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綜藝戰團中,浙江衛視《十二道鋒味》無疑是一檔許多人至今印象深刻的節目。上周六晚22點,新一季的「鋒味」亮相浙江衛視,在堅守美食題材的同時,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版。細觀其究竟,想必會對業內有所啟發。
不跟風,堅守小品類,做透做足
「什麼火做什麼」,這是電視綜藝市場的一大景觀。那些跟風上馬的節目多採用了東拼西湊的方式,市面上火的節目元素融匯一爐,有些天真地希望能夠「取其精華」,「混搭」出一個走紅節目。跑男之後,戶外綜藝節目紛紛上馬,2015成了中國電視史上的「戶外遊戲競技真人秀」節目大年。
然而,這樣的節目收穫的往往是失望。近兩年來收視破2的節目僅有《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屈指可數的幾檔。這裡,沒有跟風之作的位置。
更為嚴重的,這類節目卻常常因為訴求不明、定位不清,很難獲得自己的忠實觀眾,也就沒了「第二季」,這是在嚴重消耗廣告客戶的耐心和平臺的自尊心。
其實,在一片嘈雜的綜藝市場中,精準定位,從美食、旅遊、戶外交友、益智等小品類題材切入,吃透一片市場,反而能開拓出生存空間。作為美食類節目的翹楚,《十二道鋒味》應該說精準地找到了自我定位,成為了「細分節目類型」市場下的新贏家。
在上周六《十二道鋒味》時,這一檔期內全國電視臺有沒有其他美食節目呢?答案是沒有。當晚,作為「大眾題材」音樂類、婚戀類等節目照例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浙江衛視以《十二道鋒味》來鎮守周六黃金檔,可以說是在單一品類進行極致性追求,使節目保持鮮活的生命力和成長性,在綜藝紅海中開拓出一片藍海空間。
反觀作為中國電視綜藝未來之鏡的韓國,在三大電視臺sbs、mbc、kbs之外,有相當多的專業頻道。其中,olive的美食節目做得風生水起,tvn的《花樣》系列(可以定位為旅遊)獨樹一幟,這些頻道的節目不奢求三大電視臺現象級節目15%甚至20%的收視,有個2%的收視,就照樣有自己的市場空間。
中國的市場比韓國大得多,事實上,每一個抱有誠意,獨有品類的節目都能贏得很大的市場空間,《十二道鋒味》已經做了示範。
擴大聲量,打造「家庭式綜藝」
第一季的《十二道鋒味》是真人秀、廣告片、微電影的結合體,謝霆鋒邀請了一眾大牌明星,一同和他走訪世界各地美食,節目以其精緻唯美的畫面、超強的明星陣容以及令人難以抗拒的美食題材迅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新一季,除了依舊每集有不同的明星嘉賓來訪,還新增了「鋒味家族」(陳偉霆、羽泉、馬蘇等)和謝霆鋒一同並肩作戰,鑽研中國八大菜系。
上周六播出的第一集,講述的不是去法國南部找的松子露,而是來到北京的一個山區裡做烤鴨,節目還增加了任務卡等綜藝環節,出現了明星「吹鴨子」等喜感十足的場面。如此改版為哪般?
《十二道鋒味》是一個細分類型,在已經獲得口碑的前提下,提升的方向就是擴大聲量、引得關注,朝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據製作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季《十二道鋒味》要成為一檔「家庭式綜藝」。
如今,電視的資訊和娛樂功能都可以被新媒體取代,唯獨不能取代的是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功能。現代家庭的成員之間缺乏能夠相互交流的「場景」,經常是晚飯結束後,每個家庭成員分別專注於自己的媒介終端,同處一室卻互不交流。
在這方面,英國傳播學家麥奎爾等人的研究認為,電視節目能從兩方面滿足受眾的人際關係需求,一是擬態人際關係,即對出場人物產生熟人或朋友的感覺; 二是現實人際關係,即通過交流節目內容,建立社交關係,和諧家庭氛圍。
觀看綜藝節目可以成為家庭成員情感溝通的場景,然而這樣的節目,取材必須簡單易懂,最好來自最普通的生活範圍,如果太專業,或者太高端,就不太能引起話題。《十二道鋒味》的美食題材,無疑是所有家庭成員關心的話題,在此基礎上,第二季的改版,也朝著「家庭式綜藝」進發。
節目更接地氣地呈現了中國美食、中國風景;借鑑了真人秀任務設置、戲劇化表現等手法,敘事更加緊湊,畫風更加活潑,內容也更加有趣;同時,更多明星的加入,增強了娛樂性,但沒有為收視率而安排明星間的勾心鬥角等橋段。這些都使得《十二道鋒味》成為一檔能夠引起家庭討論、老少鹹宜的「家庭式綜藝」。
把握受眾心理,以內涵擴展外延
《十二道鋒味》第二季邀請固定嘉賓組建「鋒味家族」,並不只是單純地以明星來收視。如前所述,電視節目有著建立「擬態人際關係」的功能,這些明星的加入,則是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心目中的男神或女神展示了居家、溫暖的一面,化身為一個會做飯的陪伴者。而這些明星以謝霆鋒「朋友圈」的形式出現,則與節目80、90後觀眾常見的集體旅遊、野炊的生活形態更為貼近,也觀照了他們的這一層生活體驗。
作為節目中「主廚」的謝霆鋒,更像是一個領導者、隊長,帶著四個助手做事。在第一集中,「鋒味家族」每位成員的職責也非常明確,陳偉霆打雜,馬蘇小秘書,陳羽凡生火、胡海泉洗碗洗菜……新增「鋒味家族」,成員之間因為做菜迸發的一些火花給節目增添了一些亮點、笑料。
第二季的節目還注入了民族文化內涵,「鋒味家族」走遍中國,展示中國各具特色的地域特色,以及當地特有的美食文化,比如第一期的北京烤鴨選用的就是清朝宮廷御膳所採用的「古法」。
據謝霆鋒透露,「這次美食比第一季還要多三倍,美食的知識點多五倍,我做的功課遠遠超過了第一季。除了現場拍攝之外,在私底下每一道菜我都要學習,了解歷史、來歷、分量、口感,這個就是中國人點點滴滴的文化。」。
在美食節目中置入文化內涵的做法,國外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其中最突出的是風靡全球的美食真人秀節目《頂級廚師》(Master Chef),節目設置了多個極具特色的外景地,將比賽內容、服務對象與廣闊的地域場景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展示了美國風貌和人情。如第四季中外景地有經典影視作品的外景地、亨廷頓海灘、荒野和戶外牧場等。而《十二道鋒味》則在南潯古鎮、黃山黃村古村落等地拍攝,以獲取食材以及烹飪的過程,來展現中華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此之外,《十二道鋒味》第二季也注入了公益元素。謝霆鋒專門研發了一款適合老年人使用的「鋒味月曲奇」低糖糕點,帶領 「鋒味家族」到老年敬老院實行了「鋒味營養餐」公益計劃。節目從美食切入,傳達了關愛老人的理念,也與「家庭式綜藝」的初衷十分貼合。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