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顎裂寶媽的自述:
我的孩子是一個顎裂女寶寶,在孕檢時我就知道有疑似可能,由於胎兒已經很大了,另外我是一個高齡產婦,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當媽媽的機會,所以冒著風險生下了她。
爭取讓孩子上小學前,能夠完成語言康復,這是我們全家的目標,經過了幾次手術,完成了基本顎咽閉合的重建後,我們為孩子找到了語訓機構,看著孩子說話越來越清晰,心情大好,課餘時間,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讓孩子提前適應一下集體生活,多交交朋友,多學習一下知識。
去了幼兒園沒幾天,發現女兒情緒很低落,我問她什麼情況,也問了幼兒園老師,女兒說小朋友們不喜歡她,因為她說話不清楚,有濃重的鼻音,小朋友都笑話她,模仿她,這讓女兒很不高興。那些會唱歌,會跳舞的總能在一起玩兒,老師為了照顧女兒,在說話唱歌環節,刻意避開,避免尷尬。雖然老師是一番好意,但是對孩子來說,顯得更加異常孤獨了。
我知道,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親近都是有偏好性的,誰都喜歡那些活潑好動,聰明伶俐的孩子,老師更是如此,成績好、會唱歌、會跳舞的小朋友誰見誰愛。
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其實我也沒想好,只是告訴女兒,只要你努力,聽老師的話,慢慢來,一定會有小朋友喜歡你的。
但是半個月過後,女兒和我商量,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為有小朋友說她嘴上的傷疤好像條蟲子,特別是一噘嘴的時候,非常明顯,還會動的,有時候大家還模仿她,這讓她很不高興。
一個5歲本是天真活潑的孩子.竟然發出那種委屈和嘆氣,我的心痛了起來。女兒第一天上幼兒園其實很興奮,回到家時,迫不及待地跟我說,她很羨慕那些很優秀的同齡小朋友,他們說話真好聽,會講各種故事,會背很多兒歌,會跳很多舞蹈,會做很多手工。
現在想起來,女兒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是我考慮不夠周全,不夠長遠,讓孩子白白受了這麼多委屈。
當初孩子手術後,就應該多多開導,讓孩子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敢於面對來自各方面的異樣眼光,學會處理人際關係,不要擔負過多的心理壓力。
另外,語言康復一定要完成,會說不行,還要說得清,不僅表達流利,語言綜合能力也要提高,達到和同齡孩子溝通交流無障礙才行。
不要放鬆其他知識學習的進度,當初孩子做語訓的時候,每天8節課,孩子很辛苦,回到家就放鬆了,耽誤了其他知識的學習。別的孩子背唐詩,女兒還在學A、B、C、D漢語拼音,別的小朋友會講故事了,女兒還在積累詞彙。至於跳舞、遊戲什麼會得更少。
現在想想,當初真的很傻很天真,雖然當媽的經常誇讚自己的女兒,但是走出家門,孩子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現實和媽媽說的並不一樣。
在5 歲的年紀,孩子就羨慕嫉妒同齡人,感受到了相互之間的差距,想想都可怕,這不該是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情緒,但是對於一個顎裂孩子,這就是現實。
想這樣天生有缺陷的孩子,真的註定成為「註定輸掉的人」嗎?我不相信,我很想告訴女兒,她是很聰明的,是很「有用」的人。可是,她能相信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