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經》——玄生萬物,九九歸一

2021-02-08 國學時代


揚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人,西漢後期著名學者,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博覽無所不見,口吃不能劇談,為人簡易清靜,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一生未作大官,對屈原投江頗為不然,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表現出澹然。少時喜詞賦,晚年視為「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轉而潛心向學,研究哲理,他認為,「經莫大於《易》」,「傳莫大於《論語》」,遂模仿《周易》寫了《太玄》,模仿《論語》寫了《法言》。


《太玄經》亦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四庫全書》為避康熙皇帝玄燁之名諱,改為《太元經》,乃是揚雄表達自己的宇宙論、本體論等哲學思想的著作,旨在於捍衛和發揮正統儒家學說。《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二卷,《文獻通考》作十卷。其書模仿《周易》體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以模仿《周易》之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讚辭,相當於《周易》之爻辭。《周易》有《彖傳》、《象傳》等「十翼」,作補充說明,《太玄經》亦作《玄衝》、《玄摛》等十篇作補充說明。「玄」,意為玄奧,源出《老子》「玄之又玄」。《太玄經》以「玄」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陰陽三家思想,成為儒家、道家及陰陽家之混合體。揚雄運用陰陽、五行思想及天文曆法知識,描繪了一個世界圖式。提出了「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質幹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人事」等觀點。《太玄經》含有一些辯證法觀點,對禍福、動靜、寒暑、因革等對立統一關係及其相互轉化情況均作了闡述。認為事物皆按九個階段發展,在每一首「九贊」中,皆力求寫出事物由萌芽、發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變過程,甚至說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屬」。凡事都用「九」去硬套,反映了揚雄的形上學觀點。


東漢宋衷及三國吳人陸績曾為《太玄經》作注,晉人範望又刪定二家之注,並自注贊文。另有北宋司馬光《太玄經集注》、清人陳本禮《太玄闡秘》等。《太玄經集注》有清嘉慶刻本,《太玄闡秘》有清末刻本。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國學網授權,任何媒體、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用做商業用途。


【聯繫我們】010-68900123


相關焦點

  • 揚雄與太玄經
    東漢魏伯陽與揚雄時代相去不遠,他在《周易參同契》中就說「冰雪得溫湯,解釋成太玄」,意思就是說,往冰雪上潑盆熱水,神馬寒冰都會融化成水(太玄)的。 換句話說,《太玄經》就是《水經》。 或曰:什麼?《太玄》不是模仿《周易》的麼?難道《周易》的主題跟水有關?
  • 《太玄經》:玄者神之魁也
  • 關於太玄詞人網
    ——列夫·託爾斯泰【太玄詞人網http://txcrw.cn】關於太玄,其名源自於《太玄經》,《太玄經》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漢代揚雄編撰。揚雄撰《太玄》,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其書模仿《周易》體裁而成。
  • 用袁天罡奇門遁甲解讀《太玄經》,簡直不能更簡單了,你學廢了嗎
    (2)太玄數秘《太玄經》,又稱《太玄》《揚子太玄經》或《玄經》,是西漢學者楊雄的一部著作,用來闡述他的哲學體系和宇宙論。《太玄》通合了儒家、道家和陰陽家的學說。東漢宋衷及三國吳人陸績曾為《太玄經》作注。晉人範望又刪定二家之注,並自注贊文。另有北宋司馬光《太玄經集注》、清人陳本禮《太玄闡秘》等。《太玄經》是作者在精研《周易》的二進位後演繹而出的三進位體系。充分地詮釋了"天,地,人"的互動理念。是世界中最早的三進位體系著作。
  • 何為九九歸一?何為道?
    九九歸一指九盤,天、地、人、神、鬼、道、魔、仙、佛指九盤,把這九盤歸一盤。
  • 金庸群俠傳5白首太玄經學習任務攻略
    金庸群俠傳5白首太玄經學習任務攻略 2018-01-29 15:13  3DMGAME
  • 俠客島神秘武功《太玄經》是誰寫的?可能是金庸小說中的最強主角
    那麼俠客島上的《太玄經》又刻於什麼時代呢?《太玄經》的年代不好推測,不過《俠客行》詩注中引用了一部書中的文字——《新唐書》:新唐書承乾傳云:數百人習音聲學胡人,椎髻剪彩為舞衣……(《俠客行》三聯版第二十章)《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因此,《太玄經》刻於公元1060年之後。
  • 金庸武俠第一武學《太玄經》原來是這個人所創,金庸早有暗示!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金庸武俠中的一本極為特殊的武學秘籍,它就是《太玄經》。它只出現過一次,就在《俠客行》這本小說中,而且它的出現有些不合理,因為《俠客行》的年代在明朝,明朝時候武學已經在逐漸衰落,許多厲害的武學已經失傳,我們看小說時也能看出來這時候的武林整體水平並不高,然而卻出現了一個俠客島,最後又出現了《太玄經》這種完全不應該出現的超級武學。
  • 太玄經、九陽真經其實都源自這套神功,三套神功都出自此人之手
    新版倚天一說太玄經和九陽真經,大家最直接的反應肯定是強大。太玄經作為俠客行中的頂級神功,竟需要數代中原武林高手一起研究,而且研究了數十年,竟然還沒有盡頭。且不談最後的蝌蚪文,前面二十三面石壁上的武功,就讓各位高手紛紛體悟出不同的境界絕學。至於最後的蝌蚪文,更是直接讓人進入了巔峰之境。而九陽真經一樣逆天,大成之後,人體的終極潛能,完全被挖掘了出來,內力源源不竭。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對比太玄經和九陽真經,會發現這兩套神功非常相似。
  • 《太玄經》顯威
    而男主早已練成《太玄經》,能夠輕鬆治癒傷勢。 《太玄經》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功。居然有這般強大的修復能力?男主到底還學了哪些強大的武功? 恩師西去、神醫離開。他又該如何選擇?是回家子承父業。還是選擇單獨旅行?練成一身本領,難道就這樣無用武之地? 男主不甘寂寞。
  • 【玩家攻略】白首太玄經,一卷俠客行----破天
    白首太玄經,一卷俠客行,本期攻略介紹宗師級防禦俠客----破天。效果:有機率觸發失明效果,目標命中減少39,持續1回合。
  • 太玄經到底是誰所留?金庸早已暗示,是這個退隱江湖的人
    此人的武學成就當然就是九陰真經,論其全面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太玄經。關於黃裳的記載,金庸也沒有明確交代他的去處,只說他隱居在窮荒絕地。雖然九陰真經的全面能和太玄經對應,但是有一點卻完全不能吻合,這點就是對內力的強調。太玄經不僅強調招式,更重要的還在於內功心法,內功深厚了,所有的招式都可以合而為一,甚至達到無招境界。因此,黃裳也不大可能。因此,最後一個應該就是答案了,最後了斷。
  • 《太玄經》這麼強,到底出自於誰之手?有四個細節指向一人,服氣
    在《俠客行》中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窮盡整個武林的精英人士也無法破解的《太玄經》,龍木島主如此高深的人物花了四十餘年亦未能突破。其實要知道這個武學來自何處,需要從細節上進行分析。故小編以為《太玄經》極有可能便是黃藥師當年為了破解《九陰真經》所創的武學,以蝌蚪文以及蝌蚪文穴位圖的方式來詮釋經文則是有意為之,只是達到掩飾的目的。
  • 《倚天屠龍記》後續:趙敏隨張無忌隱居無名島,張無忌創出太玄經
    其實兩人早已經心照不宣,聽張無忌一說趙敏也大為同意,兩人買了船,又購置了些生活用品,便駕著船出海而去。 兩人出了海,起初還能依照天空星鬥辨別方位,後來一連幾天,在海中已是白茫茫一片,可謂是不見天日。兩人無奈,只得任由船兒在海中漂流,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兩人在海上漂了十多天,竟然漂流到了一個無名荒島之上。
  • 公主連結九九歸一是哪些角色
    九九歸一又是什麼?是不是發現自己還在人權和八仙中迷惑的時候,九九歸一都出來了,今天一起來看看最新的九九歸一是什麼吧。 一 九九歸一 指是就是遊戲裡強度最高的九個英雄,原本是八個的,但是新的水電池子一出就成了九個了。
  • 金庸筆下最難練的四大神功,太玄經排第二,最後一種是男人都想練
    2、太玄經: 此功在金庸小說武功當中算是個另類武學,主角石破天誤打誤撞下, 參透了俠客島上驚天動地的武功秘訣《太玄經》圖譜後,竟從此成為一位震古爍今、令常人難以企及的武學大宗師。
  • 道德經奧秘:給老子牽牛,他掙了七百二十萬,想要工資結果後悔了
    老子淡淡地對徐甲說:沒我你的命早沒了,當初我管理國家藏書館,掙的錢不多就只僱你照顧我,把『太玄清生符』也送給了你。老子確實曾經在周朝的國家圖書館工作,工資開得不多。可徐甲想到老子已經辭職不幹了,他就橫下心來說:有『太玄清生符』那又如何。老子說:有了這個『太玄清生符』,你才能活到今天,為什麼還要告我?我本來打算以後用黃金來歸還你,怎麼這麼著急呢!
  • 武俠劇中沒有固定招式的八大神功,九陽神功上榜,太玄經僅排第二
    2太玄經出自:俠客行太玄經在劇中由龍木兩大島主研究數十年,之後又集合武林各大掌門天才一起研究,雖然這些高手都從中有所領悟,卻一直沒有能夠完全悟出,唯有不識字的石破天將這些練成,全部練成後,右手虛執空劍,手中雖然無劍,劍招卻源源而出。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劍。此神功沒有固定的招式,卻包括了所有的招式,十分強大。
  • 太玄氣血調理技術納入全國推廣技術
    ,在13歲後就踏入了社會,在工作有餘時間裡,自己一直複習自己所認識不多的這些字,通過自己研究自己認識的字,在2016年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文章和特點風格,後出版自己的文章被評為《禪語》研究文字至今創作出28篇,由於對文字的喜好,途中研究到「氣」字,後因對「氣」的痴迷,與很多人交流,經12載之久的鑽研,研究到身體氣與血,從而進入到身體氣血的研究,後來並創造出太玄調理技術,因氣的玄妙而得名太玄,現今技術名稱為太玄氣血調理技術
  • 古琴 《心遊太玄》 -- 空靈淡雅,如入仙境
    音樂療愈,每晚伴你入眠你我心靈棲息的溫暖港灣……一壺酒,一盞茶,一席字,一柱香,時光悠悠,心野無涯,無處不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