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醫啟蒙》連載01 第一章 中醫眼中的人體

2021-02-25 李辛的空間

只有標註原創的文章才能收入專輯,現補上連載01的原創申請,方便大家在專輯中閱讀。

茶馬古道上的蓼科植物


無形的生命力

無論我們學習什麼,或者以何種方式在什麼地方生活,最重要的是中醫和傳統文化常提到的幾個字:精、氣、神。這個事關我們真正的滿足,或者說幸福。「精、氣、神」是三樣無形的東西。我們現代的科學和文化,偏重於研究和學習有形的東西。最近幾百年,我們把自己的感受、思想和生活狀態,牢牢地跟某些有形的東西捆綁在一起。但這些有形的東西的背後,其實有一個活潑潑的東西,可以稱之為「精、氣、神」,也可以稱之為生命力。被稱為什麼不重要,因為某個東西一旦用語言表述,就容易被思想界定成一個有限的東西,而它完全可以通過我們的內心來感受。希望能從中醫的角度給大家講一下這個部分,也希望大家從學習體驗無形的「精、氣、神」開始,慢慢去體會整個傳統文化和身邊的一切。中醫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幾千年來,中醫是一種實踐,既重視傳統文化和感受,又不脫離現實生活。早些年,我有機緣接觸到魯道夫·斯坦納的作品。他講到最重要的一點:人有心靈。這是教育乃至人類文化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一種文化、一個社會機構或者一種社會環境,如果能夠重視人的心靈,能夠讓人的心靈慢慢地澄清、發展,它就是一個能夠持續下去的文化、機構和社會。雖然很多人對現在的中國文化有很多疑問,但是,這樣一個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延續至今,絕對不是偶然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延續,並且正在重新發展起來,越來越生機盎然,正是因為那些內在的東西,始終在我們的文化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引導著我們,而近十年,傳統文化中那些關於精神和心靈的內容重新受到重視。

 

只有變成豹子,才能了解豹子

為什麼叫經典中醫呢?最近十幾年,大家開始對中醫進行反思。雖然,中醫的源頭在中國,但是最近100年,尤其是最近30年,從中國周邊,比如越南、泰國、日本、韓國,再到歐洲、美洲.幾乎全世界都在學習中醫。全世界學習中醫,跟國內一樣,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方向。一種是用現代的觀點、現代的科學語言和研究方法來論證、學習和運用中醫,比如做理化研究、藥物實驗、老鼠實驗。這個方法有它的用處,能加深現代人對中醫的理解,在某些方面也能加深臨床醫生對中醫的認識。但是,這個看起來是「由外而內」「由點到面」的方法,相當於通過外面的一根根管子來看一整隻豹子,而這隻豹子的全貌是什麼,僅僅通過幾根管子是看不全的。那麼,怎麼才能知道豹子的全貌呢?這個問題,我在學中醫的時候想了很久,那個時候流行什麼系統論、整體論。科學的觀點是多層次、多角度地用各種方法來看這隻豹子。按照中國古人的觀點,只有你變成了豹子,才能了解豹子。中醫也好,傳統文化也好,要了解它,你必須變成其中的一部分。中醫學習、研究和實踐的第二個方向,被稱為「經典中醫」。運用傳統的訓練方法,通過靜定提高醫者的精神穩定度、敏感度和專注力,這樣醫生就可能直接體會和感知到病人乃至環境、草木的能量與信息狀態。然後,以傳統的中醫思維和語言來表述與傳授。這是經典中醫的學習方法。

白馬雪山森林中的苔蘚

「本」是指主幹的部分或者說根的部分。中醫的發展有幾千年的歷史,任何一個文化的發展,都是從主幹慢慢延伸出來的。比如現在流行的很多中醫流派,單從針灸來說,就有日本針灸、韓國針灸、越南針灸,它其實是從主幹上發展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學派。對學習中醫的人來說,面臨的困惑和大學生一樣:信息量太大。如果你沒有掌握主幹,這些信息看起來都是片段,互相矛盾、不好理解,都是不好用的碎片。這是學習中醫和傳統文化的一個共同的難點。所以有必要把傳統中醫學習中和主幹有關的基本概念講一下。關於中醫的一些爭論,比如中西醫哪個好、中醫是否科學這類問題是我們現代人從「科學」這個角度去考慮的。「科學」這兩個字,倒過來是什麼?學科。當我們這麼來看科學的時候就比較好理解。比如化學是一個角度,物理、數學也是一個角度,中醫也是一個角度。在古代,宗教、藝術、科學其實是一個東西,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去描述這個東西。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只是這個時代流行的觀察萬物的一根管子而已,未來關於科學的標準還會變。

中醫調整無形的層面

現在西醫學研究和實踐的領域,主要是在物質的、有形的層面,而中醫主要是在無形的層面。無形層面中,再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精神— 信息層面,一個是能量層面。西方的自然醫學也是如此,包括和療(順勢療法)、草藥療法、花精療法,還有西方的能量按摩法,等等,都屬於在能量、信息層面工作的醫學。最近幾年我常去歐洲,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醫生和老師,他們和我們傳統中醫師一樣,也是基於能量和感受,他們有自己的傳承,也打坐或者練功。精神—信息和能量,這兩個部分怎麼去體會?用我們的心和身直接感受。有形層面,是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去感受,而現代人更多加入了意識、邏輯、思想去分析。前面是單純的感受,後面加了主觀的東西。這是兩個不同的狀態。中醫和西醫入手層面不同,因此適合的病症也不同。比如要是骨折了,或者創傷大出血,得病部位很清楚,原因也很清楚,很明顯的物質層面,當然找西醫最快、最合適。但是,更多的疾病,即使它有很多症狀在肉體部分,但是它的原因不一定在肉體部分,而在能量層面,或者精神—信息層面,比如人的心理、情緒、性格、家庭關係等,它被現代醫學稱為「心身疾病」。這在現代心理學裡能夠了解到一部分,在這個無形部分,傳統的醫學要深刻、全面得多。還有很多病,有明顯的症狀,但西醫用儀器還檢測不出來,這種「無形層面」的病,還沒有發展到有形的肉體層面,是中醫擅長的。春秋戰國時期,巫與醫正式分家,溝通天地自然的「巫」和治病救人的「醫」成了兩個不同的職業。但當時著名的扁鵲和之後的華佗、張仲景等名醫都沒有忽略「無形層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學習某種學問,要了解它是在哪個層次、哪個角度理解這個世界。中醫,它研究的不僅僅是疾病,更是人的生命。作為生命,有病的時候要治,沒病的時候要養生,最好長壽,能無疾而終。但大眾一般關注的都只是肉體層面,而調整生命的能量和精神層面,才是我們通往康復和健康長壽的途徑。就像克裡希那穆提說的,我們習慣於用已知去學習未知。大部分人只能用自己受限的意識和思考模式去學習新東西。

 



李辛簡介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心身醫學碩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2013,瑞士,英文版。






本書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講解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如抑鬱症、神經衰弱、焦慮症、躁鬱綜合症等產生的原因及康復調整的思路。書中附有靜坐、站樁的方法,以及推薦書目等。



本書講解的內容有關「人體的三焦、氣血理論」、「人的神氣形」、「如何判斷人體的體質」、「常用治療方法和OTC藥物的正確使用」、「如何打坐和安心」等等。

 

《經典中醫啟蒙》簡介

系統講述中醫的整體思維和學習方法,引導大家對日常生活、工作、人際交往等周圍的一切進行感受、體會式的觀察和理解,培養學習中醫乃至各門學科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由臺灣橡實文化出版的繁體版《兒童健康講記》更名為《兒童健康中醫講堂》,《經典啟蒙》更名為《經典中醫精要》,內容不變。




閱讀2017年11月之前的文章

請移步騰訊QQ空間「李辛的空間」

.

歡迎轉載,未經作者同意,請勿改動文內表述

相關焦點

  • 《經典中醫啟蒙》連載02 中醫眼中的人體
    第一套體系,是邏輯思維,這個部分在中醫叫作志意;第二套體系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感受,還有直覺。這個概念,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感通」「感應」。比如,《黃帝內經》第一篇裡的「昔在黃帝,生而神靈」。黃帝他生下來就知道。我們有過這樣的經驗,比如去買菜,有時候賣家會推薦某個菜,說這個好,但你會覺得,還是那個更有氣,也許你不一定有「有氣」這個概念,只是覺得它「新鮮、好吃」,被它吸引了。
  • 初學中醫的啟蒙讀物,《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四小經典》首發
    10月17日,國醫大師熊繼柏現身湖南中醫藥大學,在「熊繼柏國醫大師中醫經典與臨床高級研修班(第2期)」交流講學。當天,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入門必讀小經典》在研修班首發。此次研修班由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管,湖南中醫藥大學主辦,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中醫臨床現場教學傳承基地——杏園教育平臺聯合組織承辦,來自湖南中醫藥大學各附屬醫院、全國各省市公立醫院資深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中醫臨床現場教學傳承研習班」在讀學員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規培研究生
  • 形與神俱、身心合一就是養生--《中醫與健康的對話》(連載06)
    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麼呢?是「形神分離」。與其相反的狀態,就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 或者「身心合一」。不管是學習中醫、武術還是書畫,都說要花功夫。功夫不是一個很玄的東西,功夫功夫,什麼意思?第一要花時間;第二要做功,其實是用心。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中華文化大講堂》「中醫與健康的對話」第六集:形與神俱、身心合一就是養生
  • 初學中醫的啟蒙讀物 「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四小經典」在湘首發
    10月17日,「國醫大師熊繼柏全國中醫經典與臨床高級研修班」第二期在湖南長沙開班。活動現場。紅網時刻10月17日訊(記者 蔡娟)「中醫啟蒙讀物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中醫大家就是通過背誦『四小經典』啟蒙的,他們從開始學習中醫藥知識的時候就要掌握。」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與美容美顏
    」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會長楊頂權表示,中醫美容是我國醫療美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和中國文化基因。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名譽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則表示,現在美容問題已經上升到一個科學問題,體質與皮膚健康、皮膚美容和皮膚疾病密切相關。「未來從個體差異為切入點,定製個體化的美容方案,以中醫思想為指導的現代中醫美容是美容發展的新方向。」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院士談春節前如何防控疫情
    發熱門診也好,隔離病房也好,各種的人、物準備依然不能懈怠,一旦發現了個別的病人就第一時間把它(病毒)阻斷了,不讓它(病毒)發展。 幼兒國學玩起來 國醫養國娃,國學為國家 中醫特色幼兒園、國學特色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實踐者、研發者; 國內第一套3到6歲幼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繪本研發者推廣者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
    我中醫,要啟蒙; 果雪兒,健康風。 「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 傳統中醫人體經絡穴位
    通過對人身穴位的準確把握和刺激,能夠治療和緩解人體的很多病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人體穴位的基本情況。穴位是中國武術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稱為穴、穴道。中醫實踐中的穴位,學名腧穴,一般指的是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和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來治療疾病。當然,有的穴位並不在經絡上,但對其的刺激亦可產生療效。
  •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正規中醫腫瘤醫院,多年老品牌傳承經典
    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_多年老品牌傳承經典?對於腫瘤的治療,在醫院的選擇上是康復治療很關鍵的。成都中醫腫瘤研究院是成都一家臨床中醫診療有很多年的醫院了,傳承國醫經典,注重中醫特色,名醫薈萃,在多年的抗癌臨床中,不斷的總結完善,得出了一套現代中醫全面抗癌的"中醫抗癌消瘤體系",並用於臨床診治腫瘤多年,其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患者對此的口碑評價也還不錯。
  • 「中醫經典病房」授匾仁懷市中醫院
    9月2日早上,仁懷市召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大會,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為仁懷市中醫院頒發「中醫經典病房」牌匾。據了解,這是貴州首家成建制的中醫經典病房。 仁懷市中醫院始建於1983年,是一所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中醫醫院。
  • PICK你眼中的中醫之美
    PICK你眼中的中醫之美 2020-08-21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眼中的「癌症」!緬懷才子趙英俊!
    所以,此處「做減法」中醫眼中的癌症,我們就不要聽那些偽中醫的,再去黃帝內經裡面尋找了,尋根當然好,但,時代都變了,癌症作為一種新興病,至今為止,沒有一個正統的中醫,敢說自己是「治癌專家」!癌症,一定不是沒有任何預兆就瞬間到來的一個病,之所以發現時大多數就是晚期,那不過是因為你忽略了「它」的徵兆而已,人體如同一個國家,什麼最重要,就是穩定、和諧、富足、有信仰,一個滿足這樣條件的國家,怎麼可能會產生「毒瘤」,所以,通過我們國家的治國方針,就能理解一個人的人體怎樣儘量避免患癌!
  • 道解中醫01 | 醫與毉:中醫的道法自然
    中醫與道教,是中華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個原生文明之珠,且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 山西盂縣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病房正式開科
    盂縣中醫醫院院長張東明在致詞中講道:傳統醫學科以弘揚中醫國粹、中醫經典理論,造福百姓為宗旨,中醫特色病房,經典病區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後西,中西醫結合」的建科理念,以古中醫經典理論指導臨床,採用結合多種中醫的內外治為廣大患者提供傳統、和諧、健康、綠色、高效的疾病診療和康復模式。中醫經典病區揭牌儀式由中醫醫院副院長郝培生主持。
  • 中醫啟蒙:中醫藥的翻譯工作
    幼兒國學玩起來 國醫養國娃,國學為國家 中醫特色幼兒園、國學特色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實踐者、研發者; 關愛幼師健康倡議者;
  • 中醫是崇尚自然,中醫是美好的生活模式--龔若樸:《生活中的中醫之美》(連載02)
    走進中醫的時光裡,讓生命回歸美。《大美中醫》之「生活中的中醫之美」:每周一、周四,節目組邀請您一起感受中醫人的生命狀態,生活日常.所以化成天下的東西,在我們的經典當中已經講的太多了,已經講完了可以說。我們現在能用的就是把它取過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我們中醫也是這樣。中醫藥講的都已經最高的理,最玄妙的理,最接地氣的理都已經講完了。我們現在就是怎麼樣把它取過來用,這個「用」很重要,體、象、用,用一定要跟時代結合,體不需要跟時代結合,理、道不用跟時代結合,用要跟時代結合。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105)堅持,持守,守一
    老師在今天談到在中醫的事業裡,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  為民生立性命,為往聖繼絕學恪守我們的初心,我們處在一個很多選擇的時代,因為多,我們很難持首一個,學問有相同之處,成功的過來人都有一種特質,就是始終如一。如何做到這個守持,確實需要自己思考,每天的堅持,其實就是選擇的問題,又所得必然會有所失去,就需要看我自己的初心是什麼。
  • 岫巖玉對人體的十大中醫養生功效
    1.延緩衰老      岫巖玉中含有大量的鐵、鋅、鎳、硒、鍺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的硒、鍺等被認為具有防癌、抗衰老作用。人體長時間的接觸岫巖玉就會令岫巖玉散發的波動與人體細胞產生共鳴,所以佩戴岫巖玉之後的人體細胞會變得十分有活力,同時佩戴岫玉還能夠讓人體的血液循環加速,有利於人體新陳代謝的循環,幫助把人體內的廢物排出體外,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的強健。延緩衰老。
  • 【文創作品徵集】秀出你眼中的中醫之美
    【文創作品徵集】秀出你眼中的中醫之美 2020-07-1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強化中醫經典理論學習 完善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規範化培訓模式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曾芳:強化中醫經典理論學習 完善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規範化培訓模式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當前我國正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中醫思維弱化與中醫技能退化突出。大部分規培基地過於強化西醫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對中醫臨床思維的培養和中醫技能的訓練嚴重不足。第二,導師指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師承是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三年培養中,規培佔33個月,其中包括24個月通科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