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說 讓中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一日,文小叔與高木木同學去大理的保和寺漫步散心。高木木是文小叔另外一個公眾號小叔看世界的主編。
保和寺是掩映在蒼山半山腰上的一座千年古剎,那裡有風中搖擺的野花,有高聳入雲的古木,有古樸雅致的廊橋和亭子,有靜靜流淌的小溪,有飛來飛去的松鼠,有通幽曲徑,有素雅禪房。每次來到這裡,總是心曠神怡,總有一種忘卻塵世的感覺。
我們在一棵百年古榕樹下小憩,高木木同學問,哥,我一直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那些大夫們到底是怎樣開方子的?隨便問了幾句就在紙上龍飛鳳舞,把方子開出來,太厲害了,太神奇了。
文小叔淡淡一笑,所謂隔行如隔山,當你真正熟悉的時候就不會這麼覺得了。我以前沒學中醫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覺得開方子是一件很了不起很神秘的事。現在呢,覺得不過如此。而且現在多數大夫開的方子都不怎麼好,依葫蘆畫瓢的多,獨立思考的少。
高木木點了點頭,哦了一聲,繼續說,可是,那麼多藥材,成千上萬的怎麼記得住啊。我看他們都是信手拈來,如果是我打死也做不到的。
文小叔說,死記硬背是沒用的,要去理解,去感受,用一顆心。
高木木皺了皺眉頭,不明白,哥,能不能說具體一點?
文小叔笑道,其實你不用記,你只要明白中藥的走向就大體明白這個藥能夠治療什麼病了,即使遇到你從未見過的藥材也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
高木木眉毛一揚,中藥的走向?
文小叔點點頭,是的。你不是學園林的嗎?應該知道很多植物。那哥問你,一種植物都有哪些部位呢?
高木木掰著指頭一一道來,有花、葉子、莖、幹、皮、根,還有種子和果實。
文小叔說,是的。中藥無非也就是這些花啊葉啊根啊種子啊,只不過它們的藥性不同,走向不同,所以能夠治療的疾病也不同。如果你真正懂得了一棵植物,你就大體明白中藥是怎麼治病的了。一株植物最頂端是什麼呢?
高木木脫口而出,花!
文小叔補充,除了花,葉子也算,有些植物不開花。那麼這花和葉入藥就有類似之處,你仔細看看花的形狀是什麼樣的,花都有什麼特點?
高木木想了想,道,花都是開放的,花都很香,而且長在最頂端。
文小叔附和,是的。花都是開放的,一種敞開懷抱,擁抱大自然的象,它不糾結不擰巴,它必須要綻放,做最美的自己,所以花的藥性是發散的。花都很香,香也是一種散的象,是花無私分享給你的散發出來的喜悅與愛。聞到香味你是不是心情也好多了,鼻子也通了,胃口也開了,這都是花類的藥能夠發散的結果,能夠把你身上鬱結的氣、溼、寒、熱等都能散掉。而且,你剛才也說了,花長在最頂端,所以花的藥性多半是往上走的,走頭面部的。
高木木低頭思索。文小叔問道,你們女人不是最愛花嗎?常常把自己比作花,而且很多花確實很養女人,這是為什麼呢?
高木木抬起頭來,一本正經地回答,因為女人情緒不穩,心量小,容易生氣鬱悶,身體常常有鬱結的氣,所以需要花來散掉吧。
文小叔欣然道,很對,女人以肝為先天,肝氣一定要條達,一定要舒展,一定要像花一樣。不僅樣子長得要像花一樣,心更要像花一樣敞開,不封閉自己,讓不好的情緒散出去,讓美好走進來。
高木木繼續問,那葉子呢?也是發散的嗎?
文小叔點頭,是的。葉子也是一種敞開、發散、生發的象。你看前面那棵桑樹,滿樹的桑葉,這些桑葉都有疏風散熱的作用,藥性都往上走,走到頭就能夠烏髮,因為桑葉就有生發之性,走到眼睛,就能夠治療兔子眼,就是紅眼病,能夠把肝和肺裡面的熱散掉。桑葉和菊花放在一起,同氣相求,藥性都往上走,都可以疏風散熱,所以能夠治療風熱感冒。
高木木走到那棵桑樹底下,摘了一片桑葉,嘗了嘗,說,一股淡淡的清香,難怪蠶寶寶那麼愛吃呢。花葉都可以散,那植物的枝呢,又有什麼作用?
文小叔指了指桑樹,就拿這桑枝來說吧,樹枝有一個象,就好比我們的四肢,能夠四通八達,所以樹枝類藥能夠走四肢,能夠疏通四肢的經絡,能夠把四肢的風寒溼邪搜刮出來。只不過有的樹枝走上肢,比如你眼前的桑枝,有的樹枝喜歡走下肢,還有的四肢都走,比如桂枝。
高木木來了興趣,那植物的幹或者莖或者梗又有什麼作用?
文小叔說,植物的幹、莖、梗介於花葉與根之間,所以它能夠溝通上下,交通氣血,能上能下,說白了就是一個通的作用。根的養分通過它們輸送到花葉,花葉的能量又通過它們輸送到根部。舉個例子吧,你們東北最愛吃的大蔥蘸醬,這個蔥白就有疏通的作用,那裡堵了,氣不順了,都可以用蔥白來疏通。比如,鼻子不通了,喝點蔥白湯就可以。
高木木若有所思,那藤類藥呢?應該算哪種?
文小叔說,藤類藥算莖一類,你看爬山虎能夠從最底部一直攀爬到很高很高的樓頂,說明藤類藥特別善於走竄,所以能夠活血通絡,風溼病幾乎都離不開它。比如紅藤、雞血藤、雞屎藤、青風藤都有活血通絡的作用,都能夠治療風溼痺症。
高木木嘆道,看來只要細細觀察一種植物的性格就知道它能治療什麼病了。那根類藥呢?
文小叔反問道,這個問題你先來回答,想一想,根在植物的什麼部位,走向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高木木想了很久,只說出一句,根類藥應該是往下走的……
文小叔循循善誘,是啊,往下走,人的五臟哪個在最下面呢?
高木木立馬答道,腎。
文小叔笑道,對嘍。所以根類藥基本上是往下走,走下焦的,能夠入腎。我們說樹大根深,根總是深深地往土地下面鑽,牢牢地依附在土地裡面,把養分收藏。人體中,腎也是以藏為主。中藥中最常用的一個根,特別能夠滋養腎陰,就是地黃了,地黃被稱之為大地的骨髓。還有些根比較特殊一些,比如人參,它長得就像人一樣,有手有腳有頭有臉,所以人參不僅僅走腎,更是走全身,回陽救逆,大補一身的陽氣。但是,人參中間部位最多,所以人參又重點是補脾胃的陽氣。因為脾胃在五臟六腑的中間嘛。
高木木又問,最後一個種子了。我看好多種子都如藥,它們又是怎麼治病的呢?
文小叔問,種子成熟以後都會怎樣呢?
高木木眉頭緊鎖,半天答不出來。
文小叔也不難為她了,笑道,種子成熟了會掉在地上嘛。不然來年怎麼生根發芽呢?所以種子類藥都有一種往下走的作用,一種沉降的作用。因為往下走,所以也入下焦,走腎,種子又是精華,所以種子基本都可以補腎,比如大名鼎鼎的中成藥五子衍宗丸。比如我們吃的黑豆、黑芝麻等都是如此。因為往下走,又因為種子有一種油潤之性,所以種子還能夠潤腸通便。比如決明子、杏仁等。總的來說種子補的作用很大的,種子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所以養生尤其是打算懷孕時要適當多吃種子類食物。
高木木滿面春風,笑得像花兒一樣燦爛,想不到中醫這麼有趣這麼生動啊,今天聽哥一番話勝讀十年書啊。一直以為中醫博大精深、枯燥難懂,看來是我誤會了中醫了。中醫不僅博大精深還這麼平易近人這麼接地氣啊。難怪哥的願望就是讓中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呢。
文小叔淡然一笑,是的,當你真正懂了自然,懂了天地,懂了一棵樹的風姿,懂了一朵花的嫵媚,一棵草的頑強,你就懂了中醫。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開始啦,希望小叔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歡文章的話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小叔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導下服用哦。由於精力能力有限,留言不能全部回復,請原諒小叔。願你成為自己的神醫。
福利來啦:打開公眾號對話框輸入「月經不調」「感冒」「脫髮」「手腳冰涼」「胃痛」「肝氣不舒」「傷精」「上熱下寒」「脾胃」「失眠」「祛溼」「氣血」「減肥」「便秘」「腹瀉」「腎虛」「祛痘」「咳嗽」「鼻炎」「頸椎」「抑鬱」獲取相應調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