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KN3286
神話故事裡,龍是威武聖神的象徵,代表了祥瑞的景象,相傳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一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的說法,由來已久,究竟是哪九子呢?
老大囚牛 它愛好音樂,常蹲坐在琴頭上,因此,琴頭上有這樣裝飾一直沿用下來,稱其為「龍頭胡琴」
老二睚眥(音讀:牙資) 它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還更大量的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的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老三嘲風 它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就是它,嘲風不僅象徵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有威懾妖魔、消除災禍的含義。
老四蒲牢(音讀:普勞) 它生性喜鳴叫,傳說蒲牢最怕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音大而亮。
老五狻猊(音讀:酸泥) 平生好靜坐喜煙火,因此唐宋以來的佛座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狻猊,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老六 贔屓(音讀:必細) 傳說中贔屓喜負重,故中國的石碑多是由它馱著,又因為它很像王八,所以俗話說「王八馱石碑」,贔屓和龜很像,但贔屓有一排牙齒而龜沒有,所以贔屓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老七 狴犴 (音讀:幣按)它急公好義、仗義執言,明辯是非秉公而斷,因此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寧靜。
老八 饕餮(音讀:濤貼) 傳說中饕餮特別貪吃,長有虎齒人爪,口大喜食,也許「饕餮盛宴」就是這麼來的,饕餮在青銅器出現的比較多。
老九 螭吻(音讀:吃吻) 它是魚和龍的結合體,口潤嗓粗,好吞,其寓意在佛家為護法,有驅兇闢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們常把它做建築的裝飾,尤以作屋脊鎮火的獸頭為多。
在我們很多人的認識中,貔貅也是龍的子孫,但是明代大學者李東陽和他弟子楊慎都對龍生九子做了排序,貔貅並沒有在九子之列,雖然貔貅不在九子之列,但是長久以來貔貅給人們的吉祥和美好寓意卻一直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