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與美容美顏
」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會長楊頂權表示,中醫美容是我國醫療美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和中國文化基因。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名譽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則表示,現在美容問題已經上升到一個科學問題,體質與皮膚健康、皮膚美容和皮膚疾病密切相關。「未來從個體差異為切入點,定製個體化的美容方案,以中醫思想為指導的現代中醫美容是美容發展的新方向。」
-
...對中醫是巨大的轉折點——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隨著疫情發展,新冠病毒可能會變為一種低致病性但高傳染性的疾病,於冬春易感季節再次暴發,但對這種情況不必過於緊張瘟疫會伴隨人類發展的始終,對醫學的挑戰永無止境,我們要尊重、愛護、順應自然,和諧發展振興中醫藥,要以傳承為基礎,以理論為根基,以臨床為關鍵,以科研為動力,以教育為保障,做好頂層設計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戴著手套切脈,戴著護目鏡看舌象,疫情擋不住中醫人「望聞問切」。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全面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出中西醫結合救治「組合拳」,彰顯了中醫藥行業國家隊的擔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防治新冠肺炎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說:「中醫首次整建制接管一個獨立的病區,成功開闢了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中醫與西醫協力合作,共同防控疫情。」「尋找中醫藥療效的高級別循證證據」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
我中醫,要啟蒙; 果雪兒,健康風。 「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
中醫啟蒙教育:首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特醫人才大會,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特醫聯盟秘書長張利張利秘書長就什麼是特醫、特醫包括的範圍、特醫線上平臺發布及特醫產業項目、特醫谷、特醫館、特醫小鎮、民間中醫藥特醫文化產業園、民間中醫特醫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等做了詳細解讀。張利秘書長表示,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要把喜歡中醫、熱愛中醫、傳承中醫、正在學習中醫、宣傳中醫、研究中醫的各界人士都匯聚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中醫藥事業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
給中醫的榮譽!張伯禮院士入選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一共4人,其中,中醫界代表張伯禮院士入選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此外,鍾南山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張定宇、陳薇為另外2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授予在經濟、社會、國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的傑出人士。
-
初學中醫的啟蒙讀物,《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四小經典》首發
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學術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慢病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何清湖教授出席研修班開幕式,並圍繞院校教育與傳承教育相結合中醫臨床高層次人才培養,以及國醫大師熊繼柏中醫臨床現場臨床教學創新傳承模式等發表講話。
-
初學中醫的啟蒙讀物 「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四小經典」在湘首發
10月17日,「國醫大師熊繼柏全國中醫經典與臨床高級研修班」第二期在湖南長沙開班。活動現場。紅網時刻10月17日訊(記者 蔡娟)「中醫啟蒙讀物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中醫大家就是通過背誦『四小經典』啟蒙的,他們從開始學習中醫藥知識的時候就要掌握。」
-
北京召開中醫外治研討會,雪蓮養護貼成中醫黑科技
中醫能治大病、難病,中醫外治的方法更簡便易行,性價比更高,安全更有保障。中西醫結合、中醫外治,是這次疫情防控的特色和亮點,艾灸、敷貼、拔罐、香囊、推拿,在以前被認為是偏科、冷門的外治技藝和方法,但在本次抗擊疫情中卻大放異彩,顯示出其重要且獨特的作用。
-
《經典中醫啟蒙》連載02 中醫眼中的人體
學習中醫或者傳統文化,要注意這個部分。教育也是一樣,我大學畢業後,做了兩年半的中醫老師,我的體會是,教育也是一種感應。老師把他所知道的東西,通過語言傳輸。語言不僅僅是用來給你思考和分析的,語言其實像是「信息包」,它裡邊有信息,有能量,有老師的心意和感受。這些東西藉助了語言,直接讓我們接通了老師想傳遞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品古代的書畫,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書畫中的神氣,詩歌等其他藝術也一樣。古人叫「傳神」。
-
梅建強:勇戰疫情的中醫先鋒
國家衛健委重症巡查專家組成員、省中醫院黨委副書記梅建強勇戰疫情的中醫先鋒梅建強在對重症患者進行診治。58歲的梅建強,河北省名中醫,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6年,2003年非典期間主持組建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2009年參與制定我省甲流中醫診療方案,在治療新發傳染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因多年沒有陪父母過年,春節前夕,梅建強陪父母到海南度假。
-
中醫知識競賽 健康講座 疫情防控演練,健康中國陝西在行動!
此次活動由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市中醫醫院承辦,各縣區衛生健康局和市直單位共選派15個中醫經典知識代表隊、13個中醫養生保健操代表隊,共231名隊員參加競賽。舉辦此次活動旨在弘揚中醫藥文化,倡導「傳承與創新」的中醫藥發展理念,展示中醫人風採,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推動全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
《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仝小林院士自序:中醫藥經受住百年大考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主編的《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疫情後期,符合解除隔離標準的出院患者大量增加,吾等又組織中醫康復學相關專家,針對「寒溼疫」恢復期之病機特點,制訂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導建議(試行)》,推薦了以中藥、中醫適宜技術、心理調攝、飲食指導及傳統功法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幹預策略。
-
沈佳欣被封殺後,執業中醫發文暗諷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又如何?
五天前,冒牌女演員沈佳欣通過微博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一夜之間成了全網最火的人,只不過她的火非比尋常,是在眾多網友的罵聲當中火起來的,但也算是實現了自己出名走紅的夢想。事實上沈佳欣根本就不是在質問,而是以非常輕蔑的口吻,變相侮辱國家英雄,認為鍾院士在抗疫鬥爭當中沒有作出多大的貢獻,但卻整天忙在鏡頭一線,做所謂的形象工程,偶爾給藥商做宣傳。
-
黨建引領,提升大美中醫「精氣神」
本報記者 趙靜 2月13日傍晚,在舉國上下抗擊疫情的緊迫時刻,大美中藥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陶貴利的電話鈴響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第二人民醫院求助:「我縣城關鎮地區因居民防疫需求,急需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推出的中藥預防方,請問貴企業能否在最短時間供應到位」,「請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保障、全面配合,在48小時之內配送到位」,電話這邊是大美中藥人的承諾
-
《經典中醫啟蒙》連載01 第一章 中醫眼中的人體
希望能從中醫的角度給大家講一下這個部分,也希望大家從學習體驗無形的「精、氣、神」開始,慢慢去體會整個傳統文化和身邊的一切。中醫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幾千年來,中醫是一種實踐,既重視傳統文化和感受,又不脫離現實生活。早些年,我有機緣接觸到魯道夫·斯坦納的作品。他講到最重要的一點:人有心靈。這是教育乃至人類文化最重要的一點。
-
王新陸:智慧中醫養生固本 提升免疫健康人生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任禹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努力地應用中醫來防治疫情,中醫不僅在我國受到醫生、患者、民眾的廣泛認可,而且在國際社會也得到眾多關注和肯定。在防止疫情的過程中,免疫力的提升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之一,那麼,中醫是如何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幫助人體提升免疫力的呢?
-
沒有中醫的「抗疫模式」很可怕,「西方模式根本無法應對」!
新華社報導,4月3日,美國智庫亞洲協會中美關係中心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聯合發表題為《拯救來自美國、中國和全球的生命》的聲明,其中表示:美中兩國若不展開合作,無論在美國國內還是全球範圍內抗擊疫情都不會取得成功。《聲明》得到93名美國前政府高官和專家學者的聯名支持。
-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中醫藥應第一時間介入疫情防控
在此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中醫藥在早期就開始介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實,在疫情防控中,中醫藥應該、也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其中第一時間介入是關鍵。」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長曹洪欣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
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人堅持守正創新,結合實際深入辨證,從經典名方中篩選研發出通治方「清肺排毒湯」,並大面積推廣使用,成為挽救生命、控制疫情的有力武器。「大疫出良方」。一個從經典名方中篩選研發出的速效通治方,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古方今用為何仍能「效如桴鼓」?中醫人如何更好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