠克絲買了十五個農場,她愛它們,也保護他們。她喜歡穿著披肩和舊粗花呢裙子,幫助農民鏟草晾曬,也曾經穿過泥漿去疏通排水溝,在丘陵中尋找丟失的小羊。她把自己的的餘生的精力都投入對大自然的保護中,設法保護那些風景優美的鄉村莊園不受人為的破壞。1943年,畢翠克絲因為肺炎離開人世,享年77歲。她將自己一生的積累都獻給了國家信託組織,包括面積超過4000英畝的農田,以及她生前居住的各個農莊,另外,還有她喜愛的綿羊和寵物。
在她的精心呵護下,湖區依然是英國鄉土氣息很濃的人間仙境,這裡遠離了工業汙染,沒有城市的煩躁,舉目望去,是自然的山石,天然的風光,還有成群的綿羊。如今,山頂農場依然保留著畢翠克絲生活過的痕跡,每天都有一艘打扮漂亮的遊船,載著喜歡彼得兔的朋友,穿過靜靜的湖面,找尋波特小姐曾經留下的足印。
相關連結
書|《彼得兔》
作者:畢翠克絲·波特
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譯者: 顧湘
影|波特小姐(2006)
導演: 克裡斯·努安
編劇: 理察·邁特比
主演: 蕾妮·齊薇格
影|比得兔 (2018)
導演: 威爾·古勒
編劇: 威爾·古勒 / 羅伯·列博 / 畢翠克絲·波特
主演: 詹姆斯·柯登 等
長按識別圖片↓↓↓
輕鬆訂閱《十月少年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